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13的稅票小規模怎麼做成本
擴展閱讀
資源不足如何讓下屬幹活 2025-05-23 10:03:07
寶和堂補腎產品哪個最好 2025-05-23 09:47:56
木板裁切用什麼工具 2025-05-23 09:38:30

13的稅票小規模怎麼做成本

發布時間: 2022-09-11 15:14:17

Ⅰ 小規模納稅人如何算成本

小規模納稅人最基本的成本計算方法有: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

成本計算方法的確定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企業生產的特點和成本管理的要求。

例如,在大量大批單步驟生產的情況下,只要求按產品的品種計算成本,這種成本計算方法就穩定之為品種法。又如,在單件小批多步驟的生產情況下,由於生產是按照客戶的訂單以及企業組織的生產批別組織生產。

因此,產品成本就應該按照訂單或生產批別進行計算,這種成本計算方法就稱之為分批法。而在大量大批多步驟生產的情況下,往往不僅要求按產品品種計算方法稱之為分步法。

成本計算方法按一定的成本對象歸集生產費用,以便計算出各種產品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的方法。

(1)13的稅票小規模怎麼做成本擴展閱讀:

成本核算應遵循的原則。主要包括:

1.合法性原則。指計入成本的費用都必須符合法律、法令、制度等的規定。不合規定的費用不能計入成本。

2.可靠性原則。包括真實性和可核實性。真實性就是所提供的成本信息與客觀的經濟事項相一致,不應摻假,或人為地提高、降低成本。可核實性指成本核算資料按一定的原則由不同的會計人 員加以核算,都能得到相同的結果。真實性和可核實性是為了保證成本核算信息的正確可靠。

3.相關性原則。包括成本信息的有用性和及時性。有用性是指成本核算要為管理當局提供有用的信息,為成本管理、預測、決策服務。及時性是強調信息取得的時間性。及時的信息反饋,可及時地採取措施,改進工作。而這時的信息往往成為徒勞無用的資料。

4.分期核算原則。企業為了取得一定期間所生產產品的成本,必須將川流不息的生產活動按一定階段(如月、季、年)劃分為各個時期,分別計算各期產品的成本。成本核算的分期,必須與會計年度的分月、分季、分年相一致,這樣可以便於利潤的計算。

5.權責發生制原則。應由本期成本負擔的費用,不論是否已經支付,都要計入本期成本;不應由本期成本負擔的費用(即已計入以前各期的成本,或應由以後各期成本負擔的費用),雖然在本期支付,也不應主考試本期成本,以便正確提供各項的成本信息。

6.實際成本計價原則。生產所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動力要按實際耗用數量的實際單位成本計算、完工產品成本的計算要按實際發生的成本計算。雖然原材料、燃料、產成品的賬戶可按計劃成本(或定額成本、標准成本)加、減成本差異,以調整到實際成本。

7.一致性原則。成本核算所採用的方法,前後各期必須一致,以使各期的成本資料有統一的口徑,前後連貫,互相可比。

8.重要性原則。對於成本有重大影響的項目應作為重點,力求精確。而對於那些不太重要的瑣碎項目,則可以從簡處理。

Ⅱ 小規模能收13%的普票做成本帳嗎

可以。

小規模納稅人收到13%的增值稅普通發票,全額入賬。
也就是價稅合計金額入賬。

Ⅲ 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及收入、成本怎麼核算

小規模納稅人實行簡易辦法計算並繳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徵收率為3%。購進貨物所含的稅金不得抵扣,應當按照規定計入相關成本。
在購進貨物時:
借:庫存商品等相關科目 (含增值稅價款)
貸: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或應付賬款等
在銷售貨物時,按規定確定收入,並按徵收率計算增值稅
借:應收賬款、銀行存款等
貸:主營業務收入或其他業務收入(不含稅銷售額)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Ⅳ 小規模納稅人如何算成本

看存貨規模、管理方式而定。

實際成本法,還有按計劃成本法結轉,小規模納稅人還有按售價法計算

做賬的時候,同一個產品,按先購進的價格進行出庫

小規模企業納稅人是不允許抵扣增值稅的的,所以不用計提成本里的增值稅,它就是成本。

Ⅳ 小規模納稅人開出的普通增值稅發票怎麼做分錄

小規模納稅人開出發票時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業務需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5)13的稅票小規模怎麼做成本擴展閱讀:

企業日後重新購回該項商品時,按照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商品價款,借記「物資采購」、「庫存商品」等科目,按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按實際支付或應支付的金額,貸記「銀行存款」、「應付賬款」等科目;

同時,將與該購回商品有關的「待轉庫存商品差價」科目的余額沖減或增加購回商品的成本,借記或貸記「待轉庫存商品差價」科目,貸記或借記「物資采購」、「庫存商品」等科目。

Ⅵ 小規模開不了13%的專票,換算問題!

年底,結算貨款,客戶要求開13%的專票,而銷售方只是小規模納稅人。開不出正常的專票。怎麼辦?

我們看下13%專票金額的構成,價款和稅額。價款繼續拆分為企業所得稅抵減額和企業的稅後成本。現在以一張價稅合計11.3萬元發票為例子,大體可以表示為2.5萬+7.5萬+1.3萬=11.3萬,企業實際稅後凈支出是7.5萬。

再看3%的專票,結合上面的思路,先假設開票價稅合計金額是X,構建等式X-X*0.25/1.03-X*0.03/1.03=7.5萬, 大約是9.54萬。也就是說一筆11.3萬的貨款,開成3%的專票計算後是9.54萬元。

當然這都是理論測算了,基於城建稅,教育附加等不考慮,合同印花稅不考慮,企業未彌補虧損不考慮,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不考慮。以上謹做參考。

Ⅶ 買進農產品時候對方開具了13稅率的銷售發票要怎麼做賬

根據現在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小規模納稅人取得對方開具的農產品銷售票,全額記入購貨成本。一般納稅人取得這樣的發 票,可以按價稅合計金額的13%計提進項稅額。

Ⅷ 小規模購買商品取得發票怎麼結轉成本

當購買的商品出庫的時候結轉成本。
分錄如下:
借:主營業務成本或其他業務支出
貸:庫存商品或原材料等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謝謝!

Ⅸ 小規模有進項發票怎麼做成本

小規模納稅人進項稅額不得抵扣。你應當價稅合計計入存貨成本
借:原材料或庫存商品273
貸: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273

之前你是月銷售額未超過2萬元,免稅。
計提時
借:銀行存款等科目
貸:主營業務收入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免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貸:營業外收入-政府補貼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