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歷史重置成本是什麼
擴展閱讀
物流企業成本構成有哪些 2025-05-18 04:16:36
直接人工費用怎麼分配 2025-05-18 04:12:06

歷史重置成本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8-16 22:08:10

㈠ 會計中,歷史成本和重置成本是很什麼意思

會計中歷史成本是指資產按照購置時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或者按照購置資產時所付出的對價的公允價值計算。負債按照因承擔現時義務而收到的款項或者資產的金額,或者承擔現時義務的合同金額,或者按照日常活動中為償還負債預期需要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算。
會計中的重置成本是指資產按照現在購買相同或者相似的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算。負債按照償付該項負債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算。
除這兩種會計計量屬性,還有:
1、可變現值
資產按照其正常對外銷售所能收到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扣減該資產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後的金額計算。
2、現值
資產按照預計從其持續使用和最終處置中所產生的未來凈現金流入量的折現金額計算。負債按照預計期限內需要償還的未來凈現金流出量的折現金額計算。
3、公允價值
資產和負債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願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計算。

㈡ 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公允現值,可變凈現值,現值是什麼意思

歷史成本又稱原始成本或實際成本,是指以取得資產時實際發生的成本作為資產的入賬價值。

重置成本,是指企業重新取得與其所擁有的某項資產相同或與其功能相當的資產需要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

可變現凈值是指資產按照其正常對外銷售所能收到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的金額扣減該資產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後的價值。

公允價值亦稱公允市價、公允價格,是指熟悉情況的買賣雙方在公平交易的條件下所確定的價格,或無關聯的雙方在公平交易的條件下一項資產可以被買賣的成交價格。

現值,也稱在用價值,是指對未來現金流量以恰當的折現率進行折現後的價值。

㈢ 什麼叫歷史成本與重置成本,二者區別是什麼

歷史成本歷史成本又稱實際成本,是指取得或製造某項財產物資時所實際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
採用歷史成本計量時,資產按照其購置時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的金額,或者按照購置時所付出對價的公允價值計量。負債按照其因承擔現時義務而實際收到的款項或者資產的金額,或者承擔現時義務的合同金額,或者按照日常活動中為償還債務預期需要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舉例:我今天購買一台設備價值10萬元,那麼任何時候無論誰問我這台設備多少錢,我都會回答:10萬。即使市場上同樣的一台設備降價到1萬或者升價到100萬,我的這台就是10萬。這就是歷史成本。
我認為歷史成本就是購置資產時所付出的真實代價,日後無論同類產品的市場價格如何變動,我們如果要按照歷史成本的計量屬性來計量的話,他的成本永遠就是當初買回來所付出的代價。簡單點說歷史成本這個計量屬性就是「買價」。那麼我們推斷,在實務中購買資產時使用歷史成本入賬是最恰當的。重置成本重置成本又稱現行成本,是指按照當前市場條件,重新取得同樣一項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金額。
採用重置成本計量時,資產按照現在購買相同或者相似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負債按照現在的償付該項負債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舉例:公司盤點,發現盤盈一台全新的設備,而這台設備沒有任何憑證依據可以證明其購入時的價值,也無法查明盤盈的原因,我通過在市場詢價發現同樣型號的全新設備需要5萬元,那麼我就可以以5萬元的價格作為這台設備的重置成本入賬了。有沒有發現,例子中我強調了「沒有任何憑證依據可以證明其購入時的價值,也無法查明盤盈的原因」。之所以要強調這一點,是因為我認為重置成本,關鍵應該在於「重置」二字,之所以要重置,是因為無法得到最准確的「歷史成本」,所以我們必須以現時最接近實際的市場價作為成本重置其當前無法確定的成本。
簡單點說重置成本就是「市場價」。那麼我們同樣可以推斷,在實務中假如出現資產的盤盈盤虧,在無法確定其准確的「歷史成本時」就可以選擇重置成本來作為入賬依據了。可變現凈值可變現凈值,是指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以預計售價減去進一步加工成本和銷售所必須的預計稅金、費用後的凈值。採用可變現凈值計量時,資產按照其正常對外銷售所能收到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扣減該資產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後的金額計量。舉例:我有100台電視,賬面核算出的價值為100萬元,但是由於經濟蕭條,現在這批電視市場價可能只能達到90萬元,而且銷售這批電視我可能還需要承擔5萬元的相關稅費(不含增值稅)和1萬元的銷售費用,那實際上這批電視可變現的凈值就是90-5-1=84萬元了。我覺得可變現凈值其實還是比較容易理解的,但大家有沒有一個疑惑,它和重置成本一樣,既然都是拿了當前市場價格來作為參考,為什麼又另外開辟一個新的計量屬性呢?關鍵在於「可變現」,企業什麼東西都可以變現。但是在日常經營中,存貨以及物料等經常性周轉且的與經營息息相關的資產。簡單點說可變現凈值就是「某樣資產市場價值或者說是估量的價值-銷售時產生的費用-相關稅金後剩下的部分」。

㈣ 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和公允價值 這幾個如何解釋 有何區別

1、歷史成本一般指發票金額,比較定向

2、重置成本:按照當前的市價購買該項資產的價值,適用於盤盈的固定資產,當然用當時評估出來的市價乘以盤盈資產的成新率

3、可變現凈值:期末存貨採用可變現凈值和成本孰低計量,可變現凈值=持有以備生產的存貨對應的產品的市價-至完成該產品的發生的加工成本-銷售產品發生的相關費用

4、現值:一般涉及到長期應收款項目時使用,按照預計未來現金流的現值作為長期應收款項的入賬價值;

5、公允價值:熟悉交易雙方在自願的情況下,按照公平、公開的原則進行交易的價格。

區別,五者的區別在於應用的情況不同。

(一)歷史成本,一般購入資產均適用本計量方式。

(二)重置成本,適用於盤盈資產的價值確定。

(三)可變現凈值,一般適用於存貨減值的認定。

(四)現值,適用於准則特別要求的資產價值確定,如融資租賃資產入賬價值、分期付款(一般大於3年)購買資產價值、分期收款(一般大於3年)銷售商品收入的確定等

(五)公允價值 ,適用於准則特別要求的資產價值確定,如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投資者投入資產、債務重組取得的資產等。

㈤ 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有什麼區別

1、歷史成本
歷史成本,又稱為實際成本,是指為取得或製造某項財產物資實際支付的現金或其他等價物。
2、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又稱現行成本,是指按照當前市場條件,重新取得同樣一項資產所需要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金額。
3、可變現凈值
可變現凈值是指在正常的生產經營過程中,以預計售價減去進一步加工成本和預計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後的凈值。
4、現值
現值是指對未來現金流量以恰當的折現率進行折現後的價值,是考慮貨幣時間價值的一種計量屬性。
5、公允價值
公允價值是指市場參與者在計量日發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項資產所能收到或者轉移一項負債所需支付的價格。

㈥ 會計中,歷史成本和重置成本是很什麼意思

會計中歷史成本是指資產按照購置時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或者按照購置資產時所付出的對價的公允價值計算。負債按照因承擔現時義務而收到的款項或者資產的金額,或者承擔現時義務的合同金額,或者按照日常活動中為償還負債預期需要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算。
會計中的重置成本是指資產按照現在購買相同或者相似的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算。負債按照償付該項負債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算。
除這兩種會計計量屬性,還有:
1、可變現值
資產按照其正常對外銷售所能收到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扣減該資產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後的金額計算。
2、現值
資產按照預計從其持續使用和最終處置中所產生的未來凈現金流入量的折現金額計算。負債按照預計期限內需要償還的未來凈現金流出量的折現金額計算。
3、公允價值
資產和負債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願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計算。

㈦ 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公允價值是什麼啊舉例說明,謝謝啦

歷史成本就是取得或者購建時實際給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如果,電腦你買的時候花了5000,那5000就是它的歷史成本。重置成本是指在當前的市場條件下,重新購置或者建造一個一樣或者類似的資產所要給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比如說,你現在這台電腦按當前的新舊程度和功能,在當前的市場條件下再買一個看要花多少錢。可變現凈值是指在當前的市場條件下處置該資產的收入減去進一步的加工成本和相關稅費後的凈額。比如說你以3000元把這台電腦賣了,但另外要花100元給人家幫你整理一下,那在不考慮稅金的情況下這台電腦的可變現凈值就是2900元。公允價值是指在公平的市場條件下,在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所達成的價格,通俗的講,這個價格是比較公道的,是大多數人能夠認同的。其實這些計量基礎是從不同的角度來進行計量的。

㈧ 重置成本是什麼意思啊

重置成本又稱現行成本,是指按照當前市場條件,重新取得同樣一項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金額。採用重置成本計量時,資產按照現在購買相同或者相似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負債按照現在償付該項債務所需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

一般可以採用的方法有直接法、功能價值法、物價指數法。

(8)歷史重置成本是什麼擴展閱讀:

重置成本具有以下幾個優點:

(1)重置成本表示企業現在獲得該資產或勞務所須支付的數額。客觀上它是現行投入價值的最佳計量。用它與現行收入配比計算利潤富有意義。

(2)以現行重置成本與現行收入相配比,可以將資產持有損益與營業損益區分開來,提供有意義的會計信息。

(3)如果要持續取得這種資產,現行重置成本就表示資產對企業的價值。

(4)以各項資產現行重置成本相加的總額,比以不同時期所發生的歷史成本相加的總數更富有意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重置成本

㈨ 歷史成本和重置成本的分別是什麼

歷史成本又稱實際成本,就是取得或製造某項財產物資時所實際支付的現金或者其他等價物。 重置成本又稱現行成本,是指按照當前的市場條件,重新取得同樣一項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

㈩ 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之間的區別和聯系

區別:

一、定義不同

1、歷史成本

又稱實際成本,是指企業取得或者建造某項財產物資時實際支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

2、重置成本

又稱現行成本,是指按照當前市場條件,重新取得同樣一項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金額。

3、可變現凈值

又稱為預期脫手價格,是指在日常活動中,以預計售價減去進一步加工成本和預計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後的凈值。

4、現值

也稱折現值,是指把未來現金流量折算為基準時點的價值,用以反映投資的內在價值。

5、公允價值

即市場價格,是指市場參與者在計量日常發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項資產所能收到或者轉移一項負債所需支付的價格,即脫手價格。

二、會計應用范圍不同

1、歷史成本

使用范圍最廣,會計要素在計量時一般均採用歷史成本,如原材料采購入賬價值、固定資產初始入賬價值等。

2、重置成本

主要使用在固定資產盤盈中。

3、可變現凈值

用在存貨期末價值計量中

4、現值

可收回金額的確定、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測試。

5、公允價值

主要用於交易性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負債、公允價值模式下的投資性房地產等計量。

聯系:

一般來說,歷史成本可能是過去環境下某項資產或者負債的公允價值,而在當前環境下某項資產或者負債的公允價值也就是未來環境下某項資產或者負債的歷史成本。

公允價值可以是重置成本,也可以是可變現凈值和以公允價值為計量目的的現值,但必須同時滿足公允價值的三個條件。

(10)歷史重置成本是什麼擴展閱讀:

可變現價值是一種交換產出價值,它與清算價值的不同在於它們得之於不同的市場條件。可變現凈值是處於正常銷售經營交通常有正常利潤情況下的價格,而清算價格則是一種迫售價格,即按大大降低的價格出售給顧客,或通常按大大低於成本的價格出售給顧客。

可變現價值只適用於計價那些為銷售而持有的資產,例如商品、特定特造口、投資以及企業經營上不再使用的機器設備等。此外,由於企業不可能將所有資產都按現行售價來計價,這就需要運用其他計價方法,而用不同的計價方法計價所加出的資產總額,缺乏解釋意義。

會計實務中,除特殊項目和特殊情況外,一般不採用可變現凈值這種計量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