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目標成本管理如何檢查
擴展閱讀
茶的價格不高怎麼形容 2024-04-27 00:49:24
哪裡可以進行產品檢測 2024-04-27 00:47:11
哪裡有好的瘦身產品 2024-04-27 00:17:23

目標成本管理如何檢查

發布時間: 2022-08-11 20:36:10

『壹』 如何實現項目成本目標

項目成本是項目在施工中所發生的全部施工費用的總和,包括材料、機械使用費、支付的工資、獎金以及管理費用等。項目目標成本是企業效益的根源,是保證企業市場競爭的命脈。在項目實施中,採取有效控制措施進行項目目標成本管理,是消化市場壓價讓利因素,實現企業創效、創牌的重要手段,是控制消耗,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徑。項目管理論壇

項目目標成本管理是一個整體的、全員的、分層次的、全過程的動態管理,要想在項目實施中做到事前的目標成本預測控制,事中的目標成本計劃執行控制和事後的實際成本核算與目標成本比較分析控制,把項目目標成本管理貫穿在成本形成全過程中,就必須採取如下有效控制措施。

一、嚴格工程合同的簽訂

工程成本的確定最終是通過合同形式來實現。在進行合同簽訂時要考慮全面、周到,特別是對進度、質量、安全等要有相應的制約機制和制約手段。在合同簽訂前應採用合同評審制度,使項目部的預算、技術、財務、質量對合同的主要條款內容要有所了解,並使他們各自有自己所肩負責任的簽字許可權,同時將合同細化,確保目標成本的實現。項目經理圈子

二、加強對經濟成本管理人員的培訓

項目成本管理是一項既要懂政策,又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加強對經濟成本管理人員的培訓是企業提高競爭力的人才儲備工作,它將造就一批專業化的、職業化的項目經理和經濟成本管理人員。項目部應制定培訓計劃,確保有資格、有能力的人員進行項目管理,使工程項目的進度、質量、工期、成本都處於受控狀態。

三、加強對合格供應商的評定

材料成本約占目標成本的60%以上,如何控制目標成本,材料控制是關鍵。材料控制又取決於供應商的質量保證能力及對供貨實物的質量水平。所以對合格供應商的評定是至關重要的,項目部必須嚴格按合格供應商評定程序進行全過程監控。

四、嚴格實現限額領料制、降低材料消耗項目經理博客

在施工現場材料管理中,要想降低材料消耗,第一,要加強現場管理,嚴格按施工平面布置圖進行合理的堆放,減少材料二次搬運和攤銷損耗。第二,要嚴格執行限額發料管理制度,特別對周轉工具要嚴格按照進度計劃及施工技術措施去實施,以減少租賃費用。

五、優化施工組織設計、確保質量成本

優化施工組織設計,合理確定項目目標成本,是經濟與技術相結合的過程。施工組織設計優化對項目目標成本的作用具體體現如下:

1.施工組織設計的優化是合理確定項目目標成本的關鍵。優化施工組織設計應當依靠集體的智慧,進行認真比較、討論、評價,從技術、經濟兩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定。
2.優化施工組織設計是控制項目目標成本的基礎。目標成本是否得到控制,首先取決於方案是否優良。項目經理博客

3.採用新技術、新工藝和合理的技術措施是降低項目成本的主要手段。應用現代化的管理手段可以加快施工進度、節省材料消耗,減少設備租賃費用。

六、建立健全項目目標成本管理制度

為確保目標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運行,必須建立健全項目成本管理體系,包括建立組織機構、設計成本管理流程和運行程序、明確各級崗位的成本職責和考核辦法。1.制定項目目標成本管理辦法。對目標成本管理組織體系、職責,工作流程和原則,成本預算和控制 ,以及項目成核算的 和 等都應作出明確規定,便於操作和執行。2.建立施工前的成本核算評估制。工程開工前,要依據項目中標價或工程預算,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人、機、料、管理費等支出進行核算評估,測算各項支出後,能夠盈利多少,做到心中有數,然後按照各作業層,將項目成本目標合理分解後再組織施工。3.建立施工過程中的成本管理檢查制。項目經理部每月召開一次成本分析會,結合工程進度、各施工機組施工情況及各項費用支出等進行分析、 。公司每季度召開一次由專業管理人員參加的項目成本分析會,組織專業技術管理人員深入項目經理部進行查帳對比分析,嚴格對項目經理部目標成本指標進行比較、分析、考評,查找成本節超原因,及時調整偏差,並總結成本管理經驗,進行試點推行,確保項目成本總目標的實現。4.建立決算制。在施工過程中,要按月准確統計施工進度,定期做好預結算工作,使工程款及時回收。及時辦理工程變更、經濟簽證的報批、簽字手續,督促業主履行合同。工程竣工後項目經理部編制結算報告,公司組成結算審查小組,重點要考核完成工程產值總額、價款收入、成本開支、利潤等,對項目經營業績進行評價,分析目標成本指標的執行情況。5.建立激勵機制。獎金分配必須與項目經理部的整體利益、各崗位人員的責任和貢獻掛鉤,項目經理部應建立起強有力的激勵、約束機制和項目經理部全體員工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責任體系,極大地調動全員關心成本核算的積極性。項目管理論壇

七、充分利用和發揮計算機在成本管理中的作用

目前,在國內已開發出不少用於項目成本控制與管理的軟體,不僅可以大大提高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而且在輔助管理人員進行設計、決策管理方面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充分利用和發揮計算機在成本管理中的作用,可提高預測的准確性、控制的及時性,提高傳輸效率和資源共享利用率。

總之,項目管理是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的綜合管理,是企業成本經營管理的核心工作。企業要想生存,要想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除了在項目實施中採取上述有效控制措施外,還應從整體上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下,促進企業的發展、壯大,立於不敗之地。

『貳』 如何完善企業目標成本管理

一、建立控制系統在實施成本管理過程中,必須把握三個控制的有機結合。三個控制是: (1)事前控制是指在投產前對影響成本的因素進行預測。通過預測,進行成本效益的分析比較,作出最優方案的決策,方案確定以後,須編製成本計劃,這是成本控制的目標和依據。(2)事中控制就是在產品生產過程中,從投料起到產出成品止,對成本的形式和偏離成本目標的差異進行日常控制,它是全過程式控制制的關鍵。這一階段的控制,涉及面很廣,既需要對一切生產費用隨時隨地進行審查,又要把成本信息隨時隨地反饋給有關責任部門和責任人,以便及時採取糾正偏離成本目標的措施。

『叄』 是論述全面成本管理

房地產開發整個項目的成本構成:時間上是從立項到竣工各個階段發生的總成本,空間上是各個階段每個部門生產經營過程中各個環節所產生成本的總和。成本管理的階段強調全過程,成本管理的主體強調全員,成本管理的對象強調全方位,即成本管理的三全性,所以從理論上講成本管理是一種全面的管理方法。
建立成本管理體系,就是按照項目投資的構成進行分解,或直接
按照公司的「組織架構」的工作運行職責進行分解,分解到執行主體,落實責任到崗位,落實責任到人,最大程度的減少「目標與執行脫鉤」現象的出現,真正做到「權責明晰,有據可依」。
目標責任成本管理體系中主要的要素是目標成本和對應的責任人,明確工作目標成本,目標成本是公司基於市場狀況、經營計劃及產品的市場定位,根據預期市場售價和目標利潤進行預先確定的,分解到各階段和各部門的目標成本。明確責任人,責任人就是各階段工作運行中動用資源的各個部門和員工,成本管理體系建立的目的:令全員實施自覺的成本管理行為,其要素:(1)目標成本和責任范圍;(2)責任人(3)評價標准;(4)評價人。
目標責任成本管理體系是在「組織架構」建立時就形成的基本框架,這樣各部門的工作流程可以根據各自的目標成本自我約束地運行。成本控制過程中要有專門的部門跟蹤檢查其他各部門目標成本的執行情況,及時反饋動態成本,通過實時反饋的動態成本和目標成本的對比,找出偏差,拿數據說話,用運行的結果和業績評估進行優獎劣罰,最後我們還可以協助有關部門及時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實現對項目總成本的控制。
目標責任成本管理可以充分調動項目各職能部門及全體職工降低工程成本的積極性。是實現全員參與、全過程、全面管理控製成本的一種管理方式。
房地產項目的工程造價控制貫穿於項目運作的全過程。即項目的決策階段、設計階段、施工招標及合同簽約階段、施工階段、結算及後評等階段都關繫到房地產項目的總成本;所對應的全過程成本控制是指包括項目投資估算、概算造價、預算價格、承包合同價、結算價、竣工決算價的控制管理。

『肆』 如何做好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企業根據一定時期預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標,由成本控制主體在其職權范圍內,在生產耗費發生以前和成本控制過程中,對各種影響成本的因素和條件採取的一系列預防和調節措施,以保證成本管理目標實現的管理行為。
一直以來我們都有這么一種誤解:一談到成本控制,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采購成本的方方面面。采購成本的構成包括交易成本與物料成本。雖然采購成本占成個企業支出的絕部分,但是這一塊的成本絕對不是企業成本控制的全部內容。
成本控制的過程是運用系統工程的原理對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耗費進行計算、調節和監督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發現薄弱環節,挖掘內部潛力,尋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徑的過程。科學地組織實施成本控制,可以促進企業改善經營管理,轉變經營機制,全面提高企業素質,使企業在市場競爭的環境下生存、發展和壯大。
成本控制的內容
成本控制的內容非常廣泛,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事無巨細地平均使用力量,成本控制應該有計劃有重點地區別對待。各行各業不同企業有不同的控制重點。控制內容一般可以從成本形成過程和成本費用分類兩個角度加以考慮。
按成本形成過程劃分
1、產品投產前的控制
這部分控制內容主要包括:產品設計成本,加工工藝成本,物資采購成本,生產組織方式,材料定額與勞動定額水平等。這些內容對成本的影響最大,可以說產品總成本的60%取決於這個階段的成本控制工作的質量。這項控制工作屬於事前控制方式,在控制活動實施時真實的成本還沒有發生,但它決定了成本將會怎樣發生,它基本上決定了產品的成本水平。
2、製造過程中的控制
製造過程是成本實際形成的主要階段。絕大部分的成本支出在這里發生,包括原材料、人工、能源動力、各種輔料的消耗、工序間物料運輸費用、車間以及其它管理部門的費用支出。投產前控制的種種方案設想、控制措施能否在製造過程中貫徹實施,大部分的控制目標能否實現和這階段的控制活動緊密相關,它主要屬於始終控制方式。由於成本控制的核算信息很難做到及時,會給事中控制帶來很多困難。
3、流通過程中的控制
包括產品包裝、廠外運輸、廣告促銷、銷售機構開支和售後服務等費用。在目前強調加強企業市場管理職能的時候,很容易不顧成本地採取種種促銷手段,反而抵消了利潤增量,所以也要作定量分析。
按成本費用的構成劃分
1、原材料成本控制
在製造業中原材料費用佔了總成本的很大比重,一般在60%以上,高的可達90%,是成本控制的主要對象。影響原材料成本的因素有采購、庫存費用、生產消耗、回收利用等,所以控制活動可從采購、庫存管理和消耗三個環節著手。
2、工資費用控制
工資在成本中佔有一定的比重,增加工資又被認為是不可逆轉的。控制工資與效益同步增長,減少單位產品中工資的比重,對於降低成本有重要意義。控制工資成本的關鍵在於提高勞動生產率,它與勞動定額、工時消耗、工時利用率、工作效率、工人出勤率等因素有關。
3、製造費用控制
製造費用開支項目很多,主要包括折舊費、修理費、輔助生產費用、車間管理人員工資等,雖然它在成本中所佔比重不大,但因不引人注意,浪費現象十分普遍,是不可忽視的一項內容。
4、企業管理費控制
企業管理費指為管理和組織生產所發生的各項費用,開支項目非常多,也是成本控制中不可忽視的內容。上述這些都是絕對量的控制,即在產量固定的假設條件下使各種成本開支得到控制。在現實系統中還要達到控制單位成品成本的目標。
綜上分析,采購成本確實並非成本控制的全部內容。但是現在社會上一些言論的導向,但凡談到成本一定是采購部門的事,一定是原材料的外部流通環節,不曾考慮內部環節流通中所產生的種種成本支出。殊不知,倉儲庫存、生產消耗、物流、管理費用的支出也是很客觀的。企業在管好采購部門的「顯性成本(資金)」的同時,是不是也要多多關注下那些「隱形成本」呢?
【案例】采購降本-霍尼韋爾
1997年,聯合信號(後為霍尼韋爾)榮獲美國《采購》雜志的"采購金牌"。其最佳實踐中包括7%的年度降本目標。剛開始時,通過供應商整合、長期合同和積極談判,采購大都能達到7%的目標。但是,幾年過去了,能談的都談下來了,下一步該怎麼辦,就成了個大問題。
其實這問題不只是霍尼韋爾獨有。十年前,我在美國高級采購研究中心(CAPS Research)做助理研究,其中一個項目是CAPS在全球幾個城市展開圓桌會議,召集全球500強的一些首席采購官,討論采購的戰略目標,主要議題就是降本目標怎麼定。降本的重要性,用一個首席采購官的話來說,是怎麼重視都不為過,因為"采購70%的績效就在采購降本上"。
公司要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離不開年度降本。對采購來說,等降本多年、能談判下來的都談下來後,這問題表面上看是個年度降價定多少的問題,深層次其實是由哪個職能來做的問題。采購力量強大、地位高的"大采購"公司里,降本的相當一部分任務是由跨職能團隊一起來完成;采購沒有話語權、地位低的公司,這事八成由采購一個扛,內外受壓,應了"小采購"的一大特點:有很多責任,卻沒有多少權利和資源。
說是采購降本,並不意味著理所當然是采購的任務。采購怎麼降本?無非就那幾招:談判、整合、縱橫開合。
這里的理論基礎是:
(1)基於未來考量,供應商願意犧牲部分利益,少賺點;
(2)降本壓力下,供應商變得更精益,減少浪費,把收益轉給采購方;
(3)生意量增加,規模效益。這些都是有止境的。在能談的都談下來後,降本就從"談"的階段上升到"做"的階段,只有把成本從供應鏈里拿掉,才能實現進一步降本。這就離不開技術力量的支持了。而降本的主角已經不再是采購,而是包括設計、質量和采購的跨職能團隊。
跨職能團隊的降本措施主要有三類:
在設計上推行標准化設計和調整技術規格,減少料號,從設計的角度降低產品的成本(要知道,產品80%的成本是由設計定的);
1、在生產流程上推行精益生產和持續改進,把生產成本降下來;
2、在供應鏈管理上推行信息化、電子商務,把交易成本降下來。在"小采購"公司,設計部門往往以內部客戶的身份出現,目標成本達不到,就動輒怪罪采購,認為采購與供應商的談判不力,給采購種種壓力,讓他們去跟供應商死磕,做利潤轉移的游戲,而不願意承擔風險或投入資源,從設計變更角度把成本降下來。質量部門也是,同樣不願在質量上承擔風險,不願供應商簡化生產流程,除去不增加價值的環節。因為采購地位低,IT部門也不買賬,不願在信息化和電子商務上投入資源,結果是采購和供應商的相當資源在手動管理訂單操作,沒精力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沒有別的部門支持,采購的就只有強力推行利潤轉移的游戲,做涸澤而漁的買賣,到一定程度,供應商的利潤薄如剃刀,質量、交期、服務都下滑,就成了惡性循環。
3、在聯合信號(霍尼韋爾),跨職能團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是實現每年降本7%的關鍵。跨職能團隊也是飛機、設備製造等小批量行業的"采購金牌"公司的一個共性。重要的供應商是由跨職能團隊管理,而采購的身份就是跨職能團隊的領袖。這是"大采購"的一個標志。好處很多。
其一,設計、質量成為管理團隊的一部分,也就成為解決方案的一部分。
在"小采購"下,產品設計往往以內部客戶、"麻煩製造者"的身份出現,他們經常說,設計做好了,現在是采購的任務去跟供應商談判,達到目標成本。這東西設計得太貴,采購談不下來,就成了采購不力的表現。設計以內部客戶的身份給采購壓力。在跨職能團隊下,設計成為解決方案的一部分,因為他們也得為沒法達到目標成本、年度降價負責。
其二,采購與設計形成合力,一致應對供應商。
"小采購"下,采購在與供應商的較量中單槍匹馬。采購在這邊威脅不配合就沒新生意,設計在那邊又把新產品給這供應商了;或者是采購找到了願意配合的供應商,設計卻把新生意給了別的供應商。公司內部形不成合力,結果給供應商各個擊破。而跨職能團隊下,大家形成合力,對供應商的管控能力自然就強。
除了爭取設計部門的支持外,采購還得提高自身的技術能力,即采購工程師/供應商工程師的力量。這樣采購有足夠的能力,一方面理解、改進供應商的生產流程、質量管理,為降本談判提供技術支持;另一方面與設計部門配合、制衡。這在技術驅動、設計與生產聯系緊密的公司尤為重要。例如在矽谷的一個設備製造公司,10年前采購部門的技術力量基本為零,采購的質量部門有兩個經理,都是做生產、質量出身,設計背景基本沒有,手下的一幫工程師也大都是些質檢員。一旦涉及到設計、技術問題,采購就只能退避三舍,完全依靠設計部門,根本沒法與設計平等對話,自然就驅動不了設計來協助年度降本。年度降本就只有靠一幫采購經理的嘴巴功夫了。幾年前,公司首席采購官從設計部調來些非常優秀的工程師,其中一個後來成為供應商工程師的總監。過了兩年,又設一個執行總監,由原來設計部的一位副總裁擔任。原來的兩個質量經理變為7個,手下的工程師數量翻了差不多兩倍,采購部終於有了足夠的技術力量跟供應商、設計部門叫板,從技術的角度支持采購的眾多計劃,使采購在年度降本、質量、交期等各方面都達到行業領先。供應商工程師中,好多就是原來設計部門的,熟悉設計,知道怎樣跟設計人員打交道,在做好設計與供應商的橋梁同時,也能驅動設計人員做他們應做的。該公司的采購管理做到業界頂尖,供應商工程師功不可沒。
節約采購成本的策略就企業采購來說,節約成本的方法有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八種:
1. 價值分析法與價值工程法,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VA與VE法
這種方法適用於新產品工:針對產品或服務的功能加以研究,以最低的生命周期成本,透過剔除、簡化、變更、替代等方法,來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價值工程是針對現有產品的功能、成本,做系統的研究與分析,現在價值分析與價值工程已被視為同一概念使用。
2. 談判
談判是買賣雙方為了各自目標,達成彼此認同的協議過程。談判並不只限於價格方面,也適用於某些特定需求。使用談判的方式,通常期望采購價格降低的幅度約為3%-5%。如果希望達成更大的降幅,則需運用價格、成本分析,價值分析與價值工程(VA、VE)等手法。
3. 早期供應商參與ESI
在產品設計初期,選擇夥伴關系的供應商參與新產品開發小組。通過供應商早期參與的方式,使新產品開發小組依據供應商提出的性能規格要求,極早調整戰略,藉助供應商的專業知識來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4. 杠桿采購
避免各自采購,造成組織內不同單位,向同一個供應商采購相同零件,卻價格不同,但彼此並不知的情形,無故喪失節省采購成本的機會。應集中擴大采購量,而增加議價空間的方式。
5. 聯合採購
主要發生於非營利事業的采購,如醫院、學校等,通過統計不同采購組織的需求量,以獲得較好的折扣價格。這也被應用於一般商業活動之中,如第三方采購,專門替那些需求量不大的企業單位服務。
6. 為便利采購而設計,DFP-自製與外購的策略
在產品的設計階段,利用協辦廠的標准與技術,以及使用工業標准零件,方便原材料取得的便利性。這可以大大減少自製所需的技術支援,同時也降低生產成本。
7. 價格與成本分析
這是專業采購的基本工具,了解成本結構的基本要素,對采購者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采購不了解所買物品的成本結構,就不能算是了解所買的物品是否為公平合理的價格,同時也會失去許多降低采購成本的機會。
8. 標准化采購
實施規格的標准化,為不同的產品項目或零件使用共通的設計、規格,或降低訂制項目的數目,以規模經濟量,達到降低製造成本的目的。但這只是標准化的其中一環,應擴大標准化的范圍,以獲得更大的效益。
企業選擇采購成本策略所需考慮的因素以上所說的幾種降低采購成本的策略只是理論上的方法,就現實實踐中,企業擬定采購策略的時候,應同時考慮下列幾項因素。
1. 所采購產品或服務的型態
所采購產品或服務的型態,是屬於一次性的采購,或者是持續性的采購。這應是采購最基本的認知,如果采購的型態有所轉變,策略也必須跟著作調整,持續性采購對成本分析的要求遠高於一次性采購,但一次性采購的金額如果相當龐大,也不可忽視其成本節省的效能。
2. 年需求量與年采購總額
年需求量與年采購額各為多少,這關繫到在與供應商議價時,是否能得到較好的議價優勢。
3. 與供應商之間的關系
賣方、傳統的供應商、認可的供應商,到與供應商維持夥伴關系,進而結為策略聯盟,對成本的分享方式不同。如果與供應商的關系一般,則肯定不容易得到詳細的成本機構資料,只有與供應商維持較密切的關系,彼此合作時,才有辦法做到。
4. 產品所處的生命周期階段
采購量與產品的生命周期所處的階段有直接的關系,產品由導入期、成長期到成熟期,采購量會逐漸放大,直到衰退期出現,采購量才會逐漸縮小。
企業采購到科力普省心購,省錢省力又省心哦~

『伍』 目標成本法的實施程序

(一)以市場為導向設定目標成本
1、根據新品計劃和目標售價編制新品開發提案。一般新品上市前就要正式開始目標成本規劃,每種新品設一名負責產品開發的經理,以產品開發經理為中心,對產品計劃構想加以推敲。編制新品開發提案,內容包括新品樣式規格、開發計劃、目標售價及預計銷量等。
其中,目標售價及預計銷量是與業務部門充分討論(考慮市場變化趨勢、競爭產品情況、新品所增加新機能的價值等)後加以確定。開發提案經高級主管所組成的產品規劃委員會核准後,即進入制定目標成本階段。
2、採用超部門團隊方式,利用價值工程尋求最佳產品設計組合。進入開發設計階段,為實現產品規劃的目標,以產品開發經理為中心,結合各部門一些人員加入,組成跨職能的成本規劃委員會,成員包括來自設計、生產技術、采購、業務、管理、會計等部門的人員,是一個超越職能領域的橫向組織,開展具體的成本規劃活動,共同合作以達到目標。成本規劃活動目標分解到各設計部後,各設計部就可以從事產品價值和價值工程分析。根據產品規劃書,設計出產品原型。結合原型,把成本降低的目標分解到各個產品構件上。在分析各構件是否能滿足性能的基礎上,運用價值工程降低成本。如果成本的降低能夠達到目標成本的要求,就可以轉入基本設計階段,否則還需要運用價值工程重新加以調整,以達到要求。
進入基本設計階段,運用同樣的方法,擠壓成本,轉入詳細設計,最後進入工序設計。在工序設計階段,成本降低額達到後,擠壓成本暫時告一段落,可以轉入試生產。試生產階段是對前期成本規劃與管理工作的分析與評價,致力於解決可能存在的潛在問題。一旦在試生產階段發現產品成本超過目標成本要求,就得重新返回設計階段,運用價值工程進行再次改進。只有在目標成本達到的前提下,才能進入最後的生產。
(二)在設計階段實現目標成本,計算成本差距
目標成本與公司目前相關估計產品成本(即在現有技術條件下,不積極從事降低成本活動下產生的成本)相比較,可以確定成本差距。由於新品開發往往很多都是借用件,並非全部零部件都會變更,通常變更需要重估的只是一部分,所以目前相關產品成本可以現有產品加減其變更部分成本差額算出。目標成本與估計成本的差額為成本差距(成本規劃目標),它是需要通過設計活動降低的成本目標值。
(三)在生產階段運用持續改善成本法以達到設定的目標成本
新品進入生產階段三個月後,檢查目標成本的實際達成情況,進行成本規劃實績的評估,確認責任歸屬,以評價目標成本規劃活動的成果。至此,新品目標成本規劃活動正式告一段落。進入生產階段,成本管理即轉向成本維持和持續改善,使之能夠對成本對象耗費企業資源的狀況更適當地加以計量和核算,使目標成本處於正常控制狀態。

『陸』 在目標管理過程中應注意一些什麼問題2.目標管理有什麼優缺點

在目標管理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問題:

  1. 一切從經營管理計劃開始

    經營管理計劃是目標管理的源頭,目標管理是經營管理計劃的實施方法,設定和達成各項工作指標是目標管理的核心手段。

  2. 目標設定符合實際

    目標設定要根據企業自身的資源、員工業務水平和管理體系的支持能力。不能光為了討領導歡心,違心制定過高目標,避免出現「年初吹氣球、年底踢皮球」的局面。

  3. 成本控制必須嚴肅認真

    目標管理以目標的達成為最終目的,考核評估也是重結果輕過程。這很容易讓目標責任人重視目標的實現,輕視成本的核算,特別是當目標運行遇到困難可能影響目標的適時實現時,責任人往往會採取一些應急的手段或方法,這必然導致實現目標的成本不斷上升。作為管理者,在督促檢查的過程當中,必須對運行成本作嚴格控制,既要保證目標的順利實現,又要把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因為,任何目標的實現都不是不計成本的。

  4. 目標要清晰、簡明、合理

    一般來說,企業確定幾個有關全局性的目標,然後各部門或個人依次為核心進行分解。值得注意的是,目標不能太多、太亂甚至互相矛盾,不要設置沒有具體考核標准或考核不具備條件的考核項目。最常見的情況是有總體的目標,沒有具體的目標。比如,企業談得最多的就是明年的銷售額在增長到5000萬、利潤要達到多少,卻沒有規劃過具體的目標,如成本如何控制、銷售費用如何投放、營銷部門是要增加人員還是通過培訓來提高人員的水平,這都沒有具體的方向。

  5. 督促檢查必須貫串始終:

    目標管理,關鍵在管理。在目標管理的過程中,絲毫的懈怠和放任自流都可能貽害巨大。作為管理者,必須隨時跟蹤每一個目標的進展,發現問題及時協商、及時處理、及時採取正確的補救措施,確保目標運行方向正確、進展順利。目標管理追求是結果,可過程的管控絕不能忽視。

  6. 評價標准通俗易通,易於執行

    盡可能量化或細化考核項目,由經營規劃部門、人力資源部、財務部和考核對象一起溝通,根據歷史財務數據和預算,制定詳細可執行的衡量標准和相關簡明清晰的考核流程和考核表格,才能保證實施。

目標管理的優點。目標管理的優點至少有五個方面:

  1. 形成激勵。當目標成為組織的每個層次、每個部門和每個成員自己未來時期內欲達到的一種結果,且實現的可能性相當大時,目標就成為組織成員們的內在激勵。特別當這種結果實現時,組織還有相應的報酬時,目標的激勵效用就更大。從目標成為激勵因素來看,這種目標最好是組織每個層次,每個部門及組織每個成員自己制訂的目標。

  2. 有效管理。目標管理方式的實施可以切切實實地提高組織管理的效率。目標管理方式比計劃管理方式在推進組織工作進展,保證組織最終目標完成方面更勝一籌。因為目標管理是一種結果式管理,不僅僅是一種計劃的活動式工作。這種管理迫使組織的每一層次、每個部門及每個成員首先考慮目標的實現,盡力完成目標,因為這些目標是組織總目標的分解,故當組織的每個層次、每個部門及每個成員的目標完成時,也就是組織總目標的實現。在目標管理方式中,一旦分解目標確定,且不規定各個層次、各個部門及各個組織成員完成各自目標的方式、手段、反而給了大家在完成目標方面一個創新的空間,這就有效地提高了組織管理的效率。

  3. 明確任務。目標管理的另一個優點就是使組織各級主管及成員都明確了組織的總目標、組織的結構體系、組織的分工與合作及各自的任務。這些方面職責的明確,使得主管人員也知道,為了完成目標必須給予下級相應的權力,而不是大權獨攬,小權也不分散。另一方面,許多著手實施目標管理方式的公司或其他組織,通常在目標管理實施的過程中會發現組織體系存在的缺陷,從而幫助組織對自己的體系進行改造。

  4. 自我管理。目標管理實際上也是一種自我管理的方式,或者說是一種引導組織成員自我管理的方式。在實施目標管理過程中,組織成員不再只是做工作,執行指示,等待指導導和決策,組織成員此時已成為有明確規定目標的單位或個人。一方面組織成員們已參與了目標的制訂,並取得了組織的認可;另一方面,組織成員在努力工作實現自己的目標過程中,除目標已定以外,如何實現目標則是他們自己決定的事,從這個意義上看,目標管理至少可以算作自我管理的方式,是以人為本的管理的一種過渡性試驗。

  5. 控制有效。目標管理方式本身也是一種控制的試,即通過目標分解後的實現最終保證組織總目標實現的過程就是一種結果控制的方式。目標管理並不是目標分解下去便沒有事了,事實上組織高層在目標管理過程中要經常檢查、對比目標,進行評比,看誰做得好,如果有偏差就及時糾正。從另一個方面來看,一個組織如果有一套明確的可考核的目標體系,那麼其本身就是進行監督控制的最好依據。

目標管理的不足。下述幾點可能是目標管理最主要的不足:

  1. 強調短期目標。大多數的目標管理中的目標通常是一些短期的目標:年度的、季度的、月度的等。短期目標比較具體易於分解,而長期目標比較抽象難以分解,另一方面短期目標易迅速見效,長期目標則不然。所以,在目標管理方式的這施中,組織似乎常常強調短期目標的實現而對長期目標不關心。這樣一種概念若深入組織的各個方面、組織所有所員的腦海中和行為中,將對組織發展沒有好處。

  2. 目標設置困難。真正可用於考核的目標很難設定,尤其組織實際上是一處產出聯合體,它的產出是一種聯合的不易分解出誰的貢獻大小的產出,即目標的實現是大家共同合作的成果,這種合作中很難確定你已做多少,他應做多少,因此可度量的目標確定也就十分困難。一個組織的目標有時只能定性地描述,盡管我們希望目標可度量,但實際上定量是困難的,例如組織後勤部門有效服務於組織成員,雖然可以採取一些量化指標來度量,但完有成了這些指標,可以肯定地說未必達成了"有效服務於組織成員"這一目標。

  3. 無法權變。目標管理執行過程中目標的改變是不可以的,因為這樣做會導致組織的混亂。事實上目標一旦確定就不能輕易改變,也正是如此使得組織運作缺乏彈性,無法通過權變來適應變化多端的外部環境。中國有句十話叫做"以不變應無變"許多人認為這僵化的觀點,非權變的觀點,實際上所謂不變的不是組織本身,而是客觀規律,掌握了客觀規律就能應萬變,這實際上是真正的更高層次的權變同。

『柒』 如何有效控製成本

企業有效控製成本方法如下:
一、完善成本管理的基礎工作
企業在成本管理時,首先應該抓成本的基礎管理工作。基礎工作是基石,是實施成本控制的「標准」,是過程式控制制、差異分析、糾正差異、業績考核的基礎。但實際中大部分國有企業成本控制沒有落到實處,只是在喊口號、流於表面形式,成本並未真正得到有效控制。如材料消耗過大,工時定額不準,費用開支詳細程度不夠。企業做好成本管理的基礎工作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完善定額標准:(1)人力資源部門組織修訂和完善工時定額標准;(2)技術部門要組織修訂和完善材料消耗定額;(3)經濟運行部門要組織修訂和完善工具、能源消耗定額,要組織檢查、補充、安裝計量標准。其次,企業綜合管理部門要組織修訂和完善管理流程和制度。此外,財務部門要組織成本習性的劃分標准和確定成本費用的開支范圍和標准。
二、努力降低企業運營成本
成本控制的重點在運營過程中,企業應從降低設計成本、采購成本、質量成本、銷售成本、工作流程、資金佔用、減少庫存七個方面,來努力降低總的運營成本。
1、控制設計成本
一個產品成本的80%左右決定於設計階段,因此要重視設計成本的控制工作。首先開發部門的每個工程技術人員都要樹立成本控制的思想,從設計階段開始就要考慮工藝、製造、采購等方面的成本控制,加強與銷售部門、財務部門的協調合作,全面熟悉客戶需求、了解市場價格,利用價值工程的原理,從功能——成本分析入手,考慮功能的合理性、必需性,堅持「合適就好」的原則;第二,技術開發部門、銷售部門、財務部門要認真總結以前一些的成功經驗,運用價值工程的原理,重新審視企業的功能——成本配置問題,為進一步參與市場競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第三,技術開發部門要牽頭做好下一代新產品的功能——成本分析工作;第四,各部門要利用價值工程原理,重新審視工藝、工序的增值性。
2、控制采購成本
通常情況下,采購成本占總成本的50%~80%,是傳統成本管理的重點。控制采購成本企業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第一,利用科學的決策分析方法,合理決定經濟訂貨量或經濟批量、決定采購項目、選擇供應單位、決定采購時間;第二,進一步推進集中采購制,建立原材料、輔料、低值易耗品、辦公用品、對外服務的統一采購平台,實現價格、供應商等資源共享;第三,推進直供製,逐步取消中間供應商;第四,建立采購責任制,強化采購人員、審價人員的責任意識;第五,整頓輔料、零星物資采購價格,采購價格要在前一次采購銷售價格的基礎上逐步下降;第六,探索建立采購獎罰制度,獎罰要與領導、個人掛鉤;第七,加強技術攻關力量,降低采購成本。
3、控制質量成本
改善質量和降低成本是相容的。質量是成本的基礎。要打破提高質量增加成本、降低成本損害質量的舊觀念,改進質量,事實上會帶動成本的降低。提高產品質量必須貫徹「以預防為主」的精神,適當增加檢驗費用和預防費,可以大幅度減少因質量不好而造成的損失。改進質量成本,要加強工作過程中的質量,才能減少廢品損失、減少工作、減少重工時間、減少資源耗用,因而才能降低營運總成本;企業各部門進一步加強製造質量成本的控制,把質量成本的控制范圍擴大到服務、設計、管理、研究領域;健全各職能部門的質量成本管理體系,設置職能部門工作質量目標。
4、控制銷售成本
銷售部門在擴大銷售成果,提高市場佔有率的同時,要強化銷售費用的使用效率,相對降低成本。首先,銷售部門要研究、推進大銷售、大服務的營銷體系,以規模經營降低成本;其次,銷售部門要認真研究國家、各地方的稅收政策,合理進行分公司的稅收策劃;第三,銷售部門要利用布點論的相關知識,探討銷售分公司布點的合理性;第四,銷售部門要利用經濟決策方法,降低運輸成本。第五,銷售部門要利用成本最優決策,提高廣告費的使用效率。
5、優化工作流程
工作是由一系列的工作流程或步驟所構成,從原材料采購開始,到最終產品或服務為止,每一個流程中應增值後再送到下一個流程,每一個流程都包含著人力資源或機器磨損,若不從事有價值增加的運作就是一種浪費。因此,各單位要按照價值鏈的管理方式重新審視工作流程的增值活動,減少工作中無價值的行為,杜絕「六種浪費」:製造過多的浪費、運作的浪費、加工的浪費、搬運的浪費、等待的浪費、時間的浪費。
6、減少庫存
庫存不會產生任何附加價值,它不僅佔用空間、佔用資金,而且產生搬運和儲存需求,吞食了財務資產。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一方面庫存的腐蝕、變質,會產生浪費;另一方面,技術進步,競爭對手產品的改進,產品將產生經濟磨損,會使產品一夜之間變成廢品。降低庫存需要從降低庫存數量,降低庫存單位價格方面著手。因此,應加大對庫存的管理力度,縮短生產線、減少在產品,科學預算銷售數量,決定庫存數量和結構,正確計算取得成本、儲存成本、缺貨成本,把存貨量和庫存金額控制在最佳的范圍之內。
7、減少資金佔用
資金是企業的「血液」,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源泉,是企業最根本的資源。任何資金都是有成本的,無論是長短期借款、債券,還是股票、資本。任何資金都是有機會成本的,一筆資金投到股市就不能投到其它地方。減少資金佔用,可以減少資金成本或增加收益。因此,企業首先要推進資金集中管理,避免過於分散,規避風險;其次,職能部門要合理選擇營運資金政策、合理制定商業信用政策、清楚短期借款條件,合理預算現金流量,把各個環節的資金佔用降低最合理的水平。
三、根據經營目標,倒推分解,將成本目標落實到各層根據企業確定的目標體系和經營目標,並結合各業務板塊的實際情況,倒推分解、下達成本控制的具體目標。首先,各部門不能只有一個總的奮斗目標,要按責任會計的要求把目標成本層層分解為各個責任中心的責任成本,落實到各有關成本中心,將壓力傳遞到車間、班組、個人,真正做到「千斤重擔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標」;其次,各級部門指標要形成一個多層次的成本控制網路,確保逐級目標的實現;第三,各部門在目標成本的制訂中,即要考慮自身的內部情況,又考慮企業的外部環境,合理選擇正確的標桿,制訂出最佳的目標成本;第四,凡是成本降低方案,無論大小,均要求量化成本降低目標。
四、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確保成本控制有效進行要使成本控制真正發揮效益,還必須貫徹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為此,企業應建立「人人節約、人人有獎」,「人人貢獻、人人獲益」的激勵機制。人力資源部門和財務部門首先要根據成本控制目標的量化目標和要求,完善績效評估制度;其次要完善收入分配製度,加強組織激勵,確保成本控制有效開展;第三,建立「成本控制」個人獎勵基金,加強個人激勵,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
企業降低成本提高利潤,關鍵是要將成本控制落到實處,成本控制與企業的基礎管理工作緊緊相聯。企業只有提高管理水平,開源節流,降低成本,提高市場佔有率才成為可能。

『捌』 目標成本管理的方法有哪些

1.價格引導的成本管理
目標成本管理體系通過競爭性的市場價格減去期望利潤來確定成本目標,價格通常由市場上的競爭情況決定,而目標利潤則由公司及其所在行業的財務狀況決定。
2.關注顧客
目標成本管理體系由市場驅動。顧客對質量、成本、時間的要求在產品及流程設計決策中應同時考慮,並以此引導成本分析。
3.關注產品與流程設計
在設計階段投入更多的時間,消除那些昂貴而又費時的暫時不必要的改動,可以縮短產品投放市場的時間。
4.跨職能合作
目標成本管理體系下,產品與流程團隊由來自各個職能部門的成員組成,包括設計與製造部門、生產部門、銷售部門、原材料采購部門、成本會計部門等。跨職能團隊要對整個產品負責,而不是各職能各司其職。
5.生命周期成本削減
目標成本管理關注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格、使用成本、維護與修理成本以及處置成本。它的目標是生產者和聯合雙方的產品生命周期成本最小化。
6.價值鏈參與
目標成本管理過程有賴於價值鏈上全部成員的參與,包括供應商、批發商、零售商以及服務提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