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跨年暫估入賬結轉成本後怎麼沖回
跨年沖減暫估成本時,因為主營業務成本屬於損益類的科目,跨年調整的時候需要用到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
跨年暫估入賬結轉成本後沖回有以下兩點:
1、一般沒有直接影響,只有當暫估價與實際價存在差異時,才影響成本(需要調整成本差異),暫估入庫賬務處理和結轉成本屬於不同會計處理步驟。
2、在跨年後,如常沖減暫估入庫,對於已結轉成本則無需沖回,當暫估價與實際價存在差異時,應對已結轉成本部分的應負擔成本差異進行調整。
按照取得發票等憑據後的實際金額進行入庫的會計處理,結合實際情況再做判斷。
(1)建築業暫估成本下月如何沖回擴展閱讀:
跨年暫估成本的賬務處理:
首先,暫估成本是可以跨年的,在企業所得稅若干問題的公告有相關的規定對此說明分析。
對此,本文將會主要給您講述的是跨年暫估成本的賬務處理,涉及四個步驟,詳細內容如下。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若干問題的公告》(2011年34號)第六條企業當年度實際發生的相關成本、費用。
由於各種原因未能及時取得該成本、費用的有效憑證,企業在預繳季度所得稅時,可暫按賬面發生金額進行核算。
但在匯算清繳時,應補充提供該成本、費用的有效憑證。
首先,跨年暫估成本肯定是涉及到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的。其具體的做賬如下:
1、沖平暫估入賬的憑證(紅字),借:原材料;貸:應付賬款。
2、根據發票計入原材料,借:原材料;借:應交稅費-增值稅-進項稅額;貸:銀行存款或應付賬款。
3、將原材料轉入上年的損益,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貸:原材料。
4、將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轉入利潤分配和未分配利潤,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⑵ 當月暫估入賬之後,下月如何沖銷上月暫估入賬的憑證
下月初,沖銷上個月的暫估,會計分錄為(紅字):
借:庫存商品
貸:應付賬款——暫估款
收到發票正常入賬,會計分錄為:
借:庫存商品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供應商
結轉成本,會計分錄為: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等
《企業會計制度》規定:購入存貨,月底時,若發票未到,應分別存貨科目,抄列清單,暫估入賬,借記「庫存商品」、「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等科目,貸記「應付賬款——暫估應付賬款」科目,下月初用紅字作同樣的記錄,予以沖回。
(2)建築業暫估成本下月如何沖回擴展閱讀:
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對於已驗收入庫的購進商品,但發票尚未收到的,企業應當在月末合理估計入庫成本暫估入賬。
《企業會計制度》規定:購入存貨,月底時,若發票未到,應分別存貨科目,抄列清單,暫估入賬,借記「庫存商品」、「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等科目,貸記「應付賬款——暫估應付賬款」科目,下月初用紅字作同樣的記錄,予以沖回。
《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是月底暫估,月初再沖回。之所以規定要沖回,是因為這時債權尚未成立,因此不能確認應付。但若企業客戶很多或發票長期未到,每月都要估入和沖銷一次,太繁瑣,工作量也大。
發票未到的當月月底暫估,發票到達的當月月底再沖回,不必以後每月月初沖回,月底再暫估,這樣可減少一些工作量。但使用這種方法時財務人員應再設一套備查賬,對估入的金額、戶名等逐筆登記,以便發票到達時逐筆查找,找到後劃銷,防止漏戶、錯戶。
稅法對此沒有明確規定,相關的原則規定是《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的通知》(國稅發[2000]84號)中第三條:納稅人申報的扣除要真實、合法。
實務中稅務較多運用的原則是:在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前發票已到達的或能提供能充分證明暫估入賬真實性的其他原始憑證如合同等就不必做納稅調整,否則應做納稅調整,以防止企業濫用暫估入賬。
《企業會計制度》中沒有提到要暫估增值稅,這是因為企業只有在取得增值稅進項發票時,才算取得了這種抵扣銷項增值稅的權利。
實務中暫估入賬時有將增值稅金額,暫估入賬包含增值稅的做法有:
將暫估的增值稅放在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金中核算,發票到時作紅字沖銷。
設專門的待抵扣稅金戶反映;
在其他應收款——暫估進項稅金核算等。
⑶ 上月暫估成本,這個月發票怎麼入賬,怎樣沖銷
上月暫估成本,這個月發票的入賬和沖銷的賬務處理是:
1、上月暫估成本:
借:庫存商品
貸:應付賬款-暫估款
2、次月初收到發票後,沖回暫估入庫成本,以紅字編制如下分錄:
借:庫存商品
貸:應付賬款-暫估款
3、取得發票後,編制正式入帳分錄:
借:庫存商品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
(3)建築業暫估成本下月如何沖回擴展閱讀:
應付賬款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購入材料、商品等驗收入庫,但貨款尚未支付,根據有關憑證(發票賬單、隨貨同行發票上記載的實際價款或暫估價值),
借記「材料采購」、「在途物資」等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等科目,按應付的價款,貸記本科目。
企業購物資時,因供貨方發貨時少付貨物而出現的損失,由供貨方補足少付的貨物時,應借方記「應付賬款」,貸方轉出「待處理財產損益」中相應金額
(二)接受供應單位提供勞務而發生的應付未付款項,根據供應單位的發票賬單,借記「生產成本」、「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本科目。支付時,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三)採用售後回購方式融資的,在發出商品等資產時,應按實際收到或應收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應收賬款」等科目,按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增值稅額,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科目,按其差額,貸記本科目。
回購價格與原銷售價格之間的差額,應在售後回購期間內按期計提利息費用,借記「財務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
購回該項商品等時,應按回購商品等的價款,借記本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按實際支付的金額,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四)企業與債權人進行債務重組,應當分別債務重組的不同方式進行賬務處理
1、以低於應付債務賬面價值的現金清償債務的,應按應付賬款的賬面余額,借記本科目,按實際支付的金額,貸記「銀行存款」科目,按其差額,貸記「營業外收入——債務重組利得」科目。
2、企業以非現金資產清償債務的,應按應付賬款的賬面余額,借記本科目,按用於清償債務的非現金資產的公允價值,貸記「交易性金融資產」、「其他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收入」、「固定資產清理」、「無形資產」、「長期股權投資」等科目。
按應支付的相關稅費,貸記「應交稅費」等科目,按其差額,貸記「營業外收入」等科目或借記「營業外支出」等科目。
3、以債務轉為資本,應按應付賬款的賬面余額,借記本科目,按債權人因放棄債權而享有的股權的公允價值,貸記「實收資本」或「股本」、「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科目,按其差額,貸記「營業外收入——債務重組利得」科目。
4、以修改其他債務條件進行清償的,應將重組債務的賬面余額與重組後債務的公允價值的差額,借記本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
債務重組利得」科目。
(五)企業如有將應付賬款劃轉出去或者確實無法支付的應付賬款,應按其賬面余額,借記本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應付賬款
⑷ 上月的暫估已經結轉成本怎麼沖回
你所說的上月材料暫估入庫後,材料已領用於生產製造,產品已完工入庫(即已結轉生產成本)。
材料暫估入庫及沖減業務並不影響成本結轉的賬務處理,每月按照暫估及沖減業務做常規會計處理就可以了。
但當實際材料價與暫估價發生差異時,需要對已結轉的材料成本進行相應調整,如存在跨年度情形還需要在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做相關的納稅調整。
⑸ 暫估入庫次月怎樣沖回
月末暫估入庫只能用於已入庫存但結算發票未收到的商品或材料,如已有結算發票就不能濫用暫估入庫方法調節成本了;
暫估入庫應在下月初當即沖回。
⑹ 建築業暫估成本的會計分錄怎麼做
一般來說的話,會有兩次會計分錄。一次是暫估時:借:工程施工/暫估成本/**工程項目 貸:應付賬款/暫估成本待收到發票後用紅字按以上科目沖回。即:借:工程施工/暫估成本/**工程項目 貸:應付賬款/暫估成本(金額一樣,但用紅字入賬)。
拓展資料:
紅字沖銷法又稱紅字調整法,是指先用紅字編制一套與錯賬完全相同的記賬憑證,予以沖銷,然後再用藍字編制一套正確的會計分錄的方法,一般用於會計科目用錯等。這種方法適用於會計科目用錯或會計科目雖未用錯,但實際記賬金額大於應記金額的錯誤賬款。一般情況下,在及時發現錯誤,沒有影響後續核算的情況下多使用紅字沖銷法。例:某商場銷售白酒一批,價款46800元(含稅),收妥貨款存入銀行,該批白酒成本31000元,企業作如下賬務處理:借:銀行存款 46800貸:產成品 31000應收賬款 15800該賬務處理,把兩個本來不存在對應關系的賬戶硬糾在一起,偷逃增值稅、消費稅等,同時減少企業利潤,偷逃企業所得稅。應按照稅收法規和財務制度將企業對外銷售取得的收入按正常銷售業務處理。用紅字沖銷法調賬如下:首先用紅字沖銷原賬錯誤分錄,借:銀行存款 46800(紅字)貸:產成品 31000(紅字)應收賬款15800(紅字),做完這筆紅字的會計分錄後,再用藍字編制一套正確的會計分錄借:銀行存款 46800貸:產品銷售收入40000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6800。
紅字沖銷法適用范圍較廣,一般情況下,錯誤都可以用紅字沖銷法進行更正。典型的是記賬後發現錯誤,而賬簿記錄的錯誤源於記賬憑證的錯誤,記賬憑證的錯誤在於賬戶名稱或記賬方向有錯或者方向、金額都錯等嚴重的錯誤。紅字更正法適用於以下兩種情況:①根據記賬憑證所記錄的內容記賬以後, 發現記賬憑證中的應借,應貸會計科目或記賬方向有錯誤,應採用紅字更正法.進行更正時,先用紅字金額填制一張與原內容一致的記賬憑證,據以用紅字金額登記入賬,在摘要欄註明"沖減×月×日×號憑證錯誤",沖銷原錯誤記錄.然後用藍字填寫一張正確的憑證,重新登記入賬。
⑺ 去年暫估的人工成本,今年怎麼沖回
暫估成本,後來收到發票沒!如果收到發票入賬了沒有沖暫估,那麼就是你的存貨多了!沖存貨和應收賬款!如果暫估的成本無法取得發票減肥,就不需要沖銷了,把這個在年報的時候做所得稅調整,這是不合規的票據!
⑻ 去年的暫估今年怎麼沖回來
法律分析:1、如果商品已在去年銷售,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來調整差額 如果商品已在今年銷售,通過"主營業務成本"調整差額 如果商品未在今年銷售,通過"庫存商品"調整差額.
沖減原來暫估分錄(金額與暫估一樣,用紅字或負數表示):
借:原材料或庫存商品(紅字)
貸:應付賬款-暫估(紅字)
2、部分暫估物料去年銷售今年收到發票
具體賬務處理如下:
(1)沖減原來暫估分錄:
借:原材料或庫存商品(紅字)
貸:應付賬款-暫估(紅字)
(2)根據發票入庫:
借:原材料或庫存商品 (藍字)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藍字]
貸:應付賬款-×××(藍字)
(3)按實際成本與暫估成本的差額調整銷售成本
A、若實際成本比暫估成本大的: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原材料或庫存商品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B、若實際成本比暫估成本小的:
借:原材料或庫存商品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第二條 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以下統稱單位)必須依照本法辦理會計事務。
第三條 各單位必須依法設置會計帳簿,並保證其真實、完整。
第四條 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
第五條 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依照本法規定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帳簿和其他會計資料,提供虛假財務會計報告。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對依法履行職責、抵制違反本法規定行為的會計人員實行打擊報復。
⑼ 暫估入賬結轉成本後怎麼沖回
取得發票紅沖暫估入庫分錄,
借:應付賬款—暫估,
貸:庫存商品或原材料。
根據發票做購進分錄,
借:庫存商品或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等科目。
如果之前結轉的成本有錯誤,還需要做相應的成本結轉調整分錄。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8-1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⑽ 上個月暫估入庫原材料,銷售出去了,結轉成本利潤,這個月發票來了,要沖回怎麼弄
先沖回上月暫估應付賬款
借:原材料(紅字)
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賬款(紅字)
發票正常編制分錄即可
借: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
還要注意上月暫估成本與實際到票是否有差額,需調整成本。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