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超市是怎樣核算成本的
常用收入支出法,進貨的錢加上人員經費加上----等於或小於收入。超市一般是沒有固定資產的,東西賣不出去就虧本了,而工業成本是有固定資產的。
『貳』 一般的便利店利潤是怎麼算的有沒有稅收開一個50平米的便利店成本要多少
店的成本一般有三部分組成:
1.進貨成本和初始投入資金,這部分成本是變動的;
2.店面租金(含裝修、架),這部分屬於固定成本(即使店面是自己的,也要算成本) ;
3.人工成本及少量管理費用(包含店主及僱傭的人,哪怕是夫妻也得算上),這部分是選擇了開店而放棄其他工作的成本。這部分也算是固定成本。
店面利潤=預計售價-進貨成本-店面租金-人工成本及少量管理費用,如果預計結果大於0,說明開店比上班強;否則不如去上班
也可以這樣算:目標利潤=進銷價差(預計售價-進貨成本)-店面租金等固定成本,如果能達到目標利潤,則可行;否則,就不可行。
開一個50平米的便利店成本要多少?
要看在什麼樣的地方開了,租金、人流量、店面流水等,都要做預測。
拿一個二線城市中等水平的店面來說,50平米月租金一般是5000-8000,按6000估算,每天固定租金支付200元。
一般需要2個人(適合夫妻店或父子店),假定月收入9000元,日均300元。
以下,按日利潤水平做算:
每天固定成本=租金200元+人工300元
一般店面平均毛利20%左右,所以每天要保本,每天需要(200+300)÷20%=2500的營業收入;
假定店主目標每月掙3000元,那麼再增加每天增加100元利潤,每天需要100÷20%=500的營業收入;
綜合測算,以上情況每天要完成3000元營收,才能達到目標。
當然,連鎖店有管理和批量采購等優勢,利潤會有所增長。
『叄』 超市會計成本怎麼核算呀 請高手指點一下
超市會計成本核算方法:
進貨時,一方面存貨增加,現金流出(或負債增加)。
很簡單的,會計分錄是:
借:庫存商品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庫存現金(銀行存款)
貸:應付帳款-某單位
當你售出商品時,一方面,現金流入(或債權增加),一方面即形成收入。
借:庫存現金(銀行存款)
借:應收帳款-某客人
貸:商品銷售收入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銷售發生的同時,隨著商品被賣出,你的當期成本發生了。
借:商品銷售成本
貸:庫存商品
將發生的費用,如房租、水電費、工商管理費、人員費用等,就簡單的計入銷售費用。
借:銷售費用-房租
借:銷售費用-水費
貸:庫存現金
最後,對當期的收入與成本、費用進行結轉,得出當期利潤。
借:主營業務利潤
貸:銷售費用
貸:商品銷售成本
貸:營業稅金及附加
借:商品銷售收入
貸:主營業務利潤
當期凈收益反映在主營業務利潤的貸方。
商品進貨時的價格,稅金,還有房租,管理人員的工資水電費,都是記入成本,這樣比較准確,超市這樣算就可以
『肆』 商業企業成本核算方法
商業企業成本核算有兩種方法:
1、售價核演算法
這種方法適合於商品繁雜的零售商業,但前提是售價統一(個別變價也要履行相關手續),銷售成本每期按售價結轉,月末時計算出進銷差價率,求得已銷商品的進銷差價,然後據以調整成本。
2、進價核演算法 日常銷售要有商品銷售記錄,每日(或定期)匯總,月末根據已銷商品的實際進價結轉成本。這種方法適合於銷售單位價值大的大宗商品。缺點是比較麻煩。
(4)超市怎麼算生產成本擴展閱讀
成本核算主要以會計核算為基礎,以貨幣為計算單位。
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耗費按照一定的對象進行分配和歸集,以計算總成本和單位成本。成本核算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企業的成本預測、計劃、分析、考核和改進等控制工作。
同時也對企業的成本決策和經營決策的正確與否產生重大影響。成本核算過程,是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各種耗費如實反映的過程,也是為更好地實施成本管理進行成本信息反饋的過程,因此,成本核算對企業成本計劃的實施、成本水平的控制和目標成本的實現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做好計算成本工作,首先要建立健全原始記錄;建立並嚴格執行材料的計量、檢驗、領發料、盤點、退庫等制度;建立健全原材料、燃料、動力、工時等消耗定額;嚴格遵守各項制度規定,並根據具體情況確定成本核算的組織方式。
『伍』 超市的成本核算,我需要大型的連鎖超市的成本核算方法
你是要會計記賬還是什麼?
常用的是 移動加權平均
用存貨舉例子吧
1日買存貨1個單價 5元/個 15日買存貨1個 單價 6元/個 20日買存貨1個單價 7元/個
如果是加權平均法,那麼就在月底確認單價那麼就是 (5+6+7)/3個 這個就是加權平均單價
移動加權平均呢 比較麻煩但是比較准確 還是上邊那個例子 比如16日發出了一個存貨,那麼現在就要確定發出價格了,怎麼確定呢就是前邊買的也就是1日和15日的價格相加除以存貨數量 (5+6)/2
加權平均單位成本=(月初庫存實際成本+本月各批進貨實際單位成本*本月各批進貨數量)/月初庫存數量+本月各批進貨數量
移動加權是分批計算的進一次算一次
單位成本=(原有存貨實際成本+本次進貨實際成本)/原有數量+本次進貨數量
『陸』 如何核算開超市的成本
想要創業,建議您選擇一個合適的創業項目,看自身是否具備相關項目的資質,找對項目之後腳踏實地努力。當然創業過程中資金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如果您啟動資金有限,可以通過小額貸款的方式來解決。
推薦使用有錢花,有錢花是度小滿金融旗下信貸品牌,面向用戶提供安全便捷、無抵押、無擔保的信貸服務,借錢就上度小滿金融APP(點擊官方測額)。有錢花消費類貸款,日息低至0.02%起,年化利率低至7.2%起,具有申請簡便、利率低放款快、借還靈活、息費透明、安全性強等特點。
和您分享有錢花消費類產品的申請條件:主要分為年齡要求和資料要求兩個部分。
一、年齡要求:在18-55周歲之間。特別提示:有錢花謝絕向在校學生提供消費分期貸款,如您是在校學生,請您放棄申請。
二、資料要求:申請過程中需要提供您的二代身份證、本人借記卡。
注意:申請只支持借記卡,申請卡也為您的借款銀行卡。本人身份信息需為二代身份證信息,不能使用臨時身份證、過期身份證、一代身份證進行申請。
此答案由有錢花提供,因內容存在時效性等客觀原因,若回答內容與有錢花產品的實際息費計算方式不符,以度小滿金融APP-有錢花借款頁面顯示為准。希望這個回答對您有幫助。
『柒』 超市如何核算成本
商品進貨時的價格,稅金,還有房租,管理人員的工資水電費,都是記入成本,這樣比較准確,超市這樣算就可以了。
具體方法如下供:
進貨時,一方面存貨增加,現金流出(或負債增加)。
很簡單的,會計分錄是:
借:庫存商品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庫存現金(銀行存款)
貸:應付帳款-某單位
當你售出商品時,一方面,現金流入(或債權增加),一方面即形成收入。
那麼:
借:庫存現金(銀行存款)
借:應收帳款-某客人
貸:商品銷售收入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銷售發生的同時,隨著商品被賣出,你的當期成本發生了。
借:商品銷售成本
貸:庫存商品
銷售收入,一定是來自於「售出商品」的收入;同理,與銷售收入「對應的成本」必是被銷售出去的商品的成本。就叫匹配性原則。
如果把進的貨全部計入當期成本,你的營利狀況就看不出了。
例:當月進了1000件貨,單價20元,總計進價20000元。當月你零售出去750件,單價26元,總計19500元。
當期的利潤(此時當然只是毛利)為(26-20)*750=4500元。這是很清楚的。
但若把進貨成本全放進來,則變成當期營利為負500元,顯然是不對頭了。
將發生的費用,如房租、水電費、工商管理費、人員費用等,就簡單的計入銷售費用。
那麼:
借:銷售費用-房租
借:銷售費用-水費
......
貸:庫存現金
最後,對當期的收入與成本、費用進行結轉,得出當期利潤。
借:主營業務利潤
貸:銷售費用
貸:商品銷售成本
貸:營業稅金及附加
借:商品銷售收入
貸:主營業務利潤
當期凈收益反映在主營業務利潤的貸方。
『捌』 個體小超市如何進行成本核算
進貨時,一方面存貨增加,現金流出(或負債增加)。
很簡單的,會計分錄是:
借:庫存商品
貸:現金(銀行存款)
貸:應付帳款-某單位
當售出商品時,一方面,現金流入(或債權增加),一方面即形成收入。
借:現金
借:應收帳款-某客人
貸:商品銷售收入
銷售發生的同時,隨著商品被賣出,你的當期成本發生了。
借:商品銷售成本
貸:庫存商品
所以,銷售收入,一定是來自於「售出商品」的收入;同理,與銷售收入「對應的成本」必是被銷售出去的商品的成本。就叫匹配性原則。
當貨物的所有權、處置權,隨供方提供的有效票據(私臨進貨不會有發票,只會是收據)的開出,契約生產了,正式的交易行為即產生了。不管佘帳還是現場結清,
此時增加的只是實物商品,在沒有售給你的客人前,成本是不會發生的。道理是同上面一樣的,即收入與成本是對稱,有收入才有成本。
(8)超市怎麼算生產成本擴展閱讀:
成本核算主要以會計核算為基礎,以貨幣為計算單位。
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耗費按照一定的對象進行分配和歸集,以計算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成本核算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企業的成本預測、計劃、分析、考核和改進等控制工作,同時也對企業的成本決策和經營決策的正確與否產生重大影響。
成本核算過程,是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各種耗費如實反映的過程,也是為更好地實施成本管理進行成本信息反饋的過程,因此,成本核算對企業成本計劃的實施、成本水平的控制和目標成本的實現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做好計算成本工作,首先要建立健全原始記錄;建立並嚴格執行材料的計量、檢驗、領發料、盤點、退庫等制度;建立健全原材料、燃料、動力、工時等消耗定額;嚴格遵守各項制度規定,並根據具體情況確定成本核算的組織方式。
通過成本核算,可以檢查、監督和考核預算和成本計劃的執行情況,反映成本水平,對成本控制的績效以及成本管理水平進行檢查和測量,評價成本管理體系的有效性,研究在何處可以降低成本,進行持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