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主要交通運輸有哪些方式各有何優缺點
現代運輸方式中主要的運輸方式有海洋運輸,鐵路運輸,航空運輸,公路運輸,管道運輸。
一、海洋運輸。
(1)優點:成本低,能進行低成本,大批量,遠距離的運輸。
(2)缺點:運輸速度慢,受港口,水位,季節,氣候影響較大,因而一年中中斷運輸的時間較長。
二、鐵路運輸。
(1)優點:速度快,運輸不大受自然條件限制,載運量大,運輸成本較低。
(2)缺點:靈活性差,只能在固定線路上實現運輸,需要以其它運輸手段配合和銜接。
三、航空運輸。
(1)優點:速度快,不受地形的限制,在火車,汽車都達不到的地區也可依靠航空運輸;
(2)缺點:成本太高,普通貨物運輸不適用。
四、公路運輸。
(1)優點:靈活性強,公路建設期短,投資較低,易於因地制宜,對收到站設施要求不高;
(2)缺點:僅限於距離短途運輸。
五、管道運輸。
(1)優點:由於採用密封設備,在運輸過程中可避免散失、丟失等損失,可用於運輸量大,連續不斷運送的物資。
(2)缺點:靈活性差,運輸貨物較單一。
② 在各種交通運輸中,速度最慢、價格最便宜的運輸方式是什麼。
在各種運輸方式中,價格最高的是航空運輸,價格最低的是水運;速度最快的是航空運輸,速度最慢的是水運;運輸量最大的是水運,運量最小的是航空運輸.
故答案為:航空運輸;水運;航空運輸;水運;水運;航空運輸.
③ 「輕軌」和「地鐵」的優缺點各是什麼
一、輕軌的優缺點
1、輕軌的優點
(1)較大程度地緩解沿線區域交通緊張矛盾。
(2)全線採用彈性整體道床、無縫鋼軌,並減少軌道接縫,使車輪柔和地接觸鋼軌,大大降低了震動。
(3)列車運行最高時速可達每小時200公里,大大提高了出行速度,節約時間。
2、輕軌的缺點
(1)建造成本高,需要使用各種先進設備,資金投入比較高。
(2)建設周期長。
二、地鐵的優缺點
1、地鐵的優點
(1)保護環境。地鐵運行過程中不受其他車輛的干擾,而且運行速度快,許多人都會選擇乘坐地鐵,從而減小了私家車的能源消耗和尾氣排放,促進資源節約利用和環境可持續發展。
(2)減少噪音。地鐵建立在地底下,隔音效果好,減少了車輛帶來的城市噪音,相對來說比較環保。
2、地鐵的缺點
(1)建設時間長。地鐵的建造需要前期進行科學的規劃和政府的審批,通常需要試驗以確保安全,這一系列的規劃就需要大量時間,而且建造時也需要好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才能基本完工。
(2)建造成本高。
相關區別
城際軌道
城際軌道交通簡稱城軌,連接相鄰城市或城市群之間的客運專線軌道系統,可採用地鐵輕軌或採用高鐵快鐵,亦可採用磁懸浮軌道。我國還沒有跨越城市的輕軌線路,所以我國的輕軌都不是城際軌道交通。
城際鐵路
城際鐵路既屬於城際軌道交通又隸屬國家鐵路系統。城際鐵路線就是國家鐵路線,與國家鐵路干線相對應、相連接和相聯系,使用國家統一標準的列車軌道、運營模式以及管理單位等。因此,所有的城際鐵路都不是輕軌鐵路,所有的城際列車都不是輕軌列車。
有軌電車
輕軌系統使用專用軌道和車站,擁有獨立路權,列車無法混行,因此我國的輕軌都不是有軌電車。
輕軌列車
按照國際標准,城市軌道交通列車可分為A、B、C三種型號,分別對應3米、2.8米、2.6米的列車寬度。選用A型或B型列車的軌道交通線路稱為地鐵列車,採用5~8節編組列車。
選用C型列車的軌道交通線路稱為輕軌列車,採用2~4節編組列車。列車的車型和編組決定了車軸重量和站台長度。B型車和C型車造價和技術含量要小於A型車。
④ 高中地理,五種交通運輸方式特點比較中的生產效率是怎麼回事連續性與穩定性又有什麼區別
公路:
主要特點:
1、原始投資少,資金周轉快:公路運輸與鐵、水、航運輸方式相比,所需固定設施簡單,車輛購置費用一般也比較低,因此,投資興辦容易,投資回收期短。投資風險相對較小。
2、技術要求和地形要求低:修建公路的材料和技術比較容易解決,易在全社會廣泛發展,可以說是公路運輸的最大優點。
3、在中、短途運輸中,運送速度較快:避免中轉重復裝卸,批量、時間不受限制,客、貨在途時間較短,對貴重、易碎、要求防腐保鮮物品的中短途運輸尤為適宜。
4、可實現直達運輸:可以把旅客和貨物從始發地門口直接運送到目的地門口,實現「門到門」直達運輸。這是其它運輸方式無法與公路運輸比擬的特點之一。
5、運量小:每輛普通載重汽車每次只能運送5噸貨物,長途客車可送50位旅客,僅相當於一列普通客車的1/30~1/36。
6、運輸成本較高:分別是鐵路運輸的11.1~17.5倍,是沿海運輸的27.7~43.6倍,是管道運輸的13.7~21.5倍。
7、運行持續性較差:如我國1998年公路平均運距客運為55km,貨運為57km,鐵路客運為395km,貨運為764km。
8、污染環境較嚴重:汽車所排出的尾氣和引起的雜訊是大城市環境污染的最大污染源之一。
9、能耗較大:分別是鐵路運輸能耗的10.6~15.1倍,是沿海運輸能耗的11.2~15.9倍,是內河運輸的113.5~19.1倍,是管道運輸能耗的4.8~6.9倍。
發展趨勢:
公路運輸需求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智能運輸系統是未來公路運輸的發展方向;公路運輸將與現代物流日益融合;集約化經營、規模化發展,是公路客運發展的方向;公路貨運將向快速、長途專重載發展。公路物流領域將廣泛應用電子技術、信息技術、通信技術和系統工程等高科技。
鐵路:
主要特點:
1、准確性和連續性強:幾乎不受氣候影響,一年四季可以不分晝夜地進行定期的、有規律的、准確的運轉,一般情況下能夠發車和到站,准時性強。
2、運輸速度快:時速一般在80到120公里。
3、運量大:一般每列客車可載旅客1800人左右,一列貨車可裝2000到3500噸貨物,重載列車可裝20000多噸貨物;單線單向年最大貨物運 輸能力達1800萬噸,復線達5500萬噸;運行組織較好的國家,單線單向年最大貨物運輸能力達4000萬噸,復線單向年最大貨物運輸能力超過l億噸。
4、運輸成本和能耗較低:鐵路運輸費用僅為汽車運輸費用的幾分之一到十幾分之一;運輸耗油約是汽車運輸的二十分之一。
5、投資大,建設周期長,佔地面積較大:鐵路運輸需要鋪設軌道、建造橋梁和隧道,建路工程艱巨復雜;需要消耗大量鋼材、木材;佔用土地,其初期投資大大超過其他運輸方式。 需要大量的資金、物資用於建築工程,如路基、站場等;一旦停止營運,不易轉讓或收回,損失較大。另外,鐵路運輸由運輸、機務、車輛、工務、電務等業務部門組成,要具備較強的准確性和連貫性,各業務部門之間必須協調一致,這就要求在運輸指揮方面實行統籌安排,統一領導。
其他軌道交通運輸方式特點:
地鐵(運量大、速度快、無污染、不佔/佔用土地少、投資巨大、工程量大、施工期長);
輕軌(基建投資較小、安全性舒適性接近於地鐵、能耗相對小、公害小、但運量也小於地鐵);
磁浮(速度快、雜訊小、單位乘客能耗小、安全性較好、造價高、運量小、成本高)
發展趨勢:
全面提速,動車組和高速鐵路的運用;客運專線的修建和運營;重載運輸的發展;電氣化鐵路;客貨分離,解決目前能力緊張的問題。
水運:
主要特點:
1、載運量大:長江干線駁船頂推能力達3-4萬噸;世界上最大的油船已經超過50萬噸。
2、成本較低:我國沿海運輸成本只有鐵路的40%,美國沿海運輸成本只有鐵路運輸的1/8,長江干線運輸成本只有鐵路運輸的84%,而美國密西西比河幹流的運輸成本只有鐵路運輸的1/3~l/4;
3、能耗較低:不到鐵路的60%。
4、投資小,建設航道不需要佔用土地。
5、勞動生產率高:沿海運輸勞動生產率是鐵路運輸的6.4倍,長江干線運輸勞動生產率是鐵路運輸的1.26倍;
6、受航道制約和氣象因素影響較大;
7、運送速度較慢。
發展趨勢:
碼頭大型化、深水化、專業化;運輸組織向規模化、網路化;積極發展國內水路集裝箱、商品汽車水路運輸,大力發展江海直達和多式聯運。
航空:
主要特點:
1、運行速度快:現代噴氣式客機,巡航速度為800~900km/h,比汽車、火車快5~10倍,比輪船快20~30倍,距離越長,航空運輸所能節約的時間越多,快速的特點也越顯著。
2、機動性好:飛機在空中飛行,受航線條件限制的程度比汽車、火車、輪船小得多。它可以將地面上任何距離的兩個地方連接起來,可以定期或不定期飛行。
3、運輸路徑短:飛機的航道一般接近直線,不需繞過太多障礙。
4、安全和舒適型好:噴氣式客機的巡航高度一般在10000m左右,飛行不受低空氣流的影響,平穩舒適。
5、基本建設周期短,投資少:在相距1000km的兩個城市間建立交通線,若載客能力相同,修築鐵路的投資是開辟航線的1.6情,鐵路修築周期為5~7年,而開辟航線只需2年。
6、載運量小、雜訊大、成本和運價較高、受氣候影響較大,影響其准時性與正常性:飛機的艙容有限,高空運輸成本是在鐵路、公路、管道、航運等方式中費用最高的。
發展趨勢:
提升總周轉量,發展支線運輸,充實國際航線,完善和建立現代化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統,使技術設備、人力服務和航空安全綜合保障管理能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航空安全能力、航空信息化技術、勞動生產率接近世界水平。
管道:
主要特點:
1、運量大,勞動生產率高:一條管徑為720毫米的管道就可以每年運送易凝高黏原油2000多萬噸,一條管徑l220毫米的原油管道年運輸量可達1億噸。管道運輸是一種連續工程,運輸系統不存在空載行程,因而系統的運輸效率高。
2、成本和能耗較低:節能和高度自動化,用人較少,使運輸費用大大降低。在無水條件下,採用管道運輸是一種最為節能的運輸方式。
3、連續性強、安全性好:管道運輸方式,既安全,又可以大大減少揮發損耗,同時由於泄露導致的對空氣、水和土壤污染也可大大減少。
4、投資小、佔用土地少:管道建設的投資和施工周期均不到鐵路的l/2。管道埋於地下,只有泵站、首末站佔用一些土地,佔用土地少。
5、建設周期短、費用低:管道運輸系統的建設周期與相同運量的鐵路建設周期相比,一般來說要短1/3以上。
6、靈活性較差:調節運量及改變方向的幅度較小,「承運」的貨物比較單一,也不容隨便擴展管線。
發展趨勢:
管道的口徑不斷增大,運輸能力大幅度提高;管道的運距迅速增加;運輸物資由石油、天然氣、化工產品等流體逐漸擴展到煤炭、礦石等非流體。
⑤ 五種交通運輸方式的比較
鐵路:運量大,速度快,運費低,受自然影響小,連續性好。。。修築鐵路造價高,消費金屬材料多,佔地面積大,短途運輸成本高,靈活性差。
公路:發展快,應用廣,地位日趨重要,機動靈活,周轉速度快,裝卸方便,對各種自然條件適應性強。。。運量小,耗能多,成本高,運費較貴
水路:運量大,投資少,成本低。。。速度慢,靈活性和連續性差,受航道水文狀況和氣象等自然條件影響大。
航空:速度快,運輸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現代運輸方式。。。運量小,能耗大,運費高,且設備投資大,技術要求嚴格。
管道:運量大,損耗小,安全性能高,連續性強,管理方便。。。需鋪設專門管道,設備投資大,靈活性差。
⑥ 興建成本最高昂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是什麼
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成本最高的應該就是地鐵吧。
其實我們國家的地鐵建設,最高成本的是13億每千米。
哪怕最低的也接近7億每千米。
⑦ brt定價高於成本嗎
brt定價高於成本。BRT的成本比較 摘 要隨著中國城市的規模的迅速擴大,城市的道路交通問題越發嚴峻,為了解決該問題,發展新型的交通方式勢在必行但是面對數種新型交通方式。
成本是商品經濟的價值范疇,是商品價值的組成部分。人們要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或達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須耗費一定的資源,其所費資源的貨幣表現及其對象化稱之為成本。並且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成本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都處於不斷地變化發展之中。
從另一個角度成本上講也可以是做出某種選擇必須付出的代價,當人們「舍魚而取熊掌」時「魚」便是人們的成本,當商家投資時,商家的付出貨幣等便是商家投資的成本。
成本是生產和銷售一定種類與數量產品以耗費資源用貨幣計量的經濟價值。企業進行產品生產需要消耗生產資料和勞動力,這些消耗在成本中用貨幣計量,就表現為材料費用、折舊費用、工資費用等。
企業的經營活動不僅包括生產,也包括銷售活動,因此在銷售活動中所發生的費用,也應計入成本。同時,為了管理生產所發生的費用,也應計入成本。同時,為了管理生產經營活動所發生的費用也具有形成成本的性質。
⑧ 交通運輸方式主要有哪幾種
主要有五種:包括鐵路、公路、水運、航空和管道。
鐵路:鐵路運輸由於受氣候和自然條件影響較小,且運輸能力及單車裝載量大大,在運輸的連續性和低成本性占據了優勢,再加上有多種類型的車輛,使它幾乎能承運任何商品,幾乎可以不受重量和容積的限制,而這些都是公路和航空運輸方式所不能比擬的。
公路:陸地交通運輸方式中普及程度最高的運輸方式,是鐵路運輸的有力補充,目前的公路運輸工具是汽車。
水路:運輸能力大。在五種運輸方式中,水路運輸能力最大,在運輸條件良好的航道,通過能力幾乎不受限制。受氣候影響大,水陸運輸通用性能也不錯,既可運客,也可運貨,可以運送各種貨物,尤其是大件貨物。
航空:運行速度快、機動性能好,幾乎可以飛越各種天然障礙,可以到達其他運輸方式難以到達的地方。適合運輸運距遠、貴重、急需、量少、時間緊的貨物等。
管道:具有運量大、運輸工程量小,能耗小安全可靠,無污染,成本低;不受氣候影響,可以全天候運輸,送達貨物的可靠性高。管道可以走捷徑,運輸距離短;可以實現封閉運輸,損耗少。
⑨ 哪種運輸方式最經濟
一、陸運、空運、水運三種運輸方式比較來說,水運成本低,能進行低成本、大批量、遠距離的運輸,所以水運經濟。
二、水運有以下四種形式:
1.沿海運輸。是使用船舶通過大陸附近沿海航道運送客貨的一種方式,一般使用中、小型船舶。
2.近海運輸。是使用船舶通過大陸鄰近國家海上航道運送客貨的一種運輸形式,視航程可使用中型船舶,也可使用小型船舶。
3.遠洋運輸。是使用船舶跨大洋的長途運輸形式,主要依靠運量大的大型船舶。
4.內河運輸。是使用船舶在陸地內的江、河、湖、川等水道進行運輸的一種方式,主要使用中、小型船舶。
三、各種運輸方式經濟的比較分析考慮的因素:
1.運送速度的比較
在各種運輸方式中,鐵路的技術速度較高,但是列車在運行過程中,一方面需要進行會讓(單線)、越行(復線)及其他技術作業,因而營運速度比技術速度低。
水路船舶運輸的技術速度一般低於鐵路水路運輸的貨物運送時間比鐵路慢汽車運輸短距離的運送速度較高航空運輸技術速度遠遠高於其他運輸方式。
2.運輸成本的比較
(1)鐵路貨運成本
鐵路貨運成本結構具有兩個最顯著的特點:其一就是與運量無關」的成本費用(指線路、通信設備、大型建築物、技術建築物的運用維護費用,以及管理人員工資等)占鐵路貨運成本的50%左右。其二就是始發和終到作業費用約占運輸成本的18%左右所以運距短時,成本高,只有運距較長時,成本才能大幅度下降。
(2)內河貨運成本
水運業的基本成本結構是高的可變成本和低的固定成本。由於海運平均運距較長,所以海運貨運成本大大低於其他運輸方式。
(3)汽車貨運成本
汽車貨運的成本結構包括較高的可變成本和較低的固定成本,汽車貨運成本一般比鐵路、水運要高很多倍
(4)航空運輸成本
航空運輸的成本結構是低可變成本和高固定成本。
(5)管道運輸成本
與鐵路運輸業相似,管道運輸業的固定成本比較高,而可變成本所佔比例低。
綜合比較,鐵路運輸運送能力大,大宗貨物運輸成本低;水路運輸工具載重量大,單位運輸成本較低;汽車載重量小,單位成本較高;航空運輸成本最高。
3.勞動生產率比較
鐵路和水路較高的勞動生產率,只有在確保客貨大宗運輸和遠距離的前提下才能達到;汽車運輸的平均勞動生產率低於其他的幾種運輸方式,但是在貨運量小、距離短的零擔運輸時,則有較高的勞動生產率。
4.燃料消耗量的比較
運輸工具運行速度越高,阻力越大,單位燃料消耗量越高。各種運輸工具在陸上、水上和空中,因速度提高而產生的運行阻力增大的狀況各有特點。在低速情況下,船舶的單位阻力比火車小。但是,船舶的運行阻力具有因速度的提高而急劇增大的特點,即阻力與速度的平方成正比,發動機功率與速度的立方成正比,而發動機功率的增大又與燃料的消耗量成正比。5.始建投資的比較
在各種運輸方式的建設線路投資中,鐵路運輸較高;水路運輸是線路投資較少的--種.運輸方式;汽車運輸的線路投資介於鐵路和水路之間,但高速公路的投資很大;管道運輸的始建投資大;航空運輸線路投資最少。在各種運輸方式的運輸工具投資上,船舶尤其是海船,單船造價昂貴,鐵路機車車輛的單車造價比船舶低得多,汽車的單車造價最低,飛機最貴。
6.其他技術經濟指標的比較
除了以上五個方面以外,在分析比較各種運輸方式的技術經濟指標時,還必須考慮到各種運輸方式的安全性和對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影響。
所以可知,水運最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