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債權投資的本期攤銷額怎麼計算
攤余成本=初始確認金額-已償還的本金±累計攤銷額-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B. 債券的攤余成本怎麼算
債券的攤余成本怎麼算
債券的攤余成本怎麼算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支付利息(即面值×票面利率)+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參考內容:.:dongao./zckjs/fdzl/201308/115171.s
債券攤余成本可能這位同學數學不怎麼扎實哈,給你說個數學上的理解你就懂了,首先每年的利息年金折現,用到的折現率就是市場利率,就是讓你求的。
具體的是每年的利息是1100*3%=33,用到成本會計裡面的年金現值,其實和會計上面的是一樣的,簡化的而已
所以折現,然後下面的就是很重要的一個理解了,你用r1=6%,可以得到p1(自己計算),然後用r2=7%,可以得到一個p2.(注意要使得這兩個價格在105000兩邊)然後你想想,高中數學上面是不是說過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啊,這兩點其實就是上面你特殊值確定的兩點,可以列出一個直線式,然後假定這個是直線變化的,把你的價格p帶進去,不久得到對應的市場利率了嘛,這個是這樣計算的哈,可不是我自己創造的哦!
實際發行價格為=1000萬*(p/f,5%,5)+1000萬*6%*(p/a,5%,5)=10432700元
第一年利息費用為=10432700*5%=521635元
應付債券攤余成本=10432700-(600000-521635)=10354335元
第二年和第一年方法一樣
利息費用為517716。75灘余成本為10272051。75。。。。。。。
什麼是攤余成本?比如發行債券的攤余成本?採用實際利率法怎麼核算?攤余成本是實際利率法中的一個概念,
攤余成本=初始成本-已收回的資金+累計折價攤銷額-累計溢價攤消額-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每期攤銷額=現值*實際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攤余成本與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計算相同嗎1、持有至到期投資初始確認的交易費用計入投資成本
初始投資成本按照公允價值+相關交易費用之和(分錄中體現為成本+利息調整)
應付債券也是這樣的
請看分錄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面值票面價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有可能在借,有可能在貸兩者差
貸:銀行存款實際付出的金額
借:銀行存款實際付出的金額
貸:應付債券-面值票面價
-利息調整有可能在借,有可能在貸兩者差
2、這兩者計算攤余成本是一樣的方法
可轉換公司債券的攤余成本第一種方法:
該可轉債券的負債成份的公允價值=5000*6%*(P/A,9%,5)+5000*(P/F,9%,5)=4416.41萬元;
11年末的攤余成本=4416.41*1.09-300=4513.89萬元;
12年初的攤余成本=4513.89*1.09-300=4620.14萬元。
第二種方法:
12年初的攤余成本=(5000+300)/1.09=4862.38萬元。
應付債券期初攤余成本a+c-b
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利息費用-支付的利息-支付的本金公式里的利息費用是指交易費用,支付的利息包括債券包含尚未支付的利息,所以期末不管是不是已經支付利息,此利息都是實際存在的,不可能為0
一個會計問題——關於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包括~
到期一次還本付息,計算利息費用是,要把所有「應付債券」下的所有二級科目都算上,即「應付債券」的余額乘以實際利率作為利息費用
一次還本付息債券攤余成本①持有至到期投資為分期付息,一次還本債券投資:
借:應收利息(債券面值×票面利率)
貸:投資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資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差額,或借記)
此時,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本金)-[現金流入(面值×票面利率)-實際利息(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已發生的資產減值損失,這里可以將期初攤余成本理解為本金,而每期的現金流入可以理解為包含了本金和利息兩部分,其中「現金流入-實際利息」可以理解為本期收回的本金。
②持有至到期投資為一次還本付息債券投資: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債券面值×票面利率)
貸:投資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資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差額,或借記)
此時,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本金)+實際利息(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已發生的資產減值損失,因為是一次還本付息,所以此時的現金流入為0,則實際利息增加期末攤余成本。
這樣可以么?
C. 攤余成本怎麼計算
期末攤余成本=初始確認金額-已償還的本金±累計攤銷額-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1、溢價發行:
每期攤銷額=票面面值×票面利率-實際成本×實際利率。
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本期攤銷額=初始實際成本-累計攤銷額。
2、折價發行:
每期攤銷額=實際成本×實際利率-票面面值×票面利率。
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本期攤銷額=初始實際成本+累計攤銷額。
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
(一)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二)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三)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於金融資產)。
D. 債券投資的攤余成本如何做
債券的攤余成本是指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定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包含扣除已償還的本金,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法將該初始確定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以及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於金融資產)。
一般情形下,攤余成本等於其賬面價值,但也有兩種特殊情形:
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等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若僅僅是公允價值的暫時性下跌,那麼計算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攤余成本時,不需要思考公允價值變動明細科目的金額,此時攤余成本不等於賬面價值。
貸款。已經計提損失准備的貸款,攤余成本也不等於賬面價值,因為其攤余成本要加上應收未收的利息。
關注環球網校債券投資的攤余成本如何做
E. 貸款減值之後的攤余成本的計算
攤余成本除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外基本都是用這個公式算的 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本期計提的利息-本期收回的本金-本期收回的利息-本期計提的減值准備
在資產發生減值後 減值後的金額就是下一期期初的攤余成本
F. 會計學中,債權投資重分類為其它債權投資的攤余成本怎麼結轉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28
G. 資產減值損失轉回後,賬面價值和攤余成本會不會發生變化
1、資產減值損失轉回後,賬面價值和攤余成本會發生變化;
2、因為賬面價值=資產的賬面余額-累計攤銷或折舊-資產減值損失,資產減值損失轉回,相應的賬面價值會發生變化;
3、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本期計提的利息-本期收回的利息和本金-本期計提的減值准備,與資產減值損失有聯系;
4、資產減值損失,如果資產不能夠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或者帶來的經濟利益低於其帳面價值,那麼該項資產就不能確認,或者不能再以原帳面價值予已確認,否則不符合資產的定義,也無法反映資產的實際價值,其結果會導致企業資產虛增和利潤虛增。因此企業的可收回金額低於其帳面價值時,表明資產發生減值,企業應當確認資產減值損失,並把資產的帳面價值減記至可收回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