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材料實際成本怎麼求
擴展閱讀
物流企業成本構成有哪些 2025-05-18 04:16:36
直接人工費用怎麼分配 2025-05-18 04:12:06

材料實際成本怎麼求

發布時間: 2022-08-18 15:47:44

A. 原材料的實際成本的計算方法

材料成本差異在貸方時為節約差本期材料成本差異率=(期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本期驗收入庫材料的成本差異)/(期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期驗收入庫材料的計劃成本)*100%差異率

如:

某企業2012年5月1日「材料成本差異」賬戶的貸方余額為17 000元,「原材料」賬戶的余額為1000 000元,本月購入材料的實際成本為1690 000元,計劃成本為1700 000元,本月發出材料計劃成本為1200 000元,則企業5月31日原材料的實際成本=(-17000-10000)/(1000000+1700000)= -1%5月31日原材料的實際成本=(1000000+1700000-1200000)+ -1%*(1000000+1700000-1200000)=1 485 000

(1)材料實際成本怎麼求擴展閱讀:

實際成本又稱歷史成本,是指取得或製造某項財產物資時所實際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採用歷史成本計量時,資產按照其購置時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的金額,或者按照購置時所付出對價的公允價值計量。負債按照其因承擔現時義務而實際收到的款項或者資產的金額,或者承擔現時義務的合同金額,或者按照日常活動中為償還負債預期需要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

實際成本和估計成本的異同

估計成本則是尚未實際發生的,而是根據一定資料預先估算的成本。實際成本是我國企業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則。企業在平時核算時可以採用計劃成本、定額成本和標准成本等,但最終必須要調整為實際成本。

實際成本概念主要是針對產品或勞務而言的,但實務中也包括原材料采購的實際成本和銷售實際成本等,所以實際成本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它是指實際發生的耗費代價,相對於估計成本而言,實際成本是指已經發生,可以明確確認和計量的成本。

將企業的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定額成本或上期成本及同行業成本等進行比較,便可以進行成本的分析和考核,了解成本定額和計劃的完成情況,掌握成本變化的特徵和發展趨勢,揭示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便於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降低成本,提高企業成本管理水平。

估計成本一般有這樣幾種情況:根據經驗和歷史資料估算成本,如購進存貨要花費買價、運雜費和倉儲費等等;沒有歷史資料,而根據技術資料測算的估計成本,如產品第一次投產的估計成本;由於歷史資料和技術資料細目過多,所以採用估算的辦法來預計成本;是預測、決策成本、在決策時,盡管成本並未實際發生,但根據相關的經濟業務和事項,可以合理估算出可能發生的成本額。

在財務會計中,估計成本往往是實際成本計算的一種手段,如計劃成本和定額成本等,它們可以按成本項目分別估計,也可以按成本總額估計,通過對估計成本的調整,既能計算出實際成本,又能計算出估計成本的差異,便於成本控制、分析和考核,也簡化了成本核算工作。

在管理會計中估計成本主要表現為預測和決策成本,也是機會成本的一種。這種成本可以有歷史資料也可根本沒有歷史資料,估計的目的,是為了揭示成本變化和發展的規律,更有效地進行長短期的投資決策,同樣能為企業成本控制和分析等提供依據。

實際成本和估計成本只是相對而言,它們的成本構成內容可能是相同的,在尚未實際發生之前,可能是估計成本,發生後便成為實際成本,經過調整加以重新確定後的預計成本又成為估計的成本。

B. 材料入庫的實際成本如何計算

材料入庫成本包括買價(不含增值稅)、運雜費、入價的稅費、合理的損耗和入庫前的挑選這里費用等單位實際成本是指生產單位產品而平均耗費的成本。
一般只要將總成本去除以總產量便能得到,是將總成本按不同消耗水平攤給單位產品的費用,它反映同類產品的費用水平。
拓展資料
企業在進行材料平時核算業務中,既可以採用實際成本作價,也可採用計劃成本作價。收料憑證要根據發粟價格及采購費用確定,其中能直接計入某種材料實際成本的,可以直接計入,不能直接計入的,可按一定標准在各種材料之間進行分攤。
至於發料憑證的計價,由於材料多系分批采購、分批領用,而每次實際成本又不相同,通常有先進先出法、移動平均法,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後進先出法等多種,企業選定某種方法後,就不能隨意改動。
估計成本一般有這樣幾種情況:
根據經驗和歷史資料估算成本,如購進存貨要花費買價、運雜費和倉儲費等等;
沒有歷史資料,而根據技術資料測算的估計成本,如產品第一次投產的估計成本;
由於歷史資料和技術資料細目過多,所以採用估算的辦法來預計成本;
是預測、決策成本、在決策時,盡管成本並未實際發生,但根據相關的經濟業務和事項,可以合理估算出可能發生的成本額。在財務會計中,估計成本往往是實際成本計算的一種手段。如計劃成本和定額成本等,它們可以按成本項目分別估計,也可以按成本總額估計,通過對估計成本的調整,既能計算出實際成本,又能計算出估計成本的差異,便於成本控制、分析和考核,也簡化了成本核算工作。
在管理會計中估計成本主要表現為預測和決策成本,也是機會成本的一種。這種成本可以有歷史資料也可根本沒有歷史資料,估計的目的,是為了揭示成本變化和發展的規律,更有效地進行長短期的投資決策,同樣能為企業成本控制和分析等提供依據。

C. 材料實際成本怎麼算

原材料的實際成本的計算方法如下:
1、貨款金額已定,材料月末未驗收入庫。
此種情況下只需按發票帳單的貨款和相應的增值稅等作購入處理,不必計算材料成本差異。即:
借:物資采購 (實際成本)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應付票據、應付帳款等在小規模納稅人下的增值稅計入物資采購成本,以下同。
2、貨款金額已定,材料月末已驗收入庫。
此種情況下既要按發票帳單上的貨款和相應的增值稅等作購入處理,同時又要計算材料成本差異。
借:物資采購(實際成本)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應付票據、應付帳款等同時作入庫處理:
借:原材料(計劃成本)
貸:物資采購(計劃成本)
月底結轉材料成本差異,節約情況下:
借:物資采購貸:材料成本差異如為超支則作相反分錄。
或:入庫時結轉材料成本差異借:原材料(計劃成本)
借或貸:材料成本差異(超支記借方,節約記入貸方)
貸:物資采購(實際成本)
3、貨款金額到月末不確定,月末按計劃成本估價入帳,下月初用紅字沖減。
此種方法,以計劃成本作原材料入庫處理,但不計算材料成本差異。
借:原材料(計劃成本)
貸:應付帳款(計劃成本)
下月初用紅字沖減,待發票帳單到達後再作購入處理。
4、發出原材料的會計處理。
材料成本差異帳戶的設置:
借方材料成本差異
貸期初余額:結存材料超支差異
期初余額:結存材料
節約差異發生額:購入材料超支差異
發生額:
(1)購入材料節約差異
(2)發出材料負擔成本差異(超支用藍字,節約用紅字)
期末余額:庫存材料超支差異 期末余額:庫存材料節約差異
材料成本差異率=(月初結存材料成本差異+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異)/(月初結存材料計劃成本+本月收入材料計劃成本)
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率
發出材料的實際成本=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材料
成本差異在計算出差異率後,用各車間、部門領用材料的計劃成本與成本差異率相乘,求出各種產品和各車間應分攤的材料成本差異。以實際成本等於計劃成本加材料成本差異為依據,將領用材料的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

D. 材料實際成本計價方法有哪幾種

材料在實際成本核算方式下,企業可以採用的發出材料成本的計價方法包括個別計價法、先進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等。

在先進先出法下,如果庫存單存貨沒有單價,經過記賬處理後,會按照存貨未出庫的先入庫記賬單價,作為出庫單價;如果庫存單存貨填寫了單價,記賬後,出庫單的出庫成本不變,系統自動填寫入庫單價與應出單價,在計價輔助庫增加出庫調整。

出庫數量大於第一次進貨數量時,會使出庫存貨佔用兩批或兩批以上的進貨,系統中按照先出完最早進貨的原則,按照計算發出總金額,除以出庫數量得出本次出庫的平均單價。

E. 如何計算原材料的實際單位成本

1、確定出每一種產品的總成本,然後用每一種產品的總成本/每種產品的產量。

2、具體計算:實際單位成本=(24000+1400+520)/(400*(1-10%))=72元

原材料從采購到最後入庫發生的費用 24000+1400+520=25920 增值稅不用算,因為是稅,不是成本,可以抵扣的。

3、單位成本對於分析成本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因為單位成本的高低,反映了生產水平、技術裝備和管理水平的好壞。

(5)材料實際成本怎麼求擴展閱讀

材料成本是取得材料的成本。即為取得材料而發生的一切支出。自製材料的成本,包括在製造過程中耗費的各種材料、工資和其它費用。委託外部加工材料的成本包括委託加工材料的原價、加工費和發出及運回材料的運雜費用。

外購材料成本一般包括買價、運輸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整理挑選費用等。為了簡化核算,對於采購人員的差旅費,專設采購機構的經費、市內運輸費、企業供應部門和倉庫的經費(包括入庫後對材料的整理和挑選費用),可列作企業管理費,不計入材料采購成本之內。

由於各種材料是分批取得、分批耗用的,而每次取得材料的單價又往往不同,按實際成本計價進行材料核算時,計算耗用材料成本時,可根據不同情況,分別採用「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等計價方法進行處理。

F. 企業原材料成本怎麼計算

公式: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原材料賬戶借方余額+材料成本差異借方余額。

確定出每一種產品的總成本,然後用每一種產品的總成本/每種產品的產量。

單位成本對於分析企業成本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因為單位成本的高低,反映了企業生產水平、技術裝備和管理水平的好壞。

計算單位成本的目的之一,是為了了解各種產品單位成本和各成本項目計劃的執行情。利用單位成本可與同行業先進企業或國外先進企業進行比較,找出差距,明確改進方向.同時單位成本也是制定產品價格重要依據之一。

單位成本是指生產單位產品而平均耗費的成本。一般只要將總成本去除以總產量便能得到,是將總成本按不同消耗水平攤給單位產品的費用,它反映同類產品的費用水平。

企業通常要按月編制主要產品單位成本表,分別成本項目反映主要產品的上一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本年份計劃單位成本和本期實際單位成本。

(6)材料實際成本怎麼求擴展閱讀

企業原材料成本中採用實際成本計價核算

原材料按實際成本計價核算—企業對庫存的各種原材料的收、發、存均按實際成本在其總賬和明細賬中予以登記。其主要特點是:從收發憑證到明細分類核算和總分類核算,均按照實際成本計價。適用於規模較小、存貨品種簡單、材料收發業務不多的企業。

採用實際成本計價核算的賬戶設置

企業應設置「原材料」、「在途物資」、「應付賬款、「預付賬款」、「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項稅額)」等賬戶。

G. 原材料的實際成本怎麼算啊

一、計算方法

1、材料成本差異在貸方時為節約差本期材料成本差異率=(期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本期驗收入庫材料的成本差異)/(期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期驗收入庫材料的計劃成本)*100%差異率

2、如:某企業2012年5月1日「材料成本差異」賬戶的貸方余額為17 000元,「原材料」賬戶的余額為1000 000元,本月購入材料的實際成本為1690 000元,計劃成本為1700 000元,本月發出材料計劃成本為1200 000元;

3、則企業5月31日原材料的實際成本=(-17000-10000)/(1000000+1700000)= -1%5月31日原材料的實際成本=(1000000+1700000-1200000)+ -1%*(1000000+1700000-1200000)=1 485 000

二、原材料實際成本的構成如下:

(1)買價。

(2)運雜費(包括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包裝費、倉儲費等, 不包括屬於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小型企業按規定根據運輸費的一定比例 計算的可抵扣的增值稅額)。

(3)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

(4)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包括挑選整理中發生的工、費支出和 必要的損耗,並減去回收的下腳廢料價值)。

(5)購入物資負擔的稅金(如關稅等)和其他費用。屬於增值稅一 般納稅人的小型企業,購入材料需支付的增值稅進項稅額,應單獨核 算,不包括在購入材料成本中。小規模納稅人和購入材料不能取得增值 稅專用發票的小型企業,購入材料支付的不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 計入所購材料的成本。

(7)材料實際成本怎麼求擴展閱讀:

1、「原材料」科目核算企業庫存的各種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外購半成品、修理用備件、包裝材料、燃料等的計劃成本和實際成本。原材料明細賬應按材料品種規格設置數量金額式明細賬,若材料品種規格較多,為防止出現差錯還應按倉庫和類別設置原材料二級賬,二級賬只記收入、發出和結存的金額,不記數量。

2、原材料的賬務處理

(1)收到結算憑證的同時將材料驗收入庫;

(2)結算憑證先到、材料後入庫;

(3)材料先驗收入庫、結算憑證後到(假入庫)。

H. 實際材料成本公式

實際材料成本公式是材料成本差異率=(月初結存材料成本差異+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異)/(月初結存材料計劃成本+本月收入材料計劃成本)。
實際成本法主要以以中間產品生產時發生的生產成本作為其內部轉移價格的方法。
實際成本法則:1、分類:實際成本法通常按成本計算對象進行命名,包括品種法、訂單法(分批法)、分步法。2、品種法:品種法主要適合於大批量、流程式生產的企業,通常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產品品種非常多,生產過程比較簡單,不要求分步驟核算成本,成本核算上要求按品種簡單歸集和分配成本,月末通常有在製品成本。

I. 原材料的成本怎麼核算

1、結存材料實際成本的計算公式:
答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原材料賬戶借方余額+材料成本差異借方余額
(1)材料成本差異如果是貸方余額,就是減;如果是借方余額,就是加。
(2)同理,計算材料成本差異率時,(期初材料成本差異+本期購入材料成本差異)/(期初原材料金額+本期購入原材料金額),這里的材料成本差異也是:借方用「+」號,貸方用「-」號。
(3)原材料賬戶的金額都是用計劃價*數量算出來的;
實際金額-計劃價*數量=材料成本差異;
(4)以上公式算出來是負數,就記在材料成本差異貸方;如果是正數,就記在材料成本差異借方。
「原材料」科目用於核算庫存各種材料的收發與結存情況。在原材料按實際成本核算時,本科目的借方登記入庫材料的實際成本,貸方登記發出材料的實際成本,期末余額在借方,反映企業庫存材料的實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