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預計合同怎麼算成本
擴展閱讀
工具欄怎麼固定顯示出來 2025-05-14 03:13:50
崩壞三如何下資源語音包 2025-05-14 02:50:06

預計合同怎麼算成本

發布時間: 2022-09-01 17:33:23

❶ 合同預計總成本怎麼算

您好!
這兩種說法都是正確的。
建造合同裡面預計合同總成本里包含營業稅.
「總成本」包括「稅金」。所以這兩個等式都是正確的。
正如會計教材上有「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也有「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利潤」一樣。
建造合同成本包括從合同簽訂開始至合同完成止所發生的、與執行合同有關的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
直接費用是指為完成合同所發生的、可以直接計入合同成本核算對象的各項費用支出。直接費用包括四項費用:耗用的人工費用、耗用的材料費用、耗用的機械使用費和其他直接費用(指直接可計入合同成本的費用)。
間接費用是企業下屬的施工單位或生產單位為組織生產和管理施工生產活動所發生的費用,包括臨時設施攤銷費用和施工、生產單位管理人員工資、獎金、職工福利費、勞動保護費、固定資產折舊費及修理費、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攤銷、取暖費、水電費、辦公費、差旅費、財產保險費、工程保修費、排污費等。
直接費用在發生時直接計入合同成本;間接費用應在期末按系統、合理的方法分攤計入合同成本。常見的用於間接費用分攤的方法有人工費用比例法和直接費用比例法。
合同完成後處置殘余物資取得的收益等與合同有關的零星收益,應當沖減合同成本。
合同成本不包括應當計入當期損益的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因訂立合同而發生的有關費用,應當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希望對您能有所幫助!祝您學習進步,工作順利!

❷ 合同成本的合同成本的計算

(一)營業稅的計算
1、建築業營業稅適用稅率為3%,服務業營業稅稅率為5%。
應交稅金a=合同總額×適用稅率
2、營業稅附加稅:城市建設維護費 7%、教育附加費3%、地方教育附加費1%、防洪保安費 0.1%、印花稅 0.05%。前三項附加稅的計稅標准一樣,即:
附加稅=應交稅金a ×11%;
防洪保安費=合同總額×0.1%;
印花稅=合同總額×0.05%
可以將主稅與附加稅合起來計算:
建安項目營業稅及附加=項目總額×3.48%;
服務項目營業稅及附加=項目總額×5.7%
(二)增值稅的計算
1、增值稅的稅率為17%。以單純的設備采購項目為例,首先項目總額是含稅金額,要先換算為不含稅金額:
不含稅項目金額a=項目總額/1.17;
應交增值稅額b=a×17%;
可抵扣稅額c=不含稅設備采購成本×17%;
實交增值稅額=b-c
2、增值稅附加稅。與營業稅附加稅是一樣的。所以貨物銷售的主稅與附加稅合起來計算為:
應交增值稅及附加=(a-不含稅設備采購成本)×18.92%
(三)企業所得稅
假如我們公司的企業所得稅率為15%:則應交企業所得稅=(項目毛利-間接費用-營業稅金) ×15% 包括二種費用:
1、佔用自有流動資金產生的財務費用
財務費用=(付款合同總額×0.72%)/360 ×佔用資金日期
2、佔用貸款資金產生的財務費用
財務費用=(付款合同總額×6.12%)/360 ×佔用資金日期
註:6.12%為一年期銀行貸款利率;佔用資金日期=回收資金日期-付出款日期;付款合同總額越高,項目資金回收期越長,財務費用就越大。
項目凈利=項目毛利-間接費用-[[應交營業稅]]及附加-應交增值稅及附加-應交企業所得稅-應承擔的財務費用

❸ 合同履約成本怎麼算

確認為資產的合同履約成本,企業為履行合同發生的成本,不屬於其他企業會計准則規范范圍且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應當作為合同履約成本確認為一項資產。
該成本與一份當前或預期取得的合同直接相關,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製造費用(或類似費用)、明確由客戶承擔的成本以及僅因該合同而發生的其他成本;該成本增加了企業未來用於履行履約義務的資源;該成本預期能夠收回。企業應當在下列支出發生時,將其計入當期損益:管理費用。
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或類似費用),這些支出為履行合同發生,但未反映在合同價格中。與履約義務中已履行部分相關的支出。無法在尚未履行的與已履行的履約義務之間區分的相關支出。

❹ 怎麼計算預期的項目成本是多少

上面題目本身就是錯的

一個項目經理預測一個項目將用時14周,耗資60 000美元。在簽署合同文件時,客戶加了一項遲交工罰款條款,9周以後每遲交一周罰款2 000美元。職能經理的估算最多可以對項目趕上4周,但要增加成本9000美元。假設這個項目經理採用這個決定,並且成本是項目經理所在組織的追求目標,那麼項目成本是多少?

A.69 000美元

B. 71 000美元

C. 70 000美元

D. 62 000美元

答案:「C . 70000美元。」

用10周完成項目:

原始成本=60000美元

附加成本(趕工4周的成本)=9000美元

遲交工罰款(在這個案例中為1周)=2000美元

總成本= 71000美元(答案選項B)

但是如果項目經理代表客戶,實際上應支付給承辦商的總費用減少了關鍵信息是追求標準是成本而不是進度,因此,對項目經理最有利的是接受10000美元的罰款而延誤五周工期。這樣的項目的成本是60000美元加上10000美元=70000美元。

如果要追求進度,則選B;如果要追求成本,則選C
這才是原題的正確描述

❺ 預計完成合同尚需發生成本在是實際工作中怎麼確定

問下搞工程預算的同事。
一般而言,施工企業在作出投標決定後,工程預算人員在編制標書的過程中,會估計出一個成本數(反過來說,就是如果按這個某個價格投標,是賺還是虧,估計能賺多少錢)。
一旦中標後,估計的這個成本數就是「完成合同需要發生的成本」。
當然,隨時間的變化,估計的這個成本數會發生變化(如柴油價格上漲,再如砂石價格下降,再如進場後發現施工所處的地理和人文環境比預料的要困難),也就是說「完成合同需要發生的成本」會存在一個動態調整的過程。
規范性的企業會同步編制出一個詳細清單(如工程成本動態跟蹤表之類的表格)。
到了這一步,你還要注意一下,工程預算人員眼中的成本指肯定要花的成本(包括已經落實的支出和未落實的支出,他們一般不管付了多少錢),財務賬上登記的是已經付款的,口徑不一致,需要對照明細項目挨個兒計算。
簡單的舉個例子:
主體工程(實際很細,這里簡單一點):預算成本100元;
附屬工程(尚未施工):預算成本:30元
則預算總成本為130元
財務上對主體工程付款70元,這個數就是你問題中的「累計實際發生成本」,而你問題中的「預計完成合同尚需發生成本」是130-70=60元。
註:離開施工企業已經好多年,上述回復僅供參考。

❻ 如何填報合同預計成本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建造合同成本包括從合同簽訂開始至合同完成止所發生的、與執行合同有關的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直接費用是指為完成合同所發生的、可以直接計入合同成本核算對象的各項費用支出,直接費用包括四項費用,耗用的人工費用、耗用的材料費用、耗用的機械使用費和其他直接費用。

❼ 建築施工中收入費用確認表中,累計實際發生的成本指哪些預計合同總成本怎麼確認

一、累計實際發生的成本指截至到當期時點按照合同規定已經發生的全部耗費,包括材料費、人工費、租賃費、運費、稅費及為了該工程的管理費用等。
二、預計合同總成本的確認是按照公司預算部門對該項工程做的預算成本,及項目在施工期間的簽證變更。

❽ 怎麼計算累計實際發生合同成本占合同預計總成本的比例確定完工進度

(1)2011年完工進度=2 500/(2 500+3 750)×100%=40%

2011年應確認的合同收入=6 000×40%=2 400(萬元)

2011年應確認的合同費用=(2 500+3 750)×40%=2 500(萬元)

2011年應確認的合同毛利=2 400-2 500=-100(萬元)

2011年末應確認的合同預計損失=(2 500+3 750-6 000)×(1-40%)=150(萬元)

借:主營業務成本 2 5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2 400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100

借:資產減值損失 150

貸:存貨跌價准備 150

(2)2012年完工進度=(2 500+3 575)/(2 500+3 575+675)×100%=90%

2012年應確認的合同收入=(6 000+1 000)×90%-2 400=3 900(萬元)

2012年應確認的合同費用=(2 500+3 575+675)×90%-2 500=3 575(萬元)

2012年應確認的合同毛利=3 900-3 575=325(萬元)
借:主營業務成本 3 575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325

貸:主營業務收入 3 900

(3)2013年完工進度=100%
2013年應確認的合同收入=7 000-2 400-3 900=700(萬元)

2013年應確認的合同費用=6 775-2 500-3 575=700(萬元)

2013年應確認的合同毛利=700-700=0

借:主營業務成本 7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700

借:存貨跌價准備 150

貸:主營業務成本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