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付現成本如何計算
一般包括固定資產的折舊、無形資產的攤銷額、開辦費的攤銷額。
付現成本指需要動用現金付現成本,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為了確保固定資產的正常運轉而引發的現金支出。它的特點是即發即付,如本期購買潤滑油本期就支付這項現金,而不會拖到下期才支付,並且是全部記入當期的成本費用。它不包括年修理成本,因為年修理成本往往是作為預提費用而分攤於若干個納稅期間。立即支付的成本。
付現成本亦稱「現金支出成本」。那些由於未來某項決策所引起的需要在將來動用現金支付的成本。當企業資金緊張,又無應收賬款可以收回,而向市場上籌措資金又比較困難或借款利率較高時,在此情況下企業面臨如何以較低的成本進行采購的決策。
2. 付現成本怎麼計算
先要弄清楚成本和費用有什麼區別,那麼付現成本和付現費用的區別就知道了。
費用:是企業為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所發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出。
成本:是按一定的產品或勞務對象所歸集的費用。
兩者有如下區別:
1、內容不同。費用包括生產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等。工業企業產品成本只包括為生產一定種類或數量的完工產品的費用。不包括未完工產品的生產費用和其它費用。
2、計算期不同。費用的計算期與會計期間相聯系,產品成本一般與產品的生產周期相聯系。
3、對象不同。費用的計算是按經濟用途分類,產品成本的計算對象是產品。
4、計算依據不同。費用的計算是以直接費用、間接費用為依據確定。產品成本是以一定的成本計算對象為依據。
5、帳戶和原始憑證不同。費用是以生產過程中取得的各種原始憑證,賬戶是生產成本等。產品成本是以成本計算單或成本匯總表及產品入庫單,帳戶是庫存商品等。
6、總額不同。一定時期內,費用總額不等於產品成本總額。因為兩者的內容和價值量不同。產品成本是費用總額的一部分,不包括期間費用,和期末未完工產品的費用等。
7、作用不同。費用指標,分析其比重,了解結構變化從而加強費用管理等。產品成本指標,一是反映物化勞動與活勞動的耗費,二是資金耗費的補償,三是檢查成本和利潤計劃,四是表明企業工作質量的綜合指標。
付現成本指需要動用現金付現成本,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為了確保固定資產的正常運轉而引發的現金支出。它的特點是即發即付,如本期購買潤滑油本期就支付這項現金,而不會拖到下期才支付,並且是全部記入當期的成本費用。它不包括年修理成本,因為年修理成本往往是作為預提費用而分攤於若干個納稅期間。立即支付的成本。
3. ncf1的公式
NCF也就是現金凈流量,計算公式如下:
1、凈現金流量NCF=營業收入-付現成本-所得稅。
2、凈現金流量=凈利潤+折舊=(營業收入-相關現金流出-折舊)*(1-稅率)+折舊。
這兩個公式中一定要看清楚題目的要求,要仔細的審題,然後將公式中的凈利潤、折舊、營業的收入、相關現金流,稅率找出來,將它們代入公式進行計算。
千萬記住,計算的過程要細心一點,不要計算出錯,不然一切又要重新開始,出對於上面這兩個公式比較常用的是第二個公式。第二個公式相對第一個來說要更容易上手一點。雖然看起來比較繁瑣,但是第二個要好計算一點,正確性也會更高一點。
特點及注意事項:
現金凈流量是現金流量表中的一個指標,是指一定時期內,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流入(收入)減去流出(支出)的余額(凈收入或凈支出),反映了企業本期內凈增加或凈減少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數額。
在此應注意兩點:第一,凈現金流量是同一時點(如1999年末)現金流入量與現金流出量之差。第二,凈現金流量按投資項目劃分為三類:完整工業投資項目的凈現金流量、單純固定資產項目的凈現金流量和更新改造項目的凈現金流量。
4. (收入-付現成本)×(1-稅率)-折舊×(1-稅率)+折舊
首先,你的公式有誤營業現金流量=收入*(1-稅率)-付現成本*(1-稅率)或者營業現金流量=收入*(1-稅率)-總成本*(1-稅率)+折舊與攤銷*(1-稅率)糾正你的公式
5. 付現成本怎麼計算
付現成本=營業成本-折舊與攤銷=總成本-利息-折舊與攤銷
當企業資金緊張時,特別要把現金支出成本作為考慮的重點 。營業成本、營運成本、經營成本、付現成本之間關系,在項目投資這一章通常是這樣掌握的(可能與會計上的有所不同):
營業成本就是指項目投資中項目投入運營後的總成本,其口徑是包括折舊與攤銷但不包括利息(注意與總成本的區別,總成本既包括折舊與攤銷也包括利息即財務費用)
營運成本一般很少用,如果出現了,其口徑與營業成本的口徑是一致的。
經營成本,是指付現的營業成本,也就是營業成本中將折舊與攤銷去掉就是經營成本,即經營成本=營業成本-折舊與攤銷
付現成本就是指成本中用現金支付的那一部分,所以如果說「付現營業成本」就是指營業成本中扣除沒有付現的折舊與攤銷後的支付現金的那一部分。這一部分就是經營成本。
(5)付現成本公式怎麼算擴展閱讀:
付現成本和付現費用的區別
費用:是企業為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所發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出。
成本:是按一定的產品或勞務對象所歸集的費用。
兩者有如下區別:
1、內容不同。費用包括生產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等。工業企業產品成本只包括為生產一定種類或數量的完工產品的費用。不包括未完工產品的生產費用和其它費用。
2、計算期不同。費用的計算期與會計期間相聯系,產品成本一般與產品的生產周期相聯系。
3、對象不同。費用的計算是按經濟用途分類,產品成本的計算對象是產品。
4、計算依據不同。費用的計算是以直接費用、間接費用為依據確定。產品成本是以一定的成本計算對象為依據。
5、帳戶和原始憑證不同。費用是以生產過程中取得的各種原始憑證,賬戶生產成本等。產品成本是以成本計算單或成本匯總表及產品入庫單,帳戶是庫存商品等。
6、總額不同。一定時期內,費用總額不等於產品成本總額。因為兩者的內容和價值量不同。產品成本是費用總額的一部分,不包括期間費用,和期末未完工產品的費用等。
7、作用不同。費用指標,分析其比重,了解結構變化從而加強費用管理等。產品成本指標,一是反映物化勞動與活勞動的耗費,二是資金耗費的補償,三是檢查成本和利潤計劃,四是表明企業工作質量的綜合指標。
6. 你好請問在一道財務管理的題目中付現成本是怎麼計算的
記住一個原則,當期付出現金,以後攤銷的,以後攤銷的成本就是的非付現成本。當年所有成本減去非付現成本,就是付現成本。
比方說,經營租賃的過程中,為了維持房屋的成新度,需要進行裝修。裝修費用計入「長期待攤費用」。按照稅法的要求,攤銷期限至少2年完成。那麼以後攤銷的這筆費用就是非付現成本。另外,企業購買一部機器設備,每年都會計提折舊,這筆費用也算是非付現成本。
7. 請問什麼是「付現成本」,這個付現成本又是怎麼計算的呢
生產成本費用中直接用現金支付的部分,扣除折舊費用等非付現成本之後的成本費用
8. 計算付現成本,稅前,後利潤,營業現金凈流量
付現成本=210-85=125(w)稅前利潤=3000-210=2790(W)稅後利潤=2790*(1-25%)=2092.5(w)營業現金凈流量=2092.5+85=2177.5(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