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變動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區別
變動成本法與完全成本法的區別
由於變動成本法與完全成本法對固定製造費用的處理方法不同,導致二者存在以下一系列差異:
(一)理論依據不同
變動成本法的理論依據:固定製造費用與特定會計期間相聯系,和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持續經營期的長短成比例,並隨時間的推移而消逝。其效益不應遞延到下一個會計期間,而應在其發生的當期,全額列入損益表,作為該期銷售收入的一個扣減項目。
而傳統的完全成本法則強調成本補償的一致性,其理論依據是:固定製造費用發生在生產領域,與產品生產直接相關,其與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變動製造費用的支出並無區別,應當將其作為產品成本的一部分,從產品銷售收入中得到補償。
(二)應用前提與成本構成的內容不同
變動成本法是在成本性態分析的基礎上,對產品成本按其與產量變動間的線性關系劃分為變動成本與固定成本,並進行粗略估計。其中,變動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變動性製造費用和變動性銷售及管理費用;固定成本包括固定性製造費用和固定性銷售及管理費用。
而完全成本法將成本按其用途分成生產成本與非生產成本兩大類。其中,生產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非生產成本包括銷售和管理費用等期間費用。
(三)產品成本構成內容不同
由於上述兩個方面的差異,使得兩種成本計算方法在產品成本構成內容方面也有所不同:完全成本法下,產品成本中包含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為生產產品而耗費的全部製造費用(包括變動製造費用和固定製造費用),成本隨著產品的流轉而結轉;而變動成本法則將製造費用中的固定部分視作當期的期間費用,隨同銷售和管理費用一起全額扣除,而與期末是否結餘存貨無關,產品成本中只包含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變動製造費用。
(四)存貨估價及成本流程不同
採用變動成本法,無論是在產品、庫存產成品還是已銷產品,其成本都只包含變動成本,故期末結餘存貨只按變動成本計價而不包括固定成本。
採用完全成本法,固定性製造費用作為產品成本的一部分參與期末成本的分配,這樣,已銷產品、庫存產成品及在產品均「吸收」了一定份額的固定性製造費用。可見,完全成本法下的存貨計價必然高於變動成本法下的存貨計價。
(五)分期損益不同
由於對固定性製造費用的處理不同,導致兩種計算方法下損益表的基本結構也有所差異。
變動成本法下,產品的變動生產成本只與當前銷售量有關,而與期末是否結餘存貨無關,這也說明了變動成本法下產品成本中的固定製造費用並不隨產品的流轉而結轉,而在當期全額扣除,企業稅前凈利的多少僅與當前的銷售量呈線性關系。而完全成本法下,產品的本期生產成本取決於本期產量,固定性製造費用需要在已銷產品和期末結餘存貨間分配(當有未完工產品時還需在已銷產品、期末存貨和未完工產品間分配),由此二者稅前凈利產生差異。
『貳』 簡述變動成本法與完全成本法的區別
1、應用前提與成本構成的內容不同。變動成本法對產品成本按其與產量變動間的線性關系劃分為變動成本與固定成本,並進行粗略估計。而完全成本法將成本按其用途分成生產成本與非生產成本兩大類。
2、存貨估價及成本流程不同。完全成本法下的存貨計價必然高於變動成本法下的存貨計價。
3、分期損益不同。由於對固定性製造費用的處理不同,導致兩種計算方法下損益表的基本結構也有所差異。
4、理論依據不同。
5、產品成本構成內容不同。
(2)如何分別變動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擴展閱讀
變動成本法的理論依據:固定製造費用與特定會計期間相聯系,和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持續經營期的長短成比例,並隨時間的推移而消逝。其效益不應遞延到下一個會計期間,而應在其發生的當期,全額列入損益表,作為該期銷售收入的一個扣減項目。
傳統的完全成本法則強調成本補償的一致性,其理論依據是:固定製造費用發生在生產領域,與產品生產直接相關,其與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變動製造費用的支出並無區別,應當將其作為產品成本的一部分,從產品銷售收入中得到補償。
『叄』 變動成本法和全部成本法的主要是區別是什麼
變動成本法與完全成本法主要有如下三個方面的區別:
一、產品成本組成內容不同
安全成本計算,產品成本包括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變動性製造費用和固定性製造費用;
變動成本計算,其產品成本只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變動性製造費用。對固定性製造費用不計入產品成本,而是作為期間成本;全額列入損益表,從當期的銷售收中直接扣減。
(兩者相比較,變動成本法比完全成本法少了固定性的製造費用)從目前來看,這兩
種方法並不能相互代替,而是同時使用。
二、
在「產成品」與「在產品」存貨估價方面的區別
採用完全成本法時,由於它將全部的生產成本(包括變動和固定的生產成本)在已銷產品、庫存產成品和在產品之間分攤,所以期末產成品和在產品存貨中不僅包含了變動的生產成本,而且還包含了一部分的固定成本(如機器設備的折舊等固定成本)。
採用變動成本法時,由於只將變動成本在已銷產品、庫存產成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固定成本沒有結轉至下期,全額直接從本期銷售收入中扣減,所以期末產成品和在產品存貨並沒有負擔固定成本,其金額必然低於採用完全成本法時的估價。(注意會選擇判斷)
三、
在盈虧計算方面的區別(要求理解,選擇題常出)
a:產銷平衡的情況下
按完全成本法確定的凈收益=按變動成本法所確定的凈收益
(原因是:產銷平衡的情況下,按完全成本法計算的產品銷售成本中包括了本期所有的固定成本,將它全部轉入本期損益,這樣,正好與變動成本法直接將固定成本作為期間費用全額直接從本期收入中扣減的做法是一樣的。)
b:本期生產量是大於銷售量
(p60)
按完全成本法確定的凈收益>按變動成本法所確定的凈收益
(原因是:按完全成本法下,生產量大於銷售量下,還有部分存貨作為資產留在企業內部,在存貨的價值中,還包括了一部分的固定性的製造費用。換句話說,也就是本期銷售成本和期間費用之和比變動成本法少轉了部分固定性的製造費用。所以按完全成本法確定的凈收益>按變動成本法所確定的凈收益)
c:本期生產量小於銷售量
按完全成本法確定的凈收益<按變動成本法所確定的凈收益
(原因是:按變動成本法計算的情況下,將本期的固定性費用直接作為本期的期間費用計入本期的損益。而在本期生產量小於銷售量的情況下,意味著本期銷售不僅將本期生產的產品對外銷售了,而且將上期生產的存貨也對銷售了。這樣,按完全成本法計算本期銷售成本時,上期生產的存貨比按變動成本法計算存貨的成本還多了一部分固定性製造費用,因此,在計算本期損益時,也比變動成本法多轉了這一部分費用,所以,按完全成本法確定的凈收益<按變動成本法所確定的凈收益)
本質區別:
完全成本法要把固定製造費用分攤到當期生產的產品中去。
變動成本法把固定製造費用在當期轉銷。
『肆』 變動成本法與完全成本法有哪些區別
完全成本法的產品成本包括全部生產成本,而變動成本法的產品成本只包括,變動生產成本,兩者的不同在於固定製造費用的歸屬對象。
『伍』 變動成本與完全成本法的根本區別是什麼
變動成本與完全成本法的根本區別如下:
1、理論依據不同:變動成本法的理論依據為固定製造費用與特定會計期間相聯系,和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持續經營期的長短成比例,並隨時間的推移而消逝。其效益不應遞延到下一個會計期間,而應在其發生的當期,全額列入損益表,作為該期銷售收入的一個扣減項目。而傳統的完全成本法則強調成本補償的一致性,其理論依據是固定製造費用發生在生產領域,與產品生產直接相關,其與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變動製造費用的支出並無區別,應當將其作為產品成本的一部分,從產品銷售收入中得到補償。
2、應用前提與成本構成的內容不同:變動成本法是在成本性態分析的基礎上,對產品成本按其與產量變動間的線性關系劃分為變動成本與固定成本,並進行粗略估計。其中,變動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變動性製造費用和變動性銷售及管理費用;固定成本包括固定性製造費用和固定性銷售及管理費用。而完全成本法將成本按其用途分成生產成本與非生產成本兩大類。其中,生產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非生產成本包括銷售和管理費用等期間費用。
3、產品成本構成內容不同:完全成本法下,產品成本中包含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為生產產品而耗費的全部製造費用(包括變動製造費用和固定製造費用),成本隨著產品的流轉而結轉;而變動成本法則將製造費用中的固定部分視作當期的期間費用,隨同銷售和管理費用一起全額扣除,而與期末是否結餘存貨無關,產品成本中只包含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變動製造費用。
4、存貨估價及成本流程不同:採用變動成本法,無論是在產品、庫存產成品還是已銷產品,其成本都只包含變動成本,故期末結餘存貨只按變動成本計價而不包括固定成本;完全成本法是從價值補償角度計算成本的,不論是變動成本還是固定成本都計入到產品成本中,反映生產過程中的全部耗費,因而符合傳統的成本概念,便於編制財務報表,是財務會計核算中確定盈虧的重要依據。
溫馨提示:以上解釋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6-08,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陸』 完全成本法和變動成本法的區別
完全成本法亦稱「全部成本法」、『歸納成本法」或「吸收成本法」。完全成本法就是在計算產品成本和存貨成本時,把一定期間內在生產過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變動製造費用和固定製造費用的全部成本都歸納到產品成本和存貨成本中去。由於完全成本法是將所有的製造成本,不論是固定的還是變動的,都吸收到單位產品上,所以這種方法也稱為「歸納(或吸收)成本法」。在完全成本法下,單位產品成本受產量的直接影響,產量越大,單位產品成本越低,能刺激企業提高產品生產的積極性。但該法不利於成本管理和企業的短期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