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機會成本怎麼算
機會成本,是放棄了的最大代價。
這個定義里,有兩組關鍵詞,「放棄了的」和「最大代價」
分別解釋一下:
1)「放棄了的」
放棄了的,是你原本有的選,有的可放棄。
有的選項,一目瞭然:
比如,兩個姑娘A和B都願意嫁給你,你娶了A,那你「放棄了的」是和B共結連理,而不是和劉亦菲。
有的選項,需要理性分析才可看見:
比如,劉翔如果一開始就不練跨欄,那他放棄的不是打NBA的機會,而是110米跨欄,打NBA那是姚明才有的選項。
2)「最大代價」
最大代價,才是成本。
舉個例子,就明白了。
假設你現在可以做三個項目,分別是A,B,C,做A的收入是100,B的收入是200,C的收入是300,那如果這三個項目只能做一個,那做A或B的成本,都是放棄做C的300,而做C項目的成本是放棄做B的200。
即三者成本如下:
A:300
B:300
C:200
3)綜上所述,機會成本,說的一個是機會(放棄了的),一個是成本(最大代價)。
做任何事情都有成本,而機會成本,是需要動用理性的力量加上一定的想像力才能計算得出來,不同的人(組織)能力、潛力不同,其所面對的機會成本不同。
具體如何計算,需緊扣定義,具體數值因人而異。
❷ 西方經濟學中的機會成本如何計算PS:舉例說明。
正在從事的經營活動的機會成本即為另一項經營活動應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種收入。
以下面的例子作為計算例子:
農民在獲得更多土地時,如果選擇養豬就不能選擇養其他家禽,養豬的機會成本就是放棄養雞或養鴨等的收益。假設養豬可以獲得9萬元,養雞可以獲得7萬元,養鴨可以獲得8萬元,那麼養豬的機會成本是8萬元,養雞的機會成本為9萬元,養鴨的機會成本也為9萬元。
在圖書館看書學習還是享受電視劇帶來的快樂之間進行選擇。那麼在圖書館看書學習的機會成本是少享受電視劇帶來的快樂,享受電視劇的機會成本是失去了在圖書館看書學習所得到的東西。
假若一人擁有一所房子,那人選擇自住的機會成本就是把房子租給他人所能擁得的收入。因為這機會成本並不牽涉實際金錢交易,所以也可成為隱含成本(implicitcost)。
(2)生產可能性邊界機會成本怎麼算擴展閱讀:
機會成本的兩個條件是:
1、所使用的資源具有多種用途
機會成本本質上是對不能利用的機會所付出的成本,因為企業選擇了這種用途,就必然喪失其它用途所能帶來的收益。如果資源的使用方式是單一的,那就談不上各個機會的利益比較。只有當資源具有多用性的時候,企業才要考慮機會成本,這是考慮機會成本的一個前提條件。
2、把可能獲得的最大收入視為機會成本
考慮機會成本時並不是指任何一個使用方式,而是指可能獲得最大的收入使用方式。在這里,需要強調可能性。
❸ 怎麼用生產可能性邊界表示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是生產可能性邊界某點切線的斜率;之所以隨著X的增大X的機會成本也增大,是因為要想得到某一產品(在可支配總額情況不變的情況下),意味著必將失去某一產品,通俗來講機會成本就是你要得到一樣東西時而要減少另一樣你想要的東西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同樣生產可能性邊界就是描述在你想同時想得到多種產品的情況下,如何將你手中的可利用資源最大效益的分配。舉例來說你有一百塊錢,你想要買鴨梨和土豆,鴨梨2元一個,土豆1元一個,你要買一個土豆所要付出的代價就是0.5個鴨梨,因為要買一個土豆的錢只夠買半個鴨梨,這0.5個鴨梨就是1個土豆的機會成本,同理1個鴨梨的機會成本就是2個potato。。如何最大效益的花掉這100元的大鈔,就要看你怎麼分配的去買了。首先如果你全買土豆,你可以買100個(超大一籮筐),如果你不想吃土豆,就想吃鴨梨你可以買50個鴨梨(半大一籮筐),這50和100 就是你的PPF圖像的X軸(鴨梨)和Y軸(土豆)上的坐標,你買的鴨梨和土豆永遠都不會超過這兩個點,因為你只有100元的大鈔,你的錢不會自動生小錢,你也不是劉謙變不出來錢。那如果鴨梨土豆都想吃怎麼辦呢?這就要看你怎麼花啦,假設你想吃30個鴨梨,那你剩下的錢就只夠買40個土豆,橫坐標和縱坐標分別是(30,40),注意這個點就是你想吃30個鴨梨的生產可能性邊界,你想多吃一個都不行。如果你比較摳,就買了15個鴨梨,和30個土豆(15,30),那就意味著你沒有最大效益的利用資源(即你手裡的100元),這個點就在你的生產可能性邊界之下(注意只要你的花費在生產可能性邊界下的任意一點,都說明你沒有充分利用資源),反之如果在生產可能性邊界外就說明這是現期無法達到的資源利用,說明你還不具備這個實力。那如果在生產可能性邊界之上,就說明你很聰明,資源都被你充分而有效的利用了。在這個圖上任意一點橫坐標所對應的縱坐標就是鴨梨所對應的土豆的機會成本,反之也成立,即任意一點縱坐標所對的橫坐標就是土豆所對應的鴨梨的機會成本。相信圖你會自己畫出來滴,因為我不會用電腦畫(高科技的東東不太懂),我的智商也就只能講到這水平了,希望對你能稍有些幫助。
❹ 機會成本應該如何計算
機會成本是指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所要放棄另一些東西的最大價值;也可以理解為在面臨多方案擇一決策時,被舍棄的選項中的最高價值者是本次決策的機會成本。
生活費不包含在機會成本中,因為生活費無論怎麼樣都要發生的,也就是固定成本,是不影響決策的。
機會成本=會計成本+隱含成本
這個公式是在企業經濟里用的,生活費也不算會計成本的,這里不適用。
❺ 機會成本怎麼計算啊
機會成本(又稱為擇一成本、替代性成本)指任何決策,必須作出一定的選擇,被舍棄掉的選項中的最高價值者即是這次決策的機會成本。機會成本對商業公司來說,可以是利用用一定的時間或資源生產一種商品時,而失去的利用這些資源生產其他最佳替代品的機會就是機會成本。
以下面的例子作為計算例子:
農民在獲得更多土地時,如果選擇養豬就不能選擇養其他家禽,養豬的機會成本就是放棄養雞的收益。假設養豬可以獲得A元,養雞可以獲得B元,那麼養豬的機會成本是B元,同樣的,養雞的機會成本則為A元。
在圖書館看書學習還是享受電視劇帶來的快樂之間進行選擇。那麼在圖書館看書學習的機會成本是少享受電視劇帶來的快樂,享受電視劇的機會成本是失去了在圖書館看書學習所得到的東西。
假若一人擁有一所房子,那人選擇自住的機會成本就是把房子租給他人所能擁得的收入。因為這機會成本並不牽涉實際金錢交易,所以也可成為隱含成本 (implicit cost)。
❻ 機會成本的計算公式
機會成本的計算公式=放棄的機會中項目收益最高的收益。
機會成本,是放棄的機會中收益最高的項目。例如某農民只能在養豬、養雞和養牛中擇一從事,養豬可以獲得9萬元,養雞可以獲得7萬元,養鴨可以獲得8萬元,那麼養豬的機會成本是8萬元,養雞的機會成本為9萬元,養鴨的機會成本也為9萬元。
(6)生產可能性邊界機會成本怎麼算擴展閱讀:
1、機會成本,是指企業為從事某項經營活動而放棄另一項經營活動的機會,或利用一定資源獲得某種收入時所放棄的另一種收入。另一項經營活動應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種收入即為正在從事的經營活動的機會成本。
在生活中,有些機會成本可用貨幣來衡量。例如,農民在獲得更多土地時,如果選擇養豬就不能選擇養雞,養豬的機會成本就是放棄養雞的收益。但有些機會成本往往無法用貨幣衡量,例如,在圖書館看書學習還是享受電視劇帶來的快樂之間進行選擇。
2、機會成本的特點
(1)機會是可選擇的項目
機會成本所指的機會必須是決策者可選擇的項目,若不是決策者可選擇的項目便不屬於決策者的機會。例如某農民只會養豬和養雞,那麼養牛就不會是某農民的機會。
(2)機會成本是有收益
放棄的機會中收益最高的項目才是機會成本,即機會成本不是放棄項目的收益總和。例如某農民只能在養豬、養雞和養牛中擇一從事,若三者的收益關系為養牛>養豬>養雞,則養豬和養雞的機會成本皆為養牛,而養牛的機會成本僅為養豬。
(3)機會成本與資源稀缺
在稀缺性的世界中選擇一種東西意味著放棄其他東西。一項選擇的機會成本,也就是所放棄的物品或勞務的價值。機會成本是指在資源有限條件下,當把一定資源用於某種產品生產時所放棄的用於其他可能得到的最大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