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代理成本包含哪些
擴展閱讀
物流企業成本構成有哪些 2025-05-18 04:16:36
直接人工費用怎麼分配 2025-05-18 04:12:06

代理成本包含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9-25 13:05:34

⑴ 代理成本的概念介紹

代理成本(Agency Costs)
所謂代理成本,就是資產不同權之間分配時產生的費用。資產所有權與使用權的分離會產生委託代理關系,這種委託代理關系會產生代理成本。
系指因代理問題所產生的損失,及為了解決代理問題所發生的成本。
代理成本有下列:
(1)監督成本(Monitoring Cost);
(2)約束成本(BondingCost);
(3)剩餘損失(Resial Cost)。
所謂代理成本主要是指股東與經理人之間訂立、管理、實施那些或明或暗的合同的全部費用.由於信息的不對稱,股東無法知道經理人是在為實現股東收益最大化而努力工作,還是已經滿足平穩的投資收益率以及緩慢增長的財務指標

⑵ 同等學歷什麼是代理成本如何降低代理成本

代理成本系指因代理問題所產生的損失,及為了解決代理問題所發生的成本。

代理成本是指使公司代理問題最小化的成本。代理成本一般來說,債權人貸款給企業時,代理成本主要根據以下幾方面來確定貸款利率的高低:企業現有資產的風險程度。

降低代理成本:

由於公司管理者只擁有公司小部分所有權,使得管理者會傾向於進行額外的消費(如豪華辦公室、專用轎車等),擴大代理成本,而這些支出則由公司其他所有者共同負擔。

降低代理成本一般可以考慮兩個方面的途徑:

一是組織機制方面的制度安排。

二是市場機制方面的制度安排。

所有權與控制權分離的條件下:

通過公開收購或代理權爭奪而造成的接管,將會改選現任經理和董事會成員。

對企業新增資產風險的評估;企業目前的資金結構;代理成本對企業未來資金結構變化的預測。這些因素決定著一個企業的現金流量的風險,代理成本因而也決定著給企業貸款的安全程度。

我們可以從風險與報酬的角度,來解釋代理成本。債代理成本權人向公司收取的利息費用標准決定於公司本身的經營風險與財務風險。

⑶ 代理服務費的成本有哪些

服務人員工資福利,水電費,辦公費,設備折舊維修費都可以
服務業收取的服務費按收入確認原則確認為主營業務收入;
其成本是按從事勞務提供人員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費用及可歸屬該勞務成本的間接費用而確定(作為存貨核算,不包括管理費用等期間費用),再按完工百分比法等確認主營業務成本;
相關的稅費記入營業稅金及附加.
1、酒店業成本:工資(含獎金、福利費)、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等攤銷、水電費、修理費、取暖費、房租等
2、餐飲業:工資(含獎金、福利費)、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等攤銷、水電費、修理費、取暖費、房租、購買的米面肉菜等
3、代理業:工資(含獎金、福利費)、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等攤銷、水電費、修理費、取暖費、房租、代理費用等
4、會計師事務所等:工資(含獎金、福利費)、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等攤銷、水電費、修理費、取暖費、代理費用、房租等


⑷ 委託-----代理成本由哪幾部分組成各成本是怎樣形成的

1,監督,激勵成本,為了降低委託人和代理人的利益偏差,委託人可以對代理人符合委託人利益的行為進行適當的激勵,或者對代理人謀取自身利益的行為傾向進行監督約束2,保證成本,代理人也可以保證不採取某種損害委託人利益的行動,或者若採取了這樣的行動時,願意對委託人進行賠償,這方面的費用支出就稱為保證成本。3,「剩餘損失」

⑸ 招標代理公司的營業成本包括哪些內容

1、行政辦公費用、經營場所費用、人力工資;

2、項目提成,給項目經理、業主、或者其他

3、請評委來評標的費用,一般叫車馬費。

4、其他費用。

(5)代理成本包含哪些擴展閱讀:

營業成本是與營業收入直接相關的,已經確定了歸屬期和歸屬對象的各種直接費用。營業成本主要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

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成本是企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經常性活動所發生的成本。企業一般在確認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主營業務收入時,或在月末,將已銷售商品、已提供勞務的成本轉入主營業務成本。企業應通過「主營業務成本」科目,核算主營業務成本的確認和結轉情況。

企業結轉主營業務成本時,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貸記「庫存商品」、「勞務成本」科目。期末,應將「主營業務成本」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借記「本年利潤」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

⑹ 到底什麼是代理成本

代理成本包括管理層規避風險的成本,管理層受益,股東損失的成本,和監督成本。

⑺ 代理成本的分類

(1)股東與管理者之間的關系產生的代理成本;
(2)股東與債權人之間的關系產生的代理成本;
(3)公司和非投資者的利害關系人之間的代理成本。
但是由於公司股權結構的特殊性,還會產生第四種代理成本,即為公司大股東和中小股東之間的代理成本
從所有者結構(資本結構)角度來看可分為以下兩類: 權益的代理成本
假設:
X=企業經營者獲取非貨幣收益的所有因素和行為的矢量集;
C(x)=提供X所引起的成本;
P(x):由X給企業所帶來的總利益價值;
B(x)=P(x)一C(x)是不考慮X對經營者的均衡工資影響下能給企業帶來的凈利價值。
最優要素和行為矢量由下式給出:
dB(X*)/dX*=dP(X*)/dX-dC(X*)/dX*=0
若經營者按自己偏好的活動選擇X> X*,則可用F≡B(X*)-B(X)來表示(X-X*)給企業帶來的成本。用V表示F=0、X=X*時企業產生的最優現金流量的市場價值,它的位置取決於假設決定的企業規模和經營者貨幣收入合同。VF表示不同投資水平和不同工資水平上的預算錢,它限制可以從企業支取的非貨幣利益,VF的斜率為-1,表示經營者從企業每支取一元錢現值的非貨幣利益,企業市場價值和現值就相應減少一元錢。由此,所有者兼經營者的效用既取決於V,又取決於F,V對F的邊際替代率遞減,效用最大化的所有者兼經營者在比如F*V*處達到均衡:犧牲V—V*財富以獲取非貨幣收益F*。
如果原所有者出售(1 -a)部分股權(o<a<1)給外部人,本人只保留a部分股權,那麼,他就只承受F的aF部分成本。此時,外部人所願意支付的價格為(1-a) V*。然而,如果所有者兼經營者有機會自由地選擇非貨幣利益的消費水平,鑒於在非貨幣利益消費中,他只是損失作為部分所有者份額在內的財富,所以,所有者兼經營者勢必會通過增加非貨幣利益消費使其個人效用達到最大化。在這種情況下,詹森和梅克林證明,股票市場的交易者會理性地預計到所有者兼經營者這種非貨幣消費傾向,股市也會作出對這種理性估計的無偏差反應。因此,為了避免自身權益的損失,對於購買(1-a)股權,股東不會支付(1-a)的V*價格,只是以(1-a)的比例支付低於V*的企業預期價值V,這意味著企業的整個價值下降(V*-V),這個下降值是由原企業所有者承擔,即由所有者兼經營者承擔。這個由於代理關系造成的企業價值的下降值,就是權益代理成本,它是一種剩餘損失。 債務的代理成本
與債務有關的代理成本,主要是因債務對企業投資決策影響所引起的財富損失的機會成本。假設企業可以在兩個等成本的相互排他的投資機會中進行選擇,每個投資機會的收益均為X,為簡化起見,假定這兩種投資機會的收益都呈正態分布,預期總收益分別為E(X1)和E(X2),兩者的方差關系是σ12<σ22如果所有者兼經營者按先定投資機會,再定是以股權還是以債權的方式投資這樣的順序進行決策,那麼,這兩種投資機會對他來說是無差異的。但是,如果所有者兼經營者能夠有機會先借債後選擇投資機會,最後再決定出售他手中的部分或全部股權,這時兩個投資機會就不再是無差異的了。因為,所有者兼經營者可以通過低風險(σ1)項目作承諾來發行債券,而進行高風險(σ2)項目的投資,從而實現財富從債權人向所有者兼經營者手中轉移的。
令Bi、Si分別為選擇投資機會I後企業現有債務的市場價值和權益的市場價值,i=1,2。因為σ12<σ22,E(X2)<E(X1),V是企業的總價值,顯然有,V2<V1,進而可設:
△V=V1-V2=(S1-S2) (B1-B2)
兩個投資機會所造成權益價值的差別為:
S1-S2=(B1-B2)-(V1-V2)
等式右邊,(B1-B2)表示從債權人那裡轉移出來的財富部分;(V1-V2)即為代理成本,是一種剩餘損失,它是因為企業通過借債進行投資所引起的企業財富損失。
此外,債權人的監控成本和所有者兼經營者的擔保成本也是與債務有關的代理成本。為防止上述所有者兼經營者過度負債而導致的「剩餘損失」,債權人將對契約的制定和實施進行監控,由此產生監控成本。另一方面,所有者兼經營者為使其投資決策獲得債權人通過,他須採取各種方式為自己的行為擔保,因此產生擔保成本。

⑻ 代理人成本是什麼

您好
代理人成本是委託代理關系而不可避免產生的關系,等同於代理成本!
包括1.監督和激勵成本
2.保證成本,防止委託人受到損失而存在的違約金
3.凈損失,代理人無法實現委託人利益最大化中間的損失
希望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⑼ 權益代理成本的定義及三項表現

摘要 代理成本可化分為三部分:①委託人的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