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頭豬成本需要多少錢
1、飼料成本
從30公斤的仔豬長到250公斤進行屠宰大約需要5-6個月的時間。一般情況下,一頭豬從30斤養到250斤大概需要700斤左右的飼料。按照現在的價格,每斤飼料1.5元左右。也就是說,每頭仔豬的飼料成本為700×1.5=1050元。
2、疫苗和葯物的成本
一般情況下,每頭豬的疫苗費用在30元左右。至於一批肥豬,如果不生病,至少要給它們喂兩次保健葯,每次估計在1500元左右,兩次是3000元。
3、圈舍成本
每頭豬需要約2平方米的面積,100頭豬需要約200平方米,加上飼料房、倉庫、人休息處等,約300平方米的面積。建造一個非常簡單的養豬場,至少需要10萬元。當然,這是長期使用。
4、仔豬成本
成品豬的價格如此之高,仔豬的價格必然會上漲。目前仔豬的成本應該是養豬最大的成本。 30斤外三元仔豬的價格在1800元左右,而內三元仔豬和本地混合豬的價格會稍微便宜一些,每頭也在1500元左右。
㈡ 我想最近時間建立一個養豬場,規模50頭左右,請問能賺錢嗎(要長遠分析)謝謝!!!!!
搞養殖風險是大,但是只要你將前期的准備工作做好.問題也不大,國家對搞養殖有許多優惠的,我建議你可以去辦一個小型的養豬場,以養殖家豬,母豬為主,我家就是養母豬的,我知道那裡的贏利不小.(就現在而言,四川的月豬以50斤左右出售,每斤13元左右.)雖然特種養殖的效益也不錯,可是特種養殖的技術要求相當高,而且要求的投入也大.現在網上流行一種懶漢養豬法,我建議你到網上收索一下,那種比較適合你的現狀.(僅供參考.)現在因為很多原因,豬的市場價格一直處高不下.但是,養殖是有風險的,首先你要確定你想樣什麼,因為每一種養殖的利潤與投資都不一樣的。養殖首先要注意的是經驗,沒有經驗的話我建議你先到別的養殖場學一些技術後在搞,養殖切記盲目而做。後面還要注意,建場選址、衛生防疫、市場動態、飼料配方、營養均衡、等等。還有很多細節東西,比如說養豬還要注意豬的精神狀態,食量的大小,體型骨骼等。反正沒有經驗的話,又不請技術員的話切記盲目養殖。
建議你用發酵床養豬。有一個具體的方案。
180㎡懶漢養豬法豬場投資分析:
一、 豬場建設費用統計
(1) 面積:18m×10m=180㎡,實用面積:144㎡,其中豬槽、平台區20㎡,墊料區128㎡.
(2) 水泥使用費用:2.5噸×230元=575元.
(3) 石灰使用費用:2噸×260元=520元.
(4) 鋼材料使用費用:14350元.
(5) 紅磚:7000塊×0.14元=980元.
(6) 人工費:6160元
(7) 合計:22585元(合126元/㎡)
二、墊料的原料、工藝、費用
材料費用(總計8032元,合55.8元/平方米):
種類 單位 墊料實際用量 合計
稻殼 440元/噸 7.8/噸 3432
鋸末 45元/立方米 48立方米 2160
麥麩或米糠1.2元/千克 200千克 240元
菌種添加劑20元/平方 128平米×20元 2560元
與傳統養豬的效益對比分析:
(1)測算依據:豬舍建設150元/㎡,墊料50-60元/平方米(根據不同地區材料價格有所不同),飼養密度,育肥豬1.1-1.5頭/平方米。
(2)降低成本效益(按存欄1000頭為例):
①初期投資
傳統豬舍 發酵舍
投資項目 金額 投資項目 金額
①豬舍 與發酵舍相當 ①豬舍 與傳統舍相當
②污水管線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 總投資約15萬元,按6年折舊計每年2.5萬元÷3欄/年=0.833萬元 ②墊料(稻殼、麥麩、鋸末、菌種) 總投資約6萬元,可使用3年,每年2萬元÷3欄=0.666萬元
②養殖成本分析:
傳統豬舍 發酵舍
投資項目 金額(萬元) 投資項目 金額(萬元)
飼料費用 39.672 飼料費用 35.262
菌種添加劑 0 菌種添加劑 3.85
醫葯費 2 醫葯費 0.2
人工費 1.6 人工費 0.64
電費 0.4 電費 0.1
水費 0.4 水費 0.04
污水處理設施運轉費 0.4 污水處理設施運轉費 0
合計 44.472 合計 36.242
傳統養豬每千頭投入總成本為:0.0833萬元+44.472萬元=45.305萬元,發酵舍養豬每千頭投入總成本為:0.666萬元+36.242=36.908萬元,發酵舍養豬每千頭比傳統養豬每千頭減少成本為:
45.305萬元-44.758萬元=8.397萬元。
(3)傳統養豬豬糞與發酵舍墊料收益對比:
①傳統養豬豬糞收益:以每頭豬每年30元計算:30元x1000頭=3萬元。
發酵舍墊料收益:以0.5噸/平方米重量計算(註:有專業服務公司與養殖企業簽訂合同以200元/噸的價格收購發酵後的墊料,有加工能力的養豬企業也可以自行加工處理)。
0.5噸x1200㎡=600噸x200元=12萬元÷3年=4萬元。
②發酵舍每千頭豬比傳統養豬增加收益對比
發酵舍墊料收益4萬元- 傳統養豬豬糞收益3萬元=1萬元
(4)使用發酵舍養豬技術可大大降低死亡率,這樣也可以增加養殖戶的經濟效益。同時,也減少了病史豬流向社會對人們身心健康的損害。
(5)與傳統養豬方法相比,每千頭豬的總增效益為:降低養殖成本收益+墊料收益=8.397萬元+1萬元=9.397萬元。
(6)養豬企業自行加工墊料做成有機肥收益:以市場價格600元/噸計算:
0.5噸x1200㎡=600噸x600元=36萬元÷3年=12萬元。
(7)與傳統養豬方法相比,每千頭豬的總增效益為:降低養殖成本收益+墊料收益=9.397萬元+12萬元=21.397萬元。
㈢ 建一個標准養豬場多少錢
建一個標准化化養豬場大致需要投資的有:
1.場地費用,主要是租金,建立一個小規模的養豬場,處於城市邊緣的鄉村,租金也需要上萬元,視具體的面積大小而定;
2.場地建設費用,如果是未建設的場地,養豬場建設費也得需要五萬到十萬元左右,一個初具規模的養豬場,基本設施需要的費用和場地建設費加起來大概在十萬元左右;
3.飼養人員的薪酬,這個也得視具體的情況而定,如果飼養人員只是用家裡人,不需要支付工資的話,這部分可以忽略,但是技術顧問還是需要的,所以大概最低也得需要幾千元每年;
4.豬仔的購買費,最開始一定會購買一些豬仔或者成年豬,這個也需要不少錢,按照一頭豬三四百元算,需要多少頭就乘以三四百元;
5.飼料費,養豬,飼料是必不可少的本錢,具體需要多少還得看養殖多少頭豬。
除了以上費用之外,還有一些零星的費用,比如獸醫診費等,疫苗費等。
總的來說,建設一個標准化養豬場應包含以下費用:養豬場投資費用=場地費+材料費+建設費+設備費+工人費+買小豬費+飼料費+疫苗獸葯費+其它雜費。
以建設一個能養1000頭豬的養豬場為例:
1.1000頭豬舍的造價。農村普通豬場純豬舍佔地面積是1.5平方米/頭,養豬所有設備和活動場包括在內的生豬佔地面積是3平方米/畝。這樣一千頭生豬所佔地面積是3000平方米。標准化養豬場,一般場舍造價是200元/平方米,3000平方米場舍造價就是60萬元。這樣的標准化場地造價是目前最低的水平,作為農民創業也是一筆巨大的投資。
2.1000頭豬設備造價。1千頭生豬所需要的設施有料線設備大約需要12萬元,護欄設施大約1萬元,水電安裝大約2萬元,排污設備和糞便處理系統大約5萬元,飼料加工設備需要2萬元,附屬設施需要1萬元,共計大約需要23萬元。
3.1000頭豬母仔豬本。現在,農村養豬場都不建議購買仔豬的方式養殖,會存在非常多的弊端和不足之處,建議自繁自育的養殖方式。目前,母豬和公豬都可以在當地畜牧良種場購得。1000頭生豬養殖的計劃,一般需要100頭母豬和兩頭公豬。母豬一般需要4000元/頭,100頭母豬需要投資40萬元,公豬需要5000元/頭,2頭公豬需要1萬元,一共需要41萬元。
4.1000頭豬所需飼料。一般生豬出售時合格標准生豬重是220斤,普通養豬技術條件下的生豬料肉比是3:1,每頭生豬到出欄時需要660斤豬飼料,大約1500元/頭,1000頭生豬需要飼料投入大約是150萬元。102頭公母豬飼料大約16萬元。全場所養生豬在起步一個生產周期內,需要飼料投放166萬元。
5.1000頭豬其它費用。在養豬過程中,有生豬防病治病的醫葯費用,防疫的投入費用,日常消毒滅菌的費用,水費,飼料加工、廢棄物處理和照明等等的電費,交通運輸費等等必須的開支費用,每頭豬大約100元,大約需要10萬元。
總之,在農村建造一座能養1000頭生豬的標准化養豬場,場地造價需要60萬元,所有設施設備需要投入23萬元,自繁自育成本41萬元,所需一個養殖周期的飼料費用166萬元,其它防病防疫等等零星開支需要10萬,一共大約需要300萬元,其中不包括人工成本和土地資源。
㈣ 建個現代化養豬場需要多少錢
截止2020年5月,建一個出欄五百頭生豬的現代化養豬場,大約39萬。
1、豬舍
每頭豬占欄面積大約為:空懷母豬2.5平方;妊娠母豬定位欄1.6平方,群養2.5平方;育成豬0.5平方;生長豬0.8平方;育肥豬1.2平方。假設每平米造價250元,平均每頭豬佔地1.5平方,那麼你的豬舍造價約為19萬。
2、設施
水、電、路三通設施完善,主要道路水泥硬化,並且由於這幾年的環保高壓,為了你的豬舍不會剛建好就被拆除,還得修建防疫屏障和消毒設施等環保建築,這些大概得需要20萬。
(4)公豬站建設成本多少錢一平米擴展閱讀:
建個現代化養豬場的注意事項:
1、在整個養豬環節中是非常關鍵的,一般在選址的一般情況下,選址大致要從地形、地勢水源、土壤、氣候以及自然條件,甚至還包括交通網路通訊以及社會資源等息息相關。
2、安排豬舍時要考慮豬群生產需要。公豬舍應建在豬場的上風區,既與母豬舍相鄰,又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妊娠母豬舍、哺乳母豬舍、育成豬舍、後備豬舍要建在距離豬場大門口稍近一些的地方,以便於運輸。
㈤ 建一個養殖100頭母豬的養殖場大概需要投資多少錢
50頭母豬商品豬場設計方案
一、項目組成
本項目建設規模為:年飼養父母代良種母豬50頭,年出欄優質商品豬1000 ~1100頭,工程范圍包括生產設施、輔助生產設施、公用工程和服務性設施等。
序號
工程類別
1
主要生產工程
1.1
配種懷孕舍
1.2
分娩保育舍
1.3
生長育肥舍
2
輔助生產工程
2.1
消毒室
2.2
飼料間及葯品房
3
公用工程
3.1
配電室
3.2
水塔
3.3
污水處理工程
4
服務性工程
二、生產技術方案及生產工藝
1、飼養品種
本項目擬從國內種豬場引進長大二元母豬和杜洛克公豬,建立杜長大三元雜交商品豬生產基地。
2、建設規模與產品方案
常年存欄父母代良種母豬50頭,建設商品豬生產線,按配種懷孕舍、分娩舍、保育舍、生長育肥舍形成工廠化生產,項目建成達產後,形成常年存欄良種母豬50頭,年向社會提供優質商品豬1000~1100頭的生產能力。
3、生產技術特點
(1)苗豬生產控制
本項目實行自繁自養,凈化豬群,從種源上保證苗豬安全。
(2)飼料配置、使用控制
飼料以購買預混料和其他原料,自配為主。
(3)飼養全過程式控制制
每圈豬的出生時間、生長狀況、飼料使用情況、疫情防治情況都有詳細的記錄,進行科學化管理。養殖場部分環節(產房、保育)嚴格實行全進全出的管理規定。
(4)疫情防治及葯品使用控制
豬場按照國家規定,定期給豬做免疫接種,對發生病情的豬,使用的是無葯物殘留、無污染的綠色獸葯。
4、主要生產性能指標
項目
參數
項目
參數
妊娠期(天)
114
公母豬年更新率(%)
33
哺乳期(天)
21
窩均健壯數(頭)
9.6
保育期(天)
30
成活率(%)
生長育肥期(天)
105-115
哺乳豬
95
出生-出欄(天)
156-166
保育豬
98
斷奶至受胎(天)
7-14
生長育肥豬
99
配種分娩率(%)
85%
出生-出欄
92.2
母豬年產胎次
2.3
出生至目標體重(kg)
生產商品豬數/頭/年
18
初生重
1.2-1.4
料肉比
21日齡重
5-6.5
產出-100kg出欄
2.75
60日齡重
20-25
種豬消耗占料比
0.55
156-166日齡重
100
全群料肉比
3.3
5生產流程
配懷舍16周-分娩舍3周-保育舍4周-生長育肥舍16周-出欄上市
(1)流水作業
安全優質商品豬生產,按配種—懷孕—分娩等形成連續運轉的生產線,實行流水作業,周而復始。
(2)提早斷奶
出生豬在分娩舍哺乳時間為3周即21天斷奶,如果條件不允許可考慮28天斷奶,然後轉入保育舍。由於豬提早斷奶,使母豬年產胎數提高到2.3胎。
(3)全進全出
產和保育階段,在同一單元或同一組別的豬只均採取2周制全進全出。
(4)集約化飼養
豬只密集飼養,空懷、懷胎和哺乳母豬都採用限位飼養法。由於比較集中地把豬養在一起,因此每頭豬所佔地面減少,密度加大。實踐證明,在工廠化養豬技術管理條件下,限制種豬的活動不會影響其生產力。
6、豬舍型式選擇
豬舍的型式主要有全敞開式,半敞開式和封閉等。舍型的選擇取決於諸多因素,豬場所在地區的氣象因素則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
南方地區夏季氣溫較高、濕度較大,冬季較寒冷。因此豬舍型式的選擇必須遵循以隔熱為主,兼顧防寒、防潮的原則。
7、豬舍工藝設備
(1)豬欄
A、大豬欄:每欄深4.0m,寬2.4m(3.0),高1.2 m
B、母豬定位欄:每欄深2.2m,寬0.6m,高1.0m
C、分娩欄:該欄由母豬限位欄、哺乳豬欄,小保溫箱組成,深2.2m,寬1.8m,其中母豬欄寬0.6m,高1.0m,居中;小豬欄高0.6m,居兩邊。保溫箱由木方、木板製成,頂蓋為活動板,並配有一盞保溫燈。
D、保育欄:深2m,寬1.6m,高0.75m。欄底為塑料漏縫板,前面高出飼料道10cm,後面高出地面50cm。
(2)喂料
方式為人工手推飼料車喂料。即每個公豬欄、空懷母豬欄,懷孕欄,分別配置一個U型水泥料槽,分娩欄前端分別裝有U型鑄鐵母豬料槽和小豬補料槽,保育欄安置圓形自由採食料槽,生長育肥舍採用U型水泥料槽喂料。
(3)飲水
母豬定位欄採用料槽飲水,其他飲水方式選用鴨嘴式飲水器自動給水(大、小號)。
(4)清糞
清糞方式採用人工手推糞車檢糞與水沖糞相結合的方式。
各類豬舍主要工藝設備
序號
設備名稱
型號規格
1
大欄
4.0m×2.4(3.0)m×1.2m
2
母豬限位欄
2.2m×0.6m×1.0m
3
分娩欄
2.2m×1.8m×1.0m
4
保育欄
2m×1.6m×0.75m
5
肥豬欄
5.5m×2m×0.9m
6
大欄水泥食槽
1.8m×0.5m×0.4m
7
小豬補料槽
0.36m×0.16m
8
保育料槽
9
自動飲水器
9SZY-2.5,9SZY-3.5
10
豬欄沖洗裝置
11
小豬轉運車
1.25m×0.65m
12
小豬保溫箱1
1.0m×0.5m×0.6m
13
小豬保溫箱2
1.5m×0.8m×0.8m
14
小豬保溫燈
紅外線,250W
15
手推飼料車
1.0m×0.6m
16
雙輪斗車
1.0m×0.6m
三、總平面布置及運輸
1、總平面及豎向布置原則
基地總平面及豎向布置方案,應根據其項目組成、生產規模、工藝流程、衛生防疫、環保、消防、安全等具體要求,結合場址地形地貌,自然環境、氣象等條件進行設計,為安全優質商品豬生產及管理創造出一個生產、生活方便,有利衛生與防疫,經濟合理,美觀的生產環境。
(1)合理分區,適當隔離:將整個場區分為生活辦公區、生產區、污水及豬糞處理區等。各功能區之間保持合理的防護距離,防止交叉感染。
(2)符合工藝流程,合理布置凈、污道路及公共道路結合場址自然條件,合理布置場區路網,保證生產運輸方便、廢棄物處理及輸出便利,公共道路及凈、污道路之間無交叉污染,確保衛生防疫、環保、消防要求。
(3)合理選擇建築形式、適宜朝向和建築間距。區分建築物防火等級、防火間距,保障消防道路暢通,確保安全生產。
(4)盡量保持原有植被,採取有效措施防止水土流失。
(5)經濟合理,技術可行在滿足以上五項要求前提下,結合場址地形地貌,合理利用土地進行總平面布置及豎向布置設計,使方案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美觀、實用。
2、總平面布置方案
在確定項目方案前需對場址現場勘察,進行多方案設計比較,並會同建設單位進行充分的討論研究,最終確定本項目的總平面布置方案。
總平面分別由生活區、生產區、隔離區和污水及豬糞處理區等功能區組成。
(1)生活區位於場區的上風向或與主風向錯開,由綜合樓、食堂、消毒間、飼料間及葯品庫、體育運動場、綠化廣場等組成,環境優雅,位置適宜。
(2)生產區分布置在場區的上風向,由配種舍懷孕舍、分娩舍、保育舍、生長育肥舍等組成。
(3)污水及豬糞處理區位於下風向,由剖檢室、污水及豬糞處理場等組成。
場區內各豬舍間絕對間距為10m,生活區與生產線之間間距不小於50m。
3、場內外運輸
為公路運輸,豬場內道路是運輸的關鍵。因此,豬場內的道路設計在滿足國家規程規范的前提下,還要滿足生產、生活的要求。
場外道路運輸
場區外原有道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最好有水泥路,交通方便。
場內道路運輸
場區內道路由公共道路和生產區內凈、污道組成。公共道路分為主幹道和一般道路。各功能區之間道路連通形成消防環路。主幹道連通場外道路。主幹道寬4m,其它道路寬3m。其路面以混凝土或沙石路面為主,轉彎半徑不小於9m。場區內道路縱坡一般控制在2.5%以內。
四、給水排水
1、給水工程
用水量:平均日用水量為8噸,最高為15噸
水源、供水工程方案說明:豬場一般地處農村或山區,無城市自來水供應,一般採用地下水作為供水水源。水質應滿足生活飲用水水質標准。擬在場區內打一口井,日產水量不小於15m3。
2、排水工程
雨水採用明溝就近排入場內水體;從建築物排出的生產、生活污水用管道輸送至場內的污水處理系統(沼氣池等)進行處理,經處理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准後排放。
五、供電
1、負荷:場區用電負荷裝機容量為12kW。
2、電源:為滿足停電情況下,部分生產設備用電的需要,在變電所安裝一台5kW柴油發電機組作應急備用電源,當工作電源停電時,發電機向重要負荷供電,以維持正常工作。
六、豬場造價估算
可根據經濟條件具體選擇土建和設備檔次
1、土建工程及欄舍費用(大概)
工程名稱
造價(萬元)
配種懷孕舍
4
分娩保育舍
7.8
生長育肥舍
10.6
消毒室
0.3
飼料間及葯品房
1.2
熱風爐房
0.5
配電室
0.6
水塔
0.5
服務性工程
3
配種懷孕舍
1.93
分娩保育舍
6
合計
36.43
3、其他設備
項目
數量
單價
總價
卷簾
100m
60
0.6
自動飲水器
140個
8
0.112
豬欄沖洗裝置
2套
800
0.16
小豬轉運車
1台
350
0.035
小豬保溫燈
28盞
35
0.98
手推飼料車
3輛
350
0.105
雙輪斗車
3輛
350
0.105
合計
2.1
4、不可預計費用
不可預計費用=(36.43+2.10)*0.5%=1.93萬
5、豬場建築總造價:估計為40.45萬。
七、養豬生產預算
種豬投入:50頭*2300元+2*4500=12.4萬元
飼料及葯品投入周轉資金:20萬元
直接人工:3.72萬元
管理人員1人:1500元/月*12=1.8萬元;
其他人員:800元/月*2人*12=1.92萬元
低值易耗品:2萬元
運輸費用:500元/月*12=0.6萬元
其他管理費用:1萬元
合計:39.72萬
八、豬場投資經濟效益評估
豬場正常運轉以後(豬場引種後13-14個月)
每頭豬的生產成本:
飼料費用:100*3.3*2.3=759元/頭;人工工資:45元/頭;獸葯疫苗:40元/頭;房舍折舊:35元/頭;維修費用:5元/頭;水電:8元/頭;種豬更新費攤50元/頭;辦公招待等費用15元/頭。
合計生產總成本為:957元/頭,目前形勢下的養豬盈虧平衡點為生豬收購價9.57元/公斤!
這是以前的一個估價,現在各地不一樣,可以參考一下。
㈥ 農村建小型養豬場需要多少錢
農村的小型養豬場建一個要多少錢?下面以建一個養300頭豬的豬場為例,羅列了建設養豬場的佔地面積、買豬、買料、人工設備等一系列的費用簡單介紹,就是大概估算了下,具體到落實下來還得進一步了解!
第一,自建小規模的養豬場佔地面積和設施。目前,自建小規模養豬場佔用的土地資源是不需要投資的。按標准化養豬場,每頭豬佔地3平方米。小規模養豬場在農村一般都是以300頭之內的規模養殖,才算小型養豬場,佔地面積包括所有相關設施在內,需要900平方米。目前農村自建的小規模養豬場,一般的建造和配製的造價是每平方米110元,包括簡單飼料加工設施、糞便處理設施、所有佔地設施,一共需要99000元,大約10萬元。
第二,自繁自育養殖模式的母豬繁育的投資。農村養豬一般提倡自繁自育的養殖方式,有非常多的優點。300頭生豬規模的養豬場,最少需要養殖25頭母豬。一般母豬是按每窩仔豬10頭來計劃,其中包括了敗育率。按照目前的母豬價格大約是4000元/頭,購買25頭母豬大約需要10萬元投資。還需要喂養一頭公豬。公豬目前只能從地方畜牧良種場去購買,一般推廣型的公豬價格每頭1萬元。自繁自育公母豬投資一共11萬元。
第三,起始階段養豬所需的飼料添加物投資。起始階段生豬一個生長周期,所需豬飼料,按收購的標准肉豬體重220斤計算,料肉比以3:1,每頭生豬需要660斤,大約需要700斤/頭。飼料採取自購原料自己加工配製,每斤需要2元。一頭豬大約需要1400元飼料。300頭生豬包括母豬、公豬和育肥仔豬,一共需要42萬。
第四,自建小規模的養豬場所需要人工投資。一般農村小規模300頭的生豬養殖,是適合家庭養殖,只需一個主要勞動力,大忙時家庭成員幫助,通常不需要傭人。自己家裡建造的養豬場,不請傭人,省去了人工投資。另外,防病防疫醫葯費、飼料加工電費、水費、交通運輸費、零雜開支,以100元/頭計算,大約需要3萬元。
總之,在農村利用確權承包的普通土地,自建一座能養300頭生豬的小規模養豬場,從建場到第一批生豬上市時止,所有投資成本大約需要66萬元。
㈦ 想投資建一個萬頭豬場,要准備多少資金
投資任何一個行業總得想想自己有什麼行業優勢 如果不懂那麼還是從基層小場子做起 很少有個人直接投資年出欄萬頭豬場的 相當一部分萬頭豬場都是從小豬場做起的 有一部分大公司投資萬頭豬場主要和政府關系好 政策指導和財政支持占很大比例 養豬業還是一門技術性很強的行業 1.選址 要有廉價的土地 配套的水電路設施 考慮後期發展選址不能離城市人群密集居住地太近2.糞尿污染處理能力3.人力資源和資金規劃4.基礎建設(這裡面學問多了 現在雖然有做環控和豬場建設配套設施的但是還是有很多問題和弊端)5.引種(弱弱的反問一句現階段咱們國家有幾個好種豬場?引種還不能盲目引進得遵循市場規律)...................要說的太多 僅僅幾句話對你幫助實在有限 好多東西得自己學習 豬價波動周期已經形成某種規律 關乎國計民生的豬肉國家後期不可能會讓豬價再有太多波動 所以越往後走市場價格越趁於平穩 出現高利潤的豬肉可能性越來越小 而且咱們國家養殖大環境不好 想要選擇好的品種和好的安全的飼料 獸葯 太難 投資農業是個好選擇但不一定非得孤注一擲投資養豬 隨著食品安全的問題越來越多人們越來越重視健康的食品 未來可以做觀光農業或者做特色化農業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㈧ 建造豬舍大概需要多少成本
5000多
㈨ 怎樣建個養豬場
一.場址的選擇
1.地形地勢
豬場一般要求地形整齊開闊,地勢較高、乾燥、平坦或有緩坡,背風向陽。
2.交通便利
豬場必須選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但因豬場的防疫需要和對周圍環境的污染,又不可太靠近主要交通幹道,最好離主要幹道400米以上,同時,要距離居民點500米以上。如果有圍牆、河流、林帶等屏障,則距離可適當縮短些。禁止在旅遊區及工業污染嚴重的地區建場。
3.水源水質
豬場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質良好,便於取用和進行衛生防護。水源水量必須能滿足場內生活用水、豬只飲用及飼養管理用水(如清洗調制飼料、沖洗豬舍、清洗機具、用具等)的要求。
4.場地面積
豬場佔地面積依據豬場生產的任務、性質、規模和場地的總體情況而定。生產區面積一般可按每頭繁殖母豬40~50平方米或每頭上市商品豬3~4平方米計劃。
二. 豬場的規劃與布局
1.生產區
生產區包括各類豬舍和生產設施,這是豬場中的主要建築區,一般建築面積約佔全場總建築面積的70%~80%。種豬舍要求與其他豬舍隔開,形成種豬區。種豬區應設在人流較少和豬場的上風向,種公豬在種豬區的上風向,防止母豬的氣味對公豬形成不良刺激,同時可利用公豬的氣味刺激母豬發情。分娩舍既要靠近妊娠舍,又要接近培育豬舍。育肥豬舍應設在下風向,且離出豬台較近。在設計時,使豬舍方向與當地夏季主導風向成30~60度角,使每排豬舍在夏季得到最佳的通風條件。總之,應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從而在布局上做到對生產最為有利。在生產區的入口處,應設專門的消毒間或消毒池,以便進入生產區的人員和車輛進行嚴格的消毒。
2.飼養管理區
飼養管理區包括豬場生產管理必需的附屬建築物,如飼料加工車間、飼料倉庫、修理車間;變電所、鍋爐房、水泵房等。它們和日常的飼養工作有密切的關系,所以這個區應該與生產區毗鄰建立。
3.病豬隔離間及糞便堆存處
病豬隔離間及糞便堆存處這些建築物應遠離生產區,設在下風向、地勢較低的地方,以免影響生產豬群。
4.獸醫室
應設在生產區內,只對區內開門,為便於病豬處理,通常設在下風方向。
5.生活區
包括辦公室、接待室、財務室、食堂、宿舍等,這是管理人員和家屬日常生活的地方,應單獨設立。一般設在生產區的上風向,或與風向平行的一側。此外豬場周圍應建圍牆或設防疫溝,以防獸害和避免閑雜人員進入場區。
6.道路
道路對生產活動正常進行,對衛生防疫及提高工作效率起著重要的作用。場內道路應凈、污分道,互不交叉,出入口分開。凈道的功能是人行和飼料、產品的運輸,污道為運輸糞便、病豬和廢棄設備的專用道。
7.水塔
水塔自設水塔是清潔飲水正常供應的保證,位置選擇要與水源條件相適應,且應安排在豬場最高處。
8.綠化
綠化不僅美化環境,凈化空氣,也可以防暑、防寒,改善豬場的小氣候,同時還可以減弱雜訊,促進安全生產,從而提高經濟效益。因此在進行豬場總體布局時,一定要考慮和安排好綠化。
三. 豬舍的建築設計
1.豬舍的形式
(1)按屋頂形式分
豬舍有單坡式、雙坡式等。單坡式一般跨度小,結構簡單,造價低,光照和通風好,適合小規模豬場。雙坡式一般跨度大,雙列豬舍和多列豬舍常用該形式,其保溫效果好,但投資較多。
(2)按牆的結構和有無窗戶分
豬舍有開放式、半開放式和封閉式。開放式是三面有牆一面無牆,通風透光好,不保溫,造價低。半開放式是三面有牆一面半截牆,保溫稍優於開放式。封閉式是四面有牆,又可分為窗和無窗兩種。
(3)按豬欄排利分
豬舍有單列式、雙列式和多列式。
2.豬舍的基本結構
完整的豬舍,主要由牆壁、屋頂、地面、門、窗、糞尿溝、隔欄等部分構成。
1)牆壁
要求堅固、耐用,保溫性好。比較理想的牆壁為磚砌牆,要求水泥勾縫,離地0.8~1.0米水泥抹面.
2)屋頂 比較理想的屋頂為水泥預制板平板式,並加15~20厘米厚的土以利保溫、防暑.目前,北京瑞普有限公司的新技術產品,其屋頂採用進口新型材料,做成鋼架結構支撐系統、瓦楞鋼房頂板,並夾有玻璃纖維保溫棉,保溫效果良好。
3)地板
地板的要求堅固、耐用,滲水良好。比較理想的地板是水泥勾縫平磚式(屬新技術)。其次為夯實的三合土地板,三合土要混合均勻,濕度適中,切實夯實。
4)糞尿溝
開放式豬舍要求設在前牆外面;全封閉、半封閉(冬天扣塑棚)豬舍可設在距南牆40厘米處,並加蓋漏縫地板。糞尿溝的寬度應根據舍內面積設計,至少有30厘米寬。漏縫地板的縫隙寬度要求不得大於1.5厘米。
5)門窗
開放式豬舍運動場前牆應設有門,高0.8~1.0米,寬0.6米,要求特別結實,尤其是種豬舍;半封閉豬舍則與運動場的隔牆上開門,高0.8米,寬0.6米;全封閉豬舍僅在飼喂通道側設門,門高0.8~1.0米,寬0.6米。通道的門高1.8米,寬1.0米。無論哪種豬舍都應設後窗。開放式、半封閉式豬舍的後窗長與高皆為40厘米,上框距牆頂40厘米;半封閉式中隔牆窗戶及全封閉豬舍的前窗要盡量大,下框距地應為1.1米;全封閉豬舍的後牆窗戶可大小,若條件允許,可裝雙層玻璃。
6)豬欄
除通欄豬舍外,在一般密閉豬舍內均需建隔欄。隔欄材料基本上是兩種,磚砌牆水泥抹面及鋼柵欄。縱隔欄應為固定柵欄,橫隔欄可為活動柵欄,以便進行舍內面積的調節。
3.豬舍的類型
豬舍的設計與建築,首先要符合養豬生產工藝流程,其次要考慮各自的實際情況。黃河以南地區以防潮隔熱和防暑降溫為主;黃河以北則以防寒保溫和防潮防濕為重點。
(1)公豬舍
公豬舍一般為單列半開放式,舍內溫度要求15~20度,風速為0.2米/秒,內設走廊,外有小運動場,以增加種公豬的運動量,一圈一頭。
(2)空懷、妊娠母豬舍
空懷、妊娠母豬最常用的一種飼養方式是分組大欄群飼,一般每欄飼養空懷母豬4~5頭、妊娠母豬2~4頭。圈欄的結構有實體式、欄柵式、綜合式三種,豬圈布置多為單走道雙列式。豬圈面積一般為7~9平方米,地面坡降不要大於1/45,地表不要太光滑,以防母豬跌倒。也有用單圈飼養,一圈一頭。舍溫要求15~20度,風速為0.2米/秒。
(3)分娩哺育舍
舍內設有分娩欄,布置多為兩列或三列式。舍內溫度要求15~20℃,風速為0.2米/秒。分娩欄位結構也因條件而異。
①地面分娩欄:採用單體欄,中間部分是母豬限位架,兩側是仔豬採食、飲水、取暖等活動的地方。母豬限位架的前方是前門,前門上設有食槽和飲水器,供母豬採食、飲水,限位架後部有後門,供母豬進入及清糞操作。可在欄位後部設漏縫地板,以排除欄內的糞便和污物。
②網上分娩欄:主要由分娩欄、仔豬圍欄、鋼筋編織的漏縫地板網、保溫箱、支腿等組成。
(4)仔豬保育舍
舍內溫度要求26~30度,風速為O.2米/秒。可採用網上保育欄,l~2窩一欄網上飼養,用自動落料食槽,自由採食。網上培育,減少了仔豬疾病的發生,有利於仔豬健康,提高了仔豬成活率。仔豬保育欄主要由鋼筋編織的漏縫地板網、圍欄、自動落食槽、連接卡等組成。
(5)生長、育肥舍和後備母豬
這三種豬舍均採用大欄地面群養方式,自由採食,其結構形式基本相同,只是在外形尺寸上因飼養頭數和豬體大小的不同而有所變化。
選擇與豬場飼養規模和工藝相適應的先進而經濟的設備,是提高生產水平和經濟效益的重要措施。
1.豬欄
1.公豬欄、空懷母豬欄、配種欄
這幾種豬欄一般都位於同一棟舍內,因此,面積一般都相等,欄高一般為1.2~1.4米,面積7~9平方米。
2.妊娠欄
妊娠豬欄有兩種:一種是單體欄;另一種是小群欄。單體欄由金屬材料焊接而成,一般欄長2米,欄寬0.65米,欄高1米。小群欄的結構可以是混凝土實體結構、欄柵式或綜合式結構,不同的是妊娠欄欄高一般1~1.2米,由於採用限制飼喂,因此,不設食槽而採用地麵食喂。面積根據每欄飼養頭數而定一般為7~15平方米。
3.分娩欄
分娩欄的尺寸與選用的母豬品種有關,長度一般為2~2.2米,寬度為1.7~2.0米;母豬限位欄的寬度一般為0.6~0.65米,高1.0米。仔豬活動圍欄每側的寬度一般為0.6~0.7米,高0.5米左右,欄柵間距5厘米。
4.仔豬培育欄
一般採用金屬編織網漏糞地板或金屬編織鍍塑漏糞地板,後者的飼養效果一般好於前者。大、中型豬場多採用高床網上培育欄,它是由金屬編織網漏糞地板、圍欄和自動食槽組成,漏糞地板通過支架設在糞溝上或實體水泥地面上,相鄰兩欄共用一個自動食槽,每欄設一個自動飲水器。這種保育欄能保持床面乾燥清潔,減少仔豬的發病率,是一種較理想的保育豬欄。仔豬保育欄的欄高一般為0.6米,欄柵間距5~8厘米,面積因飼養頭數不同而不同。小型豬場斷奶仔豬也可採用地面飼養的方式,但寒冷季節應在仔豬卧息處鋪干凈軟草或將卧息處設火炕。
5.育成、育肥欄
育成育肥欄有多種形式,其地板多為混凝土結實地面或水泥漏縫地板條,也有採用1/3漏縫地板條,2/3混凝土結實地面。混凝土結實地面~般有3%的坡度。育成育肥欄的欄高一般為1~1.2米,採用欄柵式結構時,欄柵間距8~10厘米。
2.飲水設備
豬用自動飲水器的種類很多,有鴨嘴式、杯式、乳頭式等。由於乳頭式和杯式自動飲水器的結構和性能不如鴨嘴式飲水器,目前普遍採用的是鴨嘴式自動飲水器。鴨嘴式豬用自動飲水器的結構見。它主要由閥體、閥芯、密封圈、回位彈簧、塞和慮網組成。
3.飼喂設備
(1)間息添料飼槽
條件較差的一般豬場採用。分為固定飼槽、移動飼槽。一般為水泥澆注固定飼槽。 圖中A與B的飼槽一致,都在隔牆或隔欄的下面,由走廊添料,滑向內側,便於豬採食。飼槽一般為長形,每頭豬所佔飼槽的長度應根據豬的種類、年齡而定。較為規范的養豬場都不採用移動飼槽。集約化、工廠化豬場,限位飼養的妊娠母豬或泌乳母豬,其固定飼槽為金屬製品,固定在限位欄上,見限位產床、限位欄部分。
(2)方形自動落料飼槽
一般條件的豬場不用這種飼槽,它常見於集約化、工廠化的豬場。方形落料飼槽有單開式和雙開式兩種。單開式的一面固定在與走廊的隔欄或隔牆上;雙開式則安放在兩欄的隔欄或隔牆上,自動落料飼槽一般為鍍鋅鐵皮製成,並以鋼筋加固,否則極易損壞。
(3)圓型自動落料飼槽
圓型自動藩料飼槽用不銹鋼製成,較為堅固耐用,底盤也可用鑄鐵或水泥澆注,適用於高密度、大群體生長育肥豬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