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負債成本如何追回
擴展閱讀
茶的價格不高怎麼形容 2024-04-27 00:49:24
哪裡可以進行產品檢測 2024-04-27 00:47:11
哪裡有好的瘦身產品 2024-04-27 00:17:23

負債成本如何追回

發布時間: 2022-08-18 20:57:20

『壹』 負債經營的方法

提示一點:負債經營要適度(下有詳解)

負債經營是企業通過合法途徑,有償利用外來資金進行生產、經營、管理等以獲取利潤的活動,其目的是為擴大企業規模,促進企業的進一步發展,而不僅僅只是為了企業的生存。合理的籌資,是企業造血理財的主要功能,是企業維持正常運轉的前提條件,是現代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
一、 負債經營的利弊
負債經營是一把雙刃劍,運用得好,能使企業迅速籌集所需資金,降低經營成本,減少稅負支出,獲得財務杠桿利益等等;運用得不好,則會給企業帶來滅頂之災。
從正面看,負債經營具有如下優點:(1)具有迅速籌集資金的作用。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新技術、新產品層出不窮,企業必須不斷開拓進取,才能求得生存和發展。而企業單靠自身的資金積累,很難滿足擴大再生產的需要,利用負債經營,就可以補足自身資金的缺陷,爭取先發制人,搶占市場先機,以獲取較大收益。(2)有利於企業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負債經營是一種具有驅動力和風險性的經營方式,它使企業承擔一定的債務壓力。這種壓力可以增強企業在資金使用上的責任心和緊迫感,使經營者自覺加強管理,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和經濟效益。(3)具有抵減稅負的作用。由於企業的債務利息可以計入企業的經營成本,在稅前扣除,減少企業的應稅所得額,從而減少所得稅支出。(4)能夠減輕通貨膨脹帶來的損失。債務通常要到期才還本息,在市場利率低於通貨膨脹率的情況下,企業負債實際上是將貨幣貶值的風險轉嫁給債權人。因此,企業資金中債務資金比例越大,對企業越有利;長期負債比例越大,對企業越有利。(5)能給企業帶來杠桿利益。因為債務資本的籌資成本是固定的,當企業借入的資金能為企業帶來的收益大於其成本時,利用的債務資本越多,則杠桿利益越大。(6)利用負債方式籌集資金還可使企業既增加資金總額,又不分散企業的控股權,保護原有股東的權益。
但如果企業對負債的數量、限度、渠道和方式選擇不合理,以及對債務資金使用不當,也會給企業帶來很多負面影響。(1)債務規模過大帶來的風險。因為債務資本不僅要支付固定的利息,而且還要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無財務彈性可言,對企業是一項固定的財務負擔,一旦出現經營風險而無法償還到期債務時,企業將面臨較大的財務危機,甚至破產倒閉。(2)由於企業未來的現金流量不穩定和債務調度不合理,會使企業產生債務困難,即企業可在經營上獲利但短期內卻無償債資金,不得已用賤賣動產、不動產或其他方式抵償債務,使企業發生虧損,加大破產的危險。(3)經濟不景氣,資金供不應求時,利率就可能上升,此時企業負債成本將會增加:價格不變或價格提高幅度小於負債利率提高幅度時,企業利潤將減少;當經營利潤不足以抵償債務利息時,企業將賠本經營,嚴重時可能導致破產。
二、企業負債的適度分析
由上可見,負債經營有利有弊,如何合理把握企業負債的「度」就是企業制勝的關健。下面筆者將利用財務杠桿原理來進行分析。
財務杠桿是一個應用很廣的概念。在物理學中,利用一根杠桿和一個支點,就能用很小的力量抬起很重的物體,而什麼是財務杠桿呢?從西方的理財學到我國目前的財會界對財務杠桿的理解,有以下兩種觀點:一種觀點將財務杠桿定義為「企業在制定資本結構決策時對債務籌資的利用」。因而財務杠桿又可稱為融資杠桿、資本杠桿或者負債經營。另一種觀點認為財務杠桿是指在籌資中適當舉債,調整資本結構給企業帶來額外收益。如果負債經營使得企業每股利潤上升,便稱為正財務杠桿;如果負債經營使企業每股利潤下降,通常稱為負財務杠桿。兩相比較,筆者傾向於第二種觀點,因為第一種觀點只是強調了對債務資本的利用,而第二種觀點則強調了對利用債務資本所引起的結果,下面的分析就是建立在第二種觀點基礎之上的。
只要企業投資收益率大於債務利率,負債經營就會增加企業的資本收益,從而使得權益資本收益率大於企業投資收益率,且產權比率(債務資本/權益資本)越高,財務杠桿利益越大,所以財務杠桿利益的實質便是由於企業投資收益率大於負債利率,由負債所取得的一部分利潤轉化給了權益資本,從而使得權益資本收益率上升。而若是企業投資收益率等於或小於負債利率,那麼負債所產生的利潤只能或者不足以彌補負債所需負擔的利息,甚至利用權益資本所取得的利潤都不足以彌補利息,而不得不以減少權益資本來償債,這便是財務杠桿損失的本質所在。
財務杠桿作用通常是用財務杠桿系數來衡量的,所謂財務杠桿系數指企業權益資本收益變動相對稅前利潤變動率的倍數。其理論公式為:
財務杠桿系數=權益資本收益變動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
通過數學變形後公式可以寫成:
財務杠桿系數=息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負債比率×利息率)
=息稅前利潤率 /(息稅前利潤率--負債比率×利息率)
根據這兩個公式計算的財務杠桿系數,後者揭示負債比率、息稅前利潤以及負債利息率之間的關系,前者可以反映出主權資本收益率變動相當於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倍數。企業利用債務資金不僅能提高主權資金的收益率,而且也能使主權資金收益率低於息稅前利潤率,這就是財務杠桿作用產生的財務杠桿利益(損失)。
2.財務風險。
風險是一個與損失相關聯的概念,是一種不確定性或可能發生的損失。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因使用債務資本而產生的在未來收益不確定情況下由主權資本承擔的附加風險。如果企業經營狀況良好,使得企業投資收益率大於負債利息率,則獲得財務杠桿利益,如果企業經營狀況不佳,使得企業投資收益率小於負債利息率,則獲得財務杠桿損失,甚至導致企業破產,這種不確定性就是企業運用負債所承擔的財務風險。
企業財務風險的大小主要取決於財務杠桿系數的高低。一般情況下,財務杠桿系數越大,主權資本收益率對於息稅前利潤率的彈性就越大,如果息稅前利潤率上升,則主權資本收益率會以更快的速度上升,如果息稅前利潤率下降,那麼主權資本利潤率會以更快的速度下降,從而風險也越大;反之,財務風險就越小。財務風險存在的實質是由於負債經營從而使得負債所負擔的那一部分經營風險轉嫁給了權益資本。下面試舉一例來說明財務杠桿與財務風險之間的關系。
假定企業的所得稅率為35%,資本總額為1000萬元,稅息前利潤為150萬元,在負債比率分別為0,50%,80%時的權益資本凈利潤率的計算如下(表一):

項目 行次 負債比率
0% 50% 80%
資本總額 ① 1000 1000 1000
其中:負債 ②=①×負債比率 0 500 800
權益資本 ③=①-② 1000 500 200
息稅前利潤 ④ 150 150 150
利息費用 ⑤=②×10% 0 50 80
稅前利潤 ⑥=④-⑤ 150 100 70
所得稅 ⑦=⑥×35% 52.5 35 24.5
稅後凈利 ⑧=⑥-⑦ 97.5 65 45.5
權益資本凈利潤率⑨=⑧÷③ 9.75% 13% 22.75%
財務杠桿系數 ⑩=④÷⑥ 1 1.5 2.14

假定企業沒有獲得預期的經營效益,息稅前利潤僅為90萬元,其他其他條件不變,則權益資本凈利潤率計算如表二:

項目 負債比率
0% 50%8 0%
息稅前利潤 90 90 90
利息費用 0 50 80
稅前利潤 90 40 10
所得稅 31.5 14 3.5
稅後凈利 58.5 26 6.5
權益資本凈利潤率5.85% 5.2% 3.25%
財務杠桿系數 1 2.25 9
對比表一和表二可以發現,在全部息稅前利潤率為15%的情況下,負債比率越高,所獲得財務杠桿利益越大,權益資本凈利潤越高。在企業全部資本息稅前利潤率為9%的條件下,情況則相反。以負債比率80%為例,全部資本息稅前利潤率比負債成本每提高一個百分點,權益資本凈利潤率就會提高2.6個百分點〔(22.75%-9.75%)÷(15-10)〕,全部資本息稅前利潤率比負債成本每降低一個百分點,權益資本凈利潤率則下降2.6個百分點。如果息稅前利潤下降到某一個特定水平時(以全部資本息稅前利潤等於負債成本為轉折點),財務杠桿作用就會從積極轉化為消極。此時,使用財務杠桿,反而降低了在不使用財務杠桿的情況下本應獲得的收益水平,而且越是較多使用財務杠桿,損失越大。在息稅前利潤為90萬元,負債比率80%的條件下,財務杠桿系數高達9,就是說,如果息稅前利潤在90萬元的基礎上每降低1%,權益資本凈利潤將以9倍的速度下降,可見財務風險之高。如果不使用財務杠桿,就不會產生以上損失,也無財務風險而言,但在經營狀況好時,也無法取得杠桿利益。
3.影響財務杠桿利益(損失)和財務風險的因素
由於財務風險隨著財務杠桿系數的增大而增大,而財務杠桿系數則是財務杠桿作用大小的體現,那麼影響財務杠桿作用大小的因素,也必然影響財務杠桿利益(損失)和財務風險。下面我們分別討論影響兩者的三個主要因素:
(1)息稅前利潤率:由計算財務杠桿系數的公式可知,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息稅前利潤率越高,財務杠桿系數越小;反之,財務杠桿系數越大。因而稅前利潤率對財務杠桿系數的影響是呈反向變化的。由計算權益資本收益率的公式可知,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息稅前利潤率對主權資本收益率的影響則是同向變化的。
(2)負債利息率:在息稅前利潤率和負債比率一定的情況下,負債的利息率越高,財務杠桿系數越大,反之,財務杠桿系數越小。負債的利息率對財務杠桿系數的影響總是同向變化的,而對主權資本收益率的影響則是反向變化的。即負債的利息率越低,主權資本收益率會相應提高,而當負債的利息率提高時,主權資本收益率會相應降低。
(3)資本結構:負債比率即負債與總資本的比率是影響財務杠桿利益和財務風險的因素之一,負債比率對財務杠桿系數的影響與負債利息率的影響相同。即在息稅前利潤率和負債利息率不變的情況下,負債比率越高,財務杠桿系數越大;反之,財務杠桿系數越小。也就是說負債比率對財務杠桿系數的影響總是呈相同方向變化。但負債比率對主權資金收益率的影響不僅不同於債務利率的影響,也不同於息稅前利潤率的影響,負債比率對主權資本收益率的影響表現在正、負兩個方面,當息稅前利潤率大於負債利息率時,表現為正的影響,反之,表現為負的影響。
三、合理把握企業負債的度
企業在確定適度負債的規模時,應正確把握如下幾個方面:
1、控制財務風險。財務風險是指企業由於利用財務杠桿(即負債經營),而使企業可能喪失償債能力,最終導致企業破產的風險,或者使得股東收益發生較大變動的風險。 財務風險只發生在負責企業,就其產生的原因來看,負債風險具有兩種表現形式:(1)現金性財務風險,即在特定時日,現金流出量超過現金流入量產生的到期不能償付債務本息的風險。(2)收支性財務風險,即企業在收不抵支情況下出現的不能償還到期債務本息的風險。 企業如果一味追求獲取財務杠桿的利益,便會加大企業的負債籌資。負債增加使公司的財務風險增大,債權人因此無法按期得到利息的風險相應增大,債權人將要求公司對增加的負債提供風險溢酬,這就導致企業定期支出的利息等固定費用增加,同時企業投資者也因企業風險的增大而要求更高的報酬率,作為對可能產生風險的一種補償,便會使企業發行股票、債券和借款籌資的籌資成本大大提高。所以,企業的負債比應當保持在總資金平均成本攀升的轉折點,而不能無限度地擴張。
2、降低破產成本。破產成本又稱財務拮據成本,是指企業出現支付危機的成本,它只會發生在有負債的企業中。負債越多,所需支付的固定利息越高,就越難實現財務上的穩定,發生財務拮據的可能性就越高。如果公司破產,可能被迫以低價拍賣資產,還有法律上的支出。企業出現財務拮據,即使沒有導致破產,也會對企業在原材料供應、產品出售等方面受到嚴重影響,最終提高企業股本的要求收益率和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率。研究表明,破產成本、破產概率與公司負債水平之間存在非線性關系,在負債較低時,破產概率和破產成本增長極為緩慢,當負債達到一定限度之後,破產成本與破產概率加速上升,因而增加了公司的財務拮據成本,也就是說,財務拮據成本是企業不能無限制擴大負債的重要屏障。
3、協調非負債節稅。現代西方學者認為折舊抵稅和投資減稅與負債融資的抵免稅有替代作用,這類因素稱之為非負債節稅。它們的存在會減少公司負債的節稅作用,影響公司負債經營的決策。與投資相關的非負債避稅所產生抵免公司稅替代效應的結論是在假定投資變數外生化條件下得出的,但將投資變數內生化之後,非負債節稅會刺激投資總量的增加,也會使公司現金流入量增加。這種效應為一種補償性的收入效應,因此,非負債節稅對公司最優負債水平的實際影響決定於替代效用和收入效用的合並效果。非負債節稅高的公司不一定要降低負債水平,要看收入效應對負債水平的影響,若收入效應效果強,仍能保持一定的負債水平。
4、注意代理成本。(1)負債的代理成本。債權人由於享有固定利息收入的權利,並無參與企業經營決策的權利。所以,當貸款或債權投入企業後,企業經營者或股東就有可能改變契約規定的貸款用途進行高風險投資,從而損害了債權人的利益,使債權人承擔了契約之外的附加風險而沒有得到相應的風險報酬補償。因此,債權人需要利用各種保護性合同條款和監督貸款正確使用的措施來保護其利益免受公司股東的侵佔。但是,增加條款和監督實施會發生相應的代理成本,這些成本隨公司負債規模上升而增加,債權人一般以提高貸款利率等方式將代理成本轉移給公司,所以公司在選擇負債比例進行資本結構決策時要考慮這些負債代理成本。 (2)股權代理成本。股權代理成本是指與公司外部股權相關聯的代理成本。對於內部股權並存的公司,內部股權在公司經營決策,公司資產的使用與分配,信息的獲取等方面佔有一些便利。若內部股東利用這些便利謀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將導致公司的盈利水平下降,擠佔了外部股東利益,出現內、外部股東的利益沖突,公司外部股東將不得不採取必要的措施,監督公司按照使公司全體股東利益極大化目標行事。這方面支出的費用也是一種代理成本。它隨外部股權比例的增大而增加。 總代理成本是這兩類代理成本的迭加,因為這兩種代理成本與資本結構的關系正好相反,所以在不考慮稅收和財務拮據成本的情況下,對應於最小的總代理成本的資本結構是最優的。此時的負債規模較為適度。
5、其它因素。除以上幾種主要因素,公司規模、公司經營收入的易變性、公司的盈利性以及公司產品和生產的獨特性都對公司負債規模可能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首先,公司規模的擴大可以使公司進行多樣化經營,有效地分散經營風險,破產概率較低。因此,大公司具備更高的負債能力,而小公司則傾向於使用銀行的短期借款;其次,企業的經營收入變化過大會增加企業的經營風險,相應減少負債能 力;再次,當一家公司處於破產狀態時,生產獨特專用品的公司在破產清算時會發生較高成本,一個遭清算的企業其有特殊技能的工人及專用資產,公司的供給商和客戶將難以迅速找到新的服務,所以獨特性與負債規模相關;最後,一個公司的盈利能力往往是其負債能力的保證與標志,盈利能力較高的企業享有高的信譽,因此容易從債權人處籌措到所需的資金,而盈利能力較低的企業則信譽較低,負債規模就要受到限制。

『貳』 負債資金成本怎麼算

負債資金成本 的計算公式都是這樣表示的 、當企業處在不虧不盈狀態時按分式 前例中,假定該公司稅前利潤為零 。其他條件不變 ,則該債券資金成本仍可按公式 計算,結果 ,稅前利潤則為50 萬元 ,應當交納所得稅 16 。正是因為該公司發行債券支付了債券利息而使稅前利潤為零 ,該公司本年不必交納所得稅 。可以 認為 ,該公司雖然因為發行債券而支付了 50 萬元利 ,卻避免了16 萬元的所得稅支出,所以該公司 使用通過發行債券所籌資金的實際用資費用仍然是 33 萬元,和第一種情況的結果相同 事實上,不分具體情況 ,一律按公式 計算負債資金成本是不正確的 。下面以債券資金成本計算為 例分不同情況加以分析說明 、當企業盈利時對於盈利企業來講 ,按公式 計算負債資金成本是正確的 00028 、當企業虧損額等於或大於負債的用資費用I1 I1表示相當於虧損額的那部分用資費用 種情況,如果在 公司稅前利潤等於式大於零時 可以適用於負債資金成本計算的任何情況 ,是負債資金成本的通用計算 公式 以上分析表明,對一個企業來說 ,即使同一項負 ,在不同情況下,其資金成本也是不同的 ,按目前 教科書中的計算方法不加區別地計算是錯誤的 只適用於不虧損狀態下,因而不具備普遍定義 應予以糾正。
在該種情況下,如果仍按公式 計算負債資金成本就不正確了 。這是因為 ,在該種情況下 ,負債的 用資費用已不具有所得稅抵免效應 如前例,假定該公司虧損額為 50 萬元 ,其他條 件不變 。通過計算分析可以知道 ,即使該公司不發 行債券 ,不必支付債券利息 ,其稅前利潤不過為零而 (當虧損額大於負債的用資費用時,即使不發行債 券也改變不了虧損的事實) ,該公司發不發債券都不 會對所得稅產生影響 。換言之 ,該公司並沒有因為 發行債券支付 50 萬元的利息而取得少交納所得稅 的好處 ,並不具備所得稅抵免效應 。此時 ,按公式 財會藝苑按前例計算則為 10005000 10 10005000 、當企業虧損額小於負債的用資費用時在該種情況下 ,按公式 計算負債資金成本也是錯誤的 當企業的虧損額小於負債的用資費用時,相當 於虧損性的那部分用資費用並不具備所得稅抵免效 ,只有超過虧損額部分用資費用才具有所得稅抵免效應 。仍以前例來說明 ,假定前例中該公司本年 虧損額為 30 萬元 ,在該公司發行債券支付了 50 元債券利息後,該公司才虧損 30 萬元 ,此情況下 公司不需交納所得稅。
如果公司不發行債券則會盈 20萬元 ,顯然 50萬元的用資費用並不都具有 所得稅抵免效應 ,相當於虧損額的 30 萬元用資費用 並沒有得到少交納所得稅的好處 ,只有其中超過虧 損額的那部分用資費用即 20 萬元才具有所得稅抵 免效應 按全部用資費用50 萬元計算抵免額是錯誤 。
因此,在該種情況下 ,該債券資金成本為 揮汗灑荒坡 30萬元 20萬元 10005000 計算就會因為高估所得稅抵免額而低估負債資金成本 由此可以得出在該種情況下負債資金成本的計算公式

『叄』 會計中,負債資金成本怎麼算

流動資產合計=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應收利息+應收股利+其他應收款+存貨+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其他流動資產
貨幣資金=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
短期投資=短期投資-短期投資跌價准備
應收賬款=應收賬款(借)+預收賬款(借)-應計提「應收賬款」的「壞賬准備」
其他應收款=其他應收款-應計提「其他應收款」的「壞賬准備」
存貨=各種材料+商品+在產品+半成品+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委託貨銷商品等」
存貨=材料+低值易耗品+庫存商品+委託加工物資+委託代銷商品+生產成本等-存貨跌價准備
材料採用計劃成本核算,以及庫存商品採用計劃成本或售價核算的企業,應按加或減材料成本差異、商品進銷差價後的金額填列。
其他流動資產=小企業 除 以上 流動資產項目 外的 其他流動資產

『肆』 商業銀行的負債成本分析主要涉及哪些因素具體的如何進行分析

商業銀行負債成本是銀行成本的主要部分,是商業銀行在組織資金來源過程中所花費的開支。負債成本包括利息成本和非利息成本兩大部分,其中非利息成本又包括勞務費、印刷費、廣告費、差旅費、設備費和房屋租賃費等。負債成本是一個綜合的概念,具有復合型的特點。

商業銀行的負債成本主要有利息成本、營業成本、資金成本和可用資金成本幾種:
1.利息成本
利息成本是銀行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存款人或債權人的報酬。它是決定各類負債成本的主要因素。
2.營業成本
營業成本是指花費在負債上的除利息之外的一切支出,包括廣告宣傳費用、銀行職員的工薪福利、設備折舊應攤提額、辦公費用及其他為存款客戶提供服務等產生的支出。這些成本,有的有具體的受益者,如為存款提供的轉賬結算、代收代付及利用電子計算機的自動化服務等;有的則沒有直接的受益者,如廣告、宣傳費等。由於銀行競爭的不斷加劇,源白提供服務的營業成本支出在成本中的比例有明顯的增加。

『伍』 商業銀行負債的商業銀行負債成本的管理

一、負債成本的構成
1、利息成本
利息成本是商業銀行以貨幣的形式直接支付給存款者或債券持有人、信貸中介人的報酬。
2、營業成本
營業成本是指花費在吸收負債上的除利息之外的一切開支,包括廣告宣傳費、銀行員工的工資和薪金、設備折舊應攤提額、辦公費用及其他為存款客戶提供服務所需的開支等。
3、資金成本
資金成本是指包括利息在內的花費在吸收負債上一切開支,即利息成本和營業成本之和,它反映銀行為負債而付出的代價。
4、可用資金成本
可用資金成本是指銀行可以實際用於貸款和投資的資金,它是銀行總的資金來源扣除應交存的法定存款准備金和必要的儲備金後的余額。
5、有關成本
有關成本是指與增加負債有關而未包括在上述成本中的成本。
主要包括:風險成本和連鎖反映成本。
二、負債成本的分析方法
1、 歷史加權平均成本法:主要用於對不同的銀行各種負債成本的對比分析和同一銀行歷年負債成本的變動分析。
A、 公式:
C = C1*(F1/T)+C2*(F2/T)+…+Cn*(Fn/T)
其中:
C:資金加權平均成本
Cn :第n種資金的平均成本
Fn :第n種資金的數量
T :銀行獲得的資金總額
B、缺陷:沒有考慮到未來利息成本的變動
(1) 當未來利率上升時,歷史平均成本低於新債務的實際成本,以歷史成本為基礎的固定資產收益率就不能彌補成本,從而實現不了利潤目標。
(2) 當未來利率下降時,歷史平均成本高於新債務的實際成本,固定利率的貸款價格可能由於高估而出現資產規模擴張困難。
C、優點:可用於評價銀行過去的經營狀況,更能說明銀行的支出和利潤為什麼不同於其他銀行。
D、舉例說明略
2、邊際成本法:
1)邊際成本:是指銀行每增加一個單位的資金所支付的成本。
( 註:資金的邊際成本可以作為銀行投資決策時的參考利率,銀行在確定資金價格時,只有當新增資產的邊際收益大於新增負債的邊際成本時,銀行才能獲利。)
2)公式:
MC1 = (新增利息+新增其他開支)/新增資金
如果新增資金中有X部分用於補充現金資產,則不能算作盈利資產,則某種資金的邊際成本為:
MC2 = (新增利息+新增其他開支)/新增資金 – X
3)優點: A)邊際成本可決定資產價格
B)邊際成本可反映各種負債的相對成本,以確定新增負債的最低費用目標
C)可以幫助銀行決定選擇哪一種資金來源更合適
4)缺陷:不能准確評價一個銀行的歷史經營狀況,不能為銀行提供盈利資產定價的有用信息。

『陸』 負債成本分析中的方法應用以及如何評價和對比

負債成本分析中的方法應用以及如何評價和對比附帶成本中的分析方法的話都是有他固定的模式的可以通過模式來進行分析。

『柒』 歷史成本的負債和重置成本的負債問題

按照現值賠償,即所謂重置成本。

『捌』 央行約束銀行高息攬儲 壓降負債成本或還有後招

為加強存款利率管理,央行近期向各分支機構及主要金融機構印發了《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加強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指導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加強存款利率自律管理,包括將結構性存款保底收益率納入自律管理范圍,強調繼續整改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等不規范存款產品等。

多位受訪的分析人士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央行上述政策並未超出預期,都是此前政策的延續和強調。政策出台的目的,旨在進一步加強銀行體系負債成本管理,減緩核心負債成本的上行壓力,從而可以促進銀行對實體經濟讓利,更大幅度地降低貸款利率。

預期之內的政策落地

對於《通知》的核心內容,實則不少銀行此前就已在執行整改。關於整改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等不規范產品的要求,去年末一些銀行就收到窗口指導要求整改,停止新發行的定期存款產品(包括大額存單)提前支取靠檔計息,若提前支取只能按照活期利率計算。

定期存款尤其是大額存單提前支取靠檔計息,是一些中小銀行吸收存款的主要方式。一民營銀行高管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其本質是以高利率來抵補中小銀行薄弱的存款基礎,吸引更多存款。過去發行的大額存單,利率水平與理財收益率接近,客戶購買後並無固定持有期限,即便提前支取派息金額仍按既定高利率計算。

「目前,銀行都已在針對提前支取靠檔計息進行整改,但基本仍是新老劃斷的方式,即監管部門提出新要求之前發行的大額存單產品,持有人仍可以享受提前支取靠檔計息。」上述民營銀行高管稱。

監管對於結構性存款的規范也由來已久。此前,因結構性存款「假結構」,銀行以高利率為賣點做大存款規模的情況較為普遍,銀保監會曾多次出手整頓過該類產品。央行人士稱,部分銀行的結構性存款保底收益率明顯高於一般性存款利率,不利於維護存款市場競爭秩序,應予以規范。

控制銀行負債成本

或還有後招

不論是前期整頓結構性存款高息攬存行為,還是叫停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政策出台的一個重要目的,在於推動銀行負債端成本的切實下降。國信證券首席銀行業分析師王劍表示,存款是銀行的主體,存款利率居高不下,導致信貸利率也難降。目前,政策部門開始設法逐步壓降存款成本,進而引導貸款利率進一步下降。

光大銀行首席銀行業分析師王一峰也表示,進一步加強銀行體系負債成本極其重要,是今年外部監管和銀行內部管理的重點工作。一方面,促進銀行對實體讓利需要銀行控制負債成本;另一方面,今年前兩個月銀行核心負債成本上行壓力未減,兩種力量已經對今年銀行業息差形成擠壓。下一階段,仍可能會出台控制銀行體系負債成本的相關政策,通過利率自律機制約束定期存款上浮、控制大額存單價格、規范「創新」活期存款等都是可選項。

在政策的可選項中,降低存款基準利率近日被討論較多。王一峰對此認為,通過降低存款基準利率來壓降核心存款成本依然是可選項,但現階段流動性在銀行間體系淤積,降低存款基準利率的時點未必在當下。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王有鑫也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目前在疫情影響下,國內生產尚未完全恢復,物價高企,貨幣政策暫不具備大規模寬松的條件,預計進入4月份,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物價將逐步回落,而國內經濟增長的壓力將對貨幣政策提出更多要求,央行屆時可採取更多行動。

民營銀行超九成存款

靠線上高利率吸引

在壓降銀行負債成本的過程中,對存款基礎薄弱的一些中小銀行來說,將面臨著不小的壓力。王劍表示,在銀行間市場利率向存款傳導仍然不暢的背景下,為進一步引導貸款利率下行,政策當局料將重心轉向高息存款品種的治理,包括對「偽結存」、「智能存款」、類貨基等。這些政策不會影響全行業的整體存款規模,但會影響客戶基礎弱的銀行爭搶存款的手段,增加它們爭搶存款的難度。最後的結果,是會使存款利率上行壓力減輕,甚至不排除存款利率出現穩中略降,但客戶基礎弱的銀行存款壓力更大,行業內部分化加大,客戶基礎強的銀行「強者恆強」。

上述民營銀行高管對記者表示,不論是結構性存款、靠檔計息,還是所有權轉讓等,這些只是存款「創新」的底層結構,《通知》約束的重點不在於存款底層結構,而在於利率水平。不過,對民營銀行來說,線上的個人存款占據了存款來源的超九成,適當的高利率是抵補自身品牌基礎薄弱、客戶渠道單一的主要方式,如果對民營銀行發行的存款產品設置過嚴的利率約束,對民營銀行的生存經營都會構成較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