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房子的成本是多少
房屋建築成本是指建設房屋的投入,包括材料成本投入和人工成本。房地產建築成本每個地方的標准都是不同的,要根據當地的建材、人工價格來確定。一般來說,如果不包括配套設施的話,房屋建築成本在1500-2000元/m2左右。
㈡ 縣級市建一棟30層的樓房需要多少錢
按每層1000平米,框剪結構+樁基礎估算,造價大概6000W,主要材料一般佔50-60%的造價,3000W左右。
一般情況下商品房的建造成本具體如下。
一、設計費。
一棟住宅樓的建設並不是開發商想怎麼建就怎麼建,必須根據政府的相關規劃要求設計住宅樓,那你就得請一些專業的建築規劃所來設計。
二、監理費。
搞一個工程肯定會有監理,監理收費標准一般都是按照基價乘以專業系數,其中商品住宅的系數一般都是1。
三、前期費用。
在大家看來造一棟房子貌似很簡單的事情,但實際上在建房子之前前期是需要做很多工作的。
比如勘探費,三通一平費,建圍牆的費用等等,這些費用加起來大概在16元每平米左右。
四、建築費用。
建築費用,這是建造一棟房子最主要的成本構成,這些費用包括打夯、地基結構、主體結構、內部基本裝飾、外部門窗安裝等等。
五、配套費用。
房子主體結構建立起來之後,並不是說你馬上就可以入住了,還要做很多配套工作,比如通電工程,通水工程,通氣工程,安防工程,管道鋪設,小區景觀綠化等等。
其他費用
除了上面這些費用之外,一棟樓建成之後,從開發商轉到消費者的手裡,這個過程還會產生其他費用。
比如開發商的營銷費用,人員費用,辦公成本費用,稅費成本,此外還有借錢用於開發項目的財務費用等等,至於這些費用是多少,不同的地區會有很大的差別,一般是在800塊錢到1000塊錢之間。
㈢ 誰能來分析如今某些小縣城生活成本直逼大都市,甚至超越的現象
確實如此,近年來一些縣城生活消費越來越高。我老家是魯西南的一個小縣城,我自身經歷的一件事:有時回老家,四五個朋友一起聚一聚。在飯店吃一頓飯,不算酒水,消費大概在三百元左右。我現在天津,有時和這邊的幾個朋友找一家差不多的飯店,消費還比老家低一些。在老家飯店裡一瓶啤酒(青島.雪花.哈啤)8-10元,在天津一般只需要6元。還有就是回老家,買件衣服看上眼的都要200+。五六百,甚至上千的也很常見。而工資水平大概在3000元左右。由此可見,在小縣城的生活成本越來越高,生活成本高是有多方面原因的。我感覺一般體現於這幾點:
1.競爭力小
在一些大城市,各種行業都做得比較多,競爭也比較激烈。就拿吃的來說,肯德基和麥當勞等快餐。大城市幾乎隔不多遠就有一家。我們縣城裡,只有一家肯德基,一家麥當勞。就最簡單的一份雞腿堡來說,價格甚至高於大城市。
2.商品渠道
大家都知道每個省都會有某個商品的總代理。省里到市裡,市裡再到縣里。再加上提貨量低於大城市,進貨價格也會稍高一些,為了提高利潤,商家也會提高商品的售價。
3.商品運輸成本高
現在大城市都建立了比較完備的物流系統。各個大城市一般都配備有物流園和物流集散基地。這極大地縮小了運輸成本,提高了運輸效率。縣城一般都比較偏遠,運輸成本也高,生活消費也隨之增加。
4.生活購買需求量小
大城市人口多,人流量大。現在消費群體基本上是以年輕人為主,現在很多年輕人因為求學、工作等原因去了外地。嘿嘿,我也是在外地,現在天津。加之本來縣城人口也少,各種商品銷售量遠遠低於大城市,貨物流動少。從而加大了總體成本,導致物價的上漲。
5.房價上漲
為什麼要說這個問題,因為各行業之間都是有關聯的。我記得看過這樣一個視頻,大致意思是:賣水果的想吃肉,水果漲價了;賣菜的想吃水果,菜漲價了;賣肉的想吃菜,肉漲價了。大概在前年吧,也就是2017年。我們老家縣城的房價在每平米4000元左右。由於工作、兒女結婚等原因,很多老家鄉鎮的鄉親都去縣城買房了。現在房價每平米大概是5000-6000元左右。房價也間接推動了消費水平,增加了生活成本。
舉個例子,在縣級市場如果批發一半掛車水產還是水果蔬菜,賣死賣臭都賣不完。至少在州市級批發市場才能批完,縣級到州市級批回來又批發給鄉鎮市場,層層盈利,最後到消費者口中就形成高價!
大城市批發市場對鮮活農副產品的價並不穩定,一天有幾個價位。而小縣城特別是鄉鎮市場,它買豬肉的消費者極少會買魚,買魚的也極少會買雞作晚飯菜,固而越小的地方它越穩定。
我是做水產的,處在縣城,目前都從南寧進貨,問題是一次用輕卡拉三四噸一個星期都賣不完,來回近一千公里,如果只拉一噸貨,那每公斤要近兩元的運費,還不算損耗。但正常每天只能賣四五百公斤,如果用輕卡拉三四噸,運費是降了,可養死賣臭都賣不完。
州市級批發商每公斤賺2.5元,但它每天可以批完三四噸,每車貨除損耗也有一千多的純利,天天都在跑。鄉鎮上要來和我買,我一公斤也至少2元利,每個鄉鎮每天只能賣不超一百公斤,他們在鄉鎮上一公斤又至少3一4元利,就可以想像鄉鎮上最後吃到口的同一條魚是南寧的兩倍價格!
我常常有種體會,越落後的地方生活消費越高!
我們縣的生活可能是全省最高的,人口特別多,大概有一百伍陸拾萬人口,可以說是全中國的人口大縣,並沒有多少工業,是產糧區。就拿縣城區的豬牛羊肉來說吧,我所到過的周邊地區,豬肉比省城的貴三元左右,比周邊的市貴五元左右,甚至比縣級鎮也貴很多,牛羊肉差價小一點,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怎麼有這樣的情況出現,所以有的人,(特別是過年過節)都從周邊購買。
不是如今,而是只要解決了住的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大城市的生活成本比小縣城低。
大城市之所以能成為大城市,就是因為它交通方便,人口眾多,市場繁榮,產業發達。
相對縣城而言,大城市外來商品運輸成本和倉儲成本低,自己能產出的商品種類也多,政府對市場的管控較嚴,甚至還有政府補貼來維持生存必需品的低價。 娛樂 方面也是,大城市競爭激烈,消費群體較大,規模上去了,成本也就可以做到很低了,所以大城市的生活成本低是必然的。
在縣城生活,要做到成本比大城市低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需要你大幅降低生活標准,吃穿用都得是本地的應季產出。而且得祈禱生產過程不出什麼意外,比如下一場雨來個牲畜傳染病什麼的,相應菜價就瘋漲,這種事小地方是不會管的,但是大城市會有政府幹預價格漲幅。最後就是,一旦你要用到外來商品,那麼大城市優勢立馬就顯現出來了。
手機打字,好多問題沒法展開講,反正基本就是這么個道理。
很多人印象里似乎有一個慣性思維,就是覺得大城市的生活成本比較高,其實根源在於房價,生活支出中,無論是買房還是租房,都占據著收入的佔大比例。從消費層面來講,大城市的生活成本跟普通小城市差不多,甚至更低。
大城市擁有更多的機會,更加完善的機制和體系,生活,商超,教育,醫療環境更加完善,居民的便利指數更高,很多優質資源的進駐,也帶去更多的競爭壓力,對很多商家來說,為了搶占市場會給消費者更加優惠的政策。比如一台相同品牌型號的電視,大城市的銷售價格並不會比普通小城市的銷售價格高,甚至出於品牌競爭壓力,活動優惠力度會更大,同理一件同一品牌的衣服一樣,大多數都是全國統一動定價,並不會因為城市而設置區別價格,但是,大城市居民擁有更多的選擇權。
對於物價來講,水果也好,蔬菜也罷,它是一個全國浮動的機制,大眾貨品價格差距不大,更多的價格差異來源於地域差異,可能因為南方或者是北方交通運輸成本不同而價格不同,並不會因為城市大小而有較大差異。一般品牌定價都是全國統一定價,並不會區別對待,但是因為很多品牌可能不會下沉到三四線城市,居民的獲取成本更高。
一些精英人群,可能消費選擇奢侈品牌,生活支出較大,但這和大小城市無關,是消費階層和理念問題,只是大城市精英階層較多,乍看上去似乎大城市消費高,其實小城市精英階層消費一樣。對於大眾來講,差距不大,關鍵還是房產。對於普通的一個青年來講,大城市購入一套房子的成本,可能要幾百萬,小城市可能幾十萬足矣,大城市租房每月可能5千,小城市可能每月1k,房子成本占據支出的大頭,交通,消費其實差距不大。
我是Roseview 財經 ,更多問題敬請關注,歡迎一起交流討論,希望對您有幫助。
我覺得這和房價有直接關系。像我現在生活的城市(三四線城市),房價基本穩定在9000元/平米,而工資卻在3000元左右。三倍的差距導致其他物資交易出現較高增長。
老家小縣城工資也就是2000多點,一個個的抽煙不低於40一包,穿衣服肯定是個品牌,吃頓飯不少於500,還經常凌晨兩三點吃宵夜,也不知道是真有錢?還是……
國家引流政策,目前很多縣城都鼓勵回鄉創業,人多起來經濟自然就起來了
溶液有個飽和度,如果超過這個飽和度溶液就不會再溶化了。城市的空間也是一樣的。
因為國家想讓你去城市。
㈣ 買一套房子動不動就一二百萬,但實際100平米的房子造價要多少錢呢
哈嘍,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語,每天都會有不同的精彩資訊分享給你。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買一套房子動不動就一二百萬,但實際100平米的房子造價要多少錢呢?
如果單指房子的造價一平米2000元左右足以,所以100平米房子的造價也就二十萬元左右,當然這還是指高層的價格,如果是多層,房子造價也就是十幾萬元。但因為地域不同,城市不同,房屋最終的價格也有很大的不同。輕則差幾千塊錢,重則就會差幾萬甚至幾十萬上百萬的價格。下面我們來具體的說一下這個事情。
對於我們買房者來說,只看房子的造價是沒有意義的,因為誰也不可能把造好的房子成本價就賣給你。行情好的時候開發商可能會多賺一些,買房者就要多付出一些,行業差的時候開發商可能會少賺一些,買房者可以少付出一些。如果想成本價買到房子,除非你爸是李剛。
㈤ 縣城的房地產 開發成本一般是多少
一般縣城,不說太發達的地區,開發成本中:土地費用350元,建築安裝成本1300元,基本建設費用200元,公共配套費350元,期間費用400元,稅費400元,也就3000左右。
㈥ 縣城商品房造價成本需要多少錢呢
按目前的物價水平還有這些材料費用,僅能工程的上漲,現在商品房的造價成本應該直塞1000。到1500之間個個美個縣市。每個地區是不一樣的。這個要看當地的。材料價格因為現在的石子和水泥的剛才的價格都有上漲人工也一直在上漲,所以現在造價成本是相對要高一點。但是消高的話也不會超過1500,縣城來說。
㈦ 按目前的物價水平,一套120平米商品房成本造價是多少
按照現在的物價水平,有這些材料費用,只能靠項目增加。現在商品房成本要直接塞1000塊錢。1500年到1500年之間,每個縣市都很美。每個地區都不一樣。這個要看當地的。材料的價格,因為剛才石頭、水泥漲價了,人工也一直在漲,所以現在施工成本相對更高。但縣城不會超過1500。蓋房子最基本的是要有地基。如果要建在農村,這樣的地基很便宜,但是如果要建在一線城市或者那些大城市,比房子還貴。
實際上,磚混結構是一種少部分鋼筋混凝土,大部分磚牆作為承重的結構。建築師來設計,如何建造。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某款車型建成後,安裝門窗、防盜門之類的東西要花很多錢。對於那些建在房地產的房子,他們集中在一起建房。當然,他們掙很多錢。如果想在二三線城市建一套100多平米的房子,人力物力大概要20萬左右。但是你在二三線城市買房需要一兩百萬,包括土地使用權和物業管理費。除非你在農村自己蓋房子,二三十萬還是可以的。
㈧ 房子的建造成本是多少錢
1、樁基工程(如有):70~100元/平方米;
2、鋼筋:40~75KG/平方米(多層含量較低、高層含量較高),合160~300元/平方米;
3、砼:0.3~0.5立方/平方米(多層含量較低、高層含量較高),合100~165元/平方米;
4、砌體工程:60~120元/平方米(多層含量較高、高層含量較低);
5、抹灰工程:25~40元/平方米;
6、外牆工程(包括保溫):50~100元/平方米(以一般塗料為標准,如為石材或幕牆,則可能高達300~1000元/平方米;
7、室內水電安裝工程(含消防):60~120元/平方米(按小區檔次,多層略低一些);
8、屋面工程:15~30元/平方米(多層含量較高、高層含量較低);
9、門窗工程(不含進戶門):每平方米建築面積門窗面積約為0.25~0.5平方米(與設計及是否高檔很大關系,高檔的比例較大),造價90~300元/平方米,一般為90~150元/平方米,如採用高檔鋁合金門窗,則可能達到300元/平方米;
10、土方、進戶門、煙道及公共部位裝飾工程:30~150元/平方米(與小區檔次高低關系很大,檔次越高,造價越高);
11、地下室(如有):增加造價40~100元/平方米(多層含量較高、高層含量較低);
12、電梯工程(如有):40~200元/平方米,與電梯的檔次、電梯設置的多少及樓層的多少有很大關系,一般工程約為100元/平方米;
13、人工費:130~200元/平方米;
14、室外配套工程:30~300元/平方米,一般約為70~100元/平方米;
15、模板、支撐、腳手架工程(成本):70~150元/平方米;
16、塔吊、人貨電梯、升降機等各型施工機械等(約為總造價的5~8%:約60~90元/平方米;
17、臨時設施(生活區、辦公區、倉庫、道路、現場其它臨時設施(水、電、排污、形象、生產廠棚與其它生產用房):30~50元/平方米;
18、檢測、試驗、手續、交通、交際等費用:10~30元/平方米;
19、承包商管理費、資料、勞保、利潤等各種費用(約為10%):以上各項之和*10%=90~180元/平方米;
20、上交國家各種稅費(總造價3.3~3.5%):33~70元/平方米,高檔的可能高達100元/平方米。
以上沒有算精裝修,一般造價約為1000~2000元/平方米,高檔小區可達3500元以上。以上沒有包括部分國有企業開發造成的腐敗成本。精裝修造價一般為500~1500元/平方米,這要看檔次高低,也有300元/平方米簡裝修,更有3000~10000元/平方米超高檔裝修(拎包入住)。
21、設計費(含前期設計概念期間費用):15~100元/平方米;
22、監理費:3~30元/平方米;
23、廣告、策劃、銷售代理費:一般30~200元/平方米,高者可達500元/平方米以上;
24、土地費:一般二線城市市區(老郊區地帶)為70~100萬/畝,容積率一般為1.0~2.0,故折算房價為:525~1500元/平方米,市區中心地帶一般為200 萬元/畝,折算房價為:1500~3000元/平方米,核心區域可達300萬元/畝以上,單方土地造價更高;一線城市甚至有高達20000元/平方米以上的土地單方造價; 三線城市、縣城等土地單方造價較低,一般為100~500元/平方米,也有高達2000元/平方米以上的情況;
25、土地稅費與前期費,一般為土地費的15%左右,二線城市一般為100~500元/平方米,各地標准都不一樣。
結論:基本建設費是固定的,即使是不收土地款的動遷房,以國家最低標准承建,造價也難以少於1000元/平方米。實際上,多層普通商品房,建安成本大約在1200元/平方 米左右,小高層與高層普通商品房,建安成本大約在1500~1800元/平方米左右,檔次越高,造價越高。能讓利的主要是:小區的檔次、向政府交納的土地費及地方政府部分 的稅費、廣告策劃銷售環節的費用、裝修費用等。另外,開發商的開發品質也有一定關系,如果一味壓價,品質是要差一些;民營開發商比國營/政府開發商的成本確實也低一些,這 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大多數民營企業主要以效益為主導,成本一般控製得好一些,二是民營企業腐敗成本相對要低一些。不論何種原因,同品質的小區成本上下也不會超過100~200元/平方米。
㈨ 現在房價那麼高,開發商蓋一棟房子成本是多少
開發商蓋一套房子的成本真的沒多少。你想像一下,目前我國三四線城市的房子售價在三千左右。這些還是開發商要賺一大筆之後的售價,所以可想而知幾萬一平的高房價的背後,利潤有多大了。
㈩ 建一棟樓房到底成本價要多少錢
三、建築工程清包工價格
模板:19-23元/平米(粘灰面)
砼:38-41元/立,
鋼筋:310-420元/噸,或者10-13元/m2
砌築:55-70元/立。
抹灰:7-15元/平米(不扣除門窗洞口,不包括腳手架搭拆)
面磚粘貼18/m2.
室內地面磚(600*600)15元/平米,
踢腳線:3元/米,
室內牆磚:25元/平米(包括倒角)
樓梯間石材:28元/平米,踏步板磨邊:10元/米。
石膏板吊頂:20元(平棚)鋁扣板吊項:25元/平米,
蹲台隔斷:120-300元/蹭位。
大白乳膠漆:6元/平米。
外牆磚:43元/平米,
外牆干掛蘑菇石:50元/平米。
屋面掛瓦:13元/平米。
水暖:9元/平米(建築面積)
電氣照明部分:6元/平米。
木工:18-24元/平米(粘灰面),木工35-50元/m2,
架子工5.5元/m2 ,
房地產建築成本(按建築平方米算)
1、樁基工程(如有):70~100元/平方米;
2、鋼筋:40~75KG/平方米(多層含量較低、高層含量較高),合160~300元/平方米;
3、砼:0.3~0.5立方/平方米(多層含量較低、高層含量較高),合100~165元/平方米;
4、砌體工程:60~120元/平方米(多層含量較高、高層含量較低);
5、抹灰工程:25~40元/平方米;
6、外牆工程(包括保溫):50~100元/平方米(以一般塗料為標准,如為石材或幕牆,則可能高達300~1000元/平方米;
7、室內水電安裝工程(含消防):60~120元/平方米(按小區檔次,多層略低一些);
8、屋面工程:15~30元/平方米(多層含量較高、高層含量較低);
9、門窗工程(不含進戶門):每平方米建築面積門窗面積約為0.25~0.5平方米(與設計及是否高檔很大關系,高檔的比例較大),造價90~300元/平方米,一般為90~150元/平方米,如採用高檔鋁合金門窗,則可能達到300元/平方米;
10、土方、進戶門、煙道及公共部位裝飾工程:30~150元/平方米(與小區檔次高低關系很大,檔次越高,造價越高);
11、地下室(如有):增加造價40~100元/平方米(多層含量較高、高層含量較低);
12、電梯工程(如有):40~200元/平方米,與電梯的檔次、電梯設置的多少及樓層的多少有很大關系,一般工程約為100元/平方米;
13、人工費:130~200元/平方米;
14、室外配套工程:30~300元/平方米,一般約為70~100元/平方米;
15、模板、支撐、腳手架工程(成本):70~150元/平方米;
16、塔吊、人貨電梯、升降機等各型施工機械等(約為總造價的5~8%:約60~90元/平方米;
17、臨時設施(生活區、辦公區、倉庫、道路、現場其它臨時設施(水、電、排污、形象、生產廠棚與其它生產用房):30~50元/平方米;
18、檢測、試驗、手續、交通、交際等費用:10~30元/平方米;
19、承包商管理費、資料、勞保、利潤等各種費用(約為10%):以上各項之和*10%=90~180元/平方米;
20、上交國家各種稅費(總造價3.3~3.5%):33~70元/平方米,高檔的可能高達100元/平方米。
以上沒有算精裝修,一般造價約為1000~2000元/平方米,高檔小區可達3500元以上。以上沒有包括部分國有企業開發造成的腐敗成本。精裝修造價一般為500~1500元/平方米,這要看檔次高低,也有300元/平方米簡裝修,更有3000~10000元/平方米超高檔裝修(拎包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