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香港ATV和TVB有什麼區別
TVB 是香港無線電視,ATV是亞視 ,兩家不同的香港電視台,後者已經宣布破產。下附詳細資料: 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英語:Television Broadcasts Limited,TVB)於1967年11月19日正式開業,是香港首間商業無線電視台,故亦常被稱為「無線電視」或「無線」,觀眾又有 「TVB」、「三色台」、「無記」等昵稱。業務遍及全球,主要業務包括電視廣播、收費電視、節目製作及發行、動畫代理、衛星電視、雜志出版,及其相關業務。2011年3月,德祥集團主席陳國強、威盛/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和普羅維登斯公司行政總裁喬納森·尼爾森三人加入TVB董事局,收購香港TVB,邵逸夫創辦並掌管了43年的TVB首次易主。 亞洲電視(英語:Asia Television Limited,官方英文簡稱ATV),於1957年5月29日正式開業.前稱麗的映聲及麗的電視(英語:Rediffusion (Hong Kong) Limited,官方英文簡稱RTV),於1982年9月24日易名亞洲電視並一直沿用至今。它是香港第一間電視台,前身為香港首間商業電台,亦是全球第一間華語電視台,現時亞視覆蓋香港、澳門、廣東及北美近一億觀眾,是亞洲地區具有影響力的電視台。香港人一般簡稱為「亞視」、「亞記」、「aTV」。2011年10月12日,亞洲電視台灣股東蔡衍明,透過屬下公司首度入稟高等法院,申請將亞視清盤。
Ⅱ 為什麼tvb的電視劇都是低成本
為了拍更多的片子
tvb一年要拍很多片子,當然要節省成本了
他們的片子是一部接一部的上檔的
不過他們拍的還是很經典
Ⅲ 香港TVB是真的窮嗎
總有人說TVB窮,拜託,到今天為止TVB依然是世界第一大華語商營電視台,是上市企業,也是資金最雄厚的。
我跟你說TVB比內地的製作公司有錢,你信不信?但事實上是真的有錢。
表面上看TVB好像服裝、道具、場面甚至片酬都比不上內地,但麻煩看看TVB每年的產量。
TVB劇90%是獨資拍攝的,如果你留意片尾,你就會發現那些號稱過億巨制的內地劇在片尾有N多個投資方,但TVB劇最多就只有幾個產品贊助商,只是贊助,不是投資,如果是古裝就更加連一個贊助商也沒有。所以內地劇能動輒用幾億拍電視劇,服裝、布景也很豪華,演員的片酬也水漲船高,主角往往比TVB高幾倍。
但並不代表TVB真的窮,TVB一年拍攝的電視劇有二十幾部,就算每部劇成本一千萬的話,光製作電視劇就要幾億,內地還沒有一間製作公司有TVB這樣的產量。找別人投資最大的問題是創作不自由,往小里說植入式廣告少不了,往大里說某些投資商還會插自己喜歡的人做主要角色。但因為TVB是獨資的,選演員自由,潛·規·則比內地少。
TVB劇最大的優勢在於它在香港和海外都有自己的電視台和合作夥伴,所以TVB一線演員的收入更多來自於廣告和海外登台,而且收入不低,光個稅就要繳七位數
Ⅳ 為什麼內地電視劇片酬比香港tvb的高
因為TVB劇90%是獨資拍攝的,如果你留意片尾,你就會發現內地劇片尾寫上N多個投資方,但TVB劇最多就只有幾個產品贊助商,只是贊助,不是投資,如果是古裝就更加連贊助商也沒有。所以內地劇能動輒用幾億拍電視劇,服裝、布景也很豪華,演員的片酬也水漲船高,主角往往比TVB高幾倍。但並不代表TVB真的窮,TVB一年拍攝的電視劇有二十幾部,就算每部劇成本一千萬的話,光製作電視劇就要幾億,內地還沒有一間製作公司有TVB這樣的產量,TVB劇最大的優勢在於它在香港和海外都有自己的電視台和合作夥伴,所以TVB一線演員的收入更多來自於廣告和海外登台。
Ⅳ tvb演員拍戲一集多少錢
據HK的狗仔隊最新揭秘的TVB機密合約透露
小生的身價(集):
郭晉安 6萬 鄭少秋 吳啟華 5萬
林保怡 歐陽震華 江華 4萬
陶大宇 陳浩民 2.5萬
馬德鍾 2萬 林峰 1.5萬
花旦的身價(集)
汪明荃 鄭裕玲 薛家燕 郭可盈 5萬
黎姿 蔡少芬 4.5萬
宣萱 3.5萬 佘詩曼 張可頤 2.5萬
藝員的身價經常有變動,如黎姿接《金枝玉孽》時每集片酬僅為五千,而陳豪天生勞碌命,做為小生每集片酬僅為萬元左右
而一些長期徘徊在1線2線間的藝員片酬更是少的可憐,約為5000-15000之間,不會超過2萬
TVB片酬不高是不爭的事實,而且同人不同命,上下起伏很厲害
這也是許多藝員離巢的原因
Ⅵ 一部TVB的電視劇成本多少
我只知道當年《創世紀》投巨資拍攝,用了1億多!不過《創世紀》陣容確實夠強大,而且劇組去的拍攝地點大多在國外,製作成本也高,所以花錢是在所難免的~不過一般小製作的劇,千百來萬絕對夠~(哪像內地啊,動不動拍個劇都上億,且毫無水準可言)
Ⅶ 曾經的熒屏霸主,TVB的港劇為何逐漸沒落了
曾經風靡內地的港劇,如今怎麼沒落了?什麼時候?
你的回答可能反映了TVB的現狀。很多人感嘆:「不知從何時起,TVB越來越遠離我們的視線。」
根據TVB2016年財報,2016上半年收入同比下滑3%,至19.64 億港元;營業利潤則下跌30%,至3.26億港元;其中期業績報告顯示2016年上半年凈利潤暴跌超過七成。
TVB業績下滑情況在去年下半年並未得到好轉,並在12月發布了三十年來首次盈利預警,市值比11年縮水45%,歸屬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跌55%~65%。
雖然近年來內地影視文化產業發展迅速,無論是電影票房還是影視劇收益都在飆升,但劇集曾經風靡內地的TVB收入在過去10年裡幾乎停止了增長。
TVB 過去 50 年積累下的龐大片庫,如今同樣具有很高的 IP 價值,這可能是 TVB 尚能一搏的籌碼。
對此,唐德影視分析師隋小曉表示:「有TVB的版權庫,加上捆綁的優質導演、編劇資源,依靠內地的資本市場,以及TVB多年來累積的忠誠受眾群體,TVB的演員是經歷過演技打磨的,可以充分和風頭正勁的『小鮮肉』結合,取長補短,碰撞出火花,還是有機會分享內地高速發展市場的蛋糕的。」
除此之外,近來由於引得各大資本角逐,也使其再次成為焦點,雖然此次股權爭奪戰尚未塵埃落定,但今年50歲的TVB顯然不希望自己以這樣的形式博眼球。
如何才能讓內地觀眾再次愛上港劇?這可能將成為TVB對未來發展的思考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