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變動成本率
變動成本率也稱為補償率,即變動成本在銷售收入中所佔的百分率。變動成本率也稱為補償率,是與邊際貢獻率相對應的概念,即變動成本在銷售收入中所佔的百分率。變動成本率與邊際貢獻率之間是一種互補的關系,產品的變動成本率高,則邊際貢獻率低,創利能力小;反之,產品的變動成本率低,則邊際貢獻率高,創利能力高。
變動成本率有關公式:
1.變動成本率=變動成本÷銷售收入×100%
從這個公式我們可以看出,他就是我們上面所學到定義裡面的一個簡單變形。在將這個公式簡單的延伸擴展一下,我們就得到了下面這一個公式:
2.變動成本率=(單位變動成本×銷售量)÷(單價×銷售量)×100%
這個簡單的變形,相信大家很容易就能看得出來,就是將除數和被除數做了一個更詳細的分解,讓我們知道了變動成本是怎麼計算出來的,銷售收入又是如何怎麼計算出來的。
3.變動成本率=單位變動成本÷單價×100%。
第三個公式就是從第二個公式衍變而來,從第二個公式我們可以看出,除數和被除數都有一個相同的數存在——銷售量,那麼,那麼他們就可以直接約掉了,於是變成了我們的第三個公式。
❷ 變動成本率怎麼算
變動成本率的公式 變動成本率=變動成本÷銷售收入×100%=(單位變東成本×銷售量)÷(單價×銷售量)×100%=單位變動成本÷單價×100%。
❸ 變動成本法下單位產品成本怎麼算
變動成本法下單位產品成本:=單位材料費用+單位人工費用+單位變動製造費用+單位變動期間費用
完全成本法下單位產品成本:=單位材料費用+單位人工費用+單位製造費用
1、變動成本法又稱直接成本法。是指產品成本只包括產品生產過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變動製造費用,而把固定性製造費用作為當期的期間成本,全額列入損益表,作為當期銷售收入的一個扣減項目。
2、完全成本法是指在產品成本計算中產品成本包括了全部生產成本(變動和固定的生產成本)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
變動成本法優點
1、營業利潤隨銷售量的增加或減少而升降,這是企業經理人員所想要的會計信息。
2、便於進行本-量-利分析,有利於和銷售預測。變動成本法的基本理論和程序揭示了成本、業務量、利潤之間的內在關系。
3、有利於促使企業管理當局重視銷售,防止盲目生產。
4、有利於短期經營決策。
5、有利於編制彈性預算。彈性預算實際上是根據變動成本法的原理編制的,在企業採取以銷定產,可以隨業務量的變化而機動地調整,具有彈性。
❹ 怎麼計算單價隨著物價上漲,生產成本及費用都提高了不少;有哪些方法可以計算出新的單價,保證不虧本
這涉及到盈虧平衡點的計算
企業產品盈虧平衡點計算公式
假設:企業產品銷售單價為p,銷售量為x,企業產品銷售為y;
企業的固定成本為a,單位變動成本為b,企業總成本為c;
則有(1)y=px
(2)c=a+bx
於是達到盈虧平衡時,則有px= a+bx,則x= a / (p-b)
px= a p / (p-b) =a / (1-b/p)= a / (1-bx/px)
於是可以得出如下公式:
①按產品銷售量計算:
盈虧平衡點=固定成本/(產品銷售單價-單位產品變動成本)
②按產品銷售額計算:
盈虧平衡點=固定成本/(1-變動成本/產品銷售收入)
=固定成本/(1-變動成本率)
例如:企業產品銷售收入1億元,企業的固定成本3200萬元,變動成本6000萬元;
則企業盈虧平衡點銷售額=3200 /(1-6000 /10000)=3200 /0.4=8000(萬元)
盈虧平衡點的基本演算法:假定利潤為零和利潤為目標利潤時,先分別測算原材料保本采購價格和保利采購價格;再分別測算產品保本銷售價格和保利銷售價格。
只要你的售價高於盈虧平衡點時的成本,你就保證不虧本了。
❺ 變動成本率公式
變動成本率的公式
變動成本率=變動成本÷銷售收入×100%=(單位變動成本×銷售量)÷(單價×銷售量)×100%=單位變動成本÷單價×100%。
變動成本率和邊際貢獻率的關系
變動成本率+邊際貢獻率=1
由於銷售收入被分為變動成本和邊際貢獻兩部分,前者是產品自身的耗費,後者是給企業的貢獻,兩者百分率之和應當為1。
變動成本率+邊際貢獻率=單位變動成本÷單價+單位邊際貢獻÷單價=[單位變動成本+(單價-單位變動成本)]÷單價=1
(5)怎麼利用變動成本率計算單價擴展閱讀:
相關區別:
一、固定成本也稱「固定費用」,是變動成本的對稱。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的范圍內不隨產品產量或商品流轉量變動的那部分成本。
1、固定成本大部分是間接成本,如固定資產的折舊和維護費、辦公費等。當產品產量或商品流轉量的變動超過一定的范圍時,固定費用就會有所增減。所以,固定成本是一個相對固定的概念,我們稱之為「相對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是指成本總額在一定時期和一定業務量范圍內,不受業務量增減影響而變動。
2、固定成本是不管生不生產都會發生的成本,比如折舊。
二、變動成本是指成本總額隨著業務量的變動而成正比例變動的成本。
變動和固定的生產成本是一種成本計算方法。
1、變動成本法又稱直接成本法。是指產品成本只包括產品生產過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變動製造費用,而把固定性製造費用作為當期的期間成本,全額列入損益表,作為當期銷售收入的一個扣減項目。
2、完全成本法是指在產品成本計算中產品成本包括了全部生產成本(變動和固定的生產成本)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
❻ 請問變動成本怎麼算
變動成本率的公式
變動成本率=變動成本÷銷售收入×100%=(單位變東成本×銷售量)÷(單價×銷售量)×100%=單位變動成本÷單價×100%。
❼ 已知單位邊際貢獻和變動成本率變動成本總額和利潤怎麼來求單價
單價求法如下:
單位變動成本的計算公式:目標利潤=總收入-總支出=銷售量*(單價-單位變動成本)-固定成本,單價-[(總收入-總支出+固定成本)/銷售量]=單位變動成本,或單價-[(目標利潤+固定成本)/銷售量]=單位變動成本。企業在進行成本核算時,應根據本企業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合於本企業特點的成本計算方法進行成本核算,成本計算方法的選擇,應同時考慮企業生產類型的特點和管理的要求兩個方面,在同一個企業里,可以採用一種成本計算方法,也可以採用多種成本計算方法。
❽ 變動成本率的計算公式
變動成本率等於變動成本除銷售收入乘100%等於(單位變動成本乘銷售量)除(單價乘銷售量)乘100%等於單位變動成本除單價乘100%。
變動成本率也稱為補償率,指變動成本在銷售收入中所佔的百分率。
變動成本率與邊際貢獻率之間是一種互補的關系,產品的變動成本率高,則邊際貢獻率低,創利能力小;反之,產品的變動成本率低,則邊際貢獻率高,創利能力高。
變動成本率和邊際貢獻率,由於銷售收入被分為變動成本和邊際貢獻兩部分,前者是產品自身的耗費,後者是給企業的貢獻,兩者百分率之和應當為1。
❾ 變動成本率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變動成本率的計算公式是:變動成本率=變動成本÷銷售收入×100%=(單位變動成本×銷售量)÷(單價×銷售量)×100%=單位變動成本÷單價×100%。
變動成本率和邊際貢獻率的關系
變動成本率+邊際貢獻率=1。
由於銷售收入被分為變動成本和邊際貢獻兩部分,前者是產品自身的耗費,後者是給企業的貢獻,兩者百分率之和應當為1。
變動成本率+邊際貢獻率=單位變動成本÷單價+單位邊際貢獻÷單價=[單位變動成本+(單價-單位變動成本)]÷單價=1。
解析:
邊際貢獻率就是貢獻毛益率,,是指邊際貢獻占銷售收入的比例。可變成本率是指可變成本在銷售收入中所佔的百分比。建立了可變成本率與邊際貢獻率的關系式:可變成本率+邊際貢獻率=1。
可變成本率和邊際貢獻率是互補的。可變成本率越高,邊際貢獻率越低,盈利能力越小;反之,可變成本率越低,邊際貢獻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強。
❿ 如何用變動成本法計算本期單位產品成本
變動成本法下單位產品成本=單位材料費用+單位人工費用+單位變動製造費用+單位變動期間費用。
變動成本法是管理會計為改革財務會計的傳統成本計算模式而設立的新模式。其最主要的特點是只將變動生產成本作為產品成本的構成內容,而將固定生產成本作為期間成本處理。這就決定了變動成本法與傳統的完全成本法有著很大的不同。
拓展資料:
一、變動成本法與完全成本法的區別
1.理論依據不同。
變動成本法的理論依據是固定製造費用與特定會計期間相聯系,和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持續經營期的長短成比例,並隨時間的推移而消逝。
傳統的完全成本法則強調成本補償的一致性,其理論依據是:固定製造費用發生在生產領域,與產品生產直接相關,其與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變動製造費用的支出並無區別,應當將其作為產品成本的一部分,從產品銷售收入中得到補償。
2.應用前提與成本構成的內容不同。
變動成本法是在成本性態分析的基礎上,對產品成本按其與產量變動間的線性關系劃分為變動成本與固定成本,並進行粗略估計。其中,變動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變動性製造費用和變動性銷售及管理費用;固定成本包括固定性製造費用和固定性銷售及管理費用。
而完全成本法將成本按其用途分成生產成本與非生產成本兩大類。其中,生產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非生產成本包括銷售和管理費用等期間費用。
3.產品成本構成內容不同。
完全成本法下,產品成本中包含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為生產產品而耗費的全部製造費用,成本隨著產品的流轉而結轉。
變動成本法則將製造費用中的固定部分視作當期的期間費用,隨同銷售和管理費用一起全額扣除,而與期末是否結餘存貨無關,產品成本中只包含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變動製造費用。
4.存貨估價及成本流程不同。
採用變動成本法,無論是在產品、庫存產成品還是已銷產品,其成本都只包含變動成本,故期末結餘存貨只按變動成本計價而不包括固定成本。
5.分期損益不同。
由於對固定性製造費用的處理不同,導致兩種計算方法下損益表的基本結構也有所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