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糧食酒真正成本多少
擴展閱讀
物流企業成本構成有哪些 2025-05-18 04:16:36
直接人工費用怎麼分配 2025-05-18 04:12:06

糧食酒真正成本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9-21 20:01:51

A. 多少錢1斤的白酒才是真的純糧酒,而不是勾兌酒

中國人的一生處處可以看到白酒的存在,孩子出生要喝滿月酒,考上大學要喝升學酒、搬家要喝喬遷酒、朋友聚餐要喝、結婚也要喝……這一生要喝多少次酒?

中國有5億酒民,平均每年要喝掉300億公斤白酒,13億中國人平均每人每年負責消耗23公斤酒,等於一斤裝的酒46瓶,幾乎是兩罐桶裝水啊!其中80%都是在社交場合應酬的情況下喝掉的,可見,中國人喝酒喝的是感情。

把酒糟倒入鍋里准備燒制

市場銷售的白酒價格非常低廉,一瓶白酒成本約在14元,加上包裝經過批發與零售,一瓶白酒到了消費者手裡應該在20元以上,按照農村釀酒師的經驗,要想喝到真正的純糧白酒,按照價格判斷你就會明白的。

B. 真正的糧食酒成本是多少

大家都知道現在市場上很多酒,可謂是琳琅滿目啊,價格也是參差不齊。酒精酒廉價,酒精勾兌酒一般,糧食酒略貴,但也有牌子「酒精勾兌酒」也買得很貴,這就要自己去辨別了。

歸根到底就是成本的問題。那我們可以算一下酒的一些成本問題,

首先,我們看看食用酒精乙醇95%的價格如何。

據某平台的售價是6800元一噸,量多6500元一噸,3.25~3.4元一斤,而且是高濃度的,按照成品酒的50°來算,一斤食用酒精也差不多勾兌出兩斤成品酒了,也是兩瓶500ml的成品酒,相當是1.6~1.7元一瓶,再加香精、添加劑、各種耗材、人工成本等成本,多頂也是3~4塊錢的成本,而市場售價一般都上十幾塊以上的。

其次,我們再看看糧食酒的成本。

民間都說:三斤糧食一斤酒,但有部分好酒去到四五斤糧食一斤酒。我們按照4斤糧食一斤酒來算,假設糧食平均4元錢一斤,那麼一斤酒原料成本為16塊錢。那有人就說零售價30多塊錢應該酒可以了吧?其實,這算不對的,這只是材料成本而已!

原料與工藝成本。純糧釀酒都採用玉米,高粱,小麥,大米,豌豆,綠豆等農作物,這些糧食的價錢也不底的。其一般白酒要經過制曲,拌料,發酵,蒸餾,儲藏,勾兌,包裝等工序,而我們茅台鎮的酒是醬酒12987工藝,基酒經幾年窖藏陳釀,再用老酒勾調,整個生產周期將近五年時間,這也使得成本增加了不少。

人工與福利成本。這個是相對來說成本最高的,一個酒廠,需要普工,需要調酒師,質檢,銷售,管理人員等,人員工資各地不等,人均月三千五元,再加上國家規定的社保等福利。

時間成本。基酒存幾年窖藏才能達到好的口感,這成本也是不容忽視的。

固定資產與消耗成本。如:場地費用,水電費,機械設備費用,維修費用。

國家稅費。酒企所交的稅可是很高的,其中有增值稅、消費稅、所得稅等。

廣告費、公關費、耗材費、包裝費以及無形損耗費等。

這樣算下來,一瓶好的糧食酒成本價都50-60元了(只是粗略計算,具體的要視實際情況)。那基本零售價都在80元以上了。

所以說,糧食酒的成本費用會比酒精酒廠的成本多,售價會高一些。對於那些低於市場價的糧食酒,要麼是商家虧本大甩賣,要麼是用"特殊"工藝降低了成本,這個就自己想像了。不過很多不法商家也會把酒精酒說糧食酒,賣高價的。您還在喝幾塊錢的「糧食酒」嗎?那趕緊扔了吧!

而現在人又好面子,買酒講究牌子和包裝,卻不知如今好看瓶裝酒幾乎喝不到純糧酒。但是,大品牌的酒不一定好喝,而中小作坊的酒未必就是差,甚至一些農家做的酒也比名酒好喝。就像現在大規模養的豬肉和我們農家養的豬肉,雖然也是豬肉,但是兩者相差甚遠,家養豬肉好吃,價格也比飼養豬肉貴。

市場上很多牌子酒價格高,但是他們就是最好喝的嗎?不,據小六(deyujiuye666)所知茅台鎮很多散酒都可以媲美的。我們茅台鎮民間還有很多純糧食坤沙酒的,但是還是要有渠道和關系才可以拿到好的坤沙酒的。好酒也需伯樂尋,好酒終給有緣人!

這樣大概分析下來,不知道是否說得全面,有不足的,大家可以一起交流。

原創作者 健康醬香~小六

C. 真正的糧食酒成本是多少錢

真正的糧食酒成本是多少?這個問題得根據當地的糧食價格,我們家釀的是大米酒,還得根據各地的大米成本不一樣,我們家是江達米業的,大米成本比較高,一般情況下,100斤大米能出70斤左右的白酒是52度

D. 一斤白酒的成本是多少為什麼說純手工的釀的酒成本高

茅台鎮酒廠唯一的成本能達到這么低的酒只有一種酒——酒精串香酒。

酒精串香酒的釀造是用大麴坤沙醬香酒釀造完丟棄的酒糟,加入食用酒精和香料等,進行串蒸得到的酒。

釀造成本低廉,這樣的酒嚴格說起來並不算醬香酒,這樣的酒醬香味淡酒精味重,雖然帶有點醬香味但是辛辣味、酒精味特別重的一種新工藝酒精酒。

這種酒只要是有一點經驗的人都能品嘗出來。

這種酒,在理化指標方面符合國標,所加入的添加劑符合國家標准;但是,這酒在感官上不符合酒的香型特色,所以,基本可以斷定是食用酒精勾兌產品。

這種酒最大的欺騙性在於,它打著純糧、不勾兌、傳統工藝的旗號,用的標准號也是濃香型固態發酵的標准,但實際上做的卻是液態法白酒。

傳統工藝的醬酒,就是現在醬香型白酒國家標准(GB/T26760-2011),明確規定醬香型白酒不得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發酵產生的呈香呈味呈色物質,需以高粱、小麥、水等為原料,經傳統固態法發酵製成,這個標准就是大麴醬香坤沙白酒。

現在茅台鎮的酒分為大麴坤沙醬香、碎沙醬香、麩曲醬香、翻沙醬香。

除此以外,還有不是醬香酒的酒精串蒸酒,市面上出售低端醬香酒,基本都是這類產品。

大麴醬香坤沙醬酒是世界上釀造周期最長、釀造工藝最繁復、耗費糧食比例最大、香味物質最多的酒品。

大麴醬香坤沙醬酒成本也最高,一斤酒成本如下:

(1)2 3.30=6.60(小紅粱)

(2)2 1.70=3.40(曲葯)

(3)1 1.20=1.20(人工工資)

(4)1 0.20=0.20(管理工資

(5)1 0.30=0.30(大煤)

(6)1 0.20=0.20(水電)

(7)1 0.10=0.10(工具磨損)

這還不包括其它輔助器具的費用。

一個甑子需要經8次發酵,取七次酒,才算完成一個生產周期。

剛釀出來的的白酒(簡稱:基酒)市場價最低以20元/斤來出售,每年按5~7元的價格上浮。

如:(20元的初價 5年份 6元的上浮價=50元)既就是五年後白酒價格.這只是按標準的低值來計算。

但在實際中是根據基酒的年份及品質來定的價位。

像三年的可以賣到50~80元/斤;五年的可以賣100元以上/斤。

如何識別傳統工藝的醬酒?

民間的「坤沙」,一般指傳統工藝的醬酒,以茅台酒為標桿,不顧及成本,只在乎品質。容易混淆的是碎沙酒、串沙酒。

其中,碎沙、坤沙都是生物發酵過程,只是傳統、非傳統之別,好的碎沙酒,可能好於次的坤沙酒。

串香酒屬於的新工藝白酒,常見於低端白酒。

碎沙:聞香單一、回味寡淡。入口柔順、不苦且甜;仍是固態發酵,工藝簡化,價格實惠。

只因風味物質少而好入口,初飲者適宜。

不少酒友來茅台鎮,坤沙不選,而選碎沙,把豐滿視為辣口,把寡淡視為柔和,不懂品鑒,也屬無奈。

坤沙:一般純正醬香,陶壇貯存,不會低價誘惑,不虛構概念。3~7年陳釀居多,一般價格80~1000元/斤,越好越稀貴,大多數廠家優質醬酒大概在200~300元,頂級醬酒則300以上。

碎沙:一般沿用前者宣傳模式,尤其喜歡跟風使用發霉老酒、特殊窖藏等虛假概念。一般價格40~200元/斤,品質空間局限。

串香酒:串沙酒,行業也稱之為「串蒸」,則是用捆沙酒最後第7次蒸煮後丟棄的酒糟加入食用酒精蒸餾後的產品,最後添加坤沙或碎沙混合調味,產品質量差,成本低廉。

酒糟味大、酒精味濃。香過於薄、味過於甜、色過於黃,給人不舒適感。

自從醬香的GB/T:26760後,此種工藝所生產的酒不符合醬香酒標准,應該被淘汰!

我覺得純手工釀酒的成本高,主要是人工成本還有一個時間成本是最重要的, 一瓶好的白酒是有年頭的.

本人經營一家酒坊,專門釀制純糧食酒,這里就以53度高粱酒為例,來分析一下生產一斤53度高粱酒的成本。

一斤53度高粱酒的成本分析:

首先來看糧食成本。

兩個多月前,我以兩塊多一斤的價格購進了3000斤高粱,蒸熟拌酒麴發酵,這兩天全部釀製成了高粱酒,掐頭去尾以後,得53度高粱酒1000斤,也就是說,差不多是三斤高粱一斤酒,一斤高粱的成本2.2元,三斤高粱就是6.6元,全部酒糟被喂魚的以200元的價格打包買去喂魚了,也就是說一斤酒的糧食成本6.6元。

其次是人工成本。

純手工釀酒依賴人工,而且效率低,像我們酒坊,請一個釀酒師傅是300多一天,一個釀酒師傅的生產效率,綜合起來看,也就是一天100多斤酒,把人工折算在酒里,大概就是一斤酒三塊錢的人工成本。

與純手工相比,機械化生產效率高,人工成本低。

最後就是其他成本。

包括水電、柴火、房屋設備折舊,還有儲存成本等,這些成本通通算在裡面,大概就是4元左右。

也就是說,一斤53度高粱酒的所有成本,就是6.6+3+4=13.6元左右。

純手工,意味著生產效率低,對設備的利用率低,酒廠機械化程度越高,規模越大,生產效率越高,生產的成本就越低了。

像我們酒坊生產的53度高粱酒,在當地零售20元一斤,因為是傳統古法純手工釀制,很受歡迎。

一斤白酒成本大概10元,80斤大米大概能產100斤度數不錯的白酒,不算人工費。

人工製作白酒比較費時費力,我用我家自己做的方法,給你介紹一下,你看看費人力不?首先製作白酒要選用年代酒一點的大米,也就是老米,一斤7-10元,酒麴10元左右,80斤米要1斤酒麴,把大米浸泡兩個小時左右,撈起晾乾,然後放大鍋里煮熟,煮的時候飯不能太爛也不太硬,煮熟之後打起晾涼,躺平灑酒麴,要均勻一點,或用手攪拌,然後用容量25L左右的瓦罐裝起,一般的要八個左右,裝好放好等發酵,溫度的控制會影響發酵,室溫要控制在25-50攝氏度左右。等上一天天,用手觸摸大米是否變軟或是出酒,出酒或變軟要加適量的自來水,一般淹沒大米就行,然後密封起來,等到兩天後就可以出成品,把發酵加水後的酒糟倒入大鍋煮,大家都知道蒸餾水怎麼做的吧,倒入大鍋密封加熱,大鍋蓋子要改裝只能讓氣體流出,最好是接條管從蓋子讓酒蒸氣流到自製的水池冷卻,出來就變成酒了,儲存兩天以上口感會好一些,冷卻的方法做得好的話,出來的酒質量就好,量也會增加。還有一點就是有生酒麴跟熟酒麴兩種,生酒麴的話大米是不用煮熟的,浸泡之後下酒麴發酵就行。文筆不好,寫得有點看不明白,希望能幫到你.......

E. 在市場上10元一斤的白酒是純糧酒嗎

你所說的糧食酒應該指的傳統固態發酵法釀造的白酒。民間約定俗成它就叫純糧酒。而使用酒精勾兌出來就不是純糧酒。

我家祖上就做過小燒鍋作坊的,在我小時候村裡還有燒酒作坊。

現在很多小作坊可以做這種,屬於半固態發酵法,就是水加得比較多,用稻穀或玉米,沒有高端酒在發酵和蒸餾過程中復很多次的工藝,且沒有很好的勾兌和陳年。且發酵時間短,因為半固態出酒率也高,所以可以在原料、時間、人工上節約很多的成本。

這種酒沒有高端酒復雜的工藝,在口感上雖普通,但香味真的很好,特別是帶著穀物發酵的香氣很好。一定也比用食用酒精兌的更好。

這種酒是可以賣到10元一斤的。但是度數不高。小作坊小規模投料玉米或稻穀,50度的白酒的成本在4-7元不等的樣子。所以一般28度,32度的酒可以做到10元錢一斤。

太低端的純糧酒,在原料、工藝、時間上都大大節省,其品質也平庸,如果一味只在乎純糧卻不在乎品質,意思不大了。現在市面上70%以上的白酒是食用酒精的酒。它也能做出很好的酒出來。

說白一點吧。清華北大的學生也有作姦犯科的壞人。茅台酒全是固態純糧的為什麼價位有高有低呢,就是這個道理,不同的檔次品質,其原料工藝都不同。

新工藝的食用酒精白酒,其實和世界很多種烈酒是一樣的製作工藝,比如伏特加,比如威士忌,都是利用糖化液來發酵的。

想喝好的純糧就去喝喝高端的。便宜的,除非你知道來源,有好口碑的。可以試試。

100斤穀子釀酒60斤,蒸酒師傅收90元。穀子130元每百斤十90=220元,這是硬成本,柴火沒算,這是農村谷燒酒。220元÷60斤=3.7元(主人人工,水電,房租,稅收,運輸,包裝)通通沒算。農村10元每斤沒錯。酒廠的酒要存放勾兌,入市運轉,就要翻十倍價格了3.7元x10倍=37元。名酒溢價就翻幾十倍了(高管工資高,上市分紅,員工工資高)。 自己門店蒸酒賣,翻5倍往上就賺錢了,一般純散裝酒,20元一-30元每斤,開店自蒸自賣散裝酒低於10元每斤會虧本,不能低於15元一斤,低於的是酒精勾兌酒。 廠家出廠的大部分都是勾兌酒,80%往上都是。 創建於2019.3.8編輯

看到這道問答題,我感覺這是一道涉及專業比較深的問答題,我個人的思路是這樣的,我覺得首先需要弄清楚這么兩件事情,只要對這兩點疑問有了基本了解後,我們在回答這道問答題的時候,才會有個基礎,給出的答案可能大致符合事實和實際,這樣才能讓人信服,我感覺有這么兩點疑問:

1、什麼是純糧酒?

2、一斤純糧酒在生產過程中實際投入需要多少?

一、按照 以上的邏輯,我們先來說說,什麼是 純糧酒 ?

從字面上來理解,就是全部用糧食釀造的酒即為純糧酒,主要選用高粱、大米、糯米、小麥為釀酒原材料,但是這裡面又有一個非常關鍵的釀酒工藝的問題,如果不考慮工藝問題,從字面上理解即可,但是酒畢竟是要喝的,所以必須要考慮釀酒的工藝,它們分味:

1、固態純釀酒;

用高粱、大豆、玉米等原材料,搭配小曲採用固態發酵的工藝,稱為固態純釀酒,但是採用這種工藝釀造的酒,有個缺點,需要添加香料和香精進行勾兌,才能飲用,也稱為純糧酒,但是實際不是真正的純糧酒;

2、液體發酵工藝釀酒;

採用小麥、小麥大麴,在大缸中液體發酵,採用回沙技術,蒸餾出來的酒,不用添加任何香精和香料,蒸餾出來即可飲用;

未添加任何香精香料,採用液體發酵工藝的純糧酒,純糧釀造的春酒 ,才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話題,這樣的才算是純糧酒;

二、一斤 純糧酒在生產過程中實際投入需要多少?

成本1:

好的純糧酒,高粱、大米、糯米、小麥為釀酒原材料,按照大致的網路說法,3斤糧食釀造一斤酒,估計哪怕是用玉米或者是高粱,3斤估計也需要4-6元錢;

成本2:

釀酒還需要用到曲種、人工、煤或者是電等費用,如果我們按照一個人工一天200元錢計算,一天工作8小時,每小時的人工成本就需要25元錢,我們考慮地域的差別,假設最便宜的人工1天80元錢,應該算是非常少的了,換算成每小時也要10元錢;

成本核算

我們還只是大概的計算了一下,低於10元錢每斤的白酒是純糧食釀造的可能性非常小,如果再加上運輸、店面租金成本,在市場上購買10元一斤的純糧酒,我們是不是需要認真的考慮一下,問問自己,這個是嗎;

在市場上10元一斤的白酒是純糧酒嗎?

寫道最後,上文中提到的兩點疑問,我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

未添加任何香精香料,採用液體發酵工藝的純糧酒,純糧釀造的春酒,才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話題,這樣的才算是純糧酒;

按照釀成成本大致做了一個計算,低於10元錢每斤的白酒是純糧食釀造的可能性非常小,如果再加上運輸、店面租金成本,在市場上購買10元一斤的純糧酒,我個人覺得有非常大的可能性不是採用液體發酵工藝的純糧酒;

對於這道問道題,您覺得在市場上10元一斤的白酒是純糧酒嗎?您可以在評論區給我們留言,大家一起互動,通過評論區,大家都來說說各自的想法,分享帶來快樂,我們在評論區等您;

以上僅代表我個人的一點淺薄的想法,如果說的不對,還望大家多多包容和理解,最後感謝大家的閱讀,謝謝大家!

我也是釀造純糧食酒的,對於市場上賣10元一斤的酒,我可以肯定的說不是純糧食酒。

對於白酒的價格,我們只需要弄清楚其釀造成本,大家就基本能夠分的清什麼價格的白酒才是真正的純糧食酒。

白酒的釀造成本,基本上分為糧食原料成本,人工成本,以及時間成本這三個大的成本。我們可以一一細說一下。

原料成本,釀酒的糧食多以穀物糧食為主,高粱,苞谷,大米,糯米等。舉兩個例子,高粱和苞谷,高粱價格大概在2-4元左右,釀酒的都知道,五斤高粱一斤酒。苞谷大概就是兩元左右的價格,我們本地的小子黃苞谷稍貴一點,釀酒大概是三斤苞谷一斤酒。那麼大家大概已經清楚了一斤酒糧食的成本是多少了。

很多人不要來跟我說一斤糧食可以出八兩酒或者半斤酒。這是生料發酵的酒,雖然也叫純糧食酒,但這種酒根本得不到市場的認可,雜醇油超高,口感極其差,喝酒的人寧願喝酒精勾兌的酒也不願意喝生料發酵的酒。

人工成本,大家都知道,現在我國的人工成本已經不是優勢了。即便是在農村,請個做體力活的人,一天沒有兩百元以上根本沒人干。再加上自己也要隨時幹活,像我們這樣一個小作坊一天出酒量也不多,但是都需要兩個人從早干到晚上。所以人工成本也是很高的。

時間成本,這個時間成本沒法去量化,但確確實實存在,而且是白酒附加值最高的一個成本。陳釀的老酒為什麼最受歡迎,那就是因為貯藏的時間夠長,酒體變的醇和柔軟,綿甜甘香。這個價值是無法衡量的,十年老酒,賣一百元可能你覺得貴,但是肯定有別人願意出一萬塊來買,這絕對不是誇張。

綜上這三個成本,大家覺得十元一斤還能買到真正好的純糧食酒嗎?我還沒有加上運輸,店面租金等等這些成本呢。所以勸大家,特別是城市裡的酒友們,如果你看哪裡有賣酒的賣十元一斤的純糧食酒,請一定注意仔細甄別。

老規矩,上幾張酒坊的照片

釀酒我們用的是真正的山泉水,好山好水出好酒

了解白酒生產工藝的人都應該知道,白酒其實就是植物在糖化過程找那個的物質的轉化,通俗點說就是只要含有澱粉的物質的植物都可轉化成酒。我國現在主要用於釀酒的原料是高粱、大米、玉米、薯類。這些都可以稱為糧食,所以釀造出來的白酒是糧食酒。但是不能說是純糧酒。

所以很多人稱自己的白酒是純糧酒,其實是在誤導消費者,因為只要是酒都是由糧食釀造的,只不過這里存在的是兩種發酵生產白酒的方式不同,比較優質的白酒是採用固態發酵法,而低端的白酒採取的是液態發酵法。

液態發酵法就是生產出的酒精因為質量比較低,所以沒有白酒那麼豐富的香氣和口感,所以商家會在白酒中加入香精和各種調味劑來改變低檔白酒的口感。這就是人們所說的酒精+水。

而液態法的發酵需要有酒麴,有發酵的過程,又經過多次發酵蒸餾窖藏。本身的白酒沒有任何添加,都是糧食本身發酵帶來的香味和口感。

所以如果從這方面來說,這才是真正的純糧食酒, 就是沒有經過任何香料和調味劑添加的酒。

所以,市面上所看到的所有的10元一斤的白酒都是屬於液態發酵的白酒,都是有各種添加的,真正的固態法發酵的白酒,由於成本問題和生產數量的問題。商家基本都會灌裝成盒酒賣高價了。

一噸的酒精不過5000元左右,如果稀釋成40度左右的白酒,一噸酒精就成為2噸白酒,每瓶成本不過1.5元,加上各種香料、調味劑勾兌、整體費用不會超過2元,另外加瓶子、瓶蓋、商標,外包裝也不過4元-5元,最後市場上銷售歌10元左右就很正常了。

還有就是市面上小作坊賣的散酒小燒,說是純糧食酒,其實都是液態發酵法獲得的酒精,生產工藝落後,導致雜味大,所以其實都是勾兌出的酒味。沒有那家小燒敢說自己是固態發酵法的,因為工藝,窖池,這些生產條件都不具備。

現在純糧酒已經被人們玩壞了。不管多便宜的的酒都會標榜自己是純糧酒。 某寶上標榜自己都是純糧酒,價格如此便宜,再去掉倉儲,物流,人工等費用,商家總得還要掙錢吧?

現在多數酒廠使用的酒精有兩種,一種叫薯干酒精,一種叫糖蜜酒精。這兩種酒精市場價格基本在4000元—5000元一噸。用98度的酒精勾兌50度的酒,要加一倍的水,那麼500毫升的酒成本才一塊多錢。一頓酒加入的香精成本大概在200塊錢左右,這樣算下來,大多數液態法製成的酒一斤成本還不到2塊錢。這樣算下來,只能賣酒精勾兌的白酒了。

F. 散酒30元一斤是糧食酒嗎

不一定的
,說到散裝酒,大部分人都沒有好感,農家土作坊是很少了,不過還有個別家庭小作坊還在用傳統白酒設備燒制純糧酒,提醒大家要會分辨才買到真正的純糧酒。現在真正用純糧釀酒的廠家真是很少了,像農貿市場這樣的地方更是混亂,沒有任何質量監督,他是把這個酒當基酒,再加上食用酒精,水,各種香型的香精來勾兌成散裝酒。
是糧食酒,糧食酒的價格在20元--30元左右。
糧食酒的成本核算是和酒廠的規模,產品的品質等有很大關系的,根據自己消費水平合理購買,相對於一些大品牌來說質量更加有保證一些。
糧食酒的成本要包括:原料、人工、加工、儲存、勾調,時間跨度大,需要的工時多,耗費的原料也多,最重要的還是勾調過程中付出的經驗和精力,目前市面的糧食酒成本,最少也在30元/斤左右。

G. 農村挺多人喝的酒8-9元錢一瓶的,是糧食酒嗎酒廠能賺錢嗎

白酒是很多人特別喜歡的高度酒精飲品,喝酒的時候通過白酒入口時的辛辣刺激,以及酒精上來那微醺的感覺,來享受這片刻的愉悅感,這是很多人喜歡喝酒的原因。

中國的白酒品牌眾多,不光有很多的知名大品牌,還有不少不知名的小酒廠,白酒的知名度、工藝、原料和包裝不同,也會造成它的售價有很大的區別。

我雖然酒量不怎麼滴,但是閑著沒事的時候也喜歡喝上兩杯,尤其是面對心儀的下酒菜和遇到高興事都喜歡整點,給我感覺飲食飲食,「飲」還是始終要排在前面的。

每到節假日我都會去農村走親訪友,去親戚家自然會被留飯喝點小酒增進一下自己的感情。農村人喝酒不太講究品牌,主要講的就是性價比,只要能夠給自己帶來味覺上的刺激和感官上的享受,這酒在他們眼裡就算得上是好酒。因此農村的小超市基本賣的都是光瓶酒,而且大多數售價都很低廉,在農村超過50元一瓶的白酒是沒有幾個人會用來當做口糧酒的,大部分都是10元左右的光瓶酒或散白酒。

一,8——9元一瓶的瓶裝酒根本就不可能是糧食酒

①.白酒的釀造成本一般採用麩曲工藝的三斤糧食可以出一斤酒,小曲或大麴可能會少一些,當然糧食的品種不同,飽滿度不同,出酒率也會有很大的不同,不過一斤糧食酒的成本肯定是不會低於10元的,畢竟人工、包裝和釀造時的費用在這擺著。

②.農村的散白酒8——9每斤倒有可能是糧食酒,因為我三叔就在農村干小酒坊,他都是用製作澱粉後的粉渣子釀酒,因為釀酒的成本低,因此他這種酒的售價比較便宜,一般也就6元左右一斤,不過要是裝瓶辦上商標那就要貴上很多。

二,8——9元每瓶的酒基本都是勾兌酒

白酒的釀造工藝按照發酵工藝的不同分為:固態法(純糧酒)、固液態法和液態法。

液態法和固液態法白酒就是我們常說的勾兌酒,基本就是用食用酒精、糖精、香精和水勾兌而成的,這個從白酒瓶上的標簽就能看出來,除了有20822或20811這兩種固液態和液態的國標外,還會在酒瓶上標注有食用酒精,如果一瓶酒既沒有國標,也沒有釀造的原料,那麼這樣的酒就可以稱作為「假酒」。

三,製作勾兌酒的酒廠當然賺錢了

液態法白酒只需要把食用酒精拉回廠里,然後按照一定的比例勾兌即可,這樣的白酒自然會利潤不菲,現在很多的酒廠你根本看不見釀酒的鍋爐和酒糟,還能源源不斷的生產出酒來,就是這個道理。

四,如何分辨純糧食酒

①.看國標: 上市銷售的白酒一般都會取得國家推薦標准,像醬香酒的國標是26760也就是大麴醬香型;濃香型白酒是10781.1;清香型白酒是10781.2;米香型白酒是10781.3,還有一些其它香型的白酒都有國家的固態發酵法統一推薦標准。

②.白酒的配料表: 白酒的配料表裡只有水和糧食而沒有其它配料的,這樣的白酒也是非常不錯的白酒,當然如果連生產廠家都沒有標注的白酒,這樣的白酒即使配料表天花亂墜也不能買。

這個價格肯定不是純糧釀制白酒,應該是食用酒精調配酒。2022年將執行新的酒類標准,此類酒精調配酒,不再屬於白酒,也不能再叫白酒,它屬於配製酒。食用酒精根據酒精的純度也有不同分類,價格也不一樣。8-9元一瓶的酒去掉包裝等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僅酒的成本大約在5-7元,單瓶看廠家有微利,但農村市場大,有了量廠家還是賺錢的。不建議喝此類酒,對身體沒好處。

三斤糧食一斤酒。高粱的價格三塊左右,玉米的價格一塊五左右,8—9塊一瓶,瓶子不也要錢,那鐵定不是好酒了。

是到酒精廠進了酒精構兌的 此酒精的原料基本用山芋應該也是糧食 但不是高粱擺了

這種8-9元錢的酒基本都是酒精勾兌酒,只有極少數酒標著是純糧酒,說真的,我對這種幾塊錢卻標著純糧酒表示嚴重懷疑。

如果是純糧酒,8-9元錢會賺錢,只不過少。如果是勾兌酒,利潤就會大一些。

唉!如果能喝的起20元的酒,誰還喝10塊錢的酒精。

8、9塊錢一瓶的肯定不是糧食酒。理由就是:現在鄉下農民自己烤的酒是最便宜最省人工的,最少都是8塊錢到10塊一斤,玉米烤酒20塊錢一斤,紅薯酒甚至35一斤,如果8塊或者9塊錢一瓶的大米烤酒,等於白送瓶子,如果8塊或者9塊的玉米烤酒或者紅薯烤酒,嚴重背離市場規律,都是虧本的。

矛台毛利潤90%—94%,按發價1000元算,成本100元,含合子,瓶子,存5年時間,及壇子,稅收等費用共100元,這樣可以推算真正酒值多少錢,嘿嘿嘿。。

口糧食酒,只是農民自己釀的

H. 小燒酒的成本

簡單光瓶包裝,一瓶成本5元左右。
合計,一斤純糧食酒極限成本可以控制在16元左右。

I. 茅台酒和五糧液酒的成本是多少

釀酒一般都是這五種糧食:小麥、大米、玉米、高粱、糯米

我們家1斤糧食平均1元錢(玉米與高粱),50度白酒賣6元一斤(成本在3-4元一斤,純糧食白酒),茅台等酒如果不算窖藏與包裝成本,其他成本頂天30元錢一斤,包裝成本飛天大約在30元一支,窖藏成本一斤算30元吧,其實就是保存多少錢拿出來,所以茅台飛天隨便你浪費,成本在100元一支以下,現在1500一支,15倍利潤。

茅台一斤成本加上包裝也就60塊錢成本,賣2千多塊,喝了還致癌,多少人交了智商稅。2018年8月世界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已證實:酒是一級致癌物,沒有任何 健康 好處!酒作用就是麻醉神經,使人產生短暫快感而已。肝癌,胃癌,食道癌,腸癌都和酒有關系。

2018年,在世界著名醫學雜志《柳葉刀》上,全球疾病負擔研究組研究發現:喝酒不能帶來任何 健康 收益,適量飲酒有益的說法,根本就不存在!而且,飲酒是全世界范圍內導致中青年男性(15-49歲)死亡的頭號兇手!

本次的研究就調取了2016版GBD研究中2800萬人的數據,樣本量是目前為止關於飲酒的研究中最大的。研究團隊對飲酒者的性別、年齡、飲酒量、飲酒頻率等各種因素進行了詳細分析,從而徹底明確酒精對 健康 的危害。

那麼這危害有多大呢?數據分析顯示,在全球每年因各種原因死去的3200多萬人中,喝酒直接導致了280萬人的死亡,是第七大致死和致殘因素!由於人口眾多,中國是全球飲酒致死最多的國家,每年有70萬國人把命喝沒了(65萬是男性)

因此,沒事喝點酒有益 健康 的鬼話,千萬別再信了!大家可以網路這篇文章。

J. 為什麼很多人說純糧食酒成本高卻有二十塊錢的酒也說是純糧食酒

固態發酵大麴酒的成本有幾部分構成的,糧食只是其中之一。

說到糧食酒,先給大家普及一個概念,就是分為長期發酵和快速發酵兩種。快速發酵的以糖化酶為催化劑,出酒率很高,這種糧食酒的成本確實只有幾塊錢。再加上這樣操作的一般都是家庭作坊類,所以也沒有什麼工資啥的,成本很低。

但是真正的傳統工藝釀酒,不但工藝繁復,成本也很高。

簡單來說,糧食成本也就不到十塊錢一斤酒,一般都是三斤高粱加一斤酒麴能釀一斤酒。

以前都是燃煤,平均到每斤酒也就是一塊錢左右。但是現在用天然氣,起碼要比燒煤高出來兩倍。

現在工人工資也漲了很多,因為釀酒是個技術活,也是體力活。七八個人一天最多可以搞定兩個窖池,還累的七葷八素。以前每個窖池的工資幾百塊錢,而現在漲到了一千多,對酒的成本也有不小的影響。

其實以上糧食、燃料、人工加一塊,也遠不如時間成本高。

我們一般從糧食進庫到蒸餾酒,中間至少需要兩個月以上,長的甚至達到七八個月。而釀的新酒是不能賣的,主要原因是不好喝,需要時間去沉澱。這個過程短則半年,長的能達到五年。而且還需要用陳放十年以上的調味酒勾調,想喝到好酒就是這么麻煩。

如果有人抬杠,說他釀的十來天就可以喝。這種確實也有,但是酒的品質是不一樣的。試想,如果十來天跟成年累月的一樣,那就說明我們太傻了。

是不是糧食酒又不是看價位,關鍵是看賣酒的人把價格定的多少,十幾塊也有糧食酒

純糧成本是高,並非高的離譜。酒精勾兌的成本一般一斤也就一兩元左右,即便加入點陳釀老酒,成本也就是增加幾毛錢而已!

而純糧酒出酒率按照百分之40左右計算,一斤成本也不過三五元左右。加上包裝利潤,一般賣20元左右一斤也差不多了。這類酒一般沒有經過特殊的勾制,喝起來自然不太好喝。

如果是散酒的話,20元一斤也算差不多的酒了。因為散酒都是自產自銷,沒有那麼多的流通環節,自然不存在層層加價現象,再加上沒有過分的包裝。所以20元一斤的酒是可以買到純糧酒的!

以上所說的是濃清香型白酒。醬香型20元一斤想買到純糧酒還是不太現實的。即便是最便宜的竄沙,20元一斤也不一定能買的到!現在醬香也能用酒精香精勾兌了,那些9.9包郵的醬香白酒想都不用想,肯定是酒精勾兌的。這種酒非常容易辨別!

總結:20元是可以買到純糧酒的,前提是最好是散酒,最好是清香型。因為其他香型成本稍高!

做為職業釀酒人,這個我來回答。糧食酒的成本構成由以下幾點。固態工藝三斤糧食一斤酒,現在的高粱漲價厲害,2.5一斤。糧食成本7.5元,每斤酒水電氣(環保查的嚴,不讓用煤)再加1.5元,酒麴再加0.5元,設備損耗房租再加1元,人工費一天300〔這是個技術活又是體力活〕,按平均出50斤酒計算,一斤酒的人工成本是6元。儲存成本這個沒發定價,根據儲存的年份來定價,還有銷售成本。大麴和小曲固態工藝的時間成本還有酒麴成本也不一樣。我家酒坊出的小曲固態工藝的高粱酒玉米酒大米酒買十贈一也就是20這個價格,走的是親民路線。這是我家的酒坊。

酒的糧食成本都差不多,做酒的都會算,至於價格差異還是看你當地消費水平來定價,我們酒坊在鄉下酒定價就不能太高,純粹就是賺個兩口子人工費,因為在鄉下你不可能去搞什麼營銷,打酒的都是周圍鄉親,酒也是當地老百姓的口糧酒,我們都是在做口碑,質量保證,不然我們酒坊也不可能從1964年生存到現在,一直都是在溥利經營。烤酒是個技術活也是個體力活,其中的辛苦只有真正釀酒的人才體會得到。今年是真正做烤酒的人最艱難的一年變化因素多(糧食上漲,環保檢查,)酒價提不起來(除非原來酒價定得高的就不怕),因為都是你的忠實客戶漲點價過意不去,但不漲呢自己兩個人的人工錢都掙不到,難求得很,今天又要去拉15噸高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