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年報成本調增怎麼做
成本計多了,說明利潤應該調增
你可以在納稅調整表中,扣除類項目中找到成本欄資,填入調增數。
② 以前年度做的暫估,當年已調增交稅,賬面的暫估該如何處理
2003年以後貨物有沒有回來?
如果回來了,那就是本該沖減暫估而沒有沖。現在發現了照沖就是。
如果一直沒有回來,說明那本來就是一筆虛的。
負責任的,應該把那筆錯誤更正過來,以免虛增報表。
至於所得稅申報調增,並不是報表調增,不是一回事。
③ 所得稅匯算清繳時。年報上要調增成本該填到哪啊謝謝
要填到利潤表的附表二和附表三上面。
附表二除視同銷售成本外,其他數據根據會計核算結果進行填報。房地產企業涉及銷售未完工產品收入作為三項費用調整基數應填入15行。
附表三「賬載金額」指納稅人的會計數據,「稅收金額」指按稅收規定計入應納稅所得額的金額。需注意的是,不管企業是否發生納稅調整事項,本表的「賬載金額」請如實填報。
填寫第2、12、15、16、17、18、21、27、19、43、44、45、46、47、48、49、51行,先填報相應附表。
(3)年報暫估成本調增怎麼做擴展閱讀:
利潤表編制方法:
計算利潤時,企業應以收入為起點,計算出當期的利潤總額和凈利潤額。其利潤總額和凈利潤額的形成的計算步驟為:
以主營業務收入減去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計算主營業務利潤,目的是考核企業主營業務的獲利能力。
上述公式的特點是: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與主營業務直接有關,先從主營業務收入中直接扣除,計算出主營業務利潤。
從主營業務利潤和其他業務利潤中減去管理費用、營業費用和財務費用,計算出企業的營業利潤,目的是考核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獲利能力。
在營業利潤的基礎上,加上投資凈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支凈額,計算出當期利潤總額,目的是考核企業的綜合獲利能力。
④ 年報中,成本怎麼調整
1,原則上盈虧是不能調的,因為各項都是對應著的.
2,真想調的話,你要看納稅調整後所得,附表3,若納稅調整後所得為正的話就不用調了,若為負,看看還差多少,最好在12月份調.
⑤ 年底暫估的發票次年納稅調增了怎麼做賬
摘要 2、稅務處理:此筆成本財務上計入了,但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調整了應納稅所得額,申報所得稅時沒有扣除該筆成本。在取得發票的期間扣除該筆成本,只需填制納稅申報表時,成本中調整增加該筆款項,財務賬面不需要做處理。
⑥ 暫估成本匯算清繳調增分錄
匯算清繳是企業的年末的結算流程,是對應繳稅的最終確認。那麼暫估成本所得稅匯算清繳要調出嗎,在匯算清繳期結束之前,收到發票,可以不調整。否責應該調整,等發票到了,再確認成本。
暫估成本所得稅匯算清繳要調出嗎
如果跨年度,在所得稅匯算清繳前取得發票的,需要在匯算清繳前按實際發票數調整,如果在所得稅匯算清繳後取得發票的,需要將暫估成本全部調整應納稅所得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企業購入商品的相關憑證,只要在年度匯算清繳結束前收到,即可計入當年度成本,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對於納稅人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進行核算的成本費用項目,由於各種原因,企業當年沒有取得發票,而在次年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前取得發票的,企業該項成本費用可以在其發生年度稅前扣除。
匯算清繳時成本暫估如何處理
首先,沖平暫估入賬的憑證(紅字),借:原材料貸:應付賬款
其次,根據發票計入原材料,借:原材料借:應交稅費-增值稅-進項稅額貸:銀行存款或應付賬款
第三,將原材料轉入上年的損益,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貸:原材料
第四,將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暫估成本"納稅調整常見誤區
《新辦法》直接取消了"應取得而未取得"的處罰條款,體現了稅務機關作為發票及稅收管理機關的管理責任,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將部分責任轉嫁給接受方承擔,前面討論的"暫估成本",即"成本已發生,而未取得發票"的情形,在2011年所得稅匯算清繳過程中,按照現有的法律規定,並不需要調整,即不需要補繳企業所得稅。
環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暫估成本匯算清繳調增分錄? ]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⑦ 請問,暫估成本比實際成本高出很多該怎麼調整呀
暫估成本比實際成本高出很多該怎麼調整:
來貨未來票的,暫估入庫
來票後,做紅字分錄全部沖回暫估
重新按照發票金額再次做分錄入庫
暫估不用考慮增值稅進項稅額,即按照不含稅的金額暫估入賬
如果暫估的原材料被使用後才來發票,其差額可做追朔調整。就是調整生產成本或庫存商品或主營業務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