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本核算的方式與結轉方法
成本核算方法和結轉方法
一、適用范圍
適用財務人員較少的中小企業,適用一般製造業。不適用於特殊製造業(如造船等)。不適用於已實施ERP的企業(其各種模式已定,也不需再參考)。特別適用於剛學或剛做會計又要做主管會計的朋友。
二、相關科目設置及核算思路
1.生產成本科目,不按產品設明細帳,直接設原材料、工資及福利費、電力、製造費用四個明細科目對大項費用進行歸集。
2.製造費用科目。不按車間設明細帳,直接設機物料、修理費、折舊三個明細科目對車間費用進行歸集。車間人員的差旅費、辦公費記入管理費用。
3.原材料范圍。在滿足需要的前提下,只把在產品構成比例較大的幾種做為原材料,這樣即能減少工作量,又可起到一點避稅作用(非主要原材料提前進入了成本)。
4.車間月末已領未用的原材料,酌情處理:若價值較低,歸入當月即可;若價值較高,算入下月。
5.廢品損失只在管理上做處理,不單獨做成本核算。
6.若管理上或生產工藝上非常有必要,設自製半成品科目。(我只設過一家,本文中按不設描述)
7.不設在產品科目。生產成本科目月末余額即為其成本(分配方法見下)。
三、日常工作及成本資...
成本核算方法和結轉方法
一、適用范圍
適用財務人員較少的中小企業,適用一般製造業。不適用於特殊製造業(如造船等)。不適用於已實施ERP的企業(其各種模式已定,也不需再參考)。特別適用於剛學或剛做會計又要做主管會計的朋友。
二、相關科目設置及核算思路
1.生產成本科目,不按產品設明細帳,直接設原材料、工資及福利費、電力、製造費用四個明細科目對大項費用進行歸集。
2.製造費用科目。不按車間設明細帳,直接設機物料、修理費、折舊三個明細科目對車間費用進行歸集。車間人員的差旅費、辦公費記入管理費用。
3.原材料范圍。在滿足需要的前提下,只把在產品構成比例較大的幾種做為原材料,這樣即能減少工作量,又可起到一點避稅作用(非主要原材料提前進入了成本)。
4.車間月末已領未用的原材料,酌情處理:若價值較低,歸入當月即可;若價值較高,算入下月。
5.廢品損失只在管理上做處理,不單獨做成本核算。
6.若管理上或生產工藝上非常有必要,設自製半成品科目。(我只設過一家,本文中按不設描述)
7.不設在產品科目。生產成本科目月末余額即為其成本(分配方法見下)。
三、日常工作及成本資料的取得
本部分設定了隱藏,您已回復過了,以下是隱藏的內容
1.日常發生的與生產有關的費用歸入生產成本或製造費用科目。
2.月底計提折舊,
結轉製造費用科目到生產成本科目。
3.取得原材料庫月報表,先比對已帳原材料與其所報購入數量是否有出入,若有應屬發票未到者,要估價入帳。原材料發出採用加權平均法。
4.取得產成品庫月報表,計算工資(這塊可能各企業不一,有的由財務計算,有的由車間計算),計提工資及福利費
5.由生產車間提供各工序在產品數量及完工程度。
2. 成本結轉的方法和步驟
成本結轉的方式和步驟如下。
後進先出法是後購買的存貨先出貨,和先進先出法一樣,其成本應由計算機全自動剖析得到,其企業成本價錢應不具備可修改性。因而,計算機務必按_間順序紀錄銷售產品總數及成本,出貨時由客戶入錄出貨總數,不入錄成本價格,由計算機依照和先進先出法反過來的次序剖析得到成本。
步驟:首先是原材料的領料。
記提本月生產製造員工工資。
生產機器的折舊費。
商品常用原材料分配(領料原材料)。
薪水分配(計時工資、計件等)。
產品成本的分配。
結轉生產製造成本。
結轉市場銷售成本。
結轉成本銷售額。
結轉成本花費。
3. 我是做鋼材會計的、不知道怎麼月末結轉銷售成本很是苦惱、誰能來幫幫我、、、
銷售成本可以在銷售的同時結轉,如果量不是太大,又材料品種多可以月末一次結轉,銷售時:借:銀行存款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同時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A鋼材
4. 鋼材銷售結轉成本方法
使用先進先出法,或者後進後出法,還有就是加權平均法。固定一個,一年內不需改變
5. 如何計算,結轉材料采購成本
一.
材料的采購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於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
二.
結轉采購成本的賬務處理分兩種情況。
1、材料採用實際成本核算的。
(1)采購材料貨款已付或發票賬單收到,同時驗收入庫時,直接結轉材料采購成本。
借記「原材料」、「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記「銀行存款/應付賬款」
(2)向外地供應商采購材料已付款,材料在運輸途中未入庫前先記入「在途物資」科目。入庫時結轉采購成本:
借記「原材料」,
貸記「在途物資」。
2、材料採用計劃成本核算的。必須分兩步處理。
(1)反映采購過程。
借記「材料采購」實際成本,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貸記「銀行存款」或「應付賬款」等。
(2)驗收入庫時。
借記「原材料」計劃成本,
貸記「材料采購」實際成本,
兩者的差額
兩者的差額借記(超支差)或貸記(節約差)「材料成本差異」。
6. 結轉本月發出材料成本怎麼計算
嗯,所謂結轉,指期末結賬時將某一賬戶的余額或差額轉入另一賬戶。這里涉及兩個賬戶,前者是轉出賬戶,後者是轉入賬戶,一般而言,結轉後,轉出賬戶將沒有餘額。
結轉發出材料成本
,就是你如果領用是用來銷售,那你銷售的時候就結轉,分錄是:借:應收賬款 貸:材料
貸:主營業務收入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
如果,你是用來生產,那就是你領用的時候就結轉,分錄是:
借:生產成本——xx產品
貸:材料
其他結轉材料成本的會計分錄:
進貨時:
借:庫存商品
貸:銀行存款
銷售時:
借:現金(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結轉: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結轉損益: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7. 成本結轉的方法有哪些
1、先進先出法:先進先出法是先購入的存貨先出貨,其成本屬於實物成本,計算機處理時成本價格應由計算機自動分析獲得,其單位成本價格應不具有可修改性,出貨時用戶只錄入出貨數量,不錄入成本單價,由計算機自動分析獲得成本單價。
2、後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是後購入的存貨先出貨,和先進先出法一樣,其成本應由計算機自動分析獲得,其單位成本價格應不具有可修改性。為此,計算機必須按時間先後順序記錄購貨數量及成本,出貨時由用戶錄入出貨數量,不錄入成本單價,由計算機按照和先進先出法相反的順序分析獲得成本。
3、個別計價法:個別計價法對出貨成本進行個別計價,適合於對成本較敏感的企業,如大型醫院,存貨部門購入存貨後,要由各部門領用,在成本核算較嚴格的情況下,各部門的領入成本直接和效益獎金掛鉤,這時候必須對成本進行個別計價,即必須按照部門所需產品的市場價格進行計價。
在計算機處理上,必須使用戶既能錄入數量,又能錄入成本單價。該方法最接近會計上按成本進行計價的原則,但相對也比較復雜,即使採用計算機,工作量可能也比較大,適用於一般不能互換使用的存貨或容易識別、存貨品種數量不多、單位價格較高的產品。
4、加權平均法:是一種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它是根據期初存貨結存和本期收入存貨的數量和進價成本,於月末一次計算存貨的全月加權平均單價,以求得本期發出存貨成本和結存存貨成本。這種方法必須到月底才能獲得成本價格,和計算機即時即得的管理特點相違背,因此沒有採用其管理的必要性。
5、移動加權平均法:這種方法因為其簡單性,是計算機軟體設計中普遍採用的一種方法。
(7)鋼材成本如何計算和結轉擴展閱讀
產成品完工入庫,其金額為以前期間和本期完工產品的成本,銷售發出的產成品,可能是本期完工入庫的,也可能是上期或前期完工入庫,而每批次產成品的單位生產成本不同,所以要用一定的計價方法計算確定。
每個會計期間,企業都必須將期初庫存產成品成本和本期完工入庫的從產品成本,在本期銷售產成品和期末庫存產成品之間做一次分配。
月份內收入、發出、結存的產品成本,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月初庫存產成品成本+本月完工入庫產成品成本=本月銷售產成品成本+月末庫存產成品成本。
如果產成品銷售成本是在月末先計算確定了庫存產成品結存成本後計算的,則可用以下公式:
本月銷售產成品成本=月初庫存產成品成本+本月完工入庫產成品成本-月末庫存產成品成本。
8. 我公司是鋼材貿易行業,該如何結轉成本
按實際銷售的數量結轉成本。單價以平均進價計算。到清點庫存時如果彼此不符可按盤盈或盤虧處理。
9. 如何計算,結轉材料采購成本
材料采購、入庫、結轉有兩種方法:實際成本法和計劃成本法。
一、實際成本法的帳務處理
1、貨到並驗收入庫,發票等結算憑證已收到,貨款已支付。
借:原材料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或現金)
2、貨款已付,材料尚未到達
借:在途物資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貨到驗收入庫
借:原材料
貸:在途物資
3、貨到並驗收入庫,貨款尚未支付
借:原材料(估價入賬)
貸:應付賬款(估價)
下月初,用紅字做同樣記賬憑證沖回,以便下月付款後,按正常程序記賬。
4、採用預付貨款方式購貨
(1)預付貨款時
借:預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或現金)
(2)貨到驗收入庫
借:原材料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預付賬款
(3)預付款項不足,補足上項貨款
借:預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4)預付款項多付,退回時
借:銀行存款
貸:預付賬款
5、領用材料時
借: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管理費用等相關科目
貸:原材料
二、計劃成本的帳務處理
1.貨款已支付,同時材料已驗收入庫
借:物資采購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等
入庫時
借:原材料(計劃成本)
借(或貸):材料成本差異(超支差)
貸:物資采購(實際成本)
2.貨款已支付,材料尚未驗收入庫
借:物資采購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等
3.貨款尚未支付,材料已驗收入庫
月末發票賬單未到,暫估入賬
借:原材料(暫估價)
貸:應付賬款(暫估價)
月末,調整差異
借:原材料
貸:物資采購
借:物資采購
貸:材料成本差異(節約差異,超支作相反分錄)
4、材料成本發出
借: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管理費用等(計劃成本)
貸:原材料(計劃成本)
月末,調整計劃成本,分攤材料成本差異
借: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管理費用等
貸:材料成本差異
超藍節紅原則!
10. 結轉生產成本怎麼計算
工廠生產完的產品,月末的時候要把產品結轉到庫存商品,也就是把所有的工人的工資,材料費用以及製造費用都結轉到生產成本,然後再由生產成本結轉到庫存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