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存貨按實際成本計價核算,應該設置什麼會計科目
存貨驗收入庫前是在途物,
驗收入庫後是原材料,
庫存商品
,半成品、在產品等。
存貨的
實際成本
包括:
購買價款(不包括可以抵扣的增值稅額)
、相關稅費(企業購買存貨發生的進口稅費、不能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等)、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於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如在存貨采購過程中發生的倉儲費、包裝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挑選管理費用等)
存貨驗收入庫前是
在途物資
,驗收入庫後是原材料,庫存商品,半成品、在產品等。
所以在
實際成本計價
核算時,應當設置以下賬戶:「原材料」賬戶、「在途物資」賬戶、「
應付賬款
」賬戶、「
應付票據
」等。
(1)實際成本應用什麼科目擴展閱讀
採用實際成本進行核算的,一般適用於規模較小、存貨品種簡單、采購業務不多的企業(主要指未採用電子計算機處理日常核算業務的企業,下同)。
由於各種存貨是分次購入或分批生產形成的,所以同一項目的存貨,其單價或單位成本往往不同。要核算領用、發出存貨的價值,就要選擇一定的計量方法,只有正確地計算領用、發出存貨的價值,才能真實地反映企業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進而正確地確定企業的凈利潤。
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企業領用或發出存貨,按照實際成本核算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採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個別計價法或後進先出法等確定其實際成本。這五種方法都有自身的特點,企業應根據具體情況選用。
商品流通企業的商品存貨的日常核算,對批發商品來說,一般應採用進價計算。各批進價不同時,售出或發出的商品進價也可以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個別計價法或後進先出法等方法中選用一種進行核算。
材料的實際成本可分為外購材料的實際成本、自製材料的實際成本和委託外單位加工材料的實際成本。外購材料的實際成本,包括買價、外地運雜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人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包括整理挑選發生的凈損失)、大宗材料的市內運輸費用、企業以外匯購人材料支付的進口關稅和其他費用。
自製材料的實際成本,包括製造過程中耗用的原材料、工資、動力和其他費用。委託外單位加工材料的實際成本,包括委託外單位加工材料的原實際成本、支付給外單位的加工費和外地運輸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存貨
㈡ 材料實際成本該計入什麼會計科目
購買材料的成本計入原材料賬戶。
原材料屬於資產類賬戶,當購入原材料,即原材料增加的時候記在借方,出售原材料,即原材料減少的時候記在貸方。
假設購入原材料花費300元,會計分錄為:
借:原材料 300
貸:銀行存款 300
出售原材料收入300元,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300
貸:原材料 300
㈢ 結轉實際采購成本應用什麼會計科目呢
材料采購這個科目是採用計劃成本核算時用到的,是指購買的未入庫的材料成本,原材料不管是實際成本還是計劃成本入庫時都用這個科目,舉個例子,採用實際成本核算時,購買時,借:在途物資
1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700
貸:銀行存款
11700
入庫時,借:原材料
10000
貸:在途物資
10000
,採用計劃成本核算時,借:材料采購
1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700
貸:銀行存款
11700
入庫時,借:原材料11000
貸:材料采購
10000
材料成本差異
1000
,這樣看明白了吧
㈣ 存貨採用實際成本核算的需要設置哪些科目
存貨採用實際成本核算的需要設置哪些科目?
在途材料、原材料、應交稅費、預付賬款、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銀行存款、現金等
㈤ 材料實際成本該計入什麼會計科目
1.
購買材料的成本計入原材料賬戶。
2.
原材料屬於資產類賬戶,當購入原材料,即原材料增加的時候記在借方,出售原材料,即原材料減少的時候記在貸方。
3.
假設購入原材料花費300元,會計分錄為:
借:原材料
300
貸:銀行存款
300
出售原材料收入300元,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300
貸:原材料
300
㈥ 實際成本屬於什麼科目
屬於成本類科目
㈦ 結轉實際采購成本應用什麼會計科目呢
材料采購成本是指企業物資從采購到入庫前所發生的全部支出,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於采購成本的費用。
企業通常設置以下賬戶對結轉實際采購成本進行會計核算:
1、「原材料」賬戶:該賬戶屬於資產類賬戶,用來核算企業庫存的各種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外購半成品(外購件)、修理用備件(備品備件)、包裝材料、燃料等的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企業收到來料加工裝配業務的原料、零件等,應當設置備查簿進行登記。本科目可按材料的保管地點(倉庫)、材料的類別、品種和規格等進行明細核算。該賬戶借方登記已驗收入庫材料的成本,貸方登記發出材料的成本。期末余額在借方,反映企業庫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或實際成本。
2、「材料采購」賬戶:該賬戶屬於資產類賬戶,用來核算企業採用計劃成本進行材料日常核算而購入材料的采購成本。本科目按照供應單位和物資品種進行明細核算。該賬戶借方登記企業採用計劃成本進行核算時,采購材料的實際成本以及材料入庫時結轉的節約差異,貸方登記入庫材料的計劃成本以及材料入庫時結轉的超支差異。期末余額在借方,反映企業在途材料的采購成本。
3、「材料成本差異」賬戶:該賬戶屬於資產類賬戶,用來核算企業採用計劃成本進行日常核算的材料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額。該賬戶可以分別「原材料」、「周轉材料」等,按照類別或品種進行明細核算。該賬戶的借方登記入庫材料形成的超支差異及轉出的發出材料應負擔的節約差異,貸方登記入庫材料形成的節約差異及轉出的發出材料應負擔的超支差異。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庫存材料等的實際成本大於計劃成本的差異;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庫存材料等的實際成本小於計劃成本的差異。
賬務處理會計分錄為:
1、實際成本法核算的賬務處理
(1)材料已驗收入庫
借: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貸:銀行存款(或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預付賬款等科目)
如貨款尚未支付,材料已驗收入庫,但月末仍未收到相關發票憑證,按暫估價入賬,下月做相反分錄予以沖回,收到相關發票憑證後再編制會計分錄。
(2)材料尚未驗收入庫
借:在途物資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貸:銀行存款(或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預付賬款等科目)
材料驗收入庫時,結轉實際采購成本:
借:原材料
貸:在途物資
2、計劃成本法核算的賬務處理
(1)材料已驗收入庫
如果貨款已經支付,發票賬單已到,材料已驗收入庫,按支付的實際金額,借記「材料采購」,貸記「銀行存款」;按計劃成本金額,借記「原材料」,貸記「材料采購」;按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之間的差額,借記(或貸記)「材料采購」,貸記(或借記)「材料成本差異」。
如果貨款尚未支付,材料已驗收入庫,按相關發票憑證上應付的金額,借記「材料采購」,貸記「應付賬款」(或「應付票據」);按計劃成本金額,借記「原材料」,貸記「材料采購」;按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之間的差額,借記(或貸記)「材料采購」,貸記(或借記)「材料成本差異」。
如果材料已驗收入庫,貨款尚未支付,月末仍未收到相關發票憑證,按照計劃成本暫估入賬,即借記「原材料」,貸記「應付賬款」等科目。下月初做相反分錄予以沖回,收到相關賬單後再編制會計分錄。
(2)材料尚未驗收入庫
借:材料采購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貸:銀行存款(或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預付賬款等科目)
材料驗收入庫時,結轉實際采購成本:
借:原材料
貸:材料采購
借:材料采購
貸:材料成本差異
如貨款尚未支付,材料已驗收入庫,但月末仍未收到相關發票憑證,按計劃成本暫估價入賬,下月做相反分錄予以沖回,收到相關發票憑證後再編制會計分錄。
㈧ 存貨按實際成本計價核算,應該設置什麼會計科目
存貨驗收入庫前是在途物, 驗收入庫後是原材料,庫存商品,半成品、在產品等。
存貨的實際成本包括:
購買價款(不包括可以抵扣的增值稅額) 、相關稅費(企業購買存貨發生的進口稅費、不能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等)、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於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如在存貨采購過程中發生的倉儲費、包裝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挑選管理費用等)
存貨驗收入庫前是在途物資,驗收入庫後是原材料,庫存商品,半成品、在產品等。
所以在實際成本計價核算時,應當設置以下賬戶:「原材料」賬戶、「在途物資」賬戶、「應付賬款」賬戶、「應付票據」等。
(8)實際成本應用什麼科目擴展閱讀
採用實際成本進行核算的,一般適用於規模較小、存貨品種簡單、采購業務不多的企業(主要指未採用電子計算機處理日常核算業務的企業,下同)。
由於各種存貨是分次購入或分批生產形成的,所以同一項目的存貨,其單價或單位成本往往不同。要核算領用、發出存貨的價值,就要選擇一定的計量方法,只有正確地計算領用、發出存貨的價值,才能真實地反映企業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進而正確地確定企業的凈利潤。
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企業領用或發出存貨,按照實際成本核算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採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個別計價法或後進先出法等確定其實際成本。這五種方法都有自身的特點,企業應根據具體情況選用。
商品流通企業的商品存貨的日常核算,對批發商品來說,一般應採用進價計算。各批進價不同時,售出或發出的商品進價也可以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個別計價法或後進先出法等方法中選用一種進行核算。
材料的實際成本可分為外購材料的實際成本、自製材料的實際成本和委託外單位加工材料的實際成本。外購材料的實際成本,包括買價、外地運雜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人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包括整理挑選發生的凈損失)、大宗材料的市內運輸費用、企業以外匯購人材料支付的進口關稅和其他費用。
自製材料的實際成本,包括製造過程中耗用的原材料、工資、動力和其他費用。委託外單位加工材料的實際成本,包括委託外單位加工材料的原實際成本、支付給外單位的加工費和外地運輸費。
㈨ 材料實際成本該計入什麼會計科目
核算中先按實際成本入賬:
AJ借:材料采購
貸:銀行存款
按計劃成本核算:
借:原材料
貸:材料采購
核算差異:
借:原材料
材料成本差異(實際成本大於計劃成本)
貸:材料采購
一:會計分錄亦稱「記賬公式」。簡稱「分錄」。它根據復式記賬原理的要求,對每筆經濟業務列出相對應的雙方賬戶及其金額的一種記錄。在登記賬戶前,通過記賬憑證編制會計分錄,能夠清楚地反映經濟業務的歸類情況,有利於保證賬戶記錄的正確和便於事後檢查。
二:每項會計分錄主要包括記賬符號,有關賬戶名稱、摘要和金額。會計分錄分為簡單分錄和復合分錄兩種。簡單分錄也稱「單項分錄」。是指以一個賬戶的借方和另一個賬戶的貸方相對應的會計分錄。復合分錄亦稱「多項分錄」。是指以一個賬戶的借方與幾個賬戶的貸方,或者以一個賬戶的貸方與幾個賬戶的借方相對應的會計分錄。
三:業務鏈法
所謂業務鏈法就是指根據會計業務發生的先後順序,組成一條連續的業務鏈,前後業務之間會計分錄之間存在的一種相連的關系進行會計分錄的編制。此種方法對於連續性的經濟業務比較有效,特別是針對於容易搞錯記賬方向效果更加明顯。
四:會計分錄在實際工作中,是通過填制記賬憑證來實現的,它是保證會計記錄正確可靠的重要環節。會計核算中,不論發生什麼樣的經濟業務,都需要在登記賬戶以前,按照記賬規則,通過填制記賬憑證來確定經濟業務的會計分錄,以便正確地進行賬戶記錄和事後檢查。會計分錄有簡單分錄和復合分錄兩種。
五:為激勵經銷商,很多企業都會制定返利獎勵政策,目的是通過返利來調動其積極性。返利是指廠家根據一定的評判標准,以現金或實物的形式對經銷商進行獎勵,它具有滯後兌現的特點。通過採取以下方式:折扣銷售,包括商業折扣、現金折扣及銷售折讓;商業返利,以平價低於進價銷售,它包括現金返利和實物返利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