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首都鋼鐵企業製造成本怎麼分配
擴展閱讀
數字圖書館有哪些工具 2025-05-14 14:01:55
鑽石卡隨機搶多少 2025-05-14 13:57:27
為什麼更新資源包這么慢 2025-05-14 13:50:36

首都鋼鐵企業製造成本怎麼分配

發布時間: 2022-08-30 12:56:45

① 首都鋼鐵廠有多少台煉鋼爐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18

② 首都鋼鐵公司的企業理念

一、企業使命爭新型工業先鋒,鑄鋼鐵強國脊樑,當現代文明創造者,做和諧社會實踐者
二、戰略願景建鋼鐵精品基地,創國際知名品牌。躋身世界500強行列。成為自主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強大的國際一流企業
三、經營理念落實科學發展觀,走質量效益型發展道路
四、企業精神務實創新,追求卓越
五、價值觀以人為本,誠信為先。追求企業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共同提高
六、武鋼人形象嚴格、認真、忠誠、奉獻

③ 當年首鋼選址北京的有利條件是

以下信息,轉自網路:區位優勢1:工業原料。首鋼需要煤炭燃料,而門頭溝的煤礦儲藏面積近700平方公里,佔全區總面積的一半,是我國五大無煙煤產地之一。因此選址緊鄰門頭溝區。
區位優勢2:臨近水源。流經整個門頭溝的永定河在進入石景山區後,緊鄰首鋼,修建引水渠即可,工程量小。
區位優勢3:環境保護。北京屬於季風氣候,冬天刮西北風、夏天刮東南風。為了防止工業對城市的污染,建成要在北京的西南和東北方位選址,石景山首鋼屬於北京西南。
區位優勢4:交通便利。首鋼位於長安街西側延長線上,產品運輸交通便利

④ 關於首都鋼鐵集團職工的薪酬是怎樣的情況

首鋼的待遇不錯。純國企,不存在坑蒙拐騙。

⑤ 首都鋼鐵廠計劃八月生產鋼15萬噸。結果上旬生產5.8萬噸,比中旬少生產0.9萬噸,下旬生產多少萬噸

⑥ 首都鋼鐵公司的發展簡史

1958年石景山鋼鐵廠擬擴建成年產 140萬噸鐵、60萬噸鋼的鋼鐵公司。1959年興建遷安鐵礦基地,先後建成大石河、水廠等鐵礦山和選礦廠及龍泉霧、密雲石灰石礦,1972年實現鐵礦石、石灰石全部自給。特別是選礦廠推廣細篩再磨新技術,精礦品位由63%提高到68.28%,被評為全國優質產品。1959年和1972年先後建成三號、四號高爐。1978年對二號高爐進行技術改造,採用了37頂新技術。其中有無料鍾爐頂、噴吹煤粉、頂燃式熱風爐、自動控制、爐前沖渣、折疊式堵渣機以及消煙、消音、除塵等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1958年,開始建設中國第一座氧氣頂吹轉爐,於1962年10月2日煉出了第一爐鋼;1964年有三座30噸氧氣頂吹轉爐的煉鋼廠正式投產,成為中國的第一個氧氣頂吹轉爐煉鋼廠。經技術改進後,1982年該廠的實際產量為原設計能力的2.4倍。1982年,首都鋼鐵公司主要設備有高爐四座、30噸氧氣頂吹轉爐3座,850/650毫米開坯機、300毫米小型連軋機及焊管軋機等。
1978年後,首都鋼鐵公司推行經濟責任制,經濟效益顯著提高。
1958年以後,北京地方鋼鐵工業也發展起來,建立了北京鋼廠、北京特殊鋼廠等19個冶煉與加工企業。設備有高爐、電爐、真空精煉爐、電渣爐等。產品品種比較齊全,板、管、絲、帶、型材都具有一定規模,包括國防、電子工業用的磁性、彈性、膨脹、雙金屬等精密合金材料等。1982年,這些廠共計產鋼36.4萬噸,鋼材54.2萬噸。為了適應專業化協作要求,1983年初,這19個企業全部並入首都鋼鐵公司。

⑦ 原首都鋼鐵公司現建成什麼單位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05

⑧ 最初建首都鋼鐵廠時考慮的主要因素是

最初建首都鋼鐵廠時考慮的主要因素接近煤炭產區(接近 原料和燃料產區)。
首都鋼鐵廠:位於北京市石景山區,前身為石景山鋼鐵廠,1966年改稱首都鋼鐵公司。改革開放以來獲得巨大發展,成為以鋼鐵業為主,兼營采礦、機械、電子、建築、房地產、服務業、海外貿易等多種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跨國經營的大型企業集團。 2007年集團銷售收入1090億元,實現利潤水平43億元,鋼產量1540萬噸,職工近8萬人。在中國企業聯合會按2006年數據評選的中國製造業500強中,首鋼銷售收入列第10位;在中國企業500強中首鋼列第36位。
位於北京市石景山區,前身為石景山鋼鐵廠,1966年改稱首都鋼鐵公司。1919年由原龍煙鐵礦公司籌建,1920年動工建設日產250噸的煉鐵爐,1922年因「直奉戰爭」停建。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侵入後又進行續建。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累計只產生鐵25萬噸。1945年10月部分修復開工,1948年產鐵3.6萬噸。解放後,石景山鋼鐵廠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解放後通過技術改造和建設,1958年建起了側吹轉爐,結束了首鋼有鐵無鋼的歷史,1964年建成了我國第一座30噸氧氣頂吹轉爐,在我國最早採用高爐噴吹煤技術,70年代末首鋼二號高爐成為當時我國最先進的高爐。1949年6月修復一號高爐,1951年12月修復二號高爐,僅1952年就產鐵34.2萬噸,超過解放前30年的總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