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食品零售如何結轉成本
擴展閱讀
店裡產品多久不發圈 2025-05-21 21:14:02

食品零售如何結轉成本

發布時間: 2022-09-12 05:27:57

❶ 商業零售業如何結轉成本

你所有的開支!減去毛收入!純收入!結轉結轉成本目錄

概述
含義
編輯本段概述
進貨時: 借:庫存商品 貸:銀行存款 銷售時: 借:銀行存款(庫存現金)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結轉: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結轉損益: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編輯本段含義
主營業務成本:是損益類帳戶,用來核算企業銷售商品\產品\提供勞務或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而發生的成本.它的借方登記已銷售商品\產品\勞務供應等的實際成本;貸方登記期末轉入"本年利潤"帳戶的數額,結轉後應無余額.該帳戶也應按產品類別設置明細分類帳戶。 庫存商品:是指企業庫存的各種外購商品、自製商品產品、存放在門市部准備出售的商品、發出展覽的商品,以及存放在外庫或存放在倉庫的商品等。為進行庫存商品的核算主要應設置「庫存商品」科目,實行售價金額核算的商品流通企業還應設置「商品進銷差價」科目

❷ 老師我們批發零售行業怎麼結轉成本

您好,根據批發零售的貨物數量,乘以貨物庫存的單價來結轉成本處理。

❸ 商品銷售成本怎麼結轉

商品銷售成本的結轉,有隨銷售隨結轉和定期結轉兩種做法。隨銷售隨結轉即在商品銷售的同時結轉成本,定期結轉一般在月終一次結轉成本。 商品銷售成本結轉的方式有分散結轉和集中結轉兩種。 分散結轉方式是按照庫存商品明細賬戶逐一計算商品銷售成本,逐筆登記結轉的方式。這種方式計算工作量較大,但能提供每個品種的商品銷售成本詳細資料。 集中結轉方式是按照庫存商品明細賬戶的期末結存數量乘以進貨單價,計算出期末結存金額,然後按大類匯總,在商品類目賬上倒算出商品銷售成本,並進行集中結轉,不再逐筆計算和結轉每個品種的商品銷售成本的方式。這種方式工作簡化,但不能提供每一種商品的銷售成本。 此外,對非商品銷售的發出商品的計算和結轉,包括加工商品發出、商品短缺等,採用隨發生隨結轉的方式。對其計算的單價確定有兩種方法:一是採用逐日結轉商品銷售成本的,按商品明細賬的當日結存商品的單價計算;二是採用定期結轉商品銷售成本的,按期初結存商品的單價計算。

❹ 批發零售食品月末結轉成本怎樣計算

移動加權平均法的話,本期銷售成本=(期初庫存商品金額+本期進貨金額)*本期銷售數量/(期初庫存商品數量+本期進貨數量)

❺ 已銷售的產品成本如何結轉

已銷售的產品按照買價結轉成本,會計工作中重要的具體業務,通常它是把一個會計科目的發生額和余額轉移到該科目或另一個會計科目的做法,這個做法叫結轉。結轉的目的大體有四個:其一是為了結出本會計科目的余額;

其二是為了計算本報告期的成本;三是為了計算當期的損益和利潤的實現情況;其四是為了保持會計工作的連續性,一定要把本會計年度末的余額轉到下個會計年度。

(5)食品零售如何結轉成本擴展閱讀

本年利潤賬戶的余額表示年度內累計實現的凈利潤或凈虧損,該賬戶平時不結轉,年終一次性地轉至利潤分配一未分配利潤賬戶,借:本年利潤,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如為虧損則作相反分錄。年終利潤分配各明細賬只有未分配利潤有餘額,需將其他明細賬轉平,借:利潤分配一未分配利潤,貸:利潤分配— 提取盈餘公積、向投資者分配利潤等。

❻ 零售業商品單品多銷售成本該如何結轉

最簡便的方法就是用一款可以進銷存的業務軟體,管樣可以核算出每個貨品的發出成本,不然你就是計明細賬,非常的累。

❼ 如何結轉商品成本

轉一篇文章讓你參考下:

《商品零售企業存貨成本核算方法——零售價法》
零售價法是商品零售企業經常採用的一種存貨計價方法。在這種方法下,首先用成本佔零售價的百分比計算出期末存貨成本,然後倒擠出本期的銷售成本。採用這種方法的程序如下:

(1)在商品存貨明細賬上同時按成本價和零售價登記期初存貨和本期購貨,計算出本期可供銷售的存貨的成本和售價總額。

(2)本期銷售的存貨,在其明細賬中只登記售價,不登記成本價,並據此計算出期末存貨的售價。

(3)計算成本率,其計算公式如下:

成本率=(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貨成本)/(期初存貨售價+本期購貨售價)×100%

(4)計算期末存貨的成本,其計算公式如下:

期末存貨成本=期末存貨售價總額×成本率

(5)計算本期銷售成本,其計算公式如下:

本期銷售成本=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貨成本-期末存貨成本

【例1】某商店2007年5月份的期初存貨成本為289 480元,售價總額為360 000元,本期購貨成本為620 000元,售價總額為806 000元;本期銷售收入為820 000元。請計算該商店5月份的期末存貨成本和本期銷售成本。

按照前述所列程序,計算結果如下:

本期可供銷售的存貨成本=289 480+620 000=909 480(元)

本期可供銷售的存貨售價總額=360 000+806 000=1 166 000(元)

期末存貨的售價總額=1 166 000-820 000=346 000(元)

本期成本率=(909 480/1 166 000)×100%=78%

期末存貨成本=346 000×78%=269 880(元)

本期銷售成本=909 480-269 880=639 600(元)

目前我國商品零售企業廣泛採用的售價金額核演算法,實際上是零售價法在我國會計實務中的具體運用。售價金額核演算法的具體賬務處理程序如下:

(1)平時商品存貨明細賬的進銷存均按售價記賬,售價與進價的差額記入「商品成本差異」賬戶。

(2)期末,計算進銷差價率,其計算公式如下:

進銷差價率=(期初庫存商品進銷差價+本期發生的商品進銷差價)/(期初庫存商品售價+本期發生的商品售價)×100%

具體計算時也可按以下方法計算:

進銷差價率=月末分攤前[「商品進銷差價」賬戶余額÷(月末「庫存商品」賬戶余額+月末「受託代銷商品」賬戶余額+本月「主營業務收入」賬戶貸方發生額)]×l00%

(3)根據進銷差價率計算本期已銷商品應分攤進銷差價,其計算公式如下:

本期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本期商品銷售收入×進銷差價率

或,

=本期「主營業務收入」賬戶貸方發生額×進銷差價率

(4)調整本期已銷商品的銷售成本。

本期已銷商品實際成本=本期商品銷售收入-本期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

【例2】接例1,本期購銷業務及有關的計算程序,在「售價金額核演算法」下的會計處理如下(有關增值稅的分錄略):

(1)結轉入庫商品成本:

借:庫存商品 80 600

貸:材料采購 620 000

商品進銷差價 l86 090

(2)本期銷售商品:

借:銀行存款 820 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820 000

(3)平時結轉商品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820 000

貸:庫存商品 820 000

(4)計算進銷差價率:

進銷差價率=(70 520+186 000)/(360 000+806 000)×l00%=22%

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820 000×22%=180 400(元)

(5)根據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沖轉銷售成本:

借:商品進銷差價 180 400

貸:主營業務成本 180 400

經過調整,本期商品銷售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639 600(=820 000—180 400)元;「庫存商品」的期末借方余額為346 000元,「商品進銷差價」賬戶的貸方余額為76 120元。企業在會計期末編制資產負債表時,存貨項目中的商品存貨部分,應根據上兩個賬戶的期末余額的差額列出。上述兩個賬戶期末余額的差額為269 880(=346 000-76 120)元,該項數額與按存貨成本率計算的期末存貨成本完全一致。

❽ 零售業期末成本怎麼結轉

零售業執行企業會計制度。結轉成本分錄如下。
結轉售出商品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結轉本月應交稅金和商品成本:
借:本年利潤
貸:應交營業稅及附加
主營業務成本
結轉本月銷售收入:
借:主營業務收入
貸:本年利潤
結轉本月三項費用:
借:本年利潤
貸:管理費用
營業費用
財務費用
如果贏利,即本年利潤貸方余額,結轉利潤分配:
借:本年利潤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在資產負債表中反映在「未分配利潤 」欄目)
如果虧損,即本年利潤借方余額,結轉利潤分配: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本年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