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採用計時制的成本怎麼算
擴展閱讀
兩個大鑽石多少錢 2025-05-20 03:29:14
鑽石局哪個位置最好 2025-05-20 03:20:29

採用計時制的成本怎麼算

發布時間: 2022-09-18 17:02:16

成本核算有幾種方法,分別是怎麼核算的,,,,

因產品生產類型的不同特點和企業不同的管理要求,存在著三種不同的成本計算對象,即產品的品種、批別、生產步驟。而成本對象的不同,形成了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三種不同的成本計算方法。此外,如果產品的品種規格繁多,為了簡化產品成本核算工作,可將產品的品種規格歸並分類,按類別開設成本計算單歸集費用,然後再按品種規格或生產批別、生產步驟分配費用、計算成本。這種用來簡化成本計算工作的方法,成為分類法。分類法不是單獨應用的成本計算方法,需與某一種或某兩種基本方法結合應用,以便簡化基本方法的核算工作,所以屬於成本計算的輔助方法。以下面表格簡單列示不同成本核算方法使用的生產組織形式、生產工藝過程和管理的要求及使用的類型。 成本核算方法 生產組織形式 生產工藝過程和管理的要求 適用的類型 品種法 大量大批生產 單步驟生產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驟計算工成本的多步驟生產 發電、採煤 分批法 小批單件生產 管理上要求分步計算成本 精密儀器、專用設備 分步法 大量大批生產 管理上要求分步驟計算成本的多步驟生產 冶金、紡織、造紙 分類法 綜合性生產 分步、不分計算成本的生產 家電、服裝 http://www.ufsoft.com.cn/show/dispcase.asp?cid=25 產品製造成本構成項目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 ⒈直接材料成本 ⑴採用實際成本方法核算 獲取成本計算單、材料成本分配匯總表、材料發出匯總表、材料明細賬中各直接材料的單位成本等資料。 ①審查成本計算單中直接材料與材料成本分配匯總表中相關的直接材料是否相符,分配的標準是否合理。審查時注意兩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非生產耗用材料記入產品成本。如果成本計算單直接材料金額大於材料成本分配匯總表的分配金額,應進一步查明原因,審查材料使用對象有無將非產品耗用材料記入產品成本。但企業會計人員如果有意識地擠占產品成本,在耗用材料進行分配時,就會將非生產耗用材料直接分配到產品成本,使得成本計算單和材料分配匯總表金額相等。核對材料分配表若不能暴露問題,可採取通過非生產性項目的審查,即採用「反查法」的方法進行審查,查明問題後,按照誰耗用誰負擔的原則,進行納稅調整。賬務處理: 借:在建工程 應付福利費 貸:本年利潤(或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第二、混淆不同產品成本。通過材料分配率混淆不同產品的成本,相應降低本期暢銷產品成本,以調節跨年度的利潤。審查注意那些不能確指產品耗用的共同混合使用原材料,分配時應科學地選擇分配標志、計算方法及會計記錄。 正確方法:在消耗定額比例法下,通常採用按產品的材料定額消耗量或材料定額成本的比例分配。計算處理: 分配率= 材料實際總消耗量(或實際成本)÷各種產品材料定額消耗量(或定額成本)之和 某種產品應分配=該種產品的材料定額÷消耗量(或定額成本)×分配率 也可以採用其他分配方法。如:產品產量或重量比例分配法。 ②抽取材料發出匯總表,選主要材料品種,統計直接材料的發出數量,將其與實際單位成本相乘,計算金額數,並與材料成本分配匯總表中該種材料成本比較,看其是否相等。審查注意下列問題: 第一、企業是否採取提高成材料單位成本,多計產品成本。 第二、審查領料單授批准及領料人是否簽字,防止虛假領料多計成本。 第三,材料單位成本計價方法是否恰當,有無變更、人為調節成本或利潤。如果企業年度內改變計價方法,應按原計價方法計算發出材料結轉成本,其差額調整材料成本或當期利潤。 審查方法參見「材料成本的審查要點」。 ⑵採用定額成本法 抽查某種產品的生產通知單若產量統計記錄及其直接材料單位消耗定額,根據材料明細賬中各該項直接材料的實際單位成本,計算直接材料總消耗量和總成本,與有關成本計算單中耗用直接材料成本核對,看其是否相等。並注意兩個問題: 第一、生產通知單是否經過授權批准,防止虛假業務產量增加材料耗用; 第二、單位消耗定額和材料成本計價是否恰當,有無變更、人為改變方法而影響成本。 ⑶採用標准成本法 抽取生產通知單或產量統計記錄,直接材料單位標准用量,直接材料標准單價及發出材料匯總表。 根據產量、標准用量及標准單價計算出標准成本,與成本計算單價中的直接材料成本核對是否相符,有無利用直接材料成本差異計算以及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前後期是否一致。 除此之外,還應審查廢料及多料的返庫是否及時,是否辦理「假退庫」手續。通過查看「生產成本」賬紅字沖減成本金額,判斷其正確性。 ⒉直接人工成本 ⑴對於採用計時工資制的,抽取實際工時統計記錄、人員工資分類表及人工費用分配匯總等,運用核對法開展審查。 ①從成本計算單中選擇核對直接人工成本與人工費用分配匯總表相應的實際工資費用是否相符,查明 有無將非生產人員工資計入成本。 ②選 取某月資料核對實際工時記錄與人工費用分配匯總表中相應的實際工時是否相符,查明有無虛報工時、多列工資擴大成本,減少利潤。 ③抽取並核對生產部門若干期間的工時台賬與實際工時統計是否相符,追溯原始工時記錄,確保工資核算真實性。 ④當沒有實際工時統計記錄時,根據人員工資分類表,計算復核人工費用分配匯總表中的直接人工工資費用是否合理正確,有無出現與生產量偏離太大的數據,如有,應進一步查明原因。 ⑵對採用計件工資制的,抽取產量統計報告、個人(小組)產量記錄和經批準的單位工資標准或計件工資制度,運用核對法開展審查。 ①核對按統計產量和單位工資標准計算的人工費用與成本計算單中直接人工成本是否相符。 ②抽取若干直接人工(小組)產量記錄,審查是否被匯總計入產量統計報表中。 ⑶對於採用標准成本法,抽取生產通知單或產量統計報表、工時統計報表和經批準的工時、標准工時工資率、直接人工的工資匯總表等資料,運用核對法進行審查。 ①根據產量和單位標准工時計算標准工時總量,再乘以標准工時工資率,以審查其是否與成本計算單中的直接人工成本相符。 ②直接人工成本差異的計算與賬務處理是否正確,直接人工的標准成本的年度內有無重大變更。

❷ 請問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

電線電纜的成本核算方法:1、采購借:原材料 應繳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庫存現金 / 銀行存款 / 應付賬款2、材料領用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3、計提工資借:生產成本 / 製造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4、發生的水電費、機物料消耗等借:製造費用 貸:現金 / 銀行存款 / 應付賬款5、計提折舊借:製造費用 (車間用) 貸:累計折舊6、結轉製造費用製造費用分攤可按材料消耗或人工成本或實做工時或機器工時某產品製造費用分配率 = 該產品消耗材料 / 本期材料消耗總額某產品應分攤的製造費用 = 該產品製造費用分配率 × 本期製造費用總額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7、結轉完工入庫產品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❸ 計時人工成本怎麼分攤

首先20人是混合生產嗎?即計時工資的人和計件工資的人對同一產品負責不同工作生產內容?
如果是,我就建議用計件工資比例分攤計時工資,即(單個產品計件工資/總計件工資總和)*總計時工資。我們單位是這么算的。
如果是分開生產不同產品的,書本上要求都是按標准工時法,但實際工作中很少企業去統計標准工時,所以通常省事的做法是按產值法,即單個產品原材料的比例分攤工時工資。雖然沒有標准工時法准確,但是這是相對比較合理和通用的做法

❹ 工時成本核算

舉例說明按工時比例分配製造費用並編制會計分錄:

如果某工業企業生產甲、乙兩種產品,生產工人計件工資分別為:甲產品1960元,乙產品1640元;甲、乙產品計時工資共計8400元。甲、乙產品生產工時分別為7200小時和4800小時。發生製造費用8400元,

要求 採用按工時比例分配計算工資及製造費用的會計分錄是:

  1. 製造費用/小時分配率=8400÷(7200+4800)=0.7(元/小時)
    甲產品分配的製造費用=7200×0.7=5040(元)
    乙產品分配的製造費用=4800×0.7=3360(元)
    甲產品的工資總額=1960+5040=7000(元)
    乙產品的工資總額=1640+3360=5000(元)
    2.分配工資做:
    借:生產成本:甲產品 7000
    借:生產成本:乙產品 5000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3600;

    貸:製造費用 8400.

❺ 產品的工時成本怎麼算

朋友,我對這個問題有興趣,所以我來說幾句:加工製造企業計算產品成本,按照《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一律採用製造成本法計算報告期的產品成本。所謂製造成本法只核算到製造費用就完事了。對銷售費用、財務費用和管理費用則作為其間費用,直接低減本年利潤,體現當期的損益。而採用製造成本法,首先,消耗的原材料採取直接進入的方法,既可根據各該產品的領料單直接計入生產成本;其次,發生的生產工人的工資和工資附加費也要直接進入;再次次,發生的水、電、氣以及外加工費等也要直接計入生產成本;最後,製造費用主要是核算車間管理部門為了組織生產而發生的費用,如計提的折舊、低值易耗品攤銷和機務料消耗、辦公費、差旅費等。這里所說的1、2、3項稱之為直接費用,第4項既製造費用為間接費用。在實際工作中,除了原材料可以憑借領料單直接按照生產的各該品種計算材料成本外,其餘的都可以按照間接費用,採用一個統一的分配標准,計入到各該產品成本之中。假定你單位生產兩種電子產品,既甲產品和乙產品,甲乙產品各消耗的原材料為500元和480元,當月產量甲產品50件,乙產品120件,已知生產甲乙產品的工時分別為120個和240個,全部費用為2400元(包括動力費、人工費和製造費)。根據以上資料計算甲乙產品的單位成本和總成本。首先計算兩種產品應分攤的費用:2400/120+240=2400/360=6.67元,所以甲產品應承擔的費用=120*6.67=800.40元;乙產品應分攤的費用=6.67*240=1600.80元。再加上原材料成本構成總成本,則甲產品的 總成本=500+800.40=1300.40;乙產品總成本=480+1600.80=2080.80。其中甲產品為50件,單位成本=1300.40/50=26.01元;乙產品為120件,單位成本=2080.80/12017.34元。以上成本計算完畢。如果還要分析甲乙產品的生產經營情況,還要主料成本、費用成本和同期對比,採用統計分析和財務的連環替代分析等方法去分析材料、費用等對於利潤的影響。相信我的回答對你能有所幫助。如果你還有什麼問題,可隨時和我聯系,繼續我們的討論。

❻ 關於標准工時,請問如何算成本

標准工時算成本可以用軟體來完成,我平時是用的vioovi的ECRS工時分析軟體,這個軟體比起很多同類型的標准工時相關軟體都要好用,可以根據生產線情況進行各種分析和改善,得出的數據呈現的也是可視化,有了這個軟體給我們這些ie帶來了很多方面的便利。

❼ 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哪些

1、當月生產的各類產品的數量、難易系數、工時
2、材料領用消耗的數量、分配標准
3、各類共耗費用的金額及分配標准,包括水電、折舊、人工、製造費、各類攤銷
4、各類在產品的期末盤點數
5、其他與企業自身核算有關的數據 產品的生產過程,也是物化勞動(包括勞動對象和勞動手段)和活勞動的耗費過程。因而生產過程中發生的生產費用,按其經濟內容分類,可劃歸為勞動對象方面的費用、勞動手段方面的費用和活勞動方面的費用三大類。生產費用按照經濟內容分類,就是在這一劃分的基礎上,將生產費用劃分為若干要素費用。

❽ 計時工資制計算公式具體是什麼

計時工資是指按照勞動者的工作時間來計算工資的一種方式。計時工資可分為:周工資制、日工資制和小時工資制。那麼計時工資怎麼算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計時工資制計算公式,希望你們喜歡。

計時工資制計算公式
實行計時工資制的單位,應付職工的計時工資是根據工資標准、考勤記錄和有關制度計算的。具體計算過程又因採用月薪制或採用日薪制而有所不同。

採用月薪制計時工資時,計時工資的計算公式為:

應付計時工資=月標准工資-日工資額×缺勤天數

其中:月標准工資可以根據工資卡片的記錄取得,缺勤記錄可以根據考勤記錄取得,日工資率的計算 方法 有如下兩種:

(1)每月固定按30天計算,日工資率為每月標准工資除以30天,即:

日工資率=月標准工資÷30

用這種方法計算日工資率時,缺勤期間的節假日也視為缺勤,照樣要扣工資。

(2)每月按21天計算(全年365天扣除法定節假日7天及104個公休日,再用12個月平均),日工資率為全月標准工資除以21天,即:

日工資率=月標准工資÷21

採用這種方法計算日工資率時,缺勤期間的節假日、星期天不算缺勤,不扣工資。
計時工資的適用范圍
由於計時工資是直接以勞動時間計算報酬,簡單易行,便於計算;同時,由於各種勞動均可以用勞動時間來計量,所以計時工資的適應性強,實行范圍廣泛,任何部門、任何單位和各類工種、崗位均可採用。其中,最適用於以下行業、企業、車間、工種、崗位:

1. 機械化、自動化水平較高、技術性強、操作復雜,產品需要經過多道工序、多道操作才能完成,不易單獨計算個人的勞動成果的行業和工種。

2. 主要為生產第一線服務和從事輔助工作,其勞動量不便於用產品產量准確計量的工人和服務人員。

3. 勞動量不便於統計計量的企業行政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等。

4. 產品、經營項目和生產條件多變的企業。

由於計時工資按照勞動時間支付工資,因此,能夠促進職工提高出勤率和提高技術業務水平,保證勞動的質量。但是,它在體現按勞分配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計時工資一般與等級工資制聯系在一起,側重以勞動時間的長短計算工資,不能准確地反映勞動強度和職工個人實際提供的勞動成果,勞動報酬與勞動量之間往往存在著不相當的矛盾。就同等級的各個勞動者來說,他們在相同的勞動時間內付出的勞動量有多有少,勞動質量也有差別,而計時工資難以體現這種勞動差別。因此,隨著企業內部改革的深化和進一步搞活企業內部工資分配,需要把計時工資與 其它 工資形式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利於全面地考核職工勞動的數量和質量,把職工的工資與其實際付出的勞動量緊密聯系起來,以更好地體現按勞分配原則。
計時工資的優缺點
計時工資制的優點

1)計時工資制主要取決於勞動者本人技術業務水準或本人所在崗位(職務)相應的工資標准,而不直接取決於工作物或勞動對象的技術業務水準。

2)計時工資制強調員工本人的技術業務水準的高低,因此,有利於員工努力學習科技 文化 和業務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術業務水平和勞動熟練程度,提高勞動工作質量。

3)內容和形式簡便明確,有較大原穩定性,因此便於計算和管理。

4)計時工資不致使員工工作情緒過度緊張,且工資收入水平取決於既定的工資標准,有較大的穩定性,因此對員工收入、生活水平、及身心健康有較大的保障性。

計時工資制的缺點

由於計時工資只能反映員工的技術熟練程度、勞動繁重程度和勞動時間長短的差別,不能全面反映同等級員工在同一工作時間內支付勞動量和勞動成果的差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平均主義。所以,企業在實行計時工資時,普遍實行獎勵制度,以彌補計時工資制的不足。

❾ 有計件跟計時工資怎麼算平均成本多少錢一個小時

根據企業確定的標准進行折算,比如每小時生產100件為標准,將計件的折算成計件小時,然後將總工資除以總小時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