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成本互化怎麼操作
擴展閱讀
股票資金成本率如何計算 2025-05-20 12:10:48
汽車噴漆什麼價格 2025-05-20 11:47:39
招待費用包括哪些項目 2025-05-20 11:47:30

成本互化怎麼操作

發布時間: 2022-08-11 14:40:42

『壹』 會計做假賬有哪些方法

會計不能做假賬,但是了解假賬做法,對於防範假賬風險是有必要的。假賬常見方法有:

『貳』 為什麼說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可以實現相互轉化

可控成本是指人們可以通過一定的方法、手段,使其按人們所希望的狀態發展的成本
2.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的區分是相對的

(1)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的區分與成本責任中心所處的管理層次的高低、管理許可權的大小及控制的范圍的大小有關。例如,從整個企業的角度來看,所有的成本都是可控成本,但對於企業內部的分廠、車間、班組來說,則各有其專屬的可控成本;勞動用工統一集中管理的企業,人工費用對於企業所屬的內部單位來講,是不可控成本;而有勞動用工權的分廠、車間,人工費用是可控成本;較低層次的成本責任中心的可控成本一定是較高層次責任中心的可控成本,而較高層次的成本責任中心的可控成本卻不一定是較低層次責任中心的可控成本。

(2)可控成本與不可控成本的區分同成本發生的空間有關。有些成本,即使是處於同一層次的成本責任中心,對有些中心是可控的,對有些中心則是不可控的。例如,材料采購成本的高低對於負責采購工作的供應部門來說是可控的,而耗用材料的生產車間卻無法控制材料價格的高低,他們只對材料單耗負責。

3.區分成本的可控與不可控,目的是為了區分成本責任。成本責任中心只對自己可以控制的成本負責,不可控成本不應成為業績考核的內容。

『叄』 企業有什麼做假賬方法

一、成本費用互化

操作方法:將屬於成本項目的支出帳務處理變為費用以達到當期.稅前扣除的目的,或將屬於費用項目的支出成本化以達到控制.稅前扣除比例及誇大當期利潤的目的。

原因:因為成本由直接人工、直接材料、製造費用組成,而直接人工、製造費用和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容易混淆,所以是該操作的漏洞。另,直接材料中包含的運費及人工搬運等費用也與管理費用較容易整合。

二、費用資本(產)互化

操作方法:將屬於費用項目的帳務處理變為資產,從折舊中遞延.稅前扣除。或將屬於資產類科目的支出直接確認費用,當期稅前扣除。

原因:部分資產價值本身就包含費用,故可將其他費用整合進入資產價值,反之亦然。另資產修理、借款費用等本身確認邊界比較容易人工虛擬。另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確認的依據較容易虛擬。

三、費用名目轉化

操作方法:將部分稅前扣除有比率限制的費用超額部分轉變為其他限制較寬松的或沒限制的費用名目入帳,以達到全額稅前扣除的目的或減少相關稅.費等目的。

原因:費用確認以發.票為依據,發.票容易虛擬。

四、費用預提/遞延/選擇性分攤

操作方法:為控制當期稅前利潤大小,預提費用,以推遲納稅。或為其他目的(如股權轉讓價,當期業績)誇大當期利潤選擇遞延確認。

另,有選擇性的將費用分攤,如在各費用支出項目上分攤比例進行調節,控制因該項目造成的稅費。

原因:同第三點。

五、成本名目轉化

操作方法:將屬於本期可結轉成本的項目轉變為其他不能結轉成本的項目,或反行之。

六、成本提前或推遲確認/選擇性分攤

操作方法:將本期結轉成本時多結轉,或本期少結轉,下期補齊,或選擇成本分攤方法達到上述2個目的。

原因:成本結轉規定較模糊。

七、收入提前或推遲確認/選擇性分攤

操作方法:將本期結轉收入多結轉或少結轉,下期補齊。或選擇收入分攤方法達到上述2個目的。

原因:收入確認規定較模糊。

八、收入名目轉化

操作方法:將收入總額在多種收入項目間進行調節,如把主營收入變為其他業務收入或營業外收入,以達到控制流轉.稅或突出。
來源於新和財稅

『肆』 想請問下鋼材銷售的小公司,所涉及的各種稅種國稅,地稅,以及稅率,,還有就是如何合理避稅

你的問題太大,屬於財務管理及稅收策劃的問題。
首先明確,由於你的經營性質所限,你必須申請辦理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企業,適用稅率17%。當然了,不要害怕,17%的稅率所交的稅不一定比3%稅率交的多。
為什麼要申請一般納稅人呢?客戶的需要、擴大經營的需要。
一般納稅人要交的稅:
1、增值稅:銷售收入(不含稅)的17%-進項稅額(進項稅額:購進原材料不含稅金額的17%或3%,公路水運運費發票的7%),交給國稅
2、城建稅及附加:按照增值稅12%-13%(各地不一),交地稅
3、印花稅:按照銷售收入、合同額的比例,年寥寥無幾。交地稅
4、企業所得稅:雖說是小企業,一般按利潤25%。如果從業人員不足100人,報表資產總額不足1000萬,則按照20%。交國稅
5、其他代收項目:工會經費、殘疾人保障金,地稅代收,工會經費按照工資總額,殘保金按照從業人數,比例各地不一。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目前是2000元/月為起征點,9月開始3500元/月。
關於稅多稅少問題:
1、 仔細看一下上述內容,增值稅和收入、購入貨物有關,收入就不多說了,只要客戶要發票,就得開...主要說購貨發票:稅務只承認正規發票作為購入項目的證明。不管價格多低,必須要發票——能取得增值稅發票,就不要普通發票;能取得發票就必須要發票,對提供不出發票的貨物,價格再低,寧肯不買,也不能不要發票(當然了,如果此貨物出手也不要發票,另當別論)。
2、關於費用:所有費用,都影響利潤,稅務承認的費用,必須合理合法——所謂合理,就是說要和經營有關;所謂合法,就是說要有發票,因此,一切開支要取得發票,然後才能進費用,最終賬面減少利潤,合理少交稅。
3、關於銷項稅和進項稅:雖然增值稅繳納的是差額,也就是說當進項稅大於銷項稅時可以不交,但是也不能老不交,畢竟企業正常經營要盈利的。因此,要掌握好比例,每月都要實現點增值稅,否則稅務會預警,那時如果檢查你,就不合算了,對此,要找一個好會計,他會給你運籌。
4、不要想著歪門邪道發票,2011年2月開始風險巨大,傷不起。
5、工資作為唯一不要發票的費用,可適當運籌,特別是人數,畢竟還涉及殘保金的繳納。

『伍』 商貿公司的外賬成本怎麼結轉

外帳的小技巧等

外帳+未入帳收入-未入帳費用=內帳
一、外帳的手法
1.成本費用互化:將屬於成本項目的支出賬務處理變為費用以達到當期稅前扣除的目的,或將屬於費用項目支出成本化已達到控制稅前扣除比例及當期利潤的目的。
原因:因為成本由直接人工、直接材料、製造費用組成,而直接人工、製造費用、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等容易混淆,所以是應該是該操作的漏洞。另直接材料中包含的運費及人工搬運也與管理費用較容易整合。
2.費用資本(產)互化:將屬於費用項目的賬務處理變為資產,從折舊中遞延稅前扣除;或將屬於資產類科目的支出直接確認費用,當期稅前扣除。 原因:部分資產價值本身就包含費用故將其他費用整合進入資產價值,反之亦然;另資產修理,借款費用等本身確認邊界比較人工虛擬;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確認的依據較容易虛擬。
3.費用名目轉化:將部分稅前扣除有比率限制的費用超額部分轉為其他限制寬松的或沒限制的費用名目入賬,以達到全額稅前扣除的目的或減少相關稅費等。 原因:費用確認以發票為依據,發票容易虛擬。
4.費用預提/遞延/選擇性分攤:為控制當期稅前利潤大小,預提費用,以推遲納稅,或為其他目的(如股權轉讓價,當期業績)誇大當期利潤選擇遞延確認。有選擇性的將費用分攤:在個費用支出項目上分攤比例進行調節,控制因該項目造成的稅費(如調節土地增值稅)。
5.成本名目轉化:將屬於本期可結轉成本的項目轉變為其他不能結轉成本的項目,或反行之。
6.成本提前,推遲確認/選擇性分攤:本期結轉成本時多結轉,或少結轉,下期補齊,或選擇成本分攤法以達到這2個目的。 原因:成本結轉規定較模糊。
7.收入提前,推遲確認/選擇性分攤:將本期的收入多結轉或是少結轉,下期補齊,或選擇收入分攤以達到這2個目的。 原因:收入確認規定較模糊。
8.收入名目轉化:將收入總額在多種收入項目間進行調節,如把主營業務收入轉變為其他業務收入或營業外收入,以達到控制流轉稅或突出主業業績的目的。
9.收入負債化/支出資產化:將收入暫時掛賬為其他應付款,將支出暫時掛為其他應收款,達到推遲納稅或不納稅。

『陸』 管理會計中,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具有相對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這兩者轉化的實例有什麼呢

計件工資變成固定工資,
固定工資變成計件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