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結轉成本是什麼意思,月末應該怎樣做賬
結轉成本是指生產產成品,需要把成本轉入到產成品中,月末結轉就叫結轉成本。
借:產成品
貸:生產成本-原材料
生產成本-人工費
生產成本-製造費用
② 結轉本月產品銷售成本是什麼意思
在產成品被銷售後,由於庫存產品減少了,就需要將該產成品的產品成本從庫存成本中減少,而減少的這部分產品成本即成為了「產品銷售成本」。
銷售過程是工業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第三階段。在這階段中,企業通過產品的銷售,收回貨幣資金,以保證企業再生產的進行。企業應通過計算結轉產品的銷售成本,並將其與當期實現的銷售收入相配比,從而計算出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實現的產品銷售利潤或發生的虧損。
產品銷售成本計算的對象是每一種已銷售的產品。由於產品銷售成本是已售產品的生產成本,因而,產品銷售成本的計算,實質上是已售產品生產成本的結轉。
在通常情況下,各批完工產品的生產成本是不相同的,因而,計算結轉產品銷售成本的關鍵是如何確定已售產品的單位生產成本。
(2)當月結轉成本怎麼理解擴展閱讀:
商品銷售成本的結轉:
商品銷售成本的結轉,有隨銷售隨結轉和定期結轉兩種做法。隨銷售隨結轉即在商品銷售的同時結轉成本,定期結轉一般在月終一次結轉成本。
商品銷售成本結轉的方式有分散結轉和集中結轉兩種。
分散結轉方式是按照庫存商品明細賬戶逐一計算商品銷售成本,逐筆登記結轉的方式。這種方式計算工作量較大,但能提供每個品種的商品銷售成本詳細資料。
集中結轉方式是按照庫存商品明細賬戶的期末結存數量乘以進貨單價,計算出期末結存金額,然後按大類匯總,在商品類目賬上倒算出商品銷售成本,並進行集中結轉,不再逐筆計算和結轉每個品種的商品銷售成本的方式。這種方式工作簡化,但不能提供每一種商品的銷售成本。
此外,對非商品銷售的發出商品的計算和結轉,包括加工商品發出、商品短缺等,採用隨發生隨結轉的方式。對其計算的單價確定有兩種方法:一是採用逐日結轉商品銷售成本的,按商品明細賬的當日結存商品的單價計算;二是採用定期結轉商品銷售成本的,按期初結存商品的單價計算。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產品銷售成本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銷售成本
③ 月末為什麼要結轉成本 怎麼結轉
月末有兩項成本需要結轉,一個是結轉已完工產品,一個是結轉已銷產品成本。目的是正確計算企業的產品成本,核算企業的盈虧,編制財務報告。具體結轉的方法如下:
1、結轉製造費用,期末計算成本之前將製造費用余額全部轉入生產成本,分錄為:
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2、結轉完工產品成本,將完工產品負擔的生產成本轉出,分錄為: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3、結轉銷售成本,將銷售出去的產品的庫存成本結轉,分錄為: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4、以上所有完畢之後,月末結轉,先結轉收入類,分錄為:
借: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營業外收入
貸:本年利潤
5、再結轉費用成本類,分錄為: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支出/營業外支出/營業稅金及附加/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
6、最終將本年利潤余額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可在年終時做),分錄為:
盈利
借:本年利潤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虧損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本年利潤
結轉時,基本上都是從相反的方向轉到另一科目。雙向性的科目(如權益類本年利潤、利潤分配、資本公積等)借貸方都有可能,結轉時從相反方向結轉。而收入類科目結轉時肯定從借方結轉(因為發生時在貸方),成本費用類科目結轉時從貸方結轉(發生時在借方)。
④ 結轉成本是什麼意思
指把銷售的貨物從庫存商品結轉到主營業務成本核算。
主營業務成本是損益類賬戶,用來核算企業銷售商品、產品、提供勞務或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而發生的成本。其借方登記已銷售商品、產品、勞務供應等的實際成本,貸方登記期末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的數額,結轉後應無余額。
該名詞是會計在工作中常用的記賬方式。
⑤ 月末結轉成本是根據什麼來結轉的是主營業務收入嗎
月末結轉成本是根據本月發生的主營業務成本來結轉的,而不是主營業務收入。
月末,企業應根據本月銷售各種商品、提供的各種勞務等實際成本,計算應結轉的主營業務成本,借記本科目,貸記"庫存商品"、"勞務成本"科目。
採用計劃成本或售價核算庫存商品的,平時的營業成本按計劃成本或售價結轉,月末,還應結轉本月銷售商品應分攤的產品成本差異或商品進銷差價。
企業以庫存商品進行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在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且公允價值
某公司主營業務成本示意圖能夠可靠計量的情況下)或債務重組,應按照該用於交換或抵債的庫存商品的賬面余額,借記本科目,貸記"庫存商品"科目。已計提存貨跌價准備的,還應同時結轉已計提的存貨跌價准備。
(二)企業本期發生的銷售退回,一般可以直接從本月的銷售商品數量中減去,也可以單獨計算本月銷售退回商品成本,借記"庫存商品"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根據建造合同准則確認合同收入時,按應確認的合同費用,借記本科目,按應確認的合同收入,貸記"主營業務收入"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科目。
合同完工時,還應按相關建造合同已計提的預計損失准備,借記"存貨跌價准備--合同預計損失准備"科目,貸記本科目。
期末,應將本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應無余額。
⑥ 月末結轉本月完工產品成本,什麼意思
本月結轉完工產品
借:產成品
貸:生產成本
生產某種產品領用原材料,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
月末分配生產工人工資
借:生產成本
貸:應付工資
月末製造費用轉入生產成本,(製造費用包括了,領用的輔料、水、電費、修理費等)
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月末轉成本
借:產成品(所生產的產品)
貸:生產成本
如無在產品,生產成本無余額
本月如銷售此產品作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產成品
月末作轉利潤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⑦ 月末為什麼要結轉成本怎麼結轉
月末有兩項成本需要結轉,一個是結轉已完工產品,一個是結轉已銷產品成本.目的是正確計算企業的產品成本,核算企業的盈虧,編制財務報告.具體結轉的方法如下:
1、結轉製造費用,期末計算成本之前將製造費用余額全部轉入生產成本,分錄為:
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2、結轉完工產品成本,將完工產品負擔的生產成本轉出,分錄為: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3、結轉銷售成本,將銷售出去的產品的庫存成本結轉,分錄為: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4、以上所有完畢之後,月末結轉,先結轉收入類,分錄為:
借: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營業外收入
貸:本年利潤
5、再結轉費用成本類,分錄為: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支出/營業外支出/營業稅金及附加/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
6、最終將本年利潤余額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可在年終時做),分錄為:
盈利
借:本年利潤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虧損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本年利潤
⑧ 請問各位大俠,月底如何結轉成本,是根據什麼結轉的
月底結轉成本的確是根據出庫單進行的,出庫單的數量是根據本月銷售的商品數量填制的,金額是根據當時購進商品時的成本價填制的。即在銷售某種商品的同時,結轉其相對應的成本。這些數據可以從明細賬里找。當然如果你們公司對商品進出庫有要求的話從其要求。
分錄為: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或原材料
⑨ 「結轉完工產品成本」是什麼意思
就是將生產完工的東西入庫 完工成品成本(製造成本),是指產品已全部完工時計入該種產品的生產費用總額。完工產品 成本核算包括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的分配、完工產品成本的核算和完工產品成本 結轉的核算。
結轉成本是在商品銷售時, 確認收入,結轉成本。 確認收入是收到的錢,作為收入。 自己倉庫的商品,在裡面投的錢,作為成本。 差額,這就是賺的。 所以准則上,分成兩步。 結轉成本,可以理解為,賣的這個商品的成本。 原來在自己倉庫里是資產。 賣的那一刻,實現收入,同時也付出了成本。
拓展資料:
結轉的目的有四個
一是為了結出本會計科目的余額
二是為了計算本報告期的成本
三是為了計算當期的損益和利潤的實現情況
四是為了保持會計工作的連續性,一定要把本會計年度末的余額轉到下個會計年度
財務月末需結轉的模塊 1.各類收入 2成本支出 3期間費用 4各項稅金 5本年利潤(僅年末)
月末結轉的流程 成本歸集與結轉→結轉增值稅→計提費用及稅金→結轉當期損益→利潤分配(僅年末) 1、成本歸集與結轉(純銷售型企業請忽略前三步)
(1)結轉本月領用的原輔材料
借:生產成本(主要材料) 製造費用(輔助材料)
貸:原材料
(2)結轉本月製造費用(後文有此部分的細節補充) 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3)結轉本月完工產品成本(後文有此部分的細節補充)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4)結轉本月銷售產品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2、結轉增值稅
(1)月份終了,將當月應交未交增值稅額從「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轉入「未交增值稅」科目。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2)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月份終了,將當月多交的增值稅額自「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轉入「未交增值稅」科目。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多交增值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