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邊際成本的定義是什麼
在經濟學和金融學中,邊際成本指的是每一單位新增生產的產品(或者購買的產品)帶來的總成本的增量。 這個概念表明每一單位的產品的成本與總產品量有關。比如,僅生產一輛汽車的成本是極其巨大的,而生產第101輛汽車的成本就低得多,而生產第10000輛汽車的成本就更低了(這是因為規模經濟)。 但是,考慮到機會成本,隨著生產量的增加,邊際成本可能會增加。還是這個例子,生產新的一輛車時,所用的材料可能有更好的用處,所以要盡量用最少的材料生產出最多的車,這樣才能提高邊際收益。簡寫為MC或MPC。
邊際成本(Marginal cost):增加一單位的產量(Output)隨即而產生的成本增加量即稱為邊際成本。由定義得知邊際成本等於總成本(TC)的變化量(△TC)除以對應的產量上的變化量(△Q):總成本的變化量(Changes in Total Cost)/ 產量變化量(Changes in Output) 即:MC(Q)=△TC(Q)/△Q或MC(Q)=lim=△TC(Q)/△Q=dTC/dQ(其中△Q→0) 。
理論上講邊際成本表示當產量增加1個單位時,總成本的增加量(這個總成本包括不變和可變成本)。
運用邊際成本法取得信息,對企業管理者進行相關分析和決策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它克服了完全成本法的缺點,避免操縱短期利潤,有利於短期產量決策。
㈡ 什麼叫做邊際成本
在經濟學和金融學中,邊際成本指的是每一單位新增生產的產品(或者購買的產品)帶來的總成本的增量。
這個概念表明每一單位的產品的成本與總產品量有關。比如,僅生產一輛汽車的成本是極其巨大的,而生產第101輛汽車的成本就低得多,而生產第10000輛汽車的成本就更低了(這是因為規模經濟帶來的效益)。 但是,考慮到機會成本,隨著生產量的增加,機會成本也可能會增加。
還是這個例子,生產新的一輛車時,所用的材料可能有更好的用處,所以要盡量用最少的材料生產出最多的車,這樣才能提高邊際收益。邊際成本簡寫為MC或MPC。
(2)邊際成本概念有哪些擴展閱讀
邊際成本的定價方法
邊際成本定價法是企業以單位產品的邊際成本為基礎的定價方法。屬於成本導向定價。在完全競爭市場中,邊際成本定價法是達到市場均衡的定價方法,此時企業的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短期利潤為零。由於邊際成本是商品在不考慮沉沒成本的情況下可以銷售的最低價格,因此企業在短時期內能繼續維持下去。
邊際成本定價法是在市場需求曲線和廠商邊際成本曲線給定的情況下,由兩條曲線的交點來確定產品價格的方法。
在競爭市場上,由市場需求曲線和市場供給曲線形成的均衡價格等於廠商的邊際成本,從長期來看,也等於廠商的最低平均成本。這樣,邊際成本定價一方面保證了廠商獲得最大收益,另一方面又保證了消費者能夠獲得低價,從而獲得最大效用。
所以,在競爭市場上,邊際成本定價是符合帕累托最優條件的一種定價方法,但是,在自然壟斷行業,由於廠商是在平均成本下降階段進行生產。根據邊際成本下降拉動平均成本下降,邊際成本上升促使平均成本上升理論,此時,邊際成本一定位於平均成本的下方。
也就是說,按邊際成本決定的價格一定小於平均成本。因此,廠商此時是虧損的,會退出生產。
㈢ 邊際成本是什麼意思
在經濟學和金融學中,邊際成本指的是每一單位新增生產的產品(或者購買的產品)帶來的總成本的增量。 這個概念表明每一單位的產品的成本與總產品量有關。比如,僅生產一輛汽車的成本是極其巨大的,而生產第101輛汽車的成本就低得多,而生產第10000輛汽車的成本就更低了(這是因為規模經濟帶來的效益)。 生產新的一輛車時,所用的材料可能有更好的用處,所以要盡量用最少的材料生產出最多的車,這樣才能提高邊際收益。邊際成本簡寫為MC或MPC。
拓展資料:邊際成本:增加一單位的產量隨即而產生的成本增加量即稱為邊際成本。由定義得知邊際成本等於總成本(TC)的變化量(△TC)除以對應的產量上的變化量(△Q):總成本的變化量/ 產量變化量 即:MC(Q)=△TC(Q)/△Q或MC(Q)=lim=△TC(Q)/△Q=dTC/dQ(其中△Q→0)
圖1 分數表達式
圖1 分數表達式
理論上講邊際成本表示當產量增加1個單位時,總成本的增加量(這個總成本包括不變和可變成本)。
隨著產量的增加,邊際成本會先減少,後增加。
當產量很小時,可以理解為企業的設備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因而產量很小,隨著企業僱傭更多的員工進行生產,生產設備的利用率也開始變大,假設增加的第一個工人對產量的貢獻是10,那麼增加的第二個工人對產量的貢獻可能是15甚至更高,第三個會是30。這對應生產函數曲線的第一個階梯,即邊際產品隨著投入的增加以遞增的比例增加(就是說增長率不是常數而是遞增的,從生產函數的斜率可以看出,斜率越大增長率越大),在這一階段產量的增加速度超過成本的增加速率,從而邊際成本隨著產量的增加而減少;隨著員工增加到一定程度時,企業變得擁擠,這時候每增加的一個員工依然會提高生產設備的利用率,但是這個利用率的提高會慢慢減慢下來(生活中我們稱之為窩工),這對應 生產函數的第二個階梯,即生產函數的斜率逐漸從第一個階梯時的最大值減少到0,當員工增加到某一程度,再增加一個員工時,這個員工對產量的貢獻將會是0,即邊際產量為0,在這一階段時,產量的增加速率從最大值逐漸減小到零,而成本的增加速率(每個員工的費用,加上每單位產品的成本)大於產量的增加速率,從而邊際成本增大。
即從邊際成本曲線可以看出它是一條向右上方傾斜的曲線,表示隨著產量的增加邊際成本遞增。
而邊際成本遞增的根本原因就是邊際產品的遞減原則。邊際成本是指在一定產量水平下,增加或減少一個單位產量所引起成本總額的變動數。通常只按變動成本計算。邊際成本用以判斷增減產量在經濟上是否合算。它是在管理會計和經營決策中常用的名詞。例如,生產某種產品100個單位時,總成本為5 000元,單位產品成本為50元。若生產101個時,其總成本5040元,則所增加一個產品的成本為40元,即邊際成本為40元。當實際產量未達到一定限度時,邊際成本隨產量的擴大而遞減;當產量超過一定限度時,邊際成本隨產量的擴大而遞增。因為,當產量超過一定限度時,總固定成本就會遞增。由此可見影響邊際成本的重要因素就是產量超過一定限度(生產能力)後的不斷擴大所導致的總固定費用的階段性增加。
當增加一個單位產量所增加的收入(單位產量售價)高於邊際成本時,是劃算的;反之,就是不合算的。所以,任何增加一個單位產量的收入不能低於邊際成本,否則必然會出現虧損;只要增加一個產量的收入能高於邊際成本,即使高於總的平均單位成本,也會增加利潤或減少虧損。因此計算邊際成本對制訂產品決策具有重要的作用。微觀經濟學理論指出,當產量增至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入時,為企業獲得其最大利潤的產量。
㈣ 什麼是邊際成本
在經濟學和金融學中,邊際成本指的是每一單位新增生產的產品(或者購買的產品)所帶來的總成本的增量。這個概念表明每一單位的產品的成本與總產品量有關。比如,僅生產一輛汽車的成本是極其巨大的,而生產第101輛汽車的成本就低得多,而生產第1萬輛汽車的成本就更低了(這是因為規模經濟)。但是,考慮到機會成本,隨著生產量的增加,邊際成本可能會增加。生產新的一輛車時,所用的材料可能有更好的用處,所以要盡量用最少的材料生產出最多的車,這樣才能提高邊際收益。
㈤ 什麼叫邊際成本
邊際成本(Marginal
Cost)是指廠商在短期內增加一單位產量所引起的總成本的增加。一般而言,隨著產量的增加,總成本遞減的增加,從而邊際成本下降,也就是說的是規模效應。
邊際成本是指在一定產量水平下,增加或減少一個單位產量所引起成本總額的變動數。通常只按變動成本計算。邊際成本用以判斷增減產量在經濟上是否合算。它是在管理會計和經營決策中常用的名詞。例如,生產某種產品
100個單位時,總成本為5
000元,單位產品成本為
50元。若生產
101個時,其總成本5
040元,則所增加一個產品的成本為
40元,即邊際成本為40元。當實際產量未達到一定限度時,邊際成本隨產量的擴大而遞減;當產量超過一定限度時,邊際成本隨產量的擴大而遞增。因為,當產量超過一定限度時,總固定成本就會遞增。由此可見影響邊際成本的重要因素就是產量超過一定限度(生產能力)後的不斷擴大所導致的總固定費用的階段性增加。
當增加一個單位產量所增加的收入(單位產量售價)高於邊際成本時,是合算的;反之,就是不合算的。所以,任何增加一個單位產量的收入不能低於邊際成本,否則必然會出現虧損;只要增加一個產量的收入能高於邊際成本,即使低於總的平均單位成本,也會增加利潤或減少虧損。因此計算邊際成本對制訂產品決策具有重要的作用。微觀經濟學理論認為,當產量增至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入時,為企業獲得其最大利潤的產量。
邊際成本的作用:
邊際成本作用就是研究成本變化規律,配合邊際收入,計算邊際利潤。
當邊際收入-邊際成本=邊際利潤>0時,方案可行。
當邊際收入-邊際成本=邊際利潤<0時,方案不可行。
但教材沒有涉及邊際收入、邊際利潤,這是其不足之處。
邊際成本的計算:
邊際成本計算方法很多,教材所承的方法並不是最好的方法,而且與概念不一致。但從應試角度,還應按其掌握。
教材邊際成本計算:新籌資的加權成本,即為邊際成本。
【例6】2002年企業資金120萬元,加權成本10%。2003年企業計劃新籌資金80萬元,80萬元的加權成本12%,分別計算籌資後的加權成本和加權成本增加。
【解】籌資後總資金=120萬+80萬=200萬元
籌資後加權成本=10%×120/200+12%×80/200=10.8%
籌資前後加權成本增加=10.8%-10%=0.8%
0.8%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邊際成本。而教材將新籌資的加權成本12%作為邊際成本。
㈥ 邊際成本是什麼含義呢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邊際成本也就是產量每增加或減少一個單位所引起的成本變動數額。邊際成本有兩個重要的特質:當邊際成本與邊際收入(總函數的一階導數)相等時,邊際利潤(利潤函數的一階導數)為零,此時可以獲得最大的利潤值;第二,當某產品的平均成本與邊際成本相等時,其平均成本達到最低。如果把不同產量作為不同方案來理解的話,邊際成本實際是不同方案形成的差量成本。
希望高頓網校的回答能幫助您解決問題,更多財會問題歡迎提交給高頓企業知道。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㈦ 什麼是邊際成本
邊際成本(Marginal cost)實際上是在任何產量水平上,增加一個單位產量所需要增加的工人工資、原材料和燃料等變動成本。理論上來講:邊際成本表示當產量增加1個單位時,總成本增加多少。一般而言,隨著產量的增加,總成本遞減的增加,從而邊際成本下降,也就是說的是規模效應。
邊際成本是指在一定產量水平下,增加或減少一個單位產量所引起成本總額的變動數。通常只按變動成本計算。邊際成本用以判斷增減產量在經濟上是否合算。它是在管理會計和經營決策中常用的名詞。
作用
邊際成本作用就是研究成本變化規律,配合邊際收入,計算邊際利潤。
當邊際收入-邊際成本=邊際利潤>0時,方案可行。
當邊際收入-邊際成本=邊際利潤<0時,方案不可行。
邊際成本的變化規律:
邊際成本的變動規律與平均成本的變動規律相似,也先隨產量增加而降低,達到一定規模後開始增加。只不過它達到最低時的產量比平均總成本及平均變動成本的較小,在平均總成本與平均變動成本達到最低點時,邊際成本等於平均成本。
邊際成本的計算:
邊際成本計算方法很多,教材所承的方法並不是最好的方法,而且與概念不一致。但從應試角度,還應按其掌握。
長期邊際成本函數
長期邊際成本函數
教材邊際成本計算:新籌資的加權成本,即為邊際成本。
[ 例? ]2002年企業資金120萬元,加權成本10%。2003年企業計劃新籌資金80萬元,80萬元的加權成本12%,分別計算籌資後的加權成本和加權成本增加。
[ 解? ]籌資後總資金=120萬+80萬=200萬元
籌資後加權成本=10%×120/200+12%×80/200=10.8%
籌資前後加權成本增加=10.8%-10%=0.8%
0.8%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邊際成本。而教材將新籌資的加權成本12%作為邊際成本。
邊際成本的英文為:incremental cost或marginal cost。
環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什麼是邊際成本? ]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