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結轉成本是什麼意思,月末應該怎樣做賬
會計平時做賬,借記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等科目),貸記原材料(銀行存款等),到了月末,要交生產成本科目的發生額在完工產品與未完工產品(即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這個分配的過程,就是成本結轉。同時,銷售產品時,也要結轉其成本。
1、結轉製造費用,期末計算成本之前將製造費用余額全部轉入生產成本,分錄為:
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2、結轉完工產品成本,將完工產品負擔的生產成本轉出,分錄為: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3、結轉銷售成本,將銷售出去的產品的庫存成本結轉,分錄為: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4、以上所有完畢之後,月末結轉,先結轉收入類,分錄為:
借: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營業外收入
貸:本年利潤
(1)高企結轉成本怎麼做賬擴展閱讀:
為了核算生產成本,可設置生產成本賬戶進行核算,並可以分設基本生產成本和輔助生產成本賬戶核算。製造費用在未計入各產品成本計算對象之前,應先在製造費用賬戶中進行歸集核算,然後再按一定標准分配計入各產品成本之中。
本期發生的生產費用加上期初在產品成本,減去期末在產品成本,便能計算出本期完工產品成本。
期初在產品成本 + 本期發生生產費用 = 本期完工產品成本 +期末在產品成本
『貳』 高新技術企業的賬務處理
企業銷售樣品的收入,屬於銷售商品取得的收入。賬務處理如下:
(1)領用材料等
借:研發支出
貸:原材料等。
(2)銷售研發樣品
借:銀行存款/應收賬款等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需要注意的是,企業銷售的樣品,無需結轉成本。
(3)按具體情況,將研發支出資本化或費用化
借:無形資產(管理費用)
貸:研發支出。
另:什麼是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
《認定辦法》所說的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是指企業通過技術創新、開展研發活動所形成的符合《重點領域》要求的產品(服務)所獲得的收入與企業技術性收入的總和。 技術性收入主要包括:
(1)技術轉讓收入:指企業的技術創新成果通過技術貿易、技術轉讓所獲得的收入;
(2)技術承包收入:包括技術項目設計、技術工程實施所獲得的凈收入;
(3)技術服務收入:指企業利用自己的人力、物力和數據系統等為社會和用戶提供技術方案、數據處理、測試分析及其他類型的服務所獲得的收入;
(4)接受委託科研收入:指企業承擔社會各方面委託研究開發、中間試驗及新產品開發所獲得的收入。
『叄』 高企年費怎麼做賬
研發費用為主,由此延伸。做賬步驟如下:
1、根據出納轉過來的各種原始憑證進行審核,審核無誤後,編制記賬憑證。
2、根據記賬憑證登記各種明細分類賬。
3、月末作計提、攤銷、結轉記賬憑證,對所有記賬憑證進行匯總,編制記賬憑證匯總表,根據記賬憑證匯總表登記總帳。
4、結賬、對帳。做到帳證相符、帳帳相符、帳實相符。
5、編制會計報表,做到數字准確、內容完整,並進行分析說明。
6、將記賬憑證裝訂成冊,妥善保管。
『肆』 結轉成本是什麼意思,月末應該怎樣做賬
結轉成本是指將當期的生產成本和製造費用
結轉到產成品或者半成品科目,
比如你投入原材料和人工進去生產:
借
生產成本
製造費用,
貸方
:原材料
和應付工資.
所謂結轉成本要看你公司用什麼准則,
理論上,
根據當期投入的完工情況,如果100%完工產出,就很容易,直接借方
產成品庫存,
貸方
生產成本
製造費用,
將當期的生產成本製造費用轉為0.
『伍』 工業做賬結轉成本怎麼算呢請大家幫幫忙
工業企業一般月末要做以下憑證.
1,結轉本月領用的材料
借:生產成本(主要材料)
借:製造費用(輔助材料)
貸:原材料
2,結轉本月製造費用
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3,結轉本月完工產品成本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4,結轉本月銷售產品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5,結轉損益
借:主營業務收入
借:其他業務收入
貸:本年利潤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貸:其他業務支出
貸: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貸:管理費用
貸:營業費用
貸:財務費用等等費用類科目
而領用的材料和完工產品成本一般都是由成本核算會計或車間提供,你拿過來用就可以了.
到了一個月的月末,要將相關的銷售收入與銷售成本、稅金及附加、管理費用、營業費用、財務費用、所得稅、營業外支出等進行的處理,才能得知這個月是盈利了還是虧損了。
賣出時:
借:應收帳款-某公司或現金或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
結轉相應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到了月末
借:主營業務收入
貸:本年利潤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管理費用
財務費用
營業費用
營業外支出
所得稅
不考慮以前月度的本年利潤余額的話,用本年利潤的貸方發生額減去借方發生額,如大於零則為盈利,如小於零,則為虧損,如等於零,則既沒盈利也沒虧損。
銷售商品實現銷售收入,相應倉庫商品庫存減少,銷售商品的成本就是減少的庫存
實現銷售收入
借:現金或銀行存款或應收帳款-某公司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
結轉相應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月末結帳
借:主營業務收入
貸:本年利潤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管理費用
財務費用
營業費用
營業外支出
所得稅
本年利潤的貸方發生額減去借方發生額就是本期利潤,余額就是本年累計利潤
本年利潤的會計分錄四步做:
一、先結轉收入:
借:主營業務收入
借:其他業務收入
借:營業外收入
貸:本年利潤
二、結轉成本、費用和稅金: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貸: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貸:其他業務支出
貸:營業費用
貸:管理費用
貸:財務費用
貸:營業外支出
貸:所得稅
三、結轉投資收益:
凈收益的:
借:投資收益
貸:本年利潤
凈損失的:
借:本年利潤
貸:投資收益
四、年度結轉利潤分配:
將本年的收入和支出相抵後的結出的本年實現的凈利潤:
借:本年利潤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如果是虧損: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本年利潤
收入轉的是對的。
都已經有收入了,就應該有生產成本
生產某種產品領用原材料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
月末分配生產工人工資
借:生產成本
貸:應付工資
月末製造費用轉入生產成本,(製造費用包括了,領用的輔料、水、電費、修理費等)
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月末轉成本
借:產成品(所生產的產品)
貸:生產成本
本月如銷售此產品作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產成品
月末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管理費用
財務費用
銷售費用
『陸』 高新技術企業如何進行賬務處理
1、領用材料等借:研發支出貸:原材料等。
2、銷售研發樣品借:銀行存款/應收賬款等貸:主營業務收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需要注意的是,企業銷售的樣品,無需結轉成本。
3、按具體情況,將研發支出資本化或費用化借:無形資產(管理費用)貸:研發支出。
(6)高企結轉成本怎麼做賬擴展閱讀
為保證資金的准確與安全,各行處除進行每日核對外,還要按業務類型進行定期核對,核對的內容主要有:
(1)使用丁種賬的賬戶,如匯出匯款、其他應收款等科目,應按旬加計未銷賬的各筆金額總數,與該科目總賬的余額核對相符。
(2)貸款借據必須按月與該科目分戶賬核對相符。
(3)余額表上的計息積數,應按旬、按月、按結息期與該科目總賬的累計積數核對相符。
(4)各種卡片賬每月與該科目總賬或有關登記簿核對相符。
(5)在年終決算前,固定資產的賬與實物和固定資產卡片原值、折舊金額核對相符,低值易耗品與低值易耗品備查簿核對相符。
(6)與中央銀行和其他銀行及非銀行金融機構往來的對賬單應及時換人核對相符。
(7)聯行間的賬務核對,按聯行查清未達辦法定期核對。
(8)對外賬務核對。各單位的存款、貸款、未收利息賬戶,都應按月或季填發「余額對賬單」與客戶對賬,每年應與客戶進行面對面對賬。各單位送來的對賬回單,經核對無誤後,應按科目、賬號順序進行排列、裝訂、登記、入庫保管。存摺戶應堅持在辦理業務的當時保證賬折核對相符。
『柒』 工資發放後把工資結轉為成本,會計分錄應該怎麼做
如果工資是企業的成本的話,賬務處理是:計提時:
借:主營業務成本-工資
貸:應付職工薪酬
發放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
貸:應交稅費-個人所得稅
其他應收款-個人社保等
結轉損益時: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工資
工資的會計分錄可以分為兩部分:(假設次月發放上月工資)當月計提時:借:管理費用;貸:應付職工薪酬;次月發放時:借:應付職工薪酬;貸:銀行存款;如果有涉及社保、公積金、個稅等,可以這么做:;計提工資分錄不變;;發放工資時:借:應付職工薪酬(金額為之前計提的應發工資);貸:其他應收款——個人社保部分;其他應收款——個人公積金部分;其他應收款——代繳個稅;銀行存款(金額為實發工資);繳納社保、公積金、個稅時:借:管理費用(相關福利企業承擔部分);其他應收款(相關福利個人部分以及代繳個稅);貸:銀行存款;註:不同人可能有不同的做賬習慣,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進行計提,不違反相關會計准則和財經法規即可。
工資費用工資費用指稅務人員按照簽訂勞動合同的人員來發工資的情況。要企業列出人員的工資表,繳個人所得稅等。
分配原則(1)分清應計入產品成本的費用與不應計入產品成本的費用。工資費用一般都應計入產品成本,但醫務、福利人員的工資則應由福利費開支,離退休人員的工資應由管理費開支,專設銷售機構人員的工資應由銷售費負擔。(2)分清直接計入成本的工資費用與間接計入相應的產品成本。而生產單位管理人員的工資應先按不同的車間進行歸集,計入製造費用,然後與其他製造費用匯總以後分配計入產品成本。
『捌』 結轉成本是什麼意思,月末應該怎樣做賬
結轉成本是指生產產成品,需要把成本轉入到產成品中,月末結轉就叫結轉成本。
借:產成品
貸:生產成本-原材料
生產成本-人工費
生產成本-製造費用
『玖』 企業收到政府撥的高新技術企業一次性獎金如何入帳。會計分錄怎麼做。
(一)用於補償企業以後期間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確認為遞延收益,並在確認相關費用的期間,計入當期損益。
(二)用於補償企業已發生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1、收到時:
借:銀行存款
貸:遞延收益
2、發放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
貸:庫存現金
同時:
借:遞延收益
貸:營業外收入
遞延收益是指尚待確認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說是暫時未確認的收益,它是權責發生制在收益確認上的運用。與國際會計准則相比較,在中國會計准則和《企業會計制度》中,遞延收益應用的范圍非常有限,主要體現在租賃准則和收入准則的相關內容中。
高新技術企業相關會計分錄
1、領用材料等
借:研發支出
貸:原材料等
2、銷售研發樣品
借:銀行存款/應收賬款等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需要注意的是,企業銷售的樣品,無需結轉成本。
3、按具體情況,將研發支出資本化或費用化
借:無形資產(管理費用)
貸:研發支出
拓展資料:
高企即高新技術企業,是指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內,持續進行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形成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並以此為基礎開展經營活動注冊一年以上的企業。
在高新技術企業申報中,知識產權是企業發展創新的證明,也是企業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的主要組成部分。企業必須要有自主的核心知識產權,而核心知識產權分為I類和II類。這就要求企業需要盡早梳理旗下目前的知識產權情況,如果未達標,就應該及時利用現有符合申請條件的知識產權,查缺補漏、提前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