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成本佔用比例低於多少不行
擴展閱讀
管家婆如何結轉商品成本 2025-05-14 16:24:31
工業去重油污產品哪個好 2025-05-14 16:16:11
如何養一隻雞的成本 2025-05-14 15:54:21

成本佔用比例低於多少不行

發布時間: 2022-08-30 04:57:57

① 你好,我想咨詢一下成本占收入的比例,費用占收入的比例,利潤總額占收入的比例都是多少才算是合理的。

一、成本占收入的比例,費用占收入的比例,利潤總額占收入的比例都沒有辦法給出合理的比率。因為這個與企業生產經營密切相關,不同地域的企業、不同行業的企業、同一行業的不同公司、即使是同一企業的不同時期這個比率都有不同情況。

核定徵收企業所得稅暫行辦法中,提到一個應稅所得率。其中製造業為5%-15%。可以把這個應稅所得率暫時的看做是利潤總額占收入的比例。

二、成本費用利潤率的計算公式: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100%。式中的利潤總額和成本費用用總額來自企業的損益表。成本費用一般指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和三項期間費用。

分析時,可將成本費用與營業利潤對比,計算成本費用營業利潤率指標。其計算公式如下:成本費用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額÷成本費用總額×100%,如利潤中還包括其他業務利潤,而其他業務利潤與成本費用也沒有內在聯系,分析時,還可將其他業務利潤扣除。

三、成本占收入的比例沒有統一規定,但可以參考所得稅定率徵收的所得稅率。小規模商業(批發和零售貿易業),應稅所得率4%-15%,如果應稅所得率太低,會引起稅務關注,但只要是實際情況,不會罰款的。

應稅所得率=應納所得稅額/銷售收入

成本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壞賬損失+存貨跌價損失)/營業收入

成本和銷售額之間的比率可以參考所得稅定率徵收的所得稅率

應稅所得率=應納所得稅額 / 銷售收入

(1)成本佔用比例低於多少不行擴展閱讀:

成本費用利潤率中的利潤,是指營業利潤,而非利潤總額。這是因為:

1. 利潤總額中除了包括營業利潤以外,還包括了投資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支等非營業性收入。

2. 成本費用利潤率指標,是用於反映企業的正常的營業活動獲利能力,因此,成本費用只包括與營業活動有關的成本及費用,即營業利潤前發生的各類成本及費用。

所以,基於上述原因,成本費用利潤率指標中的利潤,應當使用營業利潤,而非利潤總額。

② 公司的成本在其總收入中佔多大比例才算合理

公司的成本在其總收入中佔比通常50%-90%之間為合理,根據產品的壽命周期,產品出錢其成本佔比可能較低,甚至出現百分之幾百的的利潤,待市場穩定後,利潤會維持在較低的水平。成本占收入的百分比計算:成本總額/收入總額×100%=收入成本率%。例如:4萬成本,收入10萬,4/10×100%=40%,40%即為收入成本率,顯示成本占收入的比例。成本是商品經濟的價值范疇,是商品價值的組成部分。人們要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或達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須耗費一定的資源,其所費資源的貨幣表現及其對象化稱之為成本。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所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非所有者投入資本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包括銷售商品收入、勞務收入、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股利收入等,但不包括為第三方或客戶代收的款項。

③ 批發兼零售行業,成本佔比多少較為合理

你好,成本一般占收入比例在70%-90%左右,僅供參考

④ 一般成本占收入的多少合適

一般說的成本占收入的比例應是指的產品成本。用這個比率可以算出毛利率。
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毛利率,如比製造業的毛利率一般相比金融、廣告業等都低。

成本比率不變,增大利潤的話可以減少期間費用嗎,或者增加其它業務利潤。

⑤ 運輸企業的各項費用和成本占收入的比例多少才合理

摘要 普通運輸企業的話,一般的油耗成本應該佔比在25%左右,較好的低於20%。

⑥ 原材料占成本比例

成本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重指標是從成本費用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指標演變而來的,主要是反映企業收入中成本費用所佔的比重,該指標越低,說明企業的成本費用控制能力越好、主營業務盈利能力越強。其計算公式為:成本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營業成本+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營業收入。營業費用是指按金融企業會計制度要求編制的損益表中營業費用。營業收入是指按金融企業會計制度要求編制的損益表中利息凈收入與其他各項營業收入之和。
如果你想要咨詢「原材料占成本比例」法,也給你解答一下。原材料成本比例法指製造費用按照原材料成本的比例作為標准分配到產品成本上去的方法。採用這種方法,計算比較方便。特別是有些生產車間,使用同一種原材料生產各種產品,或者原材料成本佔有較大比重,加工過程比較簡單。製造費用的發生主要用於原材料的加工處理,最適宜採用原材料成本比例法分配製造費用。但對機械化程度較高的生產車間,各種產品使用的原材料差別較大,則不適宜採用這種方法分配製造費用。
如果你還想了解,主營業務收入占總收入的比率如何計算,主營業務收入占總收入的比率計算公式如下:主營業務收入占總收入的比率=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100%,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本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入*100%,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可以用來衡量公司的產品生命周期,判斷公司發展所處的階段.一般的說,如果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超過10%,說明公司產品處於成長期,將繼續保持較好的增長勢頭,尚未面臨產品更新的風險,屬於成長型公司,如果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在5%~10%之間,說明公司產品已進入穩定期,不久將進入衰退期,需要著手開發新產品.如果該比率低於5%,說明公司產品已進入衰退期,保持市場份額已經很困難,主營業務利潤開始滑坡,如果沒有已開發好的新產品,將步入衰落。

⑦ 成本占收入的比例大約多少左右呢

成本占收入的比例沒有統一規定,但可以參考所得稅定率徵收的所得稅率。小規模商業(批發和零售貿易業),應稅所得率4%-15%,如果應稅所得率太低,會引起稅務關注,但只要是實際情況,不會罰款的。
應稅所得率=應納所得稅額/銷售收入
成本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壞賬損失+存貨跌價損失)/營業收入
成本和銷售額之間的比率可以參考所得稅定率徵收的所得稅率
應稅所得率=應納所得稅額
/
銷售收入
例如:你們當地稅務劃的所得稅最低稅負率是1%,
即:所得稅額=利潤*25%
收入*1%
=(收入-成本費用)*25%
0.01*收入=0.25*收入-0.25*成本費用
成本費用=收入*(0.24/0.25)
也就是說,銷售成本占銷售收入的96%,這里不考慮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當然應稅所得率太低,不能低於行業預警率,低於是會引起稅局關注的,只要是實際情況,就不用擔心其他

⑧ 工業企業生產成本一般占售價的百分比在多少是合理的

生產的產品不同,所佔的比例也就不同。這個要結合你要生產的相應的產品的屬性進行設置相應的比例。
按傳統工業企業,傳統工業企業附加值低,利潤率在5%左右。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約佔10%。以此推算,生產成本占銷售收入的100-5-10=85%左右。基本來說,傳統工業企業技術含量低,工人工資約佔5%;輔助製造費用5%;燃料動力+原材料差不多達到85-5-5=75%左右。
拓展資料
生產成本(proction cost)亦稱製造成本,是指生產活動的成本,即企業為生產產品而發生的成本。
生產成本是生產過程中各種資源利用情況的貨幣表示,是衡量企業技術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包括直接材料費、直接工資、其他直接費用以及分配轉入的間接費用; 貸方登記轉入「庫存商品」賬戶的完工產品的製造成本。期末借方余額表示生產過程尚未完工產品的成本, 即期末在產品成本。該賬戶的明細分類賬應按產品品種分別設置。
生產成本的作用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產品成本是衡量生產消耗的補償尺度,企業必須以產品銷售收入抵補產品生產過程中的各項支出,才能確定盈利,因此在企業成本管理中生產成本的控制是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
生產成本法是世界各國普遍採用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用生產成本法計算成本時,只將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直接材料費用、直接人工費用和製造費用計入產品成本,而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銷售費用不計入產品成本,而是作為當期費用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生產成本是工業企業為生產一定種類、一定數量的產品所發生的直接費用、直接人工和間接製造費用的總和。企業原材料消耗水平,設備利用好壞,勞動生產率的高低,產品技術水平是否先進等,都會通過生產成本反映出來。換言之,生產成本的控制能反映企業生產經營工作的效果。
生產成本的構成
生產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三部分組成。直接材料是指在生產過程中的勞動對象,通過加工使之成為半成品或成品,它們的使用價值隨之變成了另一種使用價值;直接人工是指生產過程中所耗費的人力資源,可用工資額和福利費等計算;製造費用則是指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廠房、機器、車輛及設備等設施及機物料和輔料,它們的耗用一部分是通過折舊方式計入成本,另一部分是通過維修、定額費用、機物料耗用和輔料耗用等方式計入成本。

⑨ 成本占收入的比例多少合適

成本占收入的比例沒有統一規定,但可以參考所得稅定率徵收的所得稅率。小規模商業(批發和零售貿易業),應稅所得率4%-15%,如果應稅所得率太低,會引起稅務關注,但只要是實際情況,不會罰款的。

成本占收入的比例:

一、成本占收入的比例,費用占收入的比例,利潤總額占收入的比例都沒有辦法給出合理的比率。因為這個與企業生產經營密切相關,不同地域的企業、不同行業的企業、同一行業的不同公司、即使是同一企業的不同時期這個比率都有不同情況。

核定徵收企業所得稅暫行辦法中,提到一個應稅所得率。其中製造業為5%-15%。可以把這個應稅所得率暫時的看做是利潤總額占收入的比例。

二、成本費用利潤率的計算公式: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pide;成本費用總額×100%。式中的利潤總額和成本費用用總額來自企業的損益表。成本費用一般指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和三項期間費用。

分析時,可將成本費用與營業利潤對比,計算成本費用營業利潤率指標。其計算公式如下:成本費用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額&pide;成本費用總額×100%,如利潤中還包括其他業務利潤,而其他業務利潤與成本費用也沒有內在聯系,分析時,還可將其他業務利潤扣除。

三、成本占收入的比例沒有統一規定,但可以參考所得稅定率徵收的所得稅率。小規模商業(批發和零售貿易業),應稅所得率4%-15%,如果應稅所得率太低,會引起稅務關注,但只要是實際情況,不會罰款的。

應稅所得率=應納所得稅額/銷售收入

成本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壞賬損失+存貨跌價損失)/營業收入

成本和銷售額之間的比率可以參考所得稅定率徵收的所得稅率

應稅所得率=應納所得稅額/銷售收入

環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成本占收入的比例多少合適? ]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