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工資發放後把工資結轉為成本,會計分錄應該怎麼做
工資轉結成本會計分錄:
1、計提工資的會計分錄
借:生產成本(生產工人)
製造費用(車間管理人員)
管理費用(行政管理人員)
銷售費用(銷售人員)
在建工程(基建人員)
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費用化支出(研發人員)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2、發放工資會計分錄
借:應付職工薪酬
貸:銀行存款
職工薪酬:是指企業為獲得職工提供的服務或終止勞動合同關系而給予的各種形式的報酬。
職工薪酬主要包括短期薪酬、離職後福利、辭退福利和其他長期職工福利。
根據《(關於確認企業所得稅收入若干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8]875號)的有關規定:
1、除企業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另有規定外,企業銷售收入的確認,必須遵循權責發生制原則和實質重於形式原則。
(1)企業銷售商品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應確認收入的實現:
①.商品銷售合同已經簽訂,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相關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
②.企業對已售出的商品既沒有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系的繼續管理權,也沒有實施有效控制;
③.收入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④.已發生或將發生的銷售方的成本能夠可靠地核算。
(2)符合上款收入確認條件,採取下列商品銷售方式的,應按以下規定確認收入實現時間:
①.銷售商品採用托收承付方式的,在辦妥托收手續時確認收入。
②.銷售商品採取預收款方式的,在發出商品時確認收入。
③.銷售商品需要安裝和檢驗的,在購買方接受商品以及安裝和檢驗完畢時確認收入。如果安裝程序比較簡單,可在發出商品時確認收入。
④.銷售商品採用支付手續費方式委託代銷的,在收到代銷清單時確認收入。
企業因售出商品的質量不合格等原因而在售價上給的減讓屬於銷售折讓;企業因售出商品質量、品種不符合要求等原因而發生的退貨屬於銷售退回。企業已經確認銷售收入的售出商品發生銷售折讓和銷售退回,應當在發生當期沖減當期銷售商品收入。
Ⅱ 用現金50000發放工資怎麼做會計分錄
計提工資時(就是提取現金50000元,准備發放工資) 借:管理費用按發放部門內容做分錄,如果是銷售用途就計銷售費用) 5000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5000 發放就是發放上月工資。事實上,提前計提工資是相對發放工資來講的,不是絕對的提前計提。 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哪個月的工資應該計到哪個月的費用中去;
但在實際工作中,工資發放是必須等到該月過完了才能計算出每個員工工資,才能發放。所以,在該月月末需要根據歷史情況或者用別的手段暫估該月發生的工資費用,做計提分錄入賬。
發放就是發放上月工資。事實上,提前計提工資是相對發放工資來講的,不是絕對的提前計提。 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哪個月的工資應該計到哪個月的費用中去;
但在實際工作中,工資發放是必須等到該月過完了才能計算出每個員工工資,才能發放。 所以,在該月月末需要根據歷史情況或者用別的手段暫估該月發生的工資費用,做計提分錄入賬。
拓展資料:發放工資會計分錄怎麼做?
1. 工資計提(應發工資數) 借:製造費用—工資 (生產人員) 管理費用—工資 (管理人員) 銷售費用—工資 (銷售人員)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2. 計提企業繳納的五險一金 借:製造費用 (生產人員) 管理費用 (管理人員) 銷售費用 (銷售人員) 貸:其他應付款—養老 / 醫療等 其他應付款—住房公積金 上面1和2可以合並處理,這里分開是為了說明問題。
3. 發放工資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應發工資數)
貸:庫存現金 / 銀行存款 (實發工資數) 其他應付款—養老 / 醫療等 (代扣代繳金額) 其他應付款—住房公積金 (代扣代繳金額) 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 (代扣代繳金額)
Ⅲ 成本會計中工資核算要怎麼算
薪資明細表一般可以劃分為以下幾個部分:收入元素、扣減元素、社保公積金費用、應付工資、稅前工資、個人所得稅、稅後扣除項目、實際收入。
1、收入元素包括:基本工資、績效工資、計件工資、補貼(常見的有:交通補貼、通訊補貼、餐費補貼、油費補貼、住房補貼、駐外補貼、夜班補貼、出差補貼等)、津貼(常見的有:崗位津貼、技術津貼、職稱津貼等);
帶薪假期工資(帶薪假期一般有:年假、病假、產假、產檢假、陪產假、喪假、工傷假、婚假、哺乳假、流產假)產假工資差額、獎勵金額、優秀員工獎、高溫補貼、防寒補貼、經濟補償金、競業限制補償金、加班工資(平時加班工資、周末加班工資、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工齡工資、補發工資等。
2、扣減元素包括:事假扣除、績效獎金扣除金額、考勤扣除(遲到、早退、曠工、缺卡等)、其他罰款、抵稅額等。
3、應付工資即收入元素加扣減元素的總和。
4、社保公積金費用報告:社保公積金繳費基數、社保公積金繳費比例、社保公積金繳費金額(公司部分和個人部門)。
5、個人所得稅:個人稅前工資超過免稅起征點的部分要按照一定的稅率繳納個稅,一般都由公司代為扣除和申報。稅前工資=應付工資-社保公積金費用(個人部分)-抵稅額。
6、稅後扣除、補發項目:一般為公司特殊的規定項目,如水電費、借支費用等。
7、實際工資:即員工當月實際收到的工資。實發工資=稅前工資-個人所得稅-稅後扣除項目+稅後發放項目。
(3)現金發放工資怎麼算成本擴展閱讀
1、當月實際工作日:某一個月份除周六日以外的天數,包含法定節假日天數。即員工某月應出勤的天數。例如:2016年12月自然日天數為31天,工作日天數為22天,則當月員工應出勤的時數為22天。員工正常出勤的工資應該按照實際出勤天數與該應出勤天數進行折算。
2、月工作日:勞保部門規定的以制度月工作時間,每月固定為20.83天。
月工作日=(365天-104天(每年周末休息日)-11天(法定節假日))/12月=20.83天。需要明確的是20.83天和工資計算沒有直接關系,只是月出勤天數的基準而已。
3、月計薪天數:勞保部門規定的計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的天數為21.75天,與制度月工作日的區別為該天數包含每年11天的法定節假日天數。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法定假日現在為帶薪假日,平時加班、休息日加班、法定假日加班都是按照21.75天計薪日得出的「日工資」來計算加班工資。
Ⅳ 從銀行提取現金500 000元,發放職工工資(假設實發工資數額等於應發工資數額),並將工資總額計入成本費用
是要做分錄還是怎麼的?
工資計入成本的人工成本,不包括管理人員、銷售人員的工資,以為他們的工資是計入期間費用的。
借:庫存現金 500000
貸:銀行存款 500000
借:生產成本 500000
貸:應付職工薪酬 500000
借:應付職工薪酬 500000
貸:庫存現金 500000
Ⅳ 用現金發放職工工資60000元。怎麼編制會計分錄
一、計提工資會計分錄做:
借:生產成本 。
製造費用 。
銷售費用 。
管理費用 60000。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60000。
二、次月發放工資: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60000。
貸:庫存現金/銀行存款 60000。
(5)現金發放工資怎麼算成本擴展閱讀
根據《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1989年9月30日國務院批准1990年1月1日國家統計局令第1號發布)的規定,工資總額由下列六個部分組成: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計時工資是指按計時工資標准(包括地區生活費補貼)和工作時間支付給個人的勞動報酬。包括:對已做工作按計時工資標准支付的工資;實行結構工資制的單位支付給職工的基礎工資和職務(崗位)工資;新參加工作職工的見習工資(學徒的生活費);運動員體育津貼。
獎金是指支付給職工的超額勞動報酬和增收節支的勞動報酬。包括:生產獎;節約獎;勞動競賽獎;機關、事業單位的獎勵工資;其他獎金。
津貼和補貼是指為了補償職工特殊或額外的勞動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給職工的津貼,以及為了保證職工工資水平不受物價影響支付給職工的物價補貼。
津貼。包括:補償職工特殊或額外勞動消耗的津貼,保健性津貼,技術性津貼,及其他津貼。
物價補貼包括:為保證職工工資水平不受物價上漲或變動影響而支付的各種補貼。
加班加點工資是指按規定支付的加班工資和加點工資。
Ⅵ 用現金發放職工工資60000元.怎麼編制會計
假設忽略 社保、公積金、個人所得稅 等因素
1、計提工資
借:管理費用 60000
(或者還有 生產成本 等科目)
貸: 應付職工薪酬 60000
2、從銀行提取現金
借: 庫存現金 60000
貸: 銀行存款 60000
3:發放職工工資
借:應付職工薪酬 60000
貸:庫存現金 60000
Ⅶ 公司四年沒有收入一直現金發放工資,怎麼計入成本呢
有沒有收入都不影響成本的計算阿,頂多入不敷出,那就是虧損唄!
Ⅷ 以現金發放工資及分配工資費用
1、發工資
借:應付職工薪酬 98087
貸:現金 98087
2、分配工資
借:生產成本——A產品——工資64852
借:生產成本——B產品——工資4636.2
借:生產成本——C產品——工資5088.1
借:生產成本——D產品——工資2917.6
借:製造費用——工資6991.1
借:管理費用——工資13602
貸:應付職工薪酬 98087
Ⅸ 計算本月工資計入費用成本,並以現金發工資,要寫哪些記賬憑證
計提憑證(採用匯總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的單位編制轉賬憑證、其他賬務處理程序編制通用憑證)
借:生產成本或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
現金發放(採用匯總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的單位編制現金付款憑證憑證、其他賬務處理程序編制通用憑證)
借:應付職工薪酬
貸:庫存現金
Ⅹ 員工按月發工資核算成本怎麼做
員工的工資是要計入成本中的,
領取配件
借:生產成本(勞務成本) 100
貸:原材料 (庫存商品) 100
月底計算工資的時候
借:生產成本(勞務成本)
貸:應付職工薪酬
支付工資的時候
借:應付職工薪酬
貸:庫存現金
月底截止勞務成本
借:主營業務收入
貸:生產成本(勞務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