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賬面成本麻煩告訴我,謝謝
我覺得你應該先理解3個概念,賬面余額,賬面凈值和賬面價值,不考慮那些特殊的科目(如以公允價值後續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等),簡單來說就是 賬面余額就是初始入賬價值,賬面凈值=賬面余額-累計折舊(攤銷),賬面價值=賬面余額-累計折舊(攤銷)-減值准備,所以嚴格來講,會計應該說這3個賬面,而並不應該說 賬面成本,你說的資料上的賬面價值照其說法來看應該是 賬面余額,因為他說了是 獲取成本,而之後的扣減掉減值准備(減值准備需要用到備抵類賬戶)並不是賬面價值,也不是賬面凈值,對於此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科目,只有再減掉累計折舊他才是賬面價值(因為一般情況下所有資產都應計提折舊或者攤銷,除了個別特殊的如無法確定壽命的無形資產等),所以你覺得矛盾是正確的,上面的兄弟列舉的例子裡面的說法並不正確,按照他給出的條件,應該這樣理解,這台機床2年後在資產負債表日的賬面價值是5萬,賬面凈值是8萬,3萬是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的3萬(我假設他這里的機床是買來當作固定資產使用的),賬面余額還是10萬,希望你能理解
② 賬面成本和賬面價值有什麼區別怎麼計算
賬面成本和賬面價值區別如下:
1、概念不同
賬面成本是指在賬面登記的成本,它包括賬面記錄的產品生產的實際成本,也指一項資產賬面上反映的獲取成本。
賬面價值是指按照會計核算的原理和方法反映計量的企業價值。《國際評估准則》指出,企業的賬面價值,是企業資產負債表上體現的企業全部資產(扣除折舊、損耗和攤銷)與企業全部負債之間的差額,與賬面資產、凈值和股東權益是同義的。
2、表現形式不同
成本是生產和銷售一定種類與數量產品以耗費資源用貨幣計量的經濟價值。企業進行產品生產需要消耗生產資料和勞動力,這些消耗在成本中用貨幣計量,就表現為材料費用、折舊費用、工資費用等。
企業的經營活動不僅包括生產,也包括銷售活動,因此在銷售活動中所發生的費用,也應計入成本。同時,為了管理生產所發生的費用,也應計入成本。同時,為了管理生產經營活動所發生的費用也具有形成成本的性質。
3、計算方法不同
資產的賬面成本一般是其賬面價值,如各項存貨的賬面成本和各類固定資產的賬面成本等。如有備抵賬戶的,其賬面成本應以扣除其備抵後的凈值來反映。如固定資產賬面原始成本減去累計折舊後的余額、稱為賬面凈值,或賬面凈成本等。
存貨的賬面價值=賬面成本—計提的存貨跌價准備金額。
資產的賬面價值=資產賬面余額-資產折舊或攤銷-資產減值准備。
(2)負債表的賬面價值均是什麼成本擴展閱讀:
分類
對於股份公司來講:賬面價值又稱股票凈值
對固定資產來講:賬面價值=固定資產的原價-計提的減值准備-計提的累計折舊(即:固定資產凈額)。賬面余額=固定資產的賬面原價;賬面凈值(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的折余價值=固定資產原價-計提的累計折舊。
與此相關的還有兩個容易混淆的概念,即「固定資產凈值」與「固定資產凈額」。它們之間的關系用公式表示為: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原價-累計折舊;固定資產凈額=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對於企業其他的資產,只涉及賬面價值和賬面余額的概念。賬面價值都是減去計提的減值准備後的金額;賬面余額都是各自賬戶結余的金額。
債券賬面價值是:指債券持有人的實際投資額,等於價格扣除應計息票收入,即債券的賬面余額減去相關備抵項目後的凈額,所以債券投資的賬面價值是:賬面余額扣減減值准備後的金額。
③ 1.賬面價值,公允價值,攤余成本怎麼區分 2.持有至到期投資中,當攤
1、賬面價值就是攤余成本,公允價值是該項投資當前市場上公平的成交價格。
2、持有至到期投資,賬面價值是攤余成本。持有至到期投資以攤余成本後續計量,不是以公允價值後續計量,公允價值發生變動時,不確認公允價值變動。
3、當期末公允價值下降低於賬面價值,發生實質性減值時,應計提有至到期值准備,已計提減值准備的持有至到期投資價值以後又得以恢復的,應當在原已計提的減值准備的金額范圍內予以轉回,按照已恢復的金額,就是說該項投資的賬面價值不能大於原來的攤余成本。
4、具體到本題:資產負債表日公允價值大於攤余成本時,不做會計處理,賬面價值就是攤余成本。
④ 會計中賬面價值是什麼意思
一、賬面價值是指某科目(通常是資產類科目)的賬面余額減去相關備抵項目後的凈額。如應收賬款賬面余額減去相應的壞賬准備後的凈額為其賬面價值。在「資產負債表」項目中,資產的價值要求填寫資產的賬面價值。以下以「固定資產」為例說明:
【例題】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外購一棟廠房,原價為100萬元,預計使用年限為20年,預計凈殘值為零,採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2016年年末進行減值測試,預計該廠房的可收回金額為80萬元。不考慮其他因素,則該廠房在2016年年末應該計提的折舊以及減值准備分別為多少萬元?
【答案】2016年該廠房應該計提的折舊金額=100/20=5(萬元),計提折舊以後,在2016年年末該廠房的賬面凈值=100-5=95(萬元);因資產的賬面凈值為95萬元,大於其可收回金額80萬元,表面該項資產發生了減值,應該計提減值准備=95-80=15(萬元),計提減值准備以後該項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即為其可收回金額80萬元。
公式計算:
1、賬面余額=固定資產的賬面原價;
2、賬面凈值=固定資產的折余價值=固定資產原價-計提的累計折舊;
3、賬面價值=固定資產的原價-計提的減值准備-計提的累計折舊。
二、幾項資產賬面價值的計算公式如圖:
⑤ 能通俗說說賬面價值、入賬價值、公允價值、攤余成本的區別嗎
(1)賬面價值是資產或負債在資產負債表中列示的金額,對於計提了減值准備的各項資產,其賬面價值就是其賬面余額減去已計提的減值准備後的金額。
(2)攤余成本是在實際利率法下產生的計量屬性,是計量利息收入(或分攤利息費用)的基礎。攤余成本是會計中一個比較重要的概念,特別運用於持有
(3)現行會計准則對攤余成本是這樣解釋的:金融資產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①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②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法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③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4)資產的賬面價值通常是指資產成本扣減累計折舊(或累計攤銷)和累計減值准備後的金額。因此,攤余成本與賬面價值從概念上說肯定是不能等同的,但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在特定的時點上,兩者在金額上又會出現一致的情況,需要我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例如,在持有至到期投資核算中,攤余成本與賬面價值在任何時點都是相等的,持有至到期投資是採用攤余成本進行後續計量的,由於持有至到期投資賬面價值等於「持有至到期投資」科目余額減去「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准備」科目余額,我們將其對照前述攤余成本的定義,很容易發現對於持有至到期投資而言,攤余成本即為賬面價值。
⑥ 賬面價值,賬面凈值,賬面余額和賬面原值怎麼區分
賬面價值,賬面凈值,賬面余額和賬面原值的區別:
賬面價值:是指賬面余額減去其備抵科目後的余額,這里的備抵科目,一般是指減值准備,壞賬准備等。對固定資產來講:賬面余額=固定資產的賬面原價,賬面凈值=固定資產的折余價值=固定資產原價-計提的累計折舊。賬面價值=固定資產的原價-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累計折舊。
無形資產來講:賬面余額=無形資產的賬面原價。賬面凈值=無形資產的攤余價值=無形資產原價-累計攤銷,賬面價值=無形資產的原價-無形資產減值准備-累計攤銷。
以成本模式進行後續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來講:賬面原價=賬面余額賬面凈值=賬面余額-累計折舊(攤銷),賬面價值=賬面余額-累計折舊(攤銷)-減值准備,以公允價值模式後續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由於不計提折舊,攤銷,不計提減值准備,所以其賬面價值=賬面余額。
其他資產:賬面原價=賬面余額,賬面價值=賬面余額-計提的資產減值准備/壞賬准備/存貨跌價。
賬面凈值:是針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成本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而言的,賬面凈值就等於成本減去計提的累計折舊和累計攤銷的金額。
賬面余額:是指某個會計科目所有明細科目的匯總,如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就要包括成本,損益調整和其他權益變動等明細科目,而對於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因為其沒有明細科目分類,賬面余額就是其入賬成本。
賬面原值:是指某科目的賬面余額減去相關備抵項目後的凈額。如應收賬款賬面余額減去相應的壞賬准備後的凈額為資產賬面價值。賬面價值是會計核算中賬面記載的資產價值。這種估價方法不考慮現時資產市場價格的波動,也不考慮資產的收益狀況,因而是一種靜態的估價標准。
(6)負債表的賬面價值均是什麼成本擴展閱讀:
賬面價值:
是指按照會計核算的原理和方法反映計量的企業價值。《國際評估准則》指出,企業的賬面價值,是企業資產負債表上體現的企業全部資產(扣除折舊、損耗和攤銷)與企業全部負債之間的差額,與賬面資產、凈值和股東權益是同義的。
賬面凈值是指(通常是資產類科目)的賬面余額減去相關備抵項目。
資產的賬面價值=資產賬面余額-資產折舊或攤銷-資產減值准備。
對於股份公司來講:賬面價值又稱股票凈值。
對固定資產來講:
賬面價值=固定資產的原價-計提的減值准備-計提的累計折舊(即:固定資產凈額);
賬面余額=固定資產的賬面原價;
賬面凈值(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的折余價值=固定資產原價-計提的累計折舊。
與此相關的還有兩個容易混淆的概念,即「固定資產凈值」與「固定資產凈額」。它們之間的關系用公式表示為: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原價-累計折舊;固定資產凈額=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對於企業其他的資產,只涉及賬面價值和賬面余額的概念。賬面價值都是減去計提的減值准備後的金額;賬面余額都是各自賬戶結余的金額。
債券賬面價值是:指債券持有人的實際投資額,等於價格扣除應計息票收入,即債券的賬面余額減去相關備抵項目後的凈額,所以債券投資的賬面價值是:賬面余額扣減減值准備後的金額。
網路:賬面價值
⑦ 存貨採用計劃成本法核算,在資產負債表中應按計劃成本反映存貨的價值。這句話對嗎
這句話是錯誤的。存貨採用計劃成本法核算,但在資產負債表應以實際成本反映存貨的價值。
1、無論是計劃成本法還是實際成本法,在資產負債表均以實際成本反映存貨的價值。
2、長期股權投資的取得,投資企業取得長期股權投資時,應當按照初始投資成本計價;追加投資,投資企業應當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投資企業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實際支付的價款或對價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作為應收項目(應收股利)處理,不構成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
3、持有期間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現金股利或利潤,長期股權投資持有期間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現金股利或利潤時,對採用成本法核算的,投資企業按應享有的份額確認為當期投資收益。
4、長期股權投資的處置,企業處置長期股權投資時,按照實際取得價款與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的差額確認為投資損益,並應同時結轉已計提的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
拓展資料
存貨的收入、發出和結余均按預先制定的計劃成本計價,同時另設成本差異科目,登記、分攤、按期結轉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額,期末將發出和結存存貨的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計劃成本法是指企業存貨的日常收入、發出和結余均按預先制定的計劃成本計價,同時另設"材料成本差異"科目,作為計劃成本和實際成本聯系的紐帶,用來登記實際成本和計劃成本的差額,月末,再通過對存貨成本差異的分攤,將發出存貨的計劃成本和結存存貨的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進行反映的一種核算方法。 同時計劃成本法下存貨的總分類和明細分類核算均按計劃成本計價。因此這種方法適用於存貨品種繁多、收發頻繁的企業。如果企業的自製半成品、產成品品種繁多,計劃成本法方法的,或者在管理上需要分別核算其計劃成本和成本差異的,也可採用計劃成本法核算。
⑧ 會計中賬面價值是什麼意思
賬面價值指的就是會計賬上的價值。
賬面價值是指某科目(通常是資產類科目)的賬面余額減去相關備抵項目後的凈額。如應收賬款賬面余額減去相應的壞賬准備後的凈額為其賬面價值。在「資產負債表」項目中,資產的價值要求填寫資產的賬面價值。
公式計算:
1、賬面余額=固定資產的賬面原價;
2、賬面凈值=固定資產的折余價值=固定資產原價-計提的累計折舊;
3、賬面價值=固定資產的原價-計提的減值准備-計提的累計折舊。
(8)負債表的賬面價值均是什麼成本擴展閱讀:
賬面價值又稱股票凈值
對固定資產來講:
賬面價值=固定資產的原價-計提的減值准備-計提的累計折舊(即:固定資產凈額)
賬面余額=固定資產的賬面原價;
賬面凈值(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的折余價值=固定資產原價-計提的累計折舊。
與此相關的還有兩個容易混淆的概念,即「固定資產凈值」與「固定資產凈額」。它們之間的關系用公式表示為: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原價-累計折舊;固定資產凈額=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對於企業其他的資產,只涉及賬面價值和賬面余額的概念。賬面價值都是減去計提的減值准備後的金額;賬面余額都是各自賬戶結余的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