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飼料成本低怎麼辦
擴展閱讀
汗蒸館怎麼收回成本 2025-05-21 17:20:56

飼料成本低怎麼辦

發布時間: 2022-09-12 11:05:57

Ⅰ 養豬如何降低飼料成本

1.選擇合適的催肥添加劑

國內做這一類的比較多,建議選擇一些可靠的,資質齊全的!現在我廠里用的是河南寶林生物科技旗下的肥88,裡面的東西含的是多種名貴中葯。用的效果比較明顯。

肥88主要成分:

丁酸梭菌 地衣芽孢桿菌 維生素E 維生素A 維生素B6 山楂粉 陳皮 麥芽 神曲 釀酒酵母

肥88功能主治:

1 維護腸道健康,分解飼料中的蛋白質,促進腸道營養吸收

2 ,降低料肉比例,提高養殖效益

3 補充多種維生素,減少維生素缺乏症的發生

4 減少豬舍糞臭和氨氣味,改善飼養環境

5 本品綠色天然,安全高效

肥88使用效果:

7天採食量明顯增加

10天糞便細膩變少 變黑 臭味減輕

15-30天 背寬 臀圓 四肢粗壯 皮毛紅亮 體型修長

出來時:提高出欄體重 可提前15-20天,提高肉品品質,降低養殖成本

2.喂雜種一代豬

當地土種豬雖具有適應性強、耐粗飼等優點,但生長速度慢,飼料報酬低。用良種公豬(如杜洛克豬、漢普夏豬、長白豬等)配當地土種母豬所生的苗豬稱雜交一代豬,其生活力強,生長速度快,飼養效果好。因此,要在養豬戶普遍推廣公豬良種化、母豬地方化、仔豬雜交一代化的「三化」技術。

3.喂配合飼料

根據不同生長階段豬的營養需要,將多種原料配合在一起而製成的全價配合飼料,營養全面而不浪費,且日糧容積與豬的採食量相適應,飼喂效果好,料肉比低。配合飼料必須生喂,嚴禁煮熟,可拌成濕拌料(手捏成團、鬆手即散),不可拌成粥料。

4.實行保護性養殖

①改善豬舍小氣候。傳統的土法養豬,豬舍內溫度、濕度均順其自然,導致夏秋高溫多濕,冬季寒冷,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豬的生長潛力。因此,夏秋季可在豬舍外栽植藤蔓類植物遮陽降溫,冬季推廣塑料薄膜暖棚養殖技術,不斷改善豬舍小氣候。②定期搞好驅蟲和疫病免疫注射。

5.改吊架子育肥為直線育肥

傳統的吊架子育肥是把豬的育肥期分成幾個階段,按各個不同階段採用精料、粗料結合進行催肥。此法飼料單一,營養不全面,不能滿足豬的生長需要,豬生長慢,周期長,出欄率低。如果改用斷奶後的小豬到出售前的肥豬一直採用全價配合飼料,並根據日齡的增加逐步提高日糧營養水平的直線育肥,可有效地縮短育肥期,提高出欄率。

6.供給充足的飲水

豬體內1/3~1/2的重量是水,細胞代謝及各種生化反應都要在水的參與下才能進行。缺乏水則影響豬的食慾,降低對飼料的利用率。

7.適時屠宰

肉豬生長可分為幼豬、中豬和大豬三個階段,各階段豬每增重1千克平均耗料量依次為2.5、2.9和5千克,而且當體重達到90~100千克後,增長速度明顯減慢,以脂肪沉積為主。所以,豬超過90千克後越養越不合算,而且肥肉多;不足90千克屠宰,雖飼料利用率高,但因體重小而屠宰率低,經濟上也不合算。一般育肥豬90~120千克屠宰最合適。

Ⅱ 養牛如何做到降低飼料成本

這個問題阿麗來回答。

對於養牛戶來說,日常的飼料費用就佔了投資的一大部分。為了減少飼料成本,實現收益最大化,在平日的飼養中,保證營養水平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調配飼料的比例,增加價格低但含蛋白高的植物秸稈添加量,減少價格較貴的添加劑的使用數量,從而做到降低養牛的飼料成本。

傳統的養牛飼料,一般包括玉米、麩子、部分添加劑以及植物秸稈。在具體養殖過程中,可以就地取材,即有什麼就用什麼,比如當地牧草豐盛,那牛可以主要以放養吃草為主。

總體來說,養殖戶在養牛過種中,可以根據牛對日糧的需求並結合自己的養殖經驗,採取多種飼料合理調配使用的方式養殖。這樣既保證了牛的生長需求,又能達到降低養殖成本的目的。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幫助!我是村官阿麗,歡迎大家關注!

Ⅲ 養豬場降低豬飼料成本的方法有哪些

在日常養豬的過程中,飼料在養豬的總成本中占據很大的比例。隨著飼料原材料的價格上漲,養豬場需要控制飼料投入成本,減少飼料浪費,提高飼料利用效率,實現效益最大化。飼料在儲存、運輸過程如果處理不好,很容易造成飼料的霉變,造成飼料的損失。所以在飼料的儲存和運輸環節,要注意防止雨水、潮濕和黴菌的污染,一般使用鍍鋅飼料塔進行儲存,可以將飼料直接從廠家送入豬場的料塔內,整個輸送過程封閉儲存,減少黴菌和各種生物的污染,減少了飼料的浪費,降低了飼料成本。
在傳統的人工輸送中,飼料送入料槽的過程,完全是由人工來進行,不僅會造成飼料的浪費,增加飼料成本,還會影響豬的食慾及採食量。使用自動化料線封閉式進行上料、輸送、下料,可以防止生物污染,減少飼料浪費,可以實現定時定量下料,准確的進行飼喂。育肥豬到達一定的程度要及時的出欄,避免對飼料的浪費。飼養生產效率低、不發情的母豬等生產性能不好的豬,會降低飼料利用率,減少養豬效益,應該及時進行淘汰。

Ⅳ 降低蛋雞飼料成本有什麼好方法

在養雞的總成本中飼料成本所佔的份額最大,約佔60%~70%,而飼料浪費量約佔全部飼料消耗量的3%~8%,甚至多達10%以上。因此,節約飼料能明顯提高蛋雞生產的經濟效益。

(1)選用良種雞

應選用體重小、飼料利用率高的蛋雞品種;同一品種以中等體重為宜。產蛋量相同、體重大的比體重小的雞耗料多。

(2)斷喙

在雛雞6~9日齡時進行斷喙,可以有效防止啄癖發生,且在生長期每隻雞每天可節省飼料3.5克,產蛋期節省飼料5.5克;每產一枚雞蛋,節省飼料12克。

(3)實行籠養

籠養因環境穩定、活動量小以及飼養密度大,減少了散熱量,因此吃料相應減少。據測算,籠養比散養可節省飼料20%~30%。

(4)實行保護喂養

最適宜雞產蛋的舍溫為13~21℃。冬季舍溫低於8℃,每100隻雞每天要多吃飼料1.5千克,而且產蛋率下降;夏季天氣炎熱,雞的採食量減少,產蛋率也下降。因此,在生產中應適當採取防護措施,夏季注意防暑降溫,冬季要防寒保溫,為雞的生長發育提供適宜的環境條件,既有利於多產蛋,亦有利於節省飼料。據試驗,冬季適當提高雞舍溫度,每隻雞每天可以節省3.1克粗蛋白質的多餘消耗。

(5)把好飼料關

不喂發霉變質的飼料,保證飼料的全價營養,因為飼料營養不全是最大的浪費。另外,飼料粉碎不能過細,否則易造成採食困難,料塵飛揚而浪費。

(6)按季節配料

雞群在冬季消耗熱量多,應適當增加能量飼料的比例(占飼料總量的65%~70%為宜),夏季適當減少能量飼料的比例。

(7)使用替代料

蛋白質飼料尤其是魚粉的價格較高,用一些廉價的昆蟲、蚯蚓、當地的小魚蝦、肉類加工副產品、水產品下腳料、粉渣、豆腐渣、糖渣、酒糟等,經適當加工調制後替代部分蛋白質飼料喂雞,可大大降低飼料成本。

(8)使用飼料添加劑

使用添加劑可以提高蛋白質飼料的利用率,亦有利於降低飼料成本。據報道,在一般飼料中添加0.1%的蛋氨酸,可使飼料蛋白質的利用率提高2%~3%;添加賴氨酸,可減少飼料粗蛋白質用量的3%~4%;添加維生素B12等飼料添加劑,也能提高飼料粗蛋白質的利用率。

(9)添喂維生素C

在每1000千克雞飼料中添加50克維生素C,可使產蛋率提高10%以上,節省飼料15%以上。

(10)添喂砂礫

每周適量補喂一次砂礫,有助於雞肌胃中飼料的研磨,幫助其消化和吸收,使飼料消化率提高3%~8%。

(11)改進料槽結構

喂雞的料槽應底尖、肚大、口小。這樣的料槽容料多,雞不容易把飼料啄出來,雞能吃凈剩料。至於料槽高度,應以雞能自由採食為主要准則。料槽添料量不宜過滿,一般掌握在三分之一槽高,否則易造成拋撒浪費。

(12)保證充足的飲水

雞每產一枚雞蛋需要消耗340毫升水。若在產蛋時缺水,可使產蛋量下降30%。

(13)及時驅蟲

如果雞體有寄生蟲寄生,則雞採食飼料所轉化的營養物質就會被寄生蟲吸收,造成「看似養雞,實則養蟲」的惡果。因此,一般應30~60天給雞驅蟲一次。

(14)及時淘汰公雞

公雞一般比母雞多吃20%~25%的飼料,因此,對多餘的公雞應及時進行淘汰;飼養種雞,保持公、母比例1∶15,商品蛋雞保持1∶20為宜。

(15)淘汰低產母雞

雞群中常有10%~30%的低產雞,把低產雞淘汰掉,雞群的產蛋量不會顯著減少,但可以大大節省飼料。

Ⅳ 如何降低養豬的飼料成本

(1)選好仔豬

宜選吃得多,長得快,尾巴粗而短的豬,可以節省飼料20%以上。

(2)養雜種豬

喂養雜種一代豬日增重可提高30%,節約飼料40%,發病率降低60%~80%。

(3)及時去勢

給公母豬及時去勢後再喂養,可以縮短喂養育肥期20天左右,節省飼料15%。

(4)實行圈養

改散養為圈養,可以節省飼料8%~10%。

(5)喂配合飼料

50~60千克體重以前以精飼料、粗飼料及青綠飼料分階段按比例搭配飼喂,在50~60千克體重到出欄前以高能量、高蛋白飼料為主配合必需的飼料添加劑,適當降低精料中的能量和蛋白質水平,減少飼料投入量,增加青綠飼料,這樣一來,每增重1千克可節省飼料3千克。

(6)生喂飼料

改熟喂為生喂,改稀喂為稠喂,每增重1千克,可節省飼料0.6千克。

(7)保證冬暖夏涼

冬季天冷時可採用墊乾草掛門簾等辦法增溫,減少豬體能量消耗;夏天宜在豬舍前遮陰,防暑降溫,這樣每增重1千克可節省飼料0.6千克。

(8)適時防疫

豬少患病,可節省飼料20%。

(9)驅蟲健胃

適時進行驅蟲和健胃,肉豬食慾旺盛,長得快,日增重可提高20%~30%,可節省飼料10%以上。

(10)及時出欄

肉豬100千克時就可出欄。

Ⅵ 魚養殖中如何有效降低飼料成本

1.放養優質魚種:優質魚種生長速度快,對飼料的消化吸收率高。生產上,一定要注意選擇優良、體質健壯的魚種。另外,在放養模式上,要突出主養魚,適當搭配其它魚類,這樣就可選擇適合於主養魚營養需求的飼料投喂,提高飼料的利用率。

2.合理投飼:投喂飼料一定要均勻、適量、定時、定位。投飼量與飼料的利用率直接相關。魚沒有胃,不能長時間儲存飼料供慢慢消化吸收。若吃食過飽,飼料往往沒有完全消化吸收就排出體外,造成浪費;投飼不足,則影響魚的生長。生產上,每次投飼以能保證有80%以上的魚飽食為宜。

3.保證飼料的營養投喂:配合飼料是降低養魚飼料成本的重要途徑。但不同食性和不同發育階段的魚,需要的營養成分不一樣,所以要使魚長得快,飼料成本低,所投飼料的營養成分必須符合該魚生理上的需要。配製飼料時,要根據主養魚對營養的需要,選用合適的配方,既滿足主養魚的營養需要,又不浪費飼料。

4.種草養魚:種草養魚是解決養魚飼料、降低養魚飼料成本、提高養魚經濟效益的一條有效途徑。種植青綠飼料,只要科學安排,季節銜接,可以常年有青綠飼料來滿足魚類的需要。用於養魚的優質牧草主要有黑麥草、蘇丹草、苜蓿、苦蕒菜、狼尾草以及紅白三葉草等,

5.化肥養魚:化肥養魚是降低養魚飼料成本的一種有效方法,常用的化肥有尿素、碳銨、過磷酸鈣、鈣鎂磷肥、復合肥等。使用時應當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則,長期每3天~5天施一次,每次畝施尿素2千克~3千克或碳銨5千克~10千克,或過磷酸鈣8千克~10千克。投放化肥能迅速增加池塘浮游生物數量,對鰱、鱅魚效果較好。

6.誘蟲育蛆養魚夏秋季節,在漁塘水面上安裝誘蟲燈,可引誘各種昆蟲直接喂魚;通過人工培育的蠅蛆、蚯蚓、黃粉蟲等,也是魚類喜食的飼料。投喂這些飼料,可大大降低養魚的飼料成本。

7.保持水質良好水質好,溶氧充足,魚類生長快,對飼料的利用率就高,飼料成本會降低,反之則高。因此,養殖季節特別是在魚類生長旺季,要定期採用加註新水、潑灑生石灰水、使用微生物制劑、開動增氧機等方法來調節水質,使池水始終保持較高的溶氧量、合適的透明度,為魚類生長創造良好的環境。

Ⅶ 如何降低養豬飼料成本

除合理投喂外,還要做到:

(1)嚴格清塘消毒,清除野雜魚等爭食對象

池內野雜魚、雜蝦較多,會同羅非魚爭奪餌料,兇猛性魚類甚至會殘食羅非魚,降低飼料利用率,因而應注意將其清除。一般可採用干法清塘或帶水清塘兩種方法:干法清塘時,可按每畝使用生石灰75千克或漂白粉4~5千克;帶水清塘時,每畝可用生石灰150千克全池潑撒,盡量使池底泥土與生石灰拌勻,以徹底殺滅寄生蟲、病原體及野雜魚等,減少爭食對象,提高飼料利用率。(2)注意合理放養,確保魚類互利共生

目前的養殖方式,主要是池塘養殖和網箱養殖。適宜與羅非魚混養的魚類,主要有鰱、鱅、草魚、鯿和淡水白鯧等。每年春季當水溫回升穩定在18℃以上時,便可放養冬苗。池塘主養,一般每畝放養羅非魚種1500~3000尾,同時,混養鰱、鱅魚種各50~100尾,以控制水質;與其他魚混養時,可畝放200~500尾。羅非魚在網箱中可以單養、主養或搭配養殖。魚種應以大規格為好,進箱規格一般為尾重10~50克,平均以30克為好。放養量應根據水質條件確定,溶氧量在3毫克/升以上時,放養密度每立方米水體放養40~100尾。另外,隨著魚體不斷長大,為調節好養殖密度,提高效益,可分批起捕上市及輪捕輪放,以調節水體中的載魚量,提高飼料回報率。(3)定期調節水質,提供良好的攝食環境

養魚先養水,水質的好壞影響羅非魚生長的快慢及餌料系數。羅非魚喜清新的水質,水質好,生長迅速,疾病少,可充分利用餌料,降低餌料系數。因而,養殖羅非魚應注意調節水質,保持水質清新。一般要求水呈黃綠色,透明度30~40厘米,溶氧5毫克/升以上為好。池塘養殖時,要經常更換池水,保持清新的水質,嚴防浮頭和泛池。一般每15天左右加換新水1次,每次換水10~20厘米,使池塘水深保持在1.5米左右,高溫季節時可適當增加換水次數。在養殖期間,還要視天氣、水溫及魚類攝食情況,適當開增氧機增氧,在天氣變化、氣壓低、水中溶氧低於3毫克/升魚類浮頭時,要加大開機頻率和開機時間。水庫網箱養殖時,要經常刷箱,洗掉網箱污物及附著藻類,使水體充分交換。還要定期查箱,發現破損及時修補,以免跑魚或兇猛魚類入箱。必要時還要不斷調整網箱,隨著水庫水位漲落,把網箱調節到水深適宜的位置,使羅非魚擁有一個良好的攝食環境。

Ⅷ 養牛想做到降低飼料成本,應該怎麼做呢

隨著牛的價格上漲,飼料價格也在緊追不舍,養牛成本越來越高。那怎麼做才能節省一點飼料,節省一點飼養成本呢?牛吃飼料的時候,和人一樣,選擇最好吃的。如果一次性灌滿食槽,牛吃飽了會剩下適口性差的稻草等飼料,第二次喂牛還是不喜歡。長此以往,飼料浪費越來越多,養殖成本越來越大。所以我們喂牛的時候可以分幾次加飼料,每次少加一點,等牛吃完了再說。這樣牛就可以一直保持良好的食慾興奮,適口性差的飼料也不會剩下挑食,這樣就可以把精飼料和粗飼料吃得乾乾凈凈,減少浪費。春夏時節,大部分牛都吃草,草水分豐富,味道鮮美,牛很愛吃。

改造低谷。牛低頭吃草。如果食槽太高,它們吃草時會一直抬頭,從而把飼料帶出食槽,造成浪費。喂牛的槽最好建在地下,即槽頂高出地面10厘米左右,槽底低於地面20~30厘米。同時,食槽被做成上寬下窄的橢圓形結構,讓牛在進食時保持低著頭。

Ⅸ 降低養魚飼料成本,有哪些措施

2.選擇合適的飼養配方,不同魚類或同一類型魚類在不同生長階段和不同環境下對營養素的需求不同,因此,根據主要魚類的個體食物特徵、大小和年齡,必須選擇適當的飼料配方,以滿足主要魚類的營養需求,而不浪費飼料。

3、採用科學的飼養方法,養魚應遵循「定時、定量、優質、定位」的原則,便於觀察魚飼料,減少飼料浪費,食物不應充飢,使魚吃得不均衡,影響消化和生長。此外,根據魚的大小和水溫,每天進行幾次。魚的大小越小,每天的餵食時間越長;在適宜的溫度范圍內,水溫越高,投喂量和投喂時間都會相應增加,總之,採用少量的多次投喂方式,可以為動物節省飼料,而不是一次性投喂大量飼料。

4、注意水質調節,良好的水質可以促進魚類生長,提高動物飼料利用率,降低飼料系數,因此在繁殖季節,特別是繁殖高峰期,必須定期調整水質,注入新水,撒石灰並啟動養殖機。

5、注意預防魚病,由於魚病是在繁殖過程中發生的,會影響魚類的攝食。即使病魚進食,飼料使用率也不高,導致飼料殘留。因此,應特別注意魚類疾病的預防,主要的疾病預防措施包括:全面清理湖泊,殺死各種病原體和各種野生多樣化魚類;挖掘剩餘污泥,防止多種病原體繁殖;魚種儲存時,應嚴格消毒,防止魚種攜帶細菌進入池內,並對傷口進行消毒;注意每天補充新水,定期噴灑生石灰和消毒劑對水體進行消毒,調整水質;定期餵食含葯物的,以防止各種有害魚類疾病的發生。

6.化學肥料捕魚。化學養殖魚類是降低養魚成本的有效方法。常見的化學肥料包括尿素、碳酸氫銨、過磷酸鈣、鈣鎂鈣肥、復合肥、,必須掌握少用多用的原則。每畝施用2~3kg尿素、5~10kg碳酸氫銨、8~10kg過磷酸鈣,一次施於三日齡的cada球童,施用化肥能迅速增加瀉湖浮游生物數量,對鰱、頭鯉效果良好。

Ⅹ 如何做到降低飼料成本

除合理投喂外,還要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