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氣霧劑的特點
氣霧劑類具有以下優點:
(1)葯物可以直接到作用部位或吸收部位,具有十分明顯的速效作用與定位作用,尤其在
呼吸道給葯方面具有其他劑型不能替代的優勢。
(2)葯物封裝於密閉的容器中,可保持清潔和無菌狀態,減少了葯物受污染的機會,而且停後殘余的葯物也不易造成環境污染。此外,由於容器不透明,避光,不與空氣中的氧和水分直接接觸,故有利於提高葯物的穩定性。
(3)使用方便,一撳(吸)即可,老少皆宜,有助於提高病人的用葯順應性,尤其適用於OTC葯物。
(4)全身用葯可減少葯物對胃腸道的刺激性,並可避免肝臟的首過效應。
(5)葯用氣霧劑等裝有定量閥門,故給葯劑量准確。
氣霧劑與其他大多數劑型不同的是:這類制劑的包裝需要耐壓容器、閥門系統和特殊的生產設備,故產品成本較高。此外,作為氣霧劑重要組成部分的拋射劑(主要是氟氯烷烴類)可破壞臭氧層,具有嚴重的環境保護問題,而且在動物或人體內達到一定的濃度都可以致敏心臟,造成心律失常。由140多個國家簽定的《蒙特利爾條約》要求在2005年全面禁止使用氟氯烷烴類拋射劑,因此,開發性能優良的非氟氯烷烴類拋射劑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⑵ 防狼噴霧劑一瓶多少
180元
⑶ 氣霧劑的起源
氣霧劑概念最早源於1862年Lynde提出的用氣體的飽和溶液制備加壓的包裝。直至1926年,挪威化學工程師埃里克·羅塞姆(Erik Rotheim)用液化氣體制備了具有現代意義的氣霧劑的原形。
1943年Goodhue用二氯二氟甲烷(商品名F12)作為拋射劑制備了便於攜帶的殺蟲用氣霧劑,這應該是氣霧劑發展過程中最具有實際意義的重要進展。1947年殺蟲用氣霧劑上市,當時需要很厚很重的耐壓容器。隨著低壓拋射劑和低壓容器的開發成功,氣霧劑成本降低,並迅速發展起來。20世紀50年代氣霧劑用於皮膚病、創傷、燒傷和局部感染等,1955年被用於呼吸道給葯。近年來,該領域的研究越來越活躍,產品越來越多,包括局部治療葯、抗生素葯、抗病草葯等。此外,近年來新技術在氣霧劑中的應用越來越多,首先是給葯系統本身的完善,如新的吸入給葯裝置等,使氣霧劑的應用越來越方便,病人更易接受。其次是新的制劑技術,如脂質體、前體葯物、高分子載體等的應用,使葯物在肺部的停留時間延長,起到緩釋的作用。
與氣霧劑類似的劑型有噴霧劑、粉霧劑,本章主要介紹氣霧劑。《中國葯典》2000年版二部收載氣霧劑6種,《美國葯典》27版收載20個品種的氣霧劑和6種拋射劑。
⑷ 醫用噴霧器
噴霧器其實是噴霧器材的簡稱."霧"其實是水的微滴。
目前,按照噴霧器噴霧的原理分為四種。
第一種用的是伯努利原理。
伯努利原理說的是在同一流質里,流速大,壓強小;流速小,壓強大。流體會自動從高壓流向低壓。在通過三叉管時,低速流動的水流向高速的流動的空氣。水被高速空氣撕成一小滴一小滴(設想水龍頭里流出的水,剛開始速度慢,是水柱;但後來速度逐漸增大後就變成一滴一滴了)。這些小水滴噴出來後就成了霧。
第二種用的是把水壓入細管造成高速水流,高速水流碰到障礙物後裂成小水滴的原理。
情形像把水龍頭打開後用手指堵住。家用的噴霧器多用這種結構,成本低。
第三種是讓水帶上電荷(水是電介質),利用同種電荷互相排斥把水分成微滴的原理。
這種方法的水滴顆粒很小。同樣的原理也用於給汽車塗漆。
第四種是超聲霧化原理。
振動可以在水面引起「浪花」,超聲波的振動頻率十分高,於是它的「浪」的波長很小,因此它的「浪花」——小水滴也很小,這些小水滴就成了霧。
目前定型生產使用的機動噴霧器有背負式,擔架式和與拖拉機牽引配套的機型,應用較普遍的是背負式,而其中使用最廣泛是東方紅-18 型背負式彌霧噴粉機,以1E40F 汽油機(1.6 馬力)為動力,採用高壓離心式風機,由發動機曲軸直接驅動風機軸以5,000 轉/分的速度轉動。貯葯箱既是貯液箱又是貯粉箱,只需在貯葯箱內換裝不同的部件。噴管主要由塑料件組成,不論彌霧和噴粉都用同一主管,在其上換裝不同的部件即可。發動機和風機都是通過減震裝置固定在機架上,以減少它們在高速動轉時產生的震動傳給機架。其彌霧工作原理:當發動機曲軸驅動風機葉輪高速旋轉時,風機產生的高壓氣流,其中大部分經風機出口流向噴管,少部分流經進風閥、軟管、濾網到達貯葯箱內葯液面上的空間,對液面施加一定壓力,葯液在風壓作用下通過粉門、出水塞接頭、輸液管、開關到達噴嘴(即所謂氣壓輸液)。噴嘴位於彌霧噴頭的喉管處,由風機出風口送來的氣流通過此處時因截面突然縮小,流速突增,在噴嘴處產生負壓。葯液在貯葯箱內受正壓和在此處受負壓的共同作用下,源源從噴嘴噴出,正好與由噴管來的高速氣流相遇。由於兩者流速相差極大,而且方向垂直,於是高速氣流將由噴嘴出的細流或粗霧滴剪切成細小的霧滴直徑在100~150μm,並經氣流運載到遠方,在運載沿途中,氣流將細小的霧滴進一步彌散,最後沉降下來。從風機產生的高速氣流,大部分經風機出口流向彎頭、噴管,少部分經進氣閥進入吹粉管。由於風速高、風壓大,氣流便從吹粉管小孔吹出來,將貯葯箱底部的葯粉吹鬆散,並吹向粉門(即所謂氣流輸粉)。同時由於大部分高速氣流通過風機出口的彎頭時,在輸粉管口處造成一定的真空度,因此當粉門開關打開時,葯粉就能夠通過粉門,輸粉管被吸入彎頭,與大量的高速氣流混合,經噴管吹向作物。
其中:消殺公司專用(葯用和消毒)的噴霧器,超低容量噴霧器,氣溶膠噴霧器等,製作工藝更精密,噴霧霧化效果更精確.
⑸ 簡述氣霧劑噴霧劑粉霧劑的區別和聯系
噴霧劑概念:指不含拋射劑,藉助於手動泵的壓力將液噴射成霧狀的制劑。質量要求:1 物分散均勻、穩定。溶液型噴霧劑的液要澄明;乳劑型噴霧劑分散相在分散介質中應分散均勻;混懸型噴霧劑中的物應微粉化。2 無毒、無刺激。3 用於創面的應無菌。
氣霧劑概念:指物與適宜的拋射劑封裝於具有特製閥門系統的耐壓密封容器中而製成的制劑。使用時藉助拋射劑的壓力將內容物噴出。質量要求:1 無毒、無刺激。2 噴出物的霧滴或霧粒要細小、均勻、劑量准確。3 泄露與爆破應符合規定,確保安全使用。4 用於燒傷、燙傷的氣霧劑應無菌。
不難看出二者最大的區別在與前者靠藉助外力噴射,後者藉助內壓及拋射劑噴出。另外後者相對前者的缺點有:1 成本較高(因內壓容器、閥門系統和特殊的生產設備)。2 拋射劑有致冷效應,多次使用於受傷皮膚創面可引起不適於刺激。3 拋射劑有一定的毒性,不適宜心臟病患者作為吸入氣霧劑使用。4 易發生爆炸。
⑹ 噴霧劑什麼原理
現有的噴霧器有四種。
一種用的是伯努利原理。伯努利原理說的是在同一流質里,流速大,壓強小;流速小,壓強大。流體會自動從高壓流向低壓。在通過三叉管時(具體的圖不能畫出來了,自己領悟),低速流動的水流向高速的流動的空氣。水被高速空氣撕成一小滴一小滴(設想水龍頭里流出的水,剛開始速度慢,是水柱;但後來速度逐漸增大後就變成一滴一滴了)。這些小水滴噴出來後就成了霧。
第二種用的是把水壓入細管造成高速水流,高速水流碰到障礙物後裂成小水滴。情形像把水龍頭擰大後用手指堵住。家用的噴霧器多用這種結構,成本低。
第三種是讓水帶上電荷(水是電介質),利用同種電荷互相排斥把水分成微滴。這種方法的水滴顆粒很小。同樣的原理也用於給汽車塗漆。
第四種是超聲霧化。振動可以在水面引起「浪花」,超聲波的振動頻率十分高,於是它的「浪」的波長很小,因此它的「浪花」——小水滴也很小,這些小水滴就成了霧。醫院里治療呼吸道疾病的噴喉機就是用超聲霧化。
我們生活中的家用噴霧器,大致可分為兩部分:瓶部,用來盛水;蓋部,用來噴水。其原理主要在於蓋部。
在蓋部的中央有一個手柄,與手柄連接的是一個塑料管,塑料管一直伸進瓶部。在塑料管的底部,有一個小孔,以使水進入塑料管中。拉動手柄,帶動活塞上提,使空氣進入塑料管中;按下手柄,帶動活塞下降,將空氣推入瓶部,使空氣對水產生壓強,將水推進塑料管旁一根較細的、與噴頭相通的管中。在手柄的前後兩側,分別是變化式噴頭和開關。噴頭可以調節,使水的噴出量適當;按下開關,水就從噴頭中噴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