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暫估成本的賬務處理
暫估成本的賬務處理分以下幾種:
一、期末貨已到,發票未到
1.期末倉庫部門收到存貨,但發票未達,倉庫部門按對方送貨單據或合同價格填制一式幾聯暫估入庫單,財務部門以此為附件進行會計處理:借記「原材料等」,貸記「應付賬款——暫估應付賬款」。
注意:倉庫部門必須以收料單或入庫單登記倉庫賬,並同時將財務記賬聯轉財務部門入賬;暫估入賬不包括進項稅額;「應付賬款——暫估應付賬款」科目余額並不完全等於應付供貨商的金額,僅是暫估料的過渡性科目。
2.次月初用紅字沖回,以倉儲部門上月末出具的暫估入庫單改為紅字為附件進行會計處理:借記「原材料等(紅字)」,貸記「應付賬款——暫估應付賬款(紅字)」。
3.正式發票收到時,以發票和倉儲部門出具的正式入庫單作為附件進行會計處理:借記「原材料」等、「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貸記「應付賬款——X客戶」。
4.如果正式發票連續數月未達,但存貨已經領用或者銷售,倉儲部門和財務部門仍作暫估入庫處理,領用存貨時,倉儲部門按暫估價開具出庫單,財務部門以此為附件進行會計處理:借記「生產成本等」,貸記「原材料等」。
5.暫估價與實際價差異的處理
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1號——存貨》,發出存貨的成本有不同的計價方法,具體包括個別計價法、先進先出法和加權平均法。對於採用個別計價法和先進先出法的企業,暫估價和實際價之間的差異,可以按照重要性原則,差異金額較大時再進行調整;發出存貨的成本採用加權平均法計算的,存貨明細賬的單價是實時動態變化的,對於暫估價與實際價之間的差異,只是時間性的差異,按照會計的一貫性原則,不需要進行調整。
二、期末貨已到,部分發票到達
實務中可能會出現一筆存貨分批開票的情形,對於已開票的部分存貨,可以憑票入賬,期末只暫估尚未開票的部分。
三、暫估入賬納稅調整
如果發票跨年未達而存貨已經領用並銷售,匯算清繳時是否調整按暫估價列支的成本,目前沒有統一的規定。個別地區性政策對此作出了規范,但口徑不盡相同。
根據相關稅法規定,稅前扣除必須符合以下原則:一是權責發生制原則,即納稅人應在費用發生時而不是實際支付時確認扣除。二是配比原則,即納稅人發生的費用應在費用應配比或應分配的當期申報扣除。納稅人某一納稅年度應申報的可扣除費用不得提前或滯後申報扣除。三是相關性原則,即納稅人可扣除的費用從性質和根源上必須與取得應稅收入相關。所以,對於暫估入賬發生的成本,如果遵守以上原則,納稅人不存在利用不及時核算各項費用惡意調節利潤,造成少繳或不繳所得稅的情形,原則上可以在稅前扣除。
『貳』 暫估入庫且已銷售怎麼做會計分錄,並且怎麼結轉成本
暫估入庫:
借:庫存商品
貸:應付賬款-暫估
銷售商品,確認收入:
借:應收賬款/現金/銀行存款等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
按照既定的成本計價方法,計算並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叄』 暫估入庫的原材料怎麼樣結轉成本
暫估的原材料只要銷售出去了就能結轉成本。
只要符合銷售的條件,由暫估的材料形成的產品,就可以作出銷售的處理,並對暫估的成本作出相應的結轉。
基本結轉步驟:
1、生產領用的原材料、工資、福利費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工資、福利費
2、生產車間發生產製造費用
借:製造費用
貸:累計折舊/應付職工薪酬
3、結轉製造費用
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4、當產品完工時
借:產成品
貸:生產成本
5、結轉銷售產品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產成品
至於將來發票到後的實際成本的差異,再對相關的成本帳戶作出追加調整的處理。
『肆』 結轉成本與暫估問題
先暫估入賬再結轉成本分錄按樓上說的做
下月用紅字沖回估價入賬 暫估和結轉庫存時用的單價應該一致
『伍』 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算成本的步驟謝謝大家了!
月末平均單價=(月初庫存材料金額+本月購進各批材料金額)/(月出庫存材料數量+本月購進各批材料數量)
發出材料成本=發出材料數量×月末平均單價
加權平均法的優點是計算手續簡便。缺點是:第一,採用這種方法,必須要到月末才能計算出全月的加權平均單價,這顯然不利於核算的及時性;第二,按照月末加權平均單價計算的期末庫存材料價值,與現行成本相比,有比較大的差異。當物價呈現上升趨勢時,月末一次加權平均單價將低於現行成本;反之,當物價呈現下降趨勢時,那麼,月末一次加權平均單價又將高於現行
『陸』 請問:上月暫估入庫的商品,這月應如何結轉成本
如上月用22萬入帳,則本月的第一件事就是用紅字沖銷22萬,再依據發票以實際成本入帳。
『柒』 暫估入庫的商品銷售怎麼結轉成本
暫估入庫的商品已經銷售,需要結轉成本,否則,一是收入、成本不配比,二是庫存商品結存會出現紅字。賬務處理:
(1)按購貨合同金額暫估入賬
借:庫存商品
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款
(2)銷售時
借:銀行存款等
貸:主營業務收入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按暫估價計算結轉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4)收到進貨發票後,沖銷暫估入賬,
借:庫存商品(紅字)
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款(紅字)
然後,按實際成本入賬
借:庫存商品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5)沖銷按暫估價計算結轉的已銷商品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紅字)
貸:庫存商品(紅字)
然後,按實際成本計算結轉已銷商品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捌』 當月暫估入庫的材料當月要結轉部份成本,怎麼賬務處理謝謝!
正常結轉就可以了,待收到發票時,做一筆將暫估的價值沖回的分錄,然後根據取得的發票正常入帳就行了.
暫估時:
借:原材料
應付帳款
領用時:
借:生產成本或製造費用等科目
貸:原材料
取得發票時:
首先用紅字沖回暫估值
借:原材料
貸:應付帳款
然後根據發票
借:原材料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帳款或銀行存款等科目
『玖』 購入貨物暫估入賬,期末成本應該怎麼結轉
1.首先將商品暫估入庫如果有以往同類商品進貨價格,則暫估價值取該價格(不含增值稅);如果沒有以往價格且無法較准確估計,可以按照售價(不含增值稅)減去平均毛利率推算進貨價格(不含增值稅)借庫存商品xxxx貸應付賬款xxxx2.1月末結轉銷售成本借主營業務成本xxxx貸庫存商品xxxx2.2同時確認營業收入(開增值稅發票)借應收賬款貸主營業務收入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3.進貨增值稅發票來了以後3.1紅字沖暫估借庫存商品-xxxx貸應付賬款-xxxx借主營業務成本-xxxx貸庫存商品-xxxx3.2按實際價值重新記賬借庫存商品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貸應付賬款借主營業務成本貸庫存商品尤其注意,第1項暫估時,因為未取得增值稅進貨票,不能計增值稅進項稅,不能進行增值稅抵扣。只能等取得進貨票時才能計進項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