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存貨的稅費為什麼計入成本
擴展閱讀
sw旋轉工具在哪裡 2025-05-22 06:26:36
如何找到郵票的價格 2025-05-22 06:26:35

存貨的稅費為什麼計入成本

發布時間: 2022-09-11 17:35:38

⑴ 什麼稅金可計入存貨成本

據《企業會計准則》的規定,資產的計價一般採用實際成本原則。據《企業會計准則—存貨》的規定,存貨的實際成本包括購貨價格、附帶成本、稅金和製造費用。從理論上講,與存貨實際成本有關的稅金主要包括增值稅、消費稅、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關稅、印花稅、遺產與贈予稅等7種,可分為流轉稅和附帶稅。流轉稅是存貨在交易流轉(包括進口)時直接發生的稅金,如增值稅、消費稅、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關稅屬於流轉稅;附帶稅是指印花稅、遺產與贈予稅,它們不是在存貨交易流轉時發生的。與存貨有關的稅金支出應計入有關資產的實際成本:這些稅金是進口或購入商品、材料在達到可使用、銷售狀態前所必需的支出,符合實際成本的定義;稅金支出因其金額大,又能具體對象化到單位材料、商品上,同存貨的購銷直接相關,不宜直接計入當期費用。但實際上,上述稅金有的計入了存貨的實際成本,有的未計入存貨的實際成本,這種處理屬於「財稅合一」(即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合一)的模式,有違實際成本原則,會計信息缺乏可比性:如為購進貨物支付的增值稅,有的企業(一般納稅人)計入存貨資產的實際成本,有的企業(小規模納稅人)不計入存貨資產的實際成本;同一企業在不同情況下,有的增值稅付出計入存貨資產的實際成本,有的不計入存貨資產的實際成本:一般納稅人為生產產品而購入存貨的取得並保管好了專用發票的,因可抵扣而不計入存貨的實際成本,一般納稅人如購入為在建工程項目的存貨支付的增值稅計入存貨的實際成本,為生產產品而購入存貨的未取得或取得的專用發票不合法或未保管好的,均計入存貨的實際成本。
一、增值稅
增值稅的會計核算貫穿於企業購、產、銷各環節,增值稅納稅人分為小規模納稅人和一般納稅人,小規模納稅人存貨增加時支付的增值稅額計入存貨的實際成本,借記「原材料」等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一般納稅人增加存貨,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時支付的進項增值稅額不計入存貨實際成本,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分離的設想,不論小規模納稅人還是一般納稅人,不論是否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存貨增加時支付的增值稅額都應計入存貨實際成本,借記「原材料」等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二、消費稅
與存貨有關的消費稅業務為企業委託加工應稅消費品。據《消費稅暫行條例》規定,由受託方在向委託方交貨時代收代繳,委託方對委託加工的應稅消費品直接用於銷售的,委託方將受託方代收代繳的消費稅款計入委託加工的應稅消費品成本,借記「加工商品」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委託方對委託加工的應稅消費品用於連續生產應稅消費品的,委託方可將受託方代收代繳的消費稅款抵扣,借記「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分離的設想,委託方對委託加工收回的應稅消費品無論是用於連續生產應稅消費品,還是直接用於銷售,都可將受託代收代繳的消費稅款計入存貨的實際成本,借記「委託加工材料」或「加工商品」,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三、資源稅
資源稅與存貨實際成本相關的業務是收購未稅礦產品和外購液體鹽加工成固體鹽。據《資源稅暫行條例》規定,收購未稅礦產品的單位為資源稅的扣繳義務人。企業以收購未稅礦產品實際支付的收購款及代扣代繳的資源稅款作為礦產品的實際成本,借記「材料采購」等科目,貸記「銀行存款」、「應交稅費—應交資源稅」等科目;企業外購液體鹽加工成固體鹽的,購入液體鹽支付的資源稅(銷售液體鹽的單位為扣繳義務人)稅款可以抵扣,按允許抵扣的資源稅款,借記「應交稅費—應交資源稅」,按外購價款扣除允許抵扣資源稅後的數額,借記「原材料」等科目,按應付的全部價款,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在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分離的情況下,可設想收購未稅礦產品和為加工固體鹽而外購液體鹽支付的資源稅額全記入存貨的實際成本,按應付的全部價款,借記「材料采購」等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四、城市維護建設稅
城市維護建設稅的納稅人即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的納稅人,存貨的實際成本中包含增值稅、消費稅,當然也應包含城市維護建設稅。企業計提應交的城市維護建設稅,借記「營業稅金及附加」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城市維護建設稅」科目。在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分離的情況下,可設想將因存貨增加交納增值稅和消費稅而交納的城市維護建設稅計入存貨實際成本,借記「原材料」等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城市維護建設稅」科目。但考慮到現行城市維護建設稅條例規定按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三稅稅額的1%或者5%或7%計提,城市維護建設稅稅額較少,根據重要性原則和可操作性,可將因存貨增加而須交納的城市維護建設稅作為期間費用,記入「管理費用」科目,即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城市維護建設稅」科目。
五、關稅
與存貨實際成本有關的關稅是指進口貨物交納的關稅,一律計入進口貨物的實際成本,借記「原材料」等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此會計處理方法符合實際成本原則,在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分離的情況下不必改革。
六、印花稅
應計入存貨實際成本的印花稅是指購入存貨或接受捐贈存貨、接受投資轉入存貨而簽定購銷合同、產權轉移證書據而繳納的印花稅。企業繳納的印花稅全部計入「管理費用」科目,金額較大時先計入「其他應收款」科目。根據實際成本核算原則,因存貨增加而繳納的印花稅應計入存貨的實際成本,但考慮到購銷合同繳納印花稅適用0.03%的比例稅率,產權轉移書據繳納印花稅適用0.05%的比例稅率,印花稅的金額一般較小。因此,在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分離的情況下,結合運用實際成本原則和重要性原則,可設想將因存貨增加而繳納的印花稅在金額較小時作為期間費用,計入「管理費用」科目,金額較大時計入存貨的實際成本。當企業購買印花稅稅票時,借記「管理費用」或「其他應收款」科目,貸記「現金」或「銀行存款」科目。當因存貨增加而需在購銷合同或產權轉移書據上貼印花稅票且金額較小時,不作會計處理;當應貼印花稅票而金額較大時,可借記「原材料」等科目,貸記「其他應收款」(使用原購稅票時)或「銀行存款」(新購稅票貼花時)科目。
七、遺產與贈予稅
我國目前尚未開征遺產與贈予稅,但根據稅制改革目標將開征此稅。其納稅人是繼承和接受捐贈的單位和個人,與存貨實際成本有關的遺產與贈予稅是企業接受捐贈存貨時應繳納的遺產與贈予稅,據實際成本原則,應計入存貨實際成本,可借記「原材料」等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應交遺產與贈予稅」科目。

⑵ 為什麼不能抵扣的增值稅要計入存貨成本

不知道你有沒有理解增值稅。我們銷售商品的時候,假設2月你銷售商品不含稅10萬元,銷項稅1.6萬,購買原材料不含稅8萬元,進項稅1.28萬元,稅法規定,增值稅是價外稅,我們購買的原材料的進項稅是可以用於抵扣銷項稅的,2月份你要交的增值稅就是1.6-1.28=0.32萬。2月份你購買東西總共付款8+1.28=9.28萬,但是進項稅款部分已經抵扣銷項稅,從另一種角度理解就是你購買原材料的價格只有8萬元。如果你由於種種原因進項稅不能抵扣,你購買原材料的價格就是價稅合計9.28萬元。

⑶ 中級實物第二章存貨這道題里的增值稅48為什麼計入成本不應該是3000-1000+300=2300

存貨應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存貨成本包括:

1、采購成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如關稅)、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於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其中,存貨的購買價款是指企業購入的材料或商品的發票賬單上列明的價款,但不包括按規定可以抵扣的增值稅額。

本題「普票上的增值稅額48萬元」不屬於可以抵扣的增值稅額,所以應納入存貨成本。(另外,今後需注意題干,若購買方為小規模納稅人,即使收到的發票為增值稅專用發票,對應增值稅額也應計入存貨成本,因為小規模納稅人不能抵扣進項稅

2、加工成本:在存貨加工過程中發生的追加費用,包括直接人工以及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製造費用。

3、其他成本:除采購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存戶哦達到目前場所和狀態所發生的其他支出。企業設計產品發生的設計費用通常計入當期損益,但為特定客戶設計產品所發生的、可直接確定的設計費應計入存貨的成本。

⑷ 為什麼購入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稅金要都計入資產成本中

因為購入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後,不進入流轉環節(未出售),所以不用能抵扣進項稅額,不能抵扣的稅金部分,都要計入資產成本中,做為提取折舊或攤銷的基數。

外購的固定資產的成本包括買價、增值稅、進口關稅等相關稅費,以及為使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可直接歸屬於該資產的其他支出,如場地整理費、運輸費、裝卸費、安裝費和專業人員服務費等。

(4)存貨的稅費為什麼計入成本擴展閱讀

購入資產的成本計算:

用購買方式來取得資產,是企業取得資產的--種主要方式。其實際成本包括為購買該資產所支付的全部價款,以及使其達到預期工:作狀態所支付的各種合理支出+具體來說,各種資產的計價標准如下:

1.存貨。存貨成本包括買價、運雜費、合理損耗、整理挑選費用等。商業企業購進商品則--般按支付價款計算成本,運雜費等其他費用不作為存貨的成本。

2.固定資產。固定資產購入成本是指購買固定資產中發生的、一直到固定資產達到可使用狀態為止的全部資金耗費。包括買價、途中運雜費、保險費、安裝費和試車費等。

3.投資。企業為了獲利或其他目的,而把自己的資金投到其他單位。從而取得的一種權利,就叫投資:投資的成本即取得這-,權利所付出的代價。包括買價、手續費、支付的佣 金、稅金等,

4.其他,如無形資產和遞延資產等,也都是按實際取得成本來計價的。

⑸ 企業購入的庫存商品,如果用於職工福利,則負擔的增值稅應計入庫存商品成本中。為什麼

根據增值稅稅法規定:用於職工福利、個人消費的進項稅額不允許抵扣,記入相關成本費用科目。如果已經抵扣,才需要做進項稅額轉出,轉進相關的成本費用中去。

⑹ 關稅為什麼一定要計入成本里而進項稅不計入成本里,詳細點說明,謝謝

關稅是價內稅,是價格的組成部分,所以應計入成本內,進項稅是購進貨物的增值稅發票上註明的增值稅額,而增值稅屬於價外稅,可以用於抵扣,故不計入成本。

關稅是指一國海關根據該國法律規定,對通過其關境的進出口貨物徵收的一種稅收。關稅在各國一般屬於國家最高行政單位指定稅率的高級稅種,對於對外貿易發達的國家而言。

關稅往往是國家稅收乃至國家財政的主要收入。政府對進出口商品都可徵收關稅,但進口關稅最為重要,是主要的貿易措施。

稅則

關稅稅則又叫海關稅則,是指一國對進口商品計征關稅的規章和對進口的應稅商品和免稅商品加以系統分類的一欄表。它是海關征稅的依據,是一國關稅政策的具體體現。

從內容上來看,海關稅則一般包括兩部分:一是海關徵收關稅的規章、條例和說明;二是關稅分率表。關稅稅率表又由稅則號、商品名稱、海關稅率等欄目組成。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關稅

⑺ 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以存貨作為合並對價,為什麼增值稅要計入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成本

對於投資企業來說,這筆銷項稅稅金是取得長投的成本之一,所以應記入長期股權投資。因為存貨投入被投資企業後,存貨相應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就不能由投資企業抵扣了,只能由取得存貨的被投資企業抵扣進項稅,所以這個成本要計入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成本。
非同一控制是合並方付出的代價的市價作為長期股權投資初始入賬價值
借:長期股權投資
市價記(包括稅費、貨物售價、交易費用)
貸:主營業務收入 市價-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視同銷售市價附帶稅-銀行存款 交易費
借:主營業務成本
賬面價值
貸:庫存商品 賬面價值

(7)存貨的稅費為什麼計入成本擴展閱讀
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應在合並日按取得被合並方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借記長期股權投資,按享有被投資單位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借記「應收股利」科目,按支付的合並對價的賬面價值,貸記有關資產或借記有關負債科目,按其差額,貸記「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科目;
為借方差額的,借記「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科目,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不足沖減的,借記「盈餘公積」、「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
以存貨交換長期股權投資,這屬於增值稅中的視同銷售行為,需要確認銷項稅額。但投資方並未取得相應的貨幣對價,所以這一項銷項稅額需要計入長期股權投資。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長期股權投資

⑻ 一般納稅人的普通發票註明的增值稅為什麼可以記入到存貨的采購成本里

普通發票,對於一般納稅人來說,增值稅不能抵扣,所以要與不含稅的價款合並後計入存貨的采購成本。

供參考。

⑼ 為什麼一般納稅企業進口應稅消費品支付的消費稅,應計入存貨成本

因為進口應稅消費品。在進口環節應交的消費稅,計入該項物資的成本。

基本上記住以下幾點就可以了:

1、銷售商品應交的消費稅計入「稅金及附加」科目,直接計入當期損益,不計入成本。

2、自產自用應稅消費品。如用於在建工程,消費稅計入工程的成本。

3、需要交納消費稅的委託加工物資,收回後用於直接銷售的,由受託方代收代繳的消費稅記入「委託加工物資」的成本。委託加工物資收回後用於連續生產應稅消費品的,按規定準予抵扣的,應按已由受託方代收代繳的消費稅,借記「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科目,貸記「應付賬款」、「銀行存款」等科目,待用委託加工的應稅消費品生產出應納消費稅的產品銷售時,再交納消費稅。

(9)存貨的稅費為什麼計入成本擴展閱讀:

消費稅(Consumption tax/Excise Duty)(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是以消費品的流轉額作為征稅對象的各種稅收的統稱。是政府向消費品徵收的稅項,可從批發商或零售商徵收。消費稅是典型的間接稅。消費稅是1994年稅制改革在流轉稅中新設置的一個稅種。

消費稅實行價內稅,只在應稅消費品的生產、委託加工和進口環節繳納,在以後的批發、零售等環節,因為價款中已包含消費稅,因此不用再繳納消費稅,稅款最終由消費者承擔。消費稅的納稅人是我國境內生產、委託加工、零售和進口《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規定的應稅消費品的單位和個人。

消費稅是以特定消費品為課稅對象所徵收的一種稅,屬於流轉稅的范疇。在對貨物普遍徵收增值稅的基礎上,選擇部分消費品再徵收一道消費稅,目的是為了調節產品結構,引導消費方向,保證國家財政收入。

「消費稅是對特定貨物與勞務徵收的一種間接稅,就其本質而言,是特種貨物與勞務稅,而不是特指在零售(消費)環節徵收的稅。消費稅之「消費」,不是零售環節購買貨物或勞務之「消費」。」 ---- 《深化財稅體制改革》

消費稅的納稅人是我國境內生產、委託加工、零售和進口《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規定的應稅消費品的單位和個人。具體包括:

在我國境內生產、委託加工、零售和進口應稅消費品的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有企業、股份制企業、其他企業、行政單位、事業單位、軍事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單位、個體經營者及其他個人。根據《國務院關於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適用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等稅收暫行條例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在我國境內生產、委託加工、零售和進口應稅消費品的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也是消費稅的納稅人。

消費稅是國家為體現消費政策,對生產、委託加工、零售和進口的應稅消費品徵收的一種稅。

消費稅是對在中國境內從事生產和進口稅法規定的應稅消費品的單位和個人徵收的一種流轉稅,是對特定的消費品和消費行為在特定的環節徵收的一種間接稅。

應稅消費品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規定的在生產銷售、移送、進口時應當繳納消費稅的消費品。

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規定的在生產銷售、移送、進口時應當繳納消費稅的消費品。

主要包括五種類型的產品:

第一類:一些過度消費會對人類健康、社會秩序、生態環境等方面造成危害的特殊消費品,如煙、酒、鞭炮、焰火、木製一次性筷子、實木地板等;

第二類:奢侈品、非生活必需品,如貴重首飾及珠寶玉石、高檔手錶、化妝品、高爾夫球及球具等;

第三類:高能耗及高檔消費品,如遊艇、小汽車、摩托車(氣缸容量在250毫升以上)等;

第四類:不可再生和替代的石油類消費品,如成品油等;

第五類:具有一定財政意義的產品,如汽車輪胎等(已於2014年12月1日停止徵收)。

⑽ 為什麼有些稅費要計入營業稅金及附加,有些要計入管理費用,還有的要計入成本呢

根據會計原理及《企業會計准則》,將由不同業務情況下產生的不同稅種分別計入不同科目進行歸集核算。

一、營業稅金及附加,是反映企業經營主要業務應負擔的營業稅、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和教育費附加等。對於企業來說,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三大流轉稅種,是由於企業主要業務產生的,除增值稅根據稅法價外稅的處理直接計入負債,營業稅和消費稅及以此三種稅繳納金額為計稅基礎的城建、教附、地方教附(即附加稅)都計入營業稅金及附加。
二、管理費用,是指 企業行政管理部門 為組織和管理生產經營活動 而發生的各項費用。因此,房產稅、車船稅、土地使用稅、礦產資源補償費及一些地方規費等,這些稅種有些是不受主要經營業務影響,即使沒有業務發生例如停產、歇業等也需要繳納(例如車船稅、土地使用稅等),有些雖然是由業務產生(例如購銷合同印花稅),但與業務實際發生額沒有直接關系。這些稅種非常符合管理費用的定義,因此屬於管理費用,在發生時記入管理費用科目。
三、其他業務成本,指企業除主營業務活動以外的其他經營活動所發生的成本。為了體現會計原理的收入費用配比原則,其他業務產生的的各項稅費,計入其他業務成本。
四、購置資產發生的稅費,按企業會計准則之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准則,購置時發生的相關稅費計入各資產購置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