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成本加成率是什麼方法
擴展閱讀
店裡產品多久不發圈 2025-05-21 21:14:02

成本加成率是什麼方法

發布時間: 2022-09-12 07:22:31

㈠ 成本加成率是怎麼制定的

成本加成率是市場營銷的一個概念,它是指企業一定百分比的利潤.它影響著企業單位產品的定價。
單位價格=產品單位成本*(1+成本利潤率)
P=C*(1+r);
加成定價法包括完全成本加成定價和進價加成定價。前者為蔬菜、水果的定價普遍採用,方法是首先確定單位變動成本,再加上平均分攤的固定成本組成單位完全成本,在此基礎上加上一定的加成率(毛利率)形成銷售價格。計算公式為:
商品售價=單位完全成本×(1+成本加成率)
其中,成本加成率=售價—進價/進貨成本×100%
進價加成定價是零售業(百貨商店、連鎖零售店等)流行的一種做法。其計算公式為:
商品售價=進貨價格/1—加成率
其中,加成率=售價—進價/售價×100%
在這兩種定價方法中,加成率的確定是定價的關鍵。一般說,加成率的大小與商品的需求彈性和公司的預期盈利有關。需求彈性大的商品,加成率宜低,以求薄利多銷;需求彈性小的商品,加成率不宜低。在實踐中,同行業往往形成一個為大多數商店所接受的加成率。

㈡ 成本加成法是什麼

成本加成法是按產品單位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利潤制定產品價格的方法。也就是在產品成本上增加一部分盈利的方法。大多數企業是按成本利潤率來確定所加利潤的大小的。即:價格=單位成本+單位成本×成本利潤率=單位成本(l+成本利潤率),完全成本加成定價法是企業較常用的定價方法。

第一步:估計單位產品的變動成本(如直接材料費,直接人工費等);

第二步:估計固定費用,然後按照預期產量分攤到單位產品上去,加上單位變動成本,求出全部成本;

第三步:在全部成本上加上按目標利潤率計算的利潤額,即得出價格。

完全成本加成定價法計算公式:

完全成本加成定價法是按產品單位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利潤制定產品價格的方法。大多數企業是按成本利潤串來確定所加利潤的大小的。即:

價格=單位成本十單位成本×成本利潤率=單位成本(l十成本利潤率)

產品出廠價格=單位產品製造成本+單位產品應負擔的期間費用+單位銷售稅金+單位產品銷售利潤=單位產品製造成本+單位產品銷售利潤+出廠價格×(期間費用率+銷售稅率)

移項得:

產品出廠價格=(單位產品製造成本+單位產品銷售利潤)/(1-期間費用率-銷售稅率)=(單位產品製造成本×(1+成本利潤率)/(1-期間費用率-銷售稅率)

其中,期間費用包括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銷售費用。期間費用率為期間費用與產品銷售收入的比率,可以用行業水平,也可以用本企業基期損益表的數據。

銷售稅金是指產品在銷售環節應交納的消費稅、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等,但不包括增值稅。銷售稅率是這些稅率之和。

銷售利潤可以是行業的平均利潤,也可以是企業的目標利潤。成本利潤率是銷售利潤與製造成本的比率,即加成比例。這是成本加成法的關鍵。

成本加成法定價優缺點:

成本加成法定價的優點是:產品價格能保證企業的製造成本和期間費用得到補償後還有一定利潤,產品價格水平在一定時期內較為穩定,定價方法簡便易行。

成本加成法定價的缺點是:忽視了市場供求和競爭因素的影響,忽略了產品壽命周期的變化,缺乏適應市場變化的靈活性,不利於企業參與競爭,容易掩蓋企業經營中非正常費用的支出,不利於企業提高經濟效益。

頻道。

環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成本加成法是什麼? ]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㈢ 什麼是成本加成率

成本
加成率是在商品的
成本價
基礎上,加上一定的
利潤
。如某商品購進價格100元,商店核定該商品的加成率為35%,那麼這件商品的售價=100*(1+35%)=135元。

㈣ 經濟學中什麼叫成本加成

成本加成就是在成本的基礎上加一定的比例.
常用的比如銷售定價,例如某產品成本100元,加成20%,那麼售價為120元.

㈤ 什麼是成本加成率

成本加成率是市場營銷的一個概念,它是指企業一定百分比的利潤.它影響著企業單位產品的定價. 單位價格=產品單位成本*(1+成本利潤率) P=C*(1+r); 加成定價法包括完全成本加成定價和進價加成定價。前者為蔬菜、水果的定價普遍採用,方法是首先確定單位變動成本,再加上平均分攤的固定成本組成單位完全成本,在此基礎上加上一定的加成率(毛利率)形成銷售價格。計算公式為: 商品售價=單位完全成本×(1+成本加成率) 其中,成本加成率=售價—進價/進貨成本×100% 進價加成定價是零售業(百貨商店、連鎖零售店等)流行的一種做法。其計算公式為: 商品售價=進貨價格/1—加成率 其中,加成率=售價—進價/售價×100% 在這兩種定價方法中,加成率的確定是定價的關鍵。一般說,加成率的大小與商品的需求彈性和公司的預期盈利有關。需求彈性大的商品,加成率宜低,以求薄利多銷;需求彈性小的商品,加成率不宜低。在實踐中,同行業往往形成一個為大多數商店所接受的加成率。

㈥ 成本加成率怎麼算

成本加成率是市場營銷的一個概念,它是指企業一定百分比的利潤.它影響著企業單位產品的定價。
單位價格=產品單位成本*(1+成本利潤率)
P=C*(1+r);
加成定價法包括完全成本加成定價和進價加成定價。前者為蔬菜、水果的定價普遍採用,方法是首先確定單位變動成本,再加上平均分攤的固定成本組成單位完全成本,在此基礎上加上一定的加成率(毛利率)形成銷售價格。計算公式為:
商品售價=單位完全成本×(1+成本加成率)
其中,成本加成率=售價—進價/進貨成本×100%
進價加成定價是零售業(百貨商店、連鎖零售店等)流行的一種做法。其計算公式為:
商品售價=進貨價格/1—加成率
其中,加成率=售價—進價/售價×100%
在這兩種定價方法中,加成率的確定是定價的關鍵。一般說,加成率的大小與商品的需求彈性和公司的預期盈利有關。需求彈性大的商品,加成率宜低,以求薄利多銷;需求彈性小的商品,加成率不宜低。在實踐中,同行業往往形成一個為大多數商店所接受的加成率。

㈦ 成本加成率怎麼算

成本加成率
成本加成率是市場營銷的一個概念,它是指企業一定百分比的利潤.它影響著企業單位產品的定價.
單位價格=產品單位成本*(1+成本利潤率)
P=C*(1+r);
加成定價法包括完全成本加成定價和進價加成定價。前者為蔬菜、水果的定價普遍採用,方法是首先確定單位變動成本,再加上平均分攤的固定成本組成單位完全成本,在此基礎上加上一定的加成率(毛利率)形成銷售價格。計算公式為:
商品售價=單位完全成本×(1+成本加成率)
其中,成本加成率=售價—進價/進貨成本×100%
進價加成定價是零售業(百貨商店、連鎖零售店等)流行的一種做法。其計算公式為:
商品售價=進貨價格/1—加成率
其中,加成率=售價—進價/售價×100%
在這兩種定價方法中,加成率的確定是定價的關鍵。一般說,加成率的大小與商品的需求彈性和公司的預期盈利有關。需求彈性大的商品,加成率宜低,以求薄利多銷;需求彈性小的商品,加成率不宜低。在實踐中,同行業往往形成一個為大多數商店所接受的加成率。
加成定價法具有計算簡單、簡便易行的優點,在正常情況下,按此方法定價可使公司獲取預期盈利。缺點是忽視市場競爭和供求狀況的影響,缺乏靈活性,難以適應市場競爭的變化形勢。特別是成本加成定價,加成率的確定僅從公司角度考慮,因而難以准確得知對應該價格水平上的市場銷售量,使固定成本費用的分攤難保其合理性。因此,主要用於那些一次性采購、事先難以確定成本的商品。//

㈧ 什麼是成本加成定價法

完全成本加成定價法(即:成本加成定價法)是以全部成本作為定價基礎.首先要估計單位產品的變動成本,然後再估計固定費用,並按照預期產量把固定費用分攤到單位產品上去,加上單位變動成本,求出全部成本,最後再全部成本上加上按目標利潤率計算的利潤額,即得出價格

㈨ 什麼是加成率

成本加成率是市場營銷的一個概念,它是指企業一定百分比的利潤.它影響著企業單位產品的定價。

加成定價法包括完全成本加成定價和進價加成定價。前者為蔬菜、水果的定價普遍採用,方法是首先確定單位變動成本,再加上平均分攤的固定成本組成單位完全成本,在此基礎上加上一定的加成率(毛利率)形成銷售價格。計算公式為:

商品售價=單位完全成本×(1+成本加成率)

其中,成本加成率=售價—進價/進貨成本×100%

進價加成定價是零售業(百貨商店、連鎖零售店等)流行的一種做法。其計算公式為:

商品售價=進貨價格/1—加成率

其中,加成率=售價—進價/售價×100%

(9)成本加成率是什麼方法擴展閱讀:

兩種定價方法中,加成率的確定是定價的關鍵。加成率的大小與商品的需求彈性和公司的預期盈利有關。需求彈性大的商品,加成率宜低,以求薄利多銷;需求彈性小的商品,加成率不宜低。在實踐中,同行業往往形成一個為大多數商店所接受的加成率。

加成定價法具有計算簡單、簡便易行的優點,在正常情況下,按此方法定價可使公司獲取預期盈利。缺點是忽視市場競爭和供求狀況的影響,缺乏靈活性,難以適應市場競爭的變化形勢。特別是成本加成定價,加成率的確定僅從公司角度考慮,因而難以准確得知對應該價格水平上的市場銷售量,使固定成本費用的分攤難保其合理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成本加成率

㈩ 什麼是成本加成法成本加成法的可比性分析內容有哪些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布<特別納稅調查調整及相互協商程序管理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年第6號)規定:「 第十九條 成本加成法以關聯交易發生的合理成本加上可比非關聯交易毛利後的金額作為關聯交易的公平成交價格。其計算公式如下:
公平成交價格=關聯交易發生的合理成本×(1+可比非關聯交易成本加成率)?
可比非關聯交易成本加成率=可比非關聯交易毛利/可比非關聯交易成本×100%?
成本加成法一般適用於有形資產使用權或者所有權的轉讓、資金融通、勞務交易等關聯交易。
成本加成法的可比性分析,應當特別考察關聯交易與非關聯交易中企業執行的功能、承擔的風險、使用的資產和合同條款上的差異,以及影響成本加成率的其他因素,具體包括製造、加工、安裝及測試功能,市場及匯兌風險,機器、設備的價值及使用年限,無形資產的使用及價值,商業經驗,會計處理,生產及管理效率等。
關聯交易與非關聯交易在以上方面存在重大差異的,應當就該差異對成本加成率的影響進行合理調整,無法合理調整的,應當選擇其他合理的轉讓定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