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一百平米的發酵雞床成本價是多少
擴展閱讀
多層板定製櫃如何算價格 2025-05-18 03:35:07
不思議神燈能給多少鑽石 2025-05-18 03:17:34
穿透王什麼價格 2025-05-18 03:15:08

一百平米的發酵雞床成本價是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8-20 08:06:54

① 求助!做過發酵床的前輩們能提供發酵床的製作過程,和費用計算。

一, 土著菌養豬技術是一種無污染、零排放的有機農業技術,是利用我們周圍自然環境的生物資源,即採集本地土壤中的多種有益微生物,通過對這些微生物進行培養、擴繁,形成有相當活力的微生物母種,再按一定比例將微生物母種、鋸木屑以及一定量的輔助材料和活性劑混合、發酵形成有機墊料。在經過特殊設計的豬舍里,填入上述有機填料,再將仔豬放入豬舍。豬從小到大都生活在這種有機墊料上面,豬的排泄物被有機墊料里的微生物迅速降解、消化,不需要對豬的排泄物進行人工清理,達到零排放,生產有機豬肉,同時減少對環境污染的目的。土著菌養豬採用的是現代養豬無法想像的嶄新技術,也就難以用現代養豬的價值觀念進行衡量和判斷。

二、 土著菌養豬技術的發展、應用和推廣: 土著菌養豬技術的原理是運用土壤里自然生長的、被稱為土著微生物,迅速降解、消化豬的排泄物。將採集到的土著微生物,進行培養、繁殖,並用於發酵床。土著微生物是伴隨著農業生產實踐一道發展的技術,是實踐者的技術。 日本在五十年代首先由日本山岸會進行研究開發。已在日本本國和國外韓國、泰國、德國、瑞士、澳大利亞、美國、巴西7個國家建有50多個山岸農法示範基地。這些基地,遵循循環農業的原理,將養殖業與種植業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土著菌技術就是其中的一項重要技術。韓國從1965年起,開始學習日本的土著菌技術,並加以發展和完善,1994年成立了韓國自然農業協會,並在世界二十多個國家應用推廣。日本自然農業協會在韓國自然農業協會名譽會長趙漢圭先生的指導下,學習韓國的自然農法。
從1992年開始,日本鹿兒島大學的專家教授開始對土著菌養豬技術進行系統的研究,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技術規范。1999年,在鹿兒島大學農學部附屬農場召開了土著菌養豬技術的應用和推廣觀摩會,有來自10多個國家的1000多名專家、學者和農戶參加了這次會議,推動了土著菌養豬技術更廣泛; 日本鹿兒島大學柳田宏一教授(柳田宏一先生不幸於2002年病逝,實為可惜),曾去日本全國各地、美國、歐洲等地進行畜產業的實地考察,在畜產環境研究上有深的造詣。他認為土著菌技術,無論是從家畜的健康養殖上來看,還是從提供適宜環境、減少應激上來看,土著菌技術都可以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值得從多個角度去加以研究。

三、 土著菌養豬技術的實際效果: 現代養豬,尤其是規模化養豬帶來了大量的豬糞尿難以處理的難題,豬的排泄物污染了豬舍、污染了環境,在這種環境下養豬,帶來豬病舍、污染了環境,在這種環境下養豬,帶來豬病多,抗生、抗菌性葯物用得多,造成豬肉葯殘嚴重,最終對環境、對人體帶來嚴重危害。土著菌養豬技術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難題,達到養豬無污染的目的。

1 . 減輕污染、保護環境:採用土著菌養豬技術後,由於有機墊料里含有相當活性的土著微生物,能夠有效地分解、消化豬的排泄物,不再需要對豬糞尿清掃排放,從而沒有任何廢棄物排出養豬場,也不會形成大量的沖圈污水,真正達到養豬零排放的目的。豬舍無臭、無蠅。豬舍既是豬生長發育的場所,又是微生物的繁殖工廠,還是豬糞尿的處理場。

2 .改善豬舍環境、提高豬肉品質:發酵床結合特定結構的豬舍,使豬舍通風透氣、陽光普照、溫濕度均適合於豬的生長,豬生長發育健康。再加上運動量的增加,幾乎沒有豬病發生,也不再使用抗生、抗菌葯物,提高了豬肉品質,生產出真正意義上的有機豬肉。葯費從傳統的10-15%減少到1%。

3. 變廢為寶、提高飼料利用率:在發酵製作有機墊料時,需按一定比例加入鋸木屑。通過土著微生物的發酵、分解,這些墊料部分轉化為豬的飼料。同時,由於豬生長發育良好,飼料的轉化率提高,一般可以節省飼料20—30%。飼料利用率可從50%提高到70%。

4. 節工省本、提高效益:豬的糞尿量很大,糞尿的收集和處理是養豬業中一項最繁重的勞動。據統計,該項工作約占養豬全部工作量的50%以上。而土著菌養豬技術不需要用水沖洗豬舍、不需要每天清除豬糞,因為沒有糞便排放,所以也不需要糞便貯存、收集裝置;生豬體內無寄生蟲、無需治病;採用自動給食、自動飲水技術等配套技術,達到了省工節本的目的,節工量在50%以上,可節水90%。在規模養豬場應用這項技術,經濟效益十分明顯。豬舍採用塑料大棚結構,不僅便於豬舍溫度、濕度的調節,而且其造價也大為節省,僅為普通豬舍的1/3左右。

四、土著菌養豬的技術要點:
1. 土著菌的採集;土著菌就生活在我們周圍的自然環境中,走進闊葉樹林或竹林,在落葉且腐殖質多地方,就可以採集到有益的土著微生物。土著微生物是多種微生物的混合群,土著微生物按好嫌氣性分有好氣菌、嫌氣菌;按菌種分有酵母菌、麴黴菌、放線菌、乳酸菌等。可以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地點採集不同的菌種。採集到的原始菌種應放在室內陰涼、乾燥處保存。菌種的採集技術,是土著菌養豬的關鍵技術之一。

2. 營養液的准備:營養液包括植物營養液、乳酸菌、水果酵素、氨基酸等,主要用於調節土著微生物的活性。特別是在土著微生物活性降低時,可以用營養液提高土著微生物的活力,以加快對排泄物的降解、消化速度。營養液是從動、植物體提取出來、經發酵後製成的,含有有機酸、高活性的生長激素等物質,是微生物的有效活性劑。

3. 有機墊料的製作:發酵後的有機墊料以鋸屑為主,為節約鋸屑,床的下部也可以用部分樹木間伐和修剪下來的木片等。將木屑、土、鹽,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起來,接種上土著微生物的菌種。對發酵床進行水分調節,水分掌握在60%左右為宜。再接種上菌種,接種量為每平方米1公斤。發酵床准備好後就可以放入豬苗了。有了菌種、有機物和水,發酵就開始了。糞尿成了微生物的食物,豬在床上不停的運動,起到了補充氧氣的作用。豬吃到了發酵床上的食物,豐富的腸內微生物使得豬的胃腸十分結實健康。

4. 豬舍的建造; 土著菌養豬的豬舍採用符合自然原理的構造。一般要求豬舍東西走向、坐北朝南,充分採光、通風良好,排水良好,南北可以敞開(東西兩頭砌成山牆,前後兩側不砌牆,採用卷簾裝置,以方便啟閉)。鋼管塑料大棚與土著菌養豬技術相結合(下簡稱大棚豬舍),更能夠發揮土著菌養豬的技術優勢。 豬舍地面是豬活動採食躺卧和排糞尿的場所。所以地面對豬舍的保溫性能及豬的生產有很大影響。發酵床顯著優於通常的水泥地面。發酵床分地下式發酵床和地上式發酵床二種。發酵床深90~100公分,四周用砌塊砌好。在床內填入有機墊料,再將仔豬放入,豬就可以在發酵床上自由自在地生長了。即使在微生物活動較差的冬季,挖開發酵床,也可以看到有水蒸汽散發出來,這表明發酵正在進行之中。據我們2005年12;月的測定,豬舍外面的氣溫為-2—-3度,棚內氣溫為5度,床面15公分處溫度為20-30度。發酵床的日常管理;總體來講與常規養豬的日常管理相似。

五,特別注意事項:
1, 適宜的飼養密度;單位面積飼養豬的頭數過多,床的發酵狀態就會降低,豬的糞尿難以迅速降解;飼養頭數過少,豬舍的利用率不高。一般採用的密度為1.5平方米/頭。同一批飼養豬的大小,要盡可能的整齊一致,體重大小控制在相差5公斤的范圍內,以便於飼養管理。入圈生豬事先要驅除體內的寄生蟲,

2, 溫度的管理:育肥豬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0℃。溫度的管理,是土著菌養豬日常管理中最主要的工作。溫度的控制,一是靠保溫材料、遮光材料,二是靠人的管理。在冬季天氣冷的時候,可以將大棚前後兩邊的卷膜放下來,以利保溫,同時利用豬自身和發酵床發酵產生的熱量,但切不可將豬舍完全密閉;在夏天天氣最熱的時候,增加遮陽網的覆蓋面積,將大棚前後兩邊的卷簾放下來,只留狹窄的縫隙,利用煙囪效應和風洞效應,加快豬舍內空氣的流通。

3, 改變豬的排糞習慣:開始飼養時,豬會定點排泄糞便,可人工定期將糞便翻到無糞便處。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後,豬就會改變定點排泄的習慣。利用豬的翻拱習性,由豬擔負起發酵床糞便的翻埋工作。

4, 床面濕度管理:注意床面不能過於乾燥,如過於乾燥會導致豬的肺炎,可定期(一周兩次)在床面上噴灑500倍的植物營養液;土著微生物的活性維護5,要經常注意維護、保持土著微生物的活性,可以不定期(十 天、半月一次)地添加300-500倍的營養液來調節土著微生物的活性,以保證發酵的順利進行;發現發酵床上墊料有所減少,應適時予以補充,以確保發酵床功能的正常發揮。

六、 土著菌養豬有待解決的問題;:根據我們目前近年的實踐,初步認為土著菌養豬技術上需進一步解決的問題有。

1、 豬舍的結構:豬舍的結構也是土著菌養豬成功與否的重要組成部分。好的豬舍既要結構合理,又要造價便宜。一種是建房屋,一種是建大棚。其中以建鋼管塑料大棚較為有利,一則造價省,僅為一般豬舍的1/3左右,二則啟閉方便,冬暖夏涼適宜豬的生長。

2、 發酵床的有機墊料:發酵床需要較多的木屑,現實上少量搞木屑易於解決,大規模地搞,木屑就成了制約因素,所以需要解決好替代原料的問題。總的思路是要開辟新的有機材料來源,實現資源的綜合利用、多級利用,化廢為寶、化害為利。另外,發酵床的厚度還可以進一步試驗,能否在保證效果的前題下,在現有基礎上再降低一些。

3、 土著菌養豬的配套技術:土著菌養豬的關鍵除了菌種的採集擴繁、豬舍的結構、發酵床的有機墊料外,還應當包括環保型日糧的選用、高產青綠飼料的種植利用等方面。

4、 有機墊料的利用:土著菌養豬雖然不清掃糞便(一般3-5年才清一次糞。據韓國趙漢圭先生介紹,如果不需要豬的肥料的話,可以10-20年不清一次糞。豬糞積存得越久,豬的生長越快。)豬的糞尿在發酵床上進行了發酵、除臭,木屑在發酵床上也經過了發酵、轉化,形成了富含微生物的高檔有機肥。利用這種優質有機肥,日本、韓國農民已將其用於有機稻米、有機蔬菜、有機水果的生產,進一步拉長了產業鏈,提高了經濟效益。這種農-畜緊密結合的工作尚有待開展。

② 發酵床養雞成本多少

生態環保發酵床養殖的優勢概括為:五省、四提、三無、二增、一少、零排放。
五省:省水、省工、省料、省葯、省電。
四提:提高肉品質、提高免疫力、提前出欄、提高肉料比。
三無:無臭味、無蠅蛆、無環境污染。
二增:增加經濟效益、增加生態效益。
一少:減少動物體內葯物殘留。
零排放:糞尿全部在圈舍內降解,沒有污水和糞便向外排放。
(1)、減輕對環境的污染採用發酵床養殖技術後,由於有機墊料里含有相當活性的土壤微生物,能夠迅速有效地降解、消化畜禽的排泄物,不再需要對畜禽糞尿採用清掃排放,也不會形成大量的沖圈污水,從而沒有任何廢棄物排出養殖場,真正達到養殖零排放的目的。舍內不會臭氣沖天和蒼蠅滋生。
(2)、改善舍環境、提高肉品質發酵床結合特殊圈舍,使圈舍通風透氣、陽光普照、溫濕度均適合於畜禽的生長,再加上運動量的增加,畜禽能夠健康地生長發育,幾乎沒有疾病發生,也不再使用抗生、抗菌性葯物,提高了畜禽肉品質,生產出真正意義上的綠色有機肉。
(3)、變廢為寶、提高飼料利用率 在發酵製作有機墊料時,需按一定比例將鋸木屑、稻殼等加入,通過土壤微生物的發酵,這些配料部分轉化為畜禽的飼料。同時,由於畜禽健康地生長發育,飼料的轉化率提高,一般可以節省飼料10%~30%。
(4)、節工省本、提高效益由於發酵床養殖技術不需要用水沖圈舍、不需要每天清除畜禽糞便;畜禽體內無寄生蟲、減少疾病產生;採用自動給食、自動飲水技術等眾多優勢,達到了省工節本的目的。一個人可飼養500~1000頭壯豬,100~200頭母豬,可節水90%,每頭豬節省水費6元,節約用工3元,節約驅蟲葯費1元左右,在規模養殖場應用這項技術,經濟效益十分明顯。
我使用的農盛樂EM菌液製作的發酵床,小雞在發酵床上生活的很愉悅。看到小雞這么愉悅我也很開心。你網路搜索下 農盛樂 就找到他們技術員了,最好找到王經理,人很熱情也很專業。

製作30平方米養雞發酵床的過程:

一、准備好原料:農盛樂em菌液30公斤(也可使用農盛樂發酵床菌種,比較經濟劃算),70~80%的惰性物質(鋸木,稻殼,花生殼,粉碎秸稈、玉米芯等之類的不容易腐爛的物質),20~30%的營養物質(麥麩,稻糠,玉米粉之類的有營養的物質),水若干(剛開始先少放些,濕度不夠再加,做到40~50%的濕度就行)。百分之10的深層土。

二、把農盛樂em菌液一半均勻混合到准備的水中,另15公斤菌液和百分之二三十的營養物質(麥麩或者稻糠玉米粉,一般情況下用麥麩或玉米粉60公斤左右)混合到一起,濕度拌到50%左右。

三、把惰性物質(鋸木之類的)和營養物質(麥麩之類的)還有土混合到一起,一邊混合一邊用稀釋過的農盛樂em菌液噴灑,一邊撒30公斤農盛樂em菌液混合後的營養物質。拌勻的墊料的濕度一般為45%左右(用手握下墊料,手縫有水滴,但不會滴下來)。

四、最後,我們把步驟三中的墊料堆放到一起,再用塑料薄膜封閉起來發酵,溫度20攝氏度以上,發酵3~5天即可,低於20攝氏度,則要發酵5~7天。

發酵床墊料的更換:
牲畜每批次轉欄或出欄後,應對圈舍進行全面立體的消毒處理,然後補充部分新鮮木屑或秸稈粉及適量農盛樂EM原液,調節水分至50%左右,將墊料在圈欄中堆積起來進行發酵處理,溫度上升到50℃以上高溫24小時後,即可作為發酵床墊料重新使用。

③ 河南EM發酵床養雞技術成本是多少

發酵床養雞的成本有以下:
1、雞舍建設
2、雞苗
3、發酵床原料
4、防疫費用
5、人工
利潤=總收入-成本
具體些的數據要根據當地的經濟而定。
~

④ 發酵床養豬場建設每平方成本大約多少

這個不好說,這個成本根據你的材料選擇很重要,材料的價格等,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成本:1、材料的選擇,是木板,水泥、木製結構還是鋼筋材料,成本很不一樣的,據說還可能相差幾倍之幾十倍,以大棚式成本最省。一般在每平方100-300元不等;
2、墊料的成本:根據墊料的種類與當地是否多肯定不一樣,地區性不平衡,比如鋸末,稻殼,玉米芯,秸桿等,
3、菌種成本:不同廠家的產品價格也不一樣,如金寶貝干撒式發酵床只要菌種與墊料,不加其他任何物,飼料里也不加,運行壽命長,總成本最低,更多詳情咨詢免費電話 400 666 4728 010-63623048張經理

⑤ 用發酵床養鵝的每平方須要多少錢成本

菌種和原料使用不同,價格成本不一樣,您可以來百豐天下生物咨詢,可以幫您節省成本

⑥ 發酵床養豬成本大概多少錢

不同廠家的菌種製作發酵床的費用也不一樣。製作發酵床應算總成本,包括:菌種的單價、每平米用量、每克有效功能活菌數、菌種的存活時間與添補周期、墊料費用,配合輔料費用、營養液成本、日常維護的繁簡性及費用成本、人工成本、失敗風險成本等。有的菌種可能不用花錢,但「豆腐花了肉價錢」,其製作的時間及成本費用遠遠高於選購專業菌種;還有的菌種單價很便宜,但各種營養液、氨基酸、添加劑以及過多過厚的墊料、輔料等,操作繁瑣且不說,其總成本早已讓用戶不堪重負。在同等品質的情況下,總成本越低、操作越簡單的發酵床產品更具優勢。金寶貝干撒式發酵床其專業菌種活性強,製作與日常維護均極其簡單,「一劑一料」,無須輔料或其他營養液,也不用加水,而且墊料只需五十公分,總成本低、壽命長達3~5年。 具體需投入多少錢,你可以咨詢金寶貝工作人員,他們會詳細的給你解答。

⑦ 製作~一個一百平方米的發酵床需要多少錢。。。養雞用的

製作發酵床最主要的成本是墊料成本和發酵床菌的成本。墊料主要是由鋸末、稻殼、秸稈、麥麩等組成。一平米的墊料成本5-10元,各地的成本可能不太一樣。製作100平米的發酵床需要農盛樂發酵床菌種需要15-20瓶就夠了,10瓶用於製作發酵床,剩下的用於後期維護,成本大概是500-700元。
[家禽類做法和用量](雞、鴨、鵝、鴿子之類的家禽)
1、原料:鋸末:吸水、保水性物質。稻殼、秸稈、花生殼等透氣性物質。麥麩、玉米面之類的營養物質。工業鹽、粗鹽(非碘鹽)。深層土。農樂發酵床菌液。
2、體積比例:鋸末和稻殼各佔50—80%,稻殼之類的透氣性物質佔20-40%,麥麩之類的營養物質佔2—5% 。土佔7—10%。
3、數據計算及操作方法:以40厘米深、面積1平方為例除土之外所有料加一塊為0.7噸左右。
以30平方米發酵床面積為例開始製作(農盛樂發酵床菌液需要30公斤)
1:把農盛樂發酵床菌液一半均勻混合到准備的水中,另30公斤菌液和營養物質(麥麩或者稻糠玉米粉,一般情況下用麥麩或玉米粉15公斤左右)混合到一起,濕度拌到50%左右。
2:把惰性物質(鋸末之類)和營養物質(麥麩之類)混合到一起,一邊混合一邊用稀釋過的農盛樂發酵床菌液噴灑,一邊撒30公斤農盛樂發酵床菌液混合後的營養物質還有粗鹽。拌勻的墊料的濕度一般為45%左右(用手握下墊料,手縫有水滴,但是不會滴下來)。
3:最後,我們把這些混合好的墊料堆放到一起,再用塑料薄膜封閉起來發酵,溫度20攝氏度以上的,發酵3~5天即可,低於20攝氏度的,則要發酵5~7天。
4:發酵好之後往雞舍內鋪的時候把土均勻的拌進去即可。
檢驗發酵床:
製作好的墊料溫度升到40-50度左右(往裡伸20--40厘米),達到發酵腐熟的效果,並且伴有一股酸香的味道。

⑧ 建一個二十頭牛的發酵床需要多少錢

一般來說,一頭成牛需要6-8平米的發酵床,小牛需要3-5平米發酵床。 發酵床的成本主要包括墊料成本和發酵劑成本。
製作發酵床需要的木屑一般佔60%,其它輔料適當加入就行,稻殼 或者花生殼或者蘑菇渣或者酒渣或者豆腐渣或者甘蔗渣或者木薯渣或者油菜桿或者油菜殼或者玉米/高粱秸稈( 玉米芯)粉末之中的任意選擇幾種就行35% ,沒有化肥農葯污染的土少量5%, 這樣幾種原料加入 農盛樂em菌液攪拌均勻做成發酵床了,發酵一星期後就可以把墊料鋪進圈舍了。墊料的成本每個地方是不一樣的,一般一平米在10元左右。
製作發酵床另外一項成本便是發酵劑的錢,農盛樂發酵床菌種一瓶30元,可以培育10公斤的em菌液,拿這10公斤的菌液可以做10平米的發酵床,摺合起來一平米需要菌劑3元左右。
如果當地墊料價錢比較高,可以採用em菌發酵飼料的方法來節省養牛成本,發酵床或者發酵飼料,可以使一頭牛節省500左右的飼料成本。

農盛樂養牛發酵床的製作方法如下:
製作40平方發酵床(厚度100公分),所需材料及操作步驟如下:
所需材料:
鋸末20立方、稻殼20立方、麥麩或者玉米面100公斤、紅糖6公斤、農盛樂發酵床菌種1盒(6瓶)、畜牧鹽1公斤、黃土100公斤;如果沒有鋸末或者稻殼可以使用花生殼、玉米芯、秸稈等代替。

製作方法:(如果使用的是農盛樂em菌液,可直接從第三步開始)
第一步,將菌種配置成菌液:將6公斤紅糖用足量的水煮沸融化;

第二步,向煮開的紅糖水中加入冷水,湊足60公斤後,將6瓶農盛樂發酵床菌種加入,攪拌均勻,密封發酵5-10天;

第三步,將發酵後的40公斤菌液與准備好的鋸末、稻殼、畜牧鹽等攪拌均勻,加水調整濕度到50%,即用手抓一把材料有水滲出但是不下滴的樣子即可。(剩下的20公斤菌液用於發酵床後期維護使用)

第四步,將調好的材料堆積起來發酵5-7天(溫度低的話可以多發酵幾天);

第五步,墊料發酵好之後鋪在圈舍裡面,鋪好之後將100公斤黃土均勻灑在表面;間隔24小時之後,雞就可以去上面生活了;

第六步,日常管理及維護。定期補充農盛樂EM菌液是維護發酵床正常微生態平衡,保持其糞尿持續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補充農盛樂EM原液最好做到每周一次,按1:50-100倍稀釋噴灑,一邊翻發酵床20厘米一邊噴灑。補菌可結合水分調節和疏糞管理進行。

⑨ 養雞多長時間養成一隻雞價格

1、增加效益分析

根據一般養殖規律和實踐數據,每出欄一隻肉雞的利潤大約在0.5~2.0元之間,

平均為1元,即每出欄萬只即為1萬元利潤。

2、(干撒式發酵床)節省成本分析

干撒式發酵床與傳統養殖相比經濟上劃算,再加上干撒式墊料薄,成本低,效益非常明顯。下面以金寶貝干撒式發酵床為例(10000隻肉雞)予以說明(1平方10隻雞的密度),供參考。

①省水費。發酵床養雞無需用水沖洗糞便,省水費90%以上,0.2公斤水/只/天×1隻×45天×安全系數0.9×5元/噸≈0.04元,萬只雞達400元。

②省人工糞尿清運費。0.2公斤糞尿/只×1隻×45天×5元/噸×安全系數0.9≈0.02元,萬只雞達400元。發酵床養雞零排放,無需清理雞舍,可節省勞動力70%,如分攤到每隻雞上,則每隻可節省成

本0.3元。

③省醫葯費。僅以0.3元/只計,萬只雞場一年可省3000元。雞生活在發酵床上更健康,不易生病,所以減少醫葯成本。

④省飼料費。經成都、威海、德州等地地實際測算,金寶貝發酵床一隻雞可省0.3kg飼料,1隻×0.3kg/只×3.4元/公斤=1.02元,萬只雞達1.02萬。發酵床中的功能微生物利用糞尿作為營養源,形成菌體蛋白,從而節省了飼料10%以上。

⑤省供暖費。除掉設備,用電外,假設每500平方生一個爐子,煤炭的費用每天大約25元,分攤到每隻雞大約0.15元。發酵床養雞即使在零下15-20度也不予以加溫,床表面常年維持在20多度,再加上自然保溫,完全滿足雞對溫度的要求,省掉取暖費用,萬只雞可省1500元。

⑥多增重的經濟效益。對比試驗表明,平均每隻雞多長0.2公斤。1隻×0.2公斤/只×10元/公斤=2元,萬只雞達2萬。

⑦產品的附加效益,墊料和雞的糞混合發酵後,直接變成優質的有機肥,也是一筆經濟效益,另外提高了雞肉的品質,更有市場競爭優勢,能賣個更好的價錢。

⑧發酵床成本費用。按20平米發酵床使用3年來計算,菌種成本=260元/初次+260元×20%×3年=416元;鋸末墊料成本:0.4米×20平方米×50元/立方=400元+400×30%×3年=760元;其他如米糠玉米粉等稀釋劑費用30元;總計1206元。換算到每平方,即3年每平方的投入為1206/20=60.3。3年可養肉雞15批次左右,密度為7隻/平米,即3年每平方養肉雞數15批次×7隻/批次=105隻。每隻雞的發酵床投入成本即為0.6元。

發酵床的節省效益(暫不計產品附加效益):以上各項節省合計再扣除多餘成本費用後每隻雞保守節省1元/只。雞舍發酵床,不管是節省的費用還是增加的收入,出欄萬只雞帶來的經濟效益最保守估計也在幾萬元以上。另外有些地方政府對生態發酵床還有每平方20~50元不等的補助,可以說經濟效益更加明顯。

3、食品安全效益分析

葯物殘留是肉雞生產中的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特別隨著動物集約化飼養的發展,應用葯物促生長、預防和治療動物疾病顯得愈加重要,大量使用或濫用葯物,葯物的殘留就會超標,然後通過食物鏈將這種耐葯性病菌轉移給人類,導致食品安全問題,發酵床養雞大大改善了養殖環境,提高了肉雞的待遇,恢復了自由採食自由運動的天性,自然抗病力大大增強,用葯明顯降低,葯物殘留大大減少,提高了肉質,本養殖場也是出口的肉製品供應商,完全能夠符合出口對肉製品的要求,將從發酵床中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

4、總結分析

由以上數據則可說明干撒式發酵床養殖肉雞則可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

二、社會效益
干撒式發酵床養殖不僅生態環保,而且降低了養殖成本,這樣就可以以點帶面,帶動周邊的養殖戶朋友進行發酵床養殖,一旦養殖形成規模就可以大大提高農民的養殖收入。所以生態干撒式發酵床養雞基地項目的建設將會為全鎮乃至全市無污染、零排放、生態化養殖提供良好的示範帶頭作用,為周邊農民的增收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三、生態效益

近年來,國家政府規定養殖場排放的污染物不得超過國家或地方規定的畜禽養殖污染物排放標准,如超出需按規定繳納排污費。而生態干撒式發酵床真正做到了零排放、無污染的養雞新局面,得到了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可以說是效益顯著。生態干撒式發酵床養雞基地項目的建設,可以說重新構建了生態養殖產業體系,積極利用微生物技術,推動「零排放」飼養工程。今後在鏈結農戶養殖區,通過建設生態干撒式發酵床對糞污進行無害化處理,有利於減少農村點源污染,加快循環經濟建設,實現社會經濟以及生態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