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茶葉種類成本價、銷售價列表
就按3公斤,4公斤,5公斤來混合,那麼一共就是12公斤
總的價格是3*27+5*29+4*45=406
所以每公斤的成本就是33.83元每公斤
答案是參考的,如果沒有可能是題目出錯了呢,我們做題目會出錯,但是出題目的人也會出錯的.沒事,知道怎麼算就可以了,不要可以追求那個結果,要注重過程.
Ⅱ 茶葉賣得那麼貴,它的成本價是多少
以我的經驗,茶葉的成本價不及買家的三分之一,這是從我買茶的經驗說的。大學剛畢業那幾年,我就買過茶葉,像在城市裡進價40元的茶葉,我們就買56元,這個差價就要15元,那麼茶葉從茶農手裡出手後要經過幾道販子的倒賣呢?像我們不產茶葉的邊遠小城市,大概要經過四道販子的轉賣,一次加價最少在五元,三次批發就是15元,我們零售的加價15元,也就是零售五十多元的茶葉,茶農的出售價是十多元。每一樣產品,從生產到銷售,都要經過好幾個環節,每個環節都要賺幾個錢,這樣一來,產品從初次銷售到最終銷售,中間差價很大,進而增加了產品的價格。像我們當地生產的馬鈴薯,農村辛辛苦苦收割後拉到集市上,一斤才三四毛錢,可到終端市場就要買五六元,你說這中間環節的差價大不大。
Ⅲ 如何計算茶葉的成本
我舉個例子
1、茶葉本身的成本,如:你購入了100斤毛茶,花費了5000元。
2、將毛茶包裝成成品茶這個過程,你的人工費用,比如這100斤,臨時工工錢每斤茶5元,也就是花了500元。如果正式工人,領工資的到月發。比如月工資每人2500,這一百斤茶2個工人花了3天,也就相當於2500/28(每天的工資)x3(3天)x2(2個人)=535元。
3、如果你采購的是紅茶,每個泡袋裝5g,那100斤茶需要1萬也泡袋,市場上普通泡袋6元一捆,一捆為100個,1萬泡需要100捆,也就是600元的包袋錢。
4、把茶裝入泡袋,臨時工大概在每斤10元,100斤也就是工人錢1000元,一般裝茶都是按斤走,顧10個人裝100斤茶也是1000元。
5、零散成本,如交通運輸+電費,就當從福建運回北京,發物流按200走,裝茶葉設備的電錢有20元足夠。也就是220元。
那麼這批茶到包裝好,你的成品茶葉成本就是5000+500(按臨時工算)+600+1000+220=7320元。
一斤茶的成本也就是73.2元。
(大概就這些,僅供參考)
Ⅳ 金駿眉茶葉多少錢急急急!謝謝!
這種禮盒,價格在50-80元。茶葉成本大概是200元以內。現在很多送禮都是禮盒看上去奢華。實際茶卻水分比較高。購買金駿眉應該選擇一些口碑好的茶廠。推薦正山堂、東然茶園、天福等口碑比較好的茶廠。歡迎採納
Ⅳ 茶葉的成本計算
1.毛茶100元+茶工費5元(毛茶算)=105元/0.7的折率=150元/斤,(挑茶工按毛茶價格算的)
2.100元/0.7的折率=142元/斤+5元=147元/斤(挑茶工工資按挑出來的凈茶算的)
Ⅵ 這種茶葉多少錢一盒
以一市斤――500克作為計量單位,不論生熟,把普洱茶大致分為:正品、精品、上品、珍品、極品、孤品六個層級,它們的價格區間應該是:正品50,精品100,上品200,珍品500,極品1000,孤品2000。以人民幣結算,所指價格都是到終端的價格。 正品就是正宗的普洱茶,我所定義的正品就是在保證衛生、安全的前提下,符合普洱茶的基本定義的茶品。我給這樣的茶品定價50~100元,我認為這樣的價格從消費者一端來看,每次投茶按5克算,泡一壺茶的茶葉成本是5角到1元,是一個可以接受的價格。從經營者的角度出發,除去原始生產成本再分攤相應的管銷費用之後,還存在一個合理的利潤空間,也是有利可圖的。 精品是指精工細作的茶品。可以是有一定陳期的正品,也可以是較正品級別更高的茶品。這樣的茶品零售100~200為宜。舉例說明就類似大益的7262這個規格的茶品,70~140一片一樣可以保證買家和商家的雙贏。 上品是指選用上等原料製作的一些高端茶品。普洱茶要賣到200元以上,就得有些講究有個說法了。香氣、口感、湯色沒有說服力的普洱茶,不值這個價錢。 珍品是指珍藏品,沒有八年、十年,算不上珍藏。但並不是說不論什麼茶質的普洱茶存上個八年、十年也值500元。茶質不好也不叫珍藏。存放不當一樣不叫珍藏。也就是說,花個三、五百塊錢,應該可以在正規商家那裡買到茶質上乘、不論幾年陳期、陳化效果顯著的茶品了。 極品顧名思義,就是無論外形、內質,香氣、口感、湯色都好到無可匹敵的程度,沒有缺憾,美玉無暇。就消費者而言,為一款完美的茶葉花一千塊錢,值!於商家而言,一千塊賣一斤樹葉子還不賺錢實在說不過去,但能把這么好的茶品奉獻出來,賺錢也應該! 孤品就是極品茶葉外加稀有。好到不能再好,還得特別稀有,這樣的普洱茶才能賣到2000元以上。 如果還要定義一個上限的話,我認為是5000元。當然這僅代表我個人觀點,以為5000以上的茶品已經超出了能力、閱歷和想像力。 一個和諧健康的市場氛圍需要買賣雙方的共同營造,賣家「撿漏」重創商家的故事不太可信,因為老話說「賣的沒有買的精」。商家惡意炒作,天價滿天飛的情況也長久不了。前面講這么多,是想澄清事實,共同營造一個消費者花錢能物有所值、商家能有合理利潤的雙贏市場格局。
Ⅶ 一斤茶葉的成本有多高
自己就在安徽的農村種茶葉,感覺成本並不是很高,但是需要花費的時間很多,之前一直在種茶,然後開始收茶,這期間需要大量的時間去照顧管理茶葉,收茶葉現在都是機械化,比較快,然後就需要烘乾茶葉,這些都是很多家一起在大鍋上烘乾,也不是很費成本,但是太花費時間了。
Ⅷ 茶葉成本
成本不好說,茶葉因為季節的不同,成本不一樣,一般成本佔7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