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自營物流成本怎麼計算
擴展閱讀
拉麵說是哪個公司的產品 2025-05-14 11:53:47

自營物流成本怎麼計算

發布時間: 2022-09-03 13:04:23

㈠ 物流費用如何計算

物流費用包括很多方面,最主要的有:運輸費、保管費、裝卸搬運費、包裝費、流通加工費和信息費、材料費、人工費等。
這邊給你兩種方法:第一種是傳統成本計演算法,即是傳統的間接成本分配法,即以直接人工工時、直接人工成本、機器台時等作為分配基礎分配間接費用的成本計算方法,具體方法包括分批法、分步法和品種法3種。在製造企業中,產品成本一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製造費用3部分組成。其中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稱為直接費用,而直接費用以外的所有生產成本都稱為製造費用,如折舊費、水電費、物料消耗費用、間接人工等。
另一種計算物流成本方法是作業基準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簡稱ABC法)作業基準成本法是指按照企業的各項作業流程所消耗資源的比例將成本費用分擔到各個作業流程中,再按照各個產品發生的作業比例將成本分攤到產品。ABC法不僅可以計算現有的物流管理成本,而且可以利用ABC法改進優化作業鏈,減少作業消耗,提高作業質量,並在整個作業生命周期內進行戰略成本管理。
以上兩種計算物流成本方法各有優劣,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特點進行選擇,通過物流成本管理能對企業戰略成本進行管理,為物流實施流程再造、業績評價等提供成本信息,也為企業進一步改進成本控制和戰略性規劃與決策提供了更為有利的依據和標准。

㈡ 物流配送成本怎麼進行核算

物流配送成本的核算:
配送成本費用的核算是多環節的核算,是各個配送環節或活動的集成。配送各個環節的成本費用核算都具有各自的特點,如流通加工的費用核算與配送運輸費用的核算具有明顯的區別,其成本計算的對象及計算單位都不同。
配送成本費用的計算由於涉及多環節的成本計算,對每個環節應當計算各成本計算對象的總成本。總成本是指成本計算期內成本計算對象的成本總額,即各個成本項目金額之和。配送成本費用總額是由各個環節的成本組成。其計算公式如下:
配送成本=配送運輸成本十分揀成本+配裝成本+流通加工成本
需要指出的是,在進行配送成本費用核算時要避免配送成本費用重復交叉。
(一)運輸成本的核算
配送運輸成本的核算,是指將配送車輛在配送生產過程中所發生的費用,按照規定的配送對象和成本項目,計入到配送對象的運輸成本項目中去的方法。
1、配送運輸成本的數據來源
(1)工資及職工福利費。根據「工資分配匯總表」和「職工福利費計算表」中各車型分配的金額計入成本。
(2)燃料。根據「燃料發出憑證匯總表」中各車型耗用的燃料金額計入成本。配送車輛在本企業以外的油庫加油,其領發數量不作為企業購入和發出處理的,應在發生時按照配送車輛領用數量和金額計入成本。
(3)輪胎。輪胎外胎採用一次攤銷法的,根據「輪胎發出憑證匯總表」中各車型領用的金額計入成本;採用按行駛胎公里提取法的,根據「輪胎攤提費計算表」中各車型應負擔的攤提額計入成本。發生輪胎翻新費時,根據付款憑證直接計入各車型成本或通過待攤費用分期攤銷。內胎、墊帶根據「材料發出憑證匯總表」中各車型成本領用金額計入成本。
(4)修理費。輔助生產部門對配送車輛進行保養和修理的費用,根據「輔助營運費用分配表」中分配各車型的金額計入成本。
(5)折舊費。根據「固定資產折舊計算表」中按照車輛種類提取的折舊金額計入各分類成本。
(6)養路費及運輸管理費。配送車輛應繳納的養路費和運輸管理費,應在月終計算成本時,編制「配送營運車輛應繳納養路費及管理費計算表」,據此計入配送成本。
(7)車船使用稅、行車事故損失和其他費用。如果是通過銀行轉賬、應付票據、現金支付的,根據付款憑證等直接計入有關的車輛成本;如果是在企業倉庫內領用的材料物資,根據「材料發出憑證匯總表」、「低值易耗品發出憑證匯總表」中各車型領用的金額計入成本。
(8)營運間接費用。根據「營運間接費用分配表」計入有關配送車輛成本。
2、配送運輸成本計算表
物流配送企業月末應編制配送運輸成本計算表,以反映配送總成本和單位成本。配送運輸總成本是指成本計算期內成本計算對象的成本總額,即各個成本項目金額之和。單位成本是指成本計算期內各成本計算對象完成單位周轉量的成本額。各成本計算對象計算的成本降低額,是指用該配送成本的上年度實際單位成本乘以本期實際周轉量計算的總成本,減去本期實際總成本的差額。它是反映該配送運輸成本由於成本降低所產生的節約金額的一項指標。
按各成本計算對象計算的成本降低率,是指該配送運輸成本的降低額與上年度實際單位成本乘以本期實際周轉量計算的總成本比較的百分比。它是反映該配送運輸成本降低幅度的一項指標。
各成本計算對象的降低額和降低率的計算公式如下:
成本降低額=上年度實際單位成本×本期實際周轉量-本期實際總成本
成本降低率=成本降低額/(上年度實際單位成本x本期實際周轉量)×100%
(二)流通加工成本的核算
1、流通加工成本項目和內容
(1)直接材料費。流通加工的直接材料費用是指對流通加工產品加工過程中直接消耗的材料、輔助材料、包裝材料以及燃料和動力等費用。與工業企業相比,在流通加工過程中的直接材料費用,占流通加工成本的比例不大。
(2)直接人工費用。流通加工成本中的直接人工費用,是指直接進行加工生產的生產工人的工資總額和按工資總額提取的職工福利費。生產工人工資總額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工資、非工作時間的工資等。
(3)製造費用。流通加工製造費用是物流中心設置的生產加工單位為組織和管理生產加工所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主要包括流通加工生產單位管理人員的工資及提取的福利費,生產加工單位房屋、建築物、機器設備等的折舊和修理費、生產單位固定資產租賃費、機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攤銷、取暖費、水電費、辦公費、差旅費、保險費、試驗檢驗費、季節性停工和機器設備修理期間的停工損失以及其他製造費用。
2、流通加工成本項目的歸集
(1)直接材料費用的歸集。直接材料費用中,材料和燃料費用數額是根據全部領料憑證匯總編制的「耗用材料匯總表」確定的;外購動力費用是根據有關憑證確定的。
在歸集直接材料費用時,凡能分清某一成本計算對象的費用,應單獨列出,以便直接計入該加工對象的成本計算單中;屬於幾個加工成本對象共同耗用的直接材料費用,應當選擇適當的方法,分配計入各加工成本計算對象的成本計算單中。
(2)直接人工費用的歸集。計入成本中的直接人工費用的數額,是根據當期「工資結算匯總表」和「職工福利費計算表」來確定的。
「工資結算匯總表」是進行工資結算和分配的原始依據。它是根據「工資結算單」按人員類別(工資用途)匯總編制的。「工資結算單」應當依據職工工作卡片、考勤記錄、工作量記錄等工資計算的原始記錄編制。
「職工福利費計算表」是依據「工資結算匯總表」確定的各類人員工資總額,按照規定的提取比例計算後編制的。
(3)製造費用的歸集。製造費用是通過設置製造費用明細賬,按照費用發生的地點來歸集的。製造費用明細賬按照加工生產單位開設,並按費用明細賬項目設專欄組織核算。流通加工製造費用表的格式可以參考工業企業的製造費用表的一般格式。由於流通加工環節的折舊費用、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等占成本比例較大,其費用歸集尤其重要。

㈢ 電商倉儲外包費用怎麼計算

我們通過最直接的案例成本算一筆賬,以平均日單量300單到400單的某服裝電商公司為例:
自營物流成本(月)
倉庫租金:1000平米*20元/平米/月=20000元
人員工資:8人*3500元/人(工人)+5500(主管)=33500元
系統分攤:約 2300元/月
行政費用:約2500元/月
公司管理成本:3350元/月
總計成本:61650元
第三方倉儲物流服務公司收費(月)
倉庫租金:0.42元/件/月*40000=16800元
正常操作費用:3.31元/單*400*30=39720元
逆向操作費用:3.5/單*400*30*6%=2520元
總體成本:59040元
簡單一算就可以看到,自營物流成本為61650元/月,外包收費為59040元/月,總體成本減少相差2610元,使用第三方可以降低幅度4.2。

㈣ 物流成本核算方法是什麼

物流成本核算是根據企業確定的成本計算對象,採用相適應的成本計算方法,按照規定的成本項目,通過一系列的物流些用匯集與分配,從而計算出各物流環節成本計算對象的實際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通過物流成本計算,可以如實地反映物流經營過程中的實際耗費,同時,也是對各種物流費用實際支出的控制過程。

概念

物流成本核算與應用中存在的問題: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不明確。物流成本的會計核算方法不明確。物流成本核算與管理沒有超出財務會計的范圍。物流成本核算的標准不統一。缺乏懂得物流知識的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人員。

物流成本核算是物流會計核算的一項重要工作,面對物流成本核算復雜多變的特點,為了在特定經濟環境下進行合理的賬務處理,就必須做出必要的假設條件,這種假設也是物流成本核算原則確立的基本前提。

㈤ 物流成本核算的程序方法都有哪些內容

物流成本核算的程序:
1、企業物流成本的確認
1)采購供應成本的確認。
2)生產活動物流成本的確認。
3)企業內物流成本的確認。
4)銷售物流成本的確認。
5)回收物流成本的確認。
2、企業物流會計的核算
1)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2)企業物流會計的賬戶設置。
3)企業物流會計的賬務處理。
4)物流成本會計的財務核算。
5)物流成本會計信息的報告。
物流成本核算的方法:
1、一般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
物流成本核算的主要方法有按支付形態計算物流成本、按功能計算物流成本、按適用對象計算物流成本三種。
1、按支付形態計算物流成本。
2、按功能計算物流成本。
3、按適用對象計算物流成本。
4、按物流作業核算物流成本。
2、隱性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
隱性成本是一種隱藏於經濟組織總成本之中、游離於財務審計監督之外的成本。隱性成本是由於經濟主體的行為而有意無意造成的具有一定隱蔽性的將來成本和轉移成本,是成本的將來時態和轉嫁的成本形態的總和。
1)標准成本制訂。
2)隱性物流成本的計算與賬務處理。

㈥ 怎麼計算物流成本啊

一邊一般情況下這個物流成本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也就是說在這個運輸過程中使用的人工成本,還有這個車輛的成本,還有隻有是這個物品,破損的成本一般都是這幾個這幾個方面可能厄有的公司他們計算物流成本的情況不一樣,包括的方面也不一樣,具體要看公司的物流包括哪些方面。

㈦ 物流企業成本成本怎麼核算

一、物流成本應包括:商品車輛折舊;修理費用、通行費、燃料費、司機工資和其他費用;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空車和重型車輛的燃料成本,這可以用汽油的成本來計算。成本會計不使用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的概念。它是企業財務計算中使用的計算公式,與成本核算沒有什麼關系。

二、一般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

物流成本核算的主要方法有按支付形態計算物流成本、按功能計算物流成本、按適用對象計算物流成本三種。

1、按支付形態計算物流成本。

2、按功能計算物流成本。

3、按適用對象計算物流成本。

4、按物流作業核算物流成本。

(7)自營物流成本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根據物流成本的冰山理論,有很多項物流成本是隱藏的,物流成本可大可小,完全在於其計算的范圍和方法。因此,在計算物流成本時,必須首先明確計算條件。如果無視計算條件,物流成本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物流成本的計算條件指:物流范圍、物流功能范圍和會計科目范圍。

1、物流范圍物流范圍顧名思義,指的是物流的起點和終點的長短。人們通常所講的物流有:原材料物流,即原材料從供應商轉移到工廠時的物流;工廠內物流,即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在工廠的不同車間、不同地點的轉移和存儲;

從工廠到倉庫的物流;從倉庫到客戶的物流,這個范圍相當廣闊。所以,從哪裡開始到哪裡為止,作為物流成本的計算對象,會引起物流成本發生很大的變化。

2、物流功能范圍物流功能范圍是指在運輸、保管、配送、包裝、裝卸、信息管理等眾多的物流功能中,把哪種物流功能作為計算對象。可以想見,把所有的物流功能作為計算對象的成本與只把運輸、保管這兩種功能作為計算對象,所得到的成本會相差懸殊。

㈧ 物流成本的核算都有哪些方法

物流成本的核算:
1、按支付形態劃分並核算物流成本。
把物流成本分別按運費、保管費、包裝材料費、自家配送費(企業內部配送費)、人事費、物流管理費、物流利息等支付形態記賬。從中可以了解物流成本總額,也可以了解什麼經費項目花費最多。對認識物流成本合理化的重要性,以及考慮在物流成本管理應以什麼為重點,十分有效。
2、按功能劃分並核算物流成本。
分別按包裝、配送、保管、搬運、信息、物流管理等功能來核算物流費用。從這種方法可以看出哪種功能更耗費成本,比按形態計算成本的方法能更進一步找出實現物流合理化的症結。而且可以計算出標准物流成本(單位個數、質量、容器的成本),進行作業管理,設定合理化目標。
3、按適用對象劃分並核算物流成本的方法。
按適用對象核算物流成本,可以分析出物流成本都用在哪一種對象上。如可以分別把商品、地區、顧客或營業單位作為適用對象來進行計算。
按支店或營業所核算物流成本,就是要算出各營業單位物流成本與銷售金額或毛收入的對比,用來了解各營業單位物流成本中存在的問題,以加強管理。
按顧客核算物流成本的方法,又可分按標准單價計算和按實際單價計算兩種計算方式。按顧客計算物流成本,可用來作為選定顧客、確定物流服務水平等制訂顧客戰略的參考。
按商品核算物流成本是指通過把按功能計算出來的物流費,用以各自不同的基準,分配各類商品的方法計算出來的物流成本。這種方法可以用來分析各類商品的盈虧,在實際運用時,要考慮進貨和出貨差額的毛收入與商品周轉率之積的交叉比率。
4、採用ABC成本法核算物流成本——物流ABC。
以活動為基礎的成本分析法是被人為確定和控制物流費用最有前途的方法。
以作業為基礎,把企業消耗的資源按資源動因分配到作業,以及把作業收集的作業成本按作業動因分配到成本對象的核算方法。其理論基礎是:生產導致作業的發生,作業消耗資源並導致成本的發生,產品消耗作業,因此,作業成本法下成本計算程序就是把各種資源庫成本分配給各作業,再將各作業成本庫的成本分配給最終產品或勞務。
以作業為中心,不僅能提供相對准確的成本信息,而且還能提供改善作業的非財務信息。以作業為紐帶,能把成本信息和非財務信息很好地結合起來,即以作業為基礎分配成本,同時以作業為基礎進行成本分析和管理。
應用作業成本法核算企業物流並進行管理可分為如下四個步驟:
1)界定企業物流系統中涉及的各個作業。作業是工作的各個單位,作業的類型和數量會隨著企業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在一個顧客服務部門,作業包括處理顧客訂單、解決產品問題以及提供顧客報告三項作業。
2)確認企業物流系統中涉及的資源。資源是成本的源泉,一個企業的資源包括有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生產維持成本(如采購人員的工資成本)、間接製造費用以及生產過程以外的成本(如廣告費用)。資源的界定是在作業界定的基礎上進行的,每項作業以涉及相關的資源,與作業無關的資源應從物流核算中剔除。
3)確認資源動因,將資源分配到作業。作業決定著資源的耗用量,這種關系稱作資源動因。資源動因聯系著資源和作業,它把總分類賬上的資源成本分配到作業。
4)確認成本動因,將作業成本分配到產品或服務中。作業動因反映了成本對象對作業消耗的邏輯關系,例如,問題最多的產品會產生最多顧客服務的電話,故按照電話數的多少(此處的作業動因)把解決顧客問題的作業成本分配到相應的產品中去。
採用適當的管理方法:
1、通過採用物流標准化進行物流管理。
物流標准化是以物流作為一個大系統,制訂系統內部設施、機械設備、專用工具等各個分系統的技術標准。制訂系統內各個分領域如包裝、裝卸、運輸等方面的工作標准,以系統為出發點,研究各分系統與分領域中技術標准與工作標準的配合性,統一整個物流系統的標准。物流標准化使貨物在運輸過程中的基本設備統一規范,如現有托盤標准與各種運輸裝備、裝卸設備標准之間能有效銜接,大大提高了托盤在整個物流過程中的通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貨物運輸、儲存、搬運等過程的機械化和自動化水平的提高,有利於物流配送系統的運作效率,從而降低物流成本。
2、通過實現供應鏈管理,提高對顧客物流服務的管理來降低成本。
實行供應鏈管理不僅要求本企業的物流體制具有效率化,也需要企業協調與其他企業以及客戶、運輸業者之間的關系,實現整個供應鏈活動的效率化。正因為如此,追求成本的效率化,不僅僅企業中物流部門或生產部門要加強控制,同時采購部門等各職能部門都要加強成本控制。提高對顧客的物流服務可以確保企業利益,同時也是企業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方法之一。
3、藉助於現代信息系統的構築降低物流成本。
要實現企業與其他交易企業之間的效率化的交易關系,必須藉助與現代信息系統的構築,尤其是利用互聯網等高新技術來完成物流全過程的協調、控制和管理,實現從網路前端到最終端客戶的所有中間過程服務。一方面是各種物流作業或業務處理正確、迅速地進行;另一方面,能由此建立起戰略的物流經營系統。通過現代物流信息技術可以將企業訂購的意向、數量、價格等信息在網路上進行傳輸,從而使生產、流通全過程的企業或部門分享由此帶來的利益,充分對應可能發生的各種需求,進而調整不同企業間的經營行為和計劃,企業間的協調和合作有可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完成,這可以從整體上控制了物流成本發生的可能性。同時,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迅速發展,使混雜在其他業務中的物流活動的成本能精確地計算出來,而不會把成本轉嫁到其他企業或部門。
4、從流通全過程的視點來加強物流成本的管理。
對於一個企業來講,控制物流成本不單單是本企業的事情,即追求本企業的物流效率化,而應該考慮從產品製成到最終用戶整個流通過程的物流成本效率化,亦即物流設施的投資或擴建與否要視整個流通渠道的發展和要求而定。例如,有些廠商是直接面對批發商經營的,因此,很多物流中心是與批發商物流中心相吻合,從事大批量的商品輸送,然而,隨著零售業界便民店、折扣店的迅速發展,客戶上要求廠商必須適應零售業這種新型的業態形式,展開直接面向零售店鋪的物流活動。因而,在這種情況下,原來的投資就有可能沉澱,同時又要求建立新型的符合現代物流發展要求的物流中心或自動化的設備。顯然,這些投資盡管從企業來看,增加了物流成本,但從整個流通過程來看,卻大大提高了物流績效。
5、通過效率化的配送降低成本。
對於用戶的訂貨要求盡力短時間、正確的進貨體制是企業物流發展客觀要求,但是,隨著配送產生的成本費用要盡可能降低,特別是多頻度、小單位配送要求的發展,更要求企業採取效率化的配送,就必須重視配車計劃管理,提高裝載率以及車輛運行管理。
一般來講,企業要實現效率化的配送,就必須重視配車計劃管理,提高裝載率以及車輛運行管理。通過構築有效的配送計劃信息系統就可以使生產商配車計劃的制訂與生產計劃聯系起來進行,同時通過信息系統也能使批發商將配車計劃或進貨計劃相匹配,從而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運輸和進貨成本。
6、通過削減退貨來降低物流成本。
退貨成本也是企業物流成本中一項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往往佔有相當大的比例,這是因為隨著退貨會產生一系列的物流費,退貨商品損傷或滯銷而產生的經濟費用以及處理退貨商品所需的人員費和各種事務性費用,特別是存在退貨的情況下,一般是商品提供者承擔退貨所發生的各種費用,而退貨方因為不承擔商品退貨而產生的損失,因此,容易很隨便地退回商品,並且由於這類商品大多數數量較少,配送費用有增高的趨勢。不僅如此,由於這類商品規模較小,也很分散,商品入庫,賬單處理等業務也很復雜。由此,削減退貨成本是物流成本控制活動中需要特別關注的問題。

㈨ 物流成本核算的程序是什麼


物流成本核算
的程序分為企業物流成本的確認和
企業物流
會計
的核算兩部份。1、企業物流成本的確認
1)采購供應成本的確認。
2)生產活動物流成本的確認。
3)企業內物流成本的確認。
4)銷售物流成本的確認。
5)回收物流成本的確認。
2、企業物流會計的核算
1)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2)企業物流會計的
賬戶
設置。
3)企業物流會計的
賬務處理

4)物流成本會計的
財務核算

5)物流成本會計信息的報告。物流成本核算的方法一、一般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
物流成本核算的主要方法有按支付形態計算物流成本、按功能計算物流成本、按適用對象計算物流成本三種。
1、按支付形態計算物流成本。
2、按功能計算物流成本。
3、按適用對象計算物流成本。
4、按
物流作業
核算物流成本。
二、
隱性物流成本
的核算方法
隱性成本是一種隱藏於經濟組織
總成本
之中、游離於
財務審計
監督之外的成本。隱性成本是由於
經濟主體
的行為而有意無意造成的具有一定隱蔽性的將來成本和
轉移成本
,是成本的將來時態和轉嫁的成本形態的總和。
1)標准成本制訂。
2)隱性物流成本的計算與賬務處理。

㈩ 如何進行物流成本核算

一、一般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

物流成本核算的主要方法有按支付形態計算物流成本、按功能計算物流成本、按適用對象計算物流成本三種。

1、按支付形態計算物流成本。

2、按功能計算物流成本。

3、按適用對象計算物流成本。

4、按物流作業核算物流成本。

二、隱性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

隱性成本是一種隱藏於經濟組織總成本之中、游離於財務審計監督之外的成本。隱性成本是由於經濟主體的行為而有意無意造成的具有一定隱蔽性的將來成本和轉移成本,是成本的將來時態和轉嫁的成本形態的總和。

1)標准成本制訂。

2)隱性物流成本的計算與賬務處理。

(10)自營物流成本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企業物流的一切活動最終體現為經濟活動,經濟活動必然要求進行經濟核算,計算成本、考核業績。所以物流成本核算貫穿於企業整個物流活動的全過程。由於企業的物流活動包括運輸、倉儲、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處理等多個環節,決定了企業物流成本核算必然包括以下內容:

1、倉儲成本核算。

2、運輸成本核算。

3、配送成本核算。

4、物流包裝成本核算。

5、裝卸搬運成本核算。

6、流通加工成本核算。

7、物流信息成本核算。

8、其他物流成本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