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利用必然存在機會成本是什麼意思
擴展閱讀
山西有什麼特產資源 2025-07-26 20:13:07
怎麼獲得送禮物的鑽石 2025-07-26 20:12:09
玉蘭油是哪裡產品 2025-07-26 19:51:26

利用必然存在機會成本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2-08-18 16:03:25

⑴ 什麼是機會成本。麻煩用通俗點的話解釋一下

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 是指企業為從事某項經營活動而放棄另一項經營活動的機會,或利用一定資源獲得某種收入時所放棄的另一種收入。

另一項經營活動應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種收入即為正在從事的經營活動的機會成本。通過對機會成本的分析,要求企業在經營中正確選擇經營項目,其依據是實際收益必須大於機會成本,從而使有限的資源得到最佳配置。

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對商業公司來說,可以是利用一定的時間(time)或資源(resources)生產一種商品時,而失去的利用這些資源生產其他最佳替代品(substitute)的機會就是機會成本。

(1)利用必然存在機會成本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機會成本的特點:

1、機會是可選擇的項目

機會成本所指的機會必須是決策者可選擇的項目,若不是決策者可選擇的項目便不屬於決策者的機會。例如某農民只會養豬和養雞,那麼養牛就不會是某農民的機會。

2、機會成本是有收益

放棄的機會中收益最高的項目才是機會成本,即機會成本不是放棄項目的收益總和。例如某農民只能在養豬、養雞和養牛中擇一從事,若三者的收益關系為養牛>養豬>養雞,則養豬和養雞的機會成本皆為養牛,而養牛的機會成本僅為養豬。

3、機會成本與資源稀缺

在稀缺性的世界中選擇一種東西意味著放棄其他東西。一項選擇的機會成本,也就是所放棄的物品或勞務的價值。機會成本是指在資源有限條件下,當把一定資源用於某種產品生產時所放棄的用於其他可能得到的最大收益。

⑵ 什麼是機會成本通俗易懂點。最好舉點例子

機會成本是指企業為從事某項經營活動而放棄另一項經營活動的機會,或利用一定資源獲得某種收入時所放棄的另一種收入。

例子:投資者王某可以選擇股票和儲蓄存款兩種投資方式。他於1999年9月1日用1萬元購進某種股票,經過一年的操作,到2000年9月1日,投資股票的凈收益為450元。

如果當時他將這1萬元存入銀行,一年期定期儲蓄存款的年利率為2.25%,扣除利息稅,則有180元的實際利息凈收益。

從上例可以看出,這180元就是王某投資股票而放棄儲蓄存款的機會成本。若考慮機會成本,王某的實際收益應為270元,而不是450元。如果到2000年9月1日,王某投資股票獲得的凈收益為150元,若考慮機會成本,他的實際收益則是虧損30元。

(2)利用必然存在機會成本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機會成本概念的前提是大多數經濟資源都具有多樣用途。機會成本的兩個條件是:

(1)所使用的資源具有多種用途

機會成本本質上是對不能利用的機會所付出的成本,因為企業選擇了這種用途,就必然喪失其它用途所能帶來的收益。如果資源的使用方式是單一的,那就談不上各個機會的利益比較。只有當資源具有多用性的時候,企業才要考慮機會成本,這是考慮機會成本的一個前提條件。

(2)把可能獲得的最大收入視為機會成本

考慮機會成本時並不是指任何一個使用方式,而是指可能獲得最大的收入使用方式。在這里,需要強調可能性。

⑶ 機會成本的含義

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 OC)是指決策過程中面臨多項選擇,當中被放棄而價值最高的選擇(highest-valued option foregone),又稱為「替代性成本(alternative cost)」,就是俗語的「世界上沒有白吃的午餐」、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例如某甲現在有1小時時間,可挑選A、B、C三件同樣都需要花費1小時才能完成的三件事之一來做,他若選擇了A,就得放棄做B、C二事的機會;若選擇了B,就得放棄做A、C兩事的機會。

又如在選擇了某項社會福利(如創業津貼)後,受到固定資源的限制,他便得失去選擇其他福利(如選擇國民住宅)的機會──則國民住宅福利即為選擇創業津貼福利的「機會成本」。

(3)利用必然存在機會成本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機會成本可以是主觀,例如甲決定買水果,從他最喜歡到最不喜歡的排序依次是香蕉、蘋果和葡萄,如果他購買了蘋果,機會成本便是香蕉而非葡萄;此後,若甲的口味產生轉變,例如排序為葡萄、香蕉和蘋果,他購買蘋果的機會成本便不是香蕉而是葡萄。

機會成本有時可以較客觀地衡量,比如用貨幣。例如一名農民選擇養豬就不能選擇養雞,則養豬的機會成本就是放棄養雞的收益,養雞的機會成本便會是放棄養豬的收益。

⑷ 什麼是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是指將既定資源用於生產某種產品時不得不放棄生產另一種產品的數量,或者說是利用既定資源獲得某種收入時志必須放棄的的另一種收入。例如,一塊土地加上一定的資本和勞動,可以用於生產10噸的稻穀,也可以用於生產5噸的蔬菜。如果生產者決定用於生產稻穀,則生產10噸稻穀的機會成本就是5噸蔬菜。反之,如果生產者決定用於生產蔬菜,則生產5噸蔬菜的機會成本就是10噸稻穀。因此,某一商品的機會成本是由其他商品來表示的。

⑸ 什麼是機會成本談談你對機會成本的理解

機會成本指的是你為了達到某個目標而放棄其它機會所付出的價值。在生活中我們隨處可以見到這樣的例子,參加了一個活動,可能你就失去了在家寫作的時間,那後者有可能成為你的機會成本,萬一你的這篇文章獲得了十萬+,還有一個很好的關於我的例子,在兩年前參加了石頭橙舉行的六哥分享會,當時報名費是30元,但是參加完活動以後,我以六哥為榜樣,後來的人生像開掛了一般,一路小跑。但假如自己當初沒有參加這個活動,那我失去的機會可不僅僅是30元了,可能到目前為止,我還是一位安於現狀的職業者。為健康答疑解惑,營養界最會手繪的醫生(微信公眾號:王霞般若)

⑹ 機會成本是什麼意思

機會成本指由於選擇一種方案而放棄另一方案的收益。又稱擇機代價或替換成本。它反映不選擇最佳方案或機會的「成本」。或者說是因選擇某一經營項目所犧牲的另一機會可獲得的利益。例如:在生產要素供應有限,要生產一種產品,就不能生產另一產品的情況下,生產這種產品的機會成本,就是指放棄另一產品的收益。又如:某人決定開設一家小型雜貨店,開店需要投資購買商品和經營設施,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進行經營。對該人來說,開店的機會成本是,他開店所需投資用於儲蓄可得到利息(或把所需投資用於其他用途可得到的收益),加上他不開店而從事其他工作可得到的工資。生產(經營)能力已經充分利用或接近充分利用的時候,或者當人力、物力、財力資源供應不足的時候,機會成本對正確決策有一定意義。

⑺ 機會成本是什麼意思機會成本有哪些特點

機會成本是指企業為從事某項經營活動而放棄另一項經營活動的機會,或利用一定資源獲得某種收入時所放棄的另一種收入。另一項經營活動應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種收入即為正在從事的經營活動的機會成本。通過對機會成本的分析,要求企業在經營中正確選擇經營項目,其依據是實際收益必須大於機會成本,從而使有限的資源得到最佳配置。機會成本有以下特點:
機會是可選擇的項目
機會成本所指的機會必須是決策者可選擇的項目,若不是決策者可選擇的項目便不屬於決策者的機會。例如某農民只會養豬和養雞,那麼養牛就不會是某農民的機會。
機會成本是有收益
放棄的機會中收益最高的項目才是機會成本,即機會成本不是放棄項目的收益總和。例如某農民只能在養豬、養雞和養牛中擇一從事,若三者的收益關系為養牛>養豬>養雞,則養豬和養雞的機會成本皆為養牛,而養牛的機會成本僅為養豬。
機會成本與資源稀缺
在稀缺性的世界中選擇一種東西意味著放棄其他東西。一項選擇的機會成本,也就是所放棄的物品或勞務的價值。機會成本是指在資源有限條件下,當把一定資源用於某種產品生產時所放棄的用於其他可能得到的最大收益。

⑻ 什麼是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5)
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指企業為從事某項經營活動而放棄另一項經營活動的機會,或利用一定資源獲得某種收入時所放棄的另一種收入。另一項經營活動應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種收入即為正從事的經營活動的機會成本。企業應選擇實際收益大於機會成本的經營項目,從而使有限的資源得到最佳配置。
「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西方經濟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概念而言,一些書中對機會成本的界定並不復雜,最常用的概念是將其界定為「生產者使用相同的生產要素在其他生產用途中所能獲得的最高收益」。[2]

機會成本對商業公司來說,可以是利用一定的時間(time)或資源(resources)生產一種商品時,而失去的利用這些資源生產其他最佳替代品(substitute)的機會就是機會成本。

在生活中,有些機會成本可用貨幣來衡量。例如,農民在獲得更多土地時,如果選擇養豬就不能選擇養雞,養豬的機會成本就是放棄養雞的收益。但有些機會成本往往無法用貨幣衡量,例如,在圖書館看書學習還是享受電視劇帶來的快樂之間進行選擇。

⑼ 機會成本是什麼意思

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 是指企業為從事某項經營活動而放棄另一項經營活動的機會,或利用一定資源獲得某種收入時所放棄的另一種收入。另一項經營活動應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種收入即為正在從事的經營活動的機會成本。通過對機會成本的分析,要求企業在經營中正確選擇經營項目,其依據是實際收益必須大於機會成本,從而使有限的資源得到最佳配置。

定義

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對商業公司來說,可以是利用一定的時間(time)或資源(resources)生產一種商品時,而失去的利用這些資源生產其他最佳替代品(substitute)的機會就是機會成本。

在生活中,有些機會成本可用貨幣來衡量。例如,農民在獲得更多土地時,如果選擇養豬就不能選擇養雞,養豬的機會成本就是放棄養雞的收益。但有些機會成本往往無法用貨幣衡量,例如,在圖書館看書學習還是享受電視劇帶來的快樂之間進行選擇。

而機會成本泛指一切在作出選擇後其中一個最大的損失,機會成本會隨付出的代價改變而作出改變,例如被舍棄掉的選項之喜愛程度或價值作出改變時,而得到之價值是不會令機會成本改變的。

而如果在選擇中放棄選擇最高價值的選項(首選),那麼其機會成本將會是首選。而作出選擇時,應該要選擇最高價值的選項(機會成本最低的選項),而放棄選擇機會成本最高的選項,即失去越少越明智。

機會成本與資金成本共同為確定基準收益率的基礎

西方經濟學家認為,經濟學是要研究一個經濟社會如何對稀缺的經濟資源進行合理配置的問題。從經濟資源的稀缺性這一前提出發,當一個社會或一個企業用一定的經濟資源生產一定數量的一種或幾種產品時,這些經濟資源就不能同時被使用在其他的生產用途方面。這就是說,這個社會或這個企業所獲得的一定數量的產品收入,是以放棄用同樣的經濟資源來生產其他產品時所能獲得的收入作為代價的。由此,便產生了機會成本的概念。

機會成本是指當把一定的經濟資源用於生產某種產品時放棄的另一些產品生產上最大的收益。機會成本是經濟學原理中一個重要的概念。在制定國家經濟計劃中,在新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研究中,在新產品開發中,乃至工人選擇工作中,都存在機會成本問題。它為正確合理的選擇提供了邏輯嚴謹、論據有力的答案。在進行選擇時,力求機會成本小一些,是經濟活動行為方式的最重要的准則之一。一般地,生產一單位的某種商品的機會成本是指生產者所放棄的使用相同的生產要素在其他生產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例如,當一個廠商決定利用自己所擁有的經濟資源生產一輛汽車時,這就意味著該廠商不可能再利用相同的經濟資源來生產200輛自行車。於是,可以說,生產一輛汽車的機會成本是所放棄生產的200輛自行車。如果用貨幣數量來代替對實物商品數量的表述,且假定200輛自行車的價值為10萬元,則可以說,一輛汽車的機會成本是價值為10萬元的其他商品。

以上為[ 機會成本是什麼意思? ]的所有答案,如果你想要學習更多這方面的知識,歡迎大家前往環球青藤教育官網!

環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機會成本是什麼意思? ]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