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理解:工程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轉出的成本,這個到底是在說什麼,請用通俗的語言形容一下。
就是工程完工投入使用時,共計發生的支出轉為固定資產入賬價值。
⑵ 本月已確認收入,成本在次月發生,怎麼結轉
按理說確認收入就應該有相應的成本,收入和成本應匹配,出現這種情況,一般就只有次月就補結轉了
⑶ 前幾個月已經入賬主營業務收入,計算了成本,現在出現退件退款,分錄要怎麼寫才好
做銷售退回處理。企業已經確認收入發生銷售退回時
1、若在本年度內發生銷售退回時
借: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貸:應收賬款
借:庫存商品
貸:主營業務成本
2、若是上年度銷售,本年度退回時,則調整分錄為: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借:庫存商品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⑷ 【會計】原材料的實際成本入賬和實際成本轉賬怎麼寫
一、原材料實際成本入賬方法:
借:原材料(實際成本)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或應付賬款
二、原材料實際成本法出庫
借:生產成本
製造費用等
貸:原材料
實際成本法是以中間產品生產時發生的生產成本作為其內部轉移價格的方法。
由於實際成本有據可查,具有一定的客觀性,使之簡單可行。但會在一定程度上使提供產品或勞務的部門的成績或不足全部轉移給使用部門,不利於責任中心的考核。
實際成本法通常按成本計算對象進行命名,包括品種法、訂單法(分批法)、分步法。
1、品種法:
品種法主要適合於大批量、流程式生產的企業,通常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產品品種非常多,生產過程比較簡單,不要求分步驟核算成本,成本核算上要求按品種簡單歸集和分配成本,月末通常有在製品成本。
2、分步法:
分步法是指以產品的品種及其所經過的生產步驟作為成本計算對象計算生產成本的方法。
3、訂單法(分批法)
:
訂單法(分批法)是以生產訂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來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方法,是否要計算各步驟半成品成本需要根據管理上的要求確定。
⑸ 做會計分錄題經常碰到材料已入庫但月末再結轉入庫材料成本,那前面那道說材料已入庫的分錄應該借記什麼
在途物資科目是用來核算材料采購成本的
與材料采購科目作用一致。
但是材料采購是在計劃單價情況下使用的
在途物資是按實際成本入賬的情況下使用。
如你所描述的情況
在第一步雖然材料已經入庫,但一般是采購手續沒有完成,所以才有月末結轉材料成本的情況發生
而題目中沒有確定是否計劃成本核算,如果是做題目,建議用材料采購科目,不要用在途物資科目
收到材料
借:材料采購
貸:應付賬款
月末結轉材料入庫成本
借:原材料
貸:材料采購
⑹ 上月已計入成本本月如何轉出
附上證明,再做一張紅字憑證
⑺ 材料驗收已入庫,按實際采購成本轉帳會計分錄怎麼寫
材料驗收已入庫,按實際采購成本轉帳會計分錄怎麼寫:
一、如果是一般納稅人,取得專用票,那麼:
1、借:在途物資—乙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價款*0.17)
貸:銀行存款(應付賬款)
2、借:原材料—乙材料
貸:在途物資—乙材料
二、如果是小規模納稅人,稅率是3%,稅款計入原材料成本。那麼:
1、借:在途物資——乙材料 (價款+價款*0.03)
貸:銀行存款(應付賬款)
2、借:原材料—乙材料
貸:在途物資—乙材料
實際成本法是以中間產品生產時發生的生產成本作為其內部轉移價格的方法。由於實際成本有據可查,具有一定的客觀性,使之簡單可行。但會在一定程度上使提供產品或勞務的部門的成績或不足全部轉移給使用部門,不利於責任中心的考核。
⑻ 庫存商品結轉主營業務成本摘要怎麼寫
摘要的目的是用簡要的文字描述業務;庫存商品結轉主營業務成本摘要,需要表明的就是:「庫存商品結轉主營業務成本」,這裡面重要的是結轉,所以結轉兩個字不能省略,並且在會計中,結轉和轉是略有不同的。
至於說庫存商品、主營業務成本,這個在憑證中的會計科目可以明確看出,所以不需要在摘要里寫會計科目名稱,而一般情況下,庫存商品結轉主營業務成本這類業務,都是通過銷售實現的,所以你的業務實際上是銷售商品的成本結轉,建議寫為:「結轉本期銷售成本」。
(8)已經入賬進入成本轉出如何描述擴展閱讀:
實現的主營業務收入,應按實際收到或應收的價款入賬。
符合收入確認條件確認本期實現的營業收入
該營業收入應按實際收到或應收的價款,借記「銀行存款」、「應收賬款」、「應收票據」等科目,按實現的營業收入,貸記本科目;按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增值稅額,貸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科目;
本期發生的銷售退回,一般應當沖減當期的營業收入,企業按應沖減的營業收入,借記本科目,按專用發票上註明的應扣減的增值稅銷項稅額。
借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科目,按實際支付或應退還的價款,貸記「銀行存款」、「應收賬款」等科目;但如在年度財務會計報告批准報出日之前發生的,屬於報告年度和以前年度的銷售退回,應當調整報告年度擬對外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有關項目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