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若造假成本高後果是什麼
擴展閱讀
管家婆如何結轉商品成本 2025-05-14 16:24:31
工業去重油污產品哪個好 2025-05-14 16:16:11
如何養一隻雞的成本 2025-05-14 15:54:21

若造假成本高後果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8-30 06:57:32

1. 企業財務造假是普遍性的問題嗎 有什麼危害

嚴厲打擊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我認為對資本市場有著積極的深遠的影響, 會讓資本市場逐步恢復健康。 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其行為是極其惡劣的,將會造成投資人判斷失誤,使多數小散們虧損掉血汗錢,其性質同騙子無異。

存貨不實有些企業積壓多年的貨物,或已經淘汰過時應當報廢的物資不做賬務處理,或存貨的現實價格(或可變現價格)已明顯低於賬面歷史成本價值卻仍按歷史成本掛在存貨賬上,存貨價值不實,違背了企業會計准則確認的謹慎性原則,虛增了企業存貨價值。

費用資產化企業當期發生的費用應當計入當期產品生產(或商品經營)成本或期間費用。但有的企業卻將部分應該計入當期的費用計入待攤費用、遞延資產、無形資產等資產類會計科目。

使得企業當期損益不實;有的企業待攤費用不及時足額攤銷,而是長期掛賬,將本屬於期間費用的支出列作資產。企業通過將費用資產化,虛增了企業資產和所有者權益。

固定資產價值虛假企業固定資產價值不實主要表現在折舊不足、技術進步後造成的無形損耗不計、已毀損及不可用或不需用固定資產不處置等,虛增(減)企業資產。

2. 研發費用造假會產生什麼後果

例如:公司少計研發投入費用,進而虛增各期利潤等行為構成了研發費用造假。那麼會產生什麼後果呢?以江蘇省為例,在《江蘇省企業研究開發費用 省級財政獎勵資金管理辦法(實行)》的第十三條規定:對違反財經紀律,弄虛作假、截留、挪用、擠占資金等行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對相應的違法違規行為予以處理、處罰,依法追究有關單位及其相關人員責任,並視情況提請同級政府進行行政問責。

3. 投標提供虛假的財務狀況或者業績將承擔什麼後果

提供虛假的財務狀況或者業績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二條明確了以他人名義投標、以及五種以其他方式弄虛作假騙取中標的行為,並加大了對串通投標的處罰力度。
第四十二條使用通過受讓或者租借等方式獲取的資格、資質證書投標的,屬於招標投標法第三十三條規定的以他人名義投標。
投標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招標投標法第三十三條規定的以其他方式弄虛作假的行為:
(一)使用偽造、變造的許可證件;
(二)提供虛假的財務狀況或者業績;
(三)提供虛假的項目負責人或者主要技術人員簡歷、勞動關系證明;
(四)提供虛假的信用狀況;
(五)其他弄虛作假的行為。
參考:《招標投標法》第三十三條 投標人不得以低於成本的報價競標,也不得以他人名義投標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虛作假,騙取中標。
根據《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的規定,投標人不得有使用通過受讓或者租借等方式獲取的資格、資質證書投標或以他人名義投標行為。投標人不得有使用偽造、變造的許可證件、提供虛假的財務狀況或者業績、提供虛假的項目負責人或者主要技術人員簡歷、勞動關系證明、提供虛假的信用狀況等弄虛作假的行為。
違反前述規定的,不僅投標或者中標無效;還將被處以罰款、取消一定期限內參加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的投標資格,直至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還將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 成本高帶來不好的後果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31

5. 中國對造假作假的最高的法律處罰是什麼

那要看制假造假的對象是什麼了!就是看制假造假製造的是什麼!假葯最高刑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兩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假農葯、獸葯、化肥、種子最高刑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兩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最高刑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兩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最高刑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兩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有毒有害食品最高刑處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兩倍以下罰金,如果造成死亡或者對身體健康造成特別嚴重的危害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兩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不符合安全標準的產品最高刑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兩倍以下罰金。不符合衛生標準的化妝品銷售金額不滿五萬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並處或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兩倍以下罰金。其餘產品最高刑(銷售金額在2百萬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兩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偽造貨幣最高處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具體的你可以看一下我國的《刑法》的有關法條, http://www.fafawang.com/down/file.asp?id=1192

6. 上市公司財務造假一般會是什麼結果

法律分析: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後果有:有關主管部門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公司應當提供真實、完整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及其他會計資料,不得隱匿、謊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二百零二條 公司在依法向有關主管部門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等材料上作虛假記載或者隱瞞重要事實的,由有關主管部門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以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7. 會計造假的危害是什麼

1、會計造假嚴重擾亂了社會經濟秩序。就整個社會而言,會計資料是一種重要的社會資源,會計資料的質量直接影響資料使用者。會計資料是在會計核算過程中形成的、記錄和反映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的資料,是記錄會計核算過程和結果的重要載體,是政府管理部門、投資者、債權人以及社會公眾進行宏觀調控、改善經濟管理、評價財務狀況、防範經營風險、作出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會計造假不僅會破壞市場經濟秩序,導致宏觀調控和微觀決策的失誤,還會為經濟犯罪活動提供方便,滋生腐敗,甚至增加社會的不安定因素,最終擾亂社會的經濟關系、擾亂社會經濟秩序。
2、會計造假嚴重敗壞了會計行業的誠信。誠實守信是社會公德的基本要求,是每個公民的最基本道德規范,而作為經常與錢財打交道的會計工作和會計人員,更應誠信第一,真實客觀地反映經濟活動事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誠信是一個企業的生命,如果沒有誠信,企業要想能在市場中獲得生存和發展,簡直是痴人說夢,其最終的結局就是破產關門。而會計造假者弄虛作假、見利棄義,違背基本的職業道德,連最起碼的社會公德都沒有,怎指望他們把好經濟活動的「關口」?怎能讓投資者、管理當局、社會公眾相信他們的會計資料呢?又怎能讓我們會計行業和會計人員受到社會的尊重呢?

8. 企業造假工資是什麼後果

法律分析:企業造假工資的後果主要看其造假工資適用於什麼方面。如果是為了套取現金則構成了詐騙罪。如果是為了逃稅,則構成了偷稅。如果只是單純的偽造的話構成偽造證據罪,就是指故意製造虛假的證據材料的行為;包括模模擬實證據而製造假證據,或者憑空捏造虛假的證據,以及對真實證據加以變更改造,使其失卻或減弱證明作用的情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9. 假發票虛增成本1.8億,虛增費用3億,財務需承擔什麼法律後果

費用虛增,利潤虛減,涉嫌會計造假,違反會計法。
你這個算是超級大額的偷稅漏稅,被稅局查出來的話肯定要追究刑事責任的,勸你還是趕緊離開這家公司吧,劃清跟這家公司的一切關系。祝你好運

10. 造假會有什麼後果

產品造假的後果:
第一百四十條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作假口供造假的後果: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二條第一款第(一)項和第(二)項規定,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人民法院都可以根據行為人的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一百零四條又規定,對個人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一千元以下,拘留的期限為十五日以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中第118條規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二條規定的罰款、拘留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實踐中,有些法院對刑事訴訟中的偽證比較重視,對民事訴訟中的偽證行為重視得不夠。這是一種執法不嚴的表現。筆者認為,不僅要對在訴訟中偽造證據的行為人進行制裁,而且要對受當事人指使、收買而作偽證的人和在訴訟前製造偽證從重處罰。因為受他人指使、收買而作偽證的人明知違法而仍為之。而訴訟前製造偽證的人是有預謀、有組織的進行製造、提供偽證,社會危害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