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如何理解中級財管混合成本高低點
擴展閱讀
綠鑽石多少錢一包香煙 2025-05-23 18:28:16

如何理解中級財管混合成本高低點

發布時間: 2022-08-06 15:48:56

1. 管理會計的混合成本分解

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

1、高低點法

(1)特點:以過去某一會計期間的總成本和業務量資料為依據,從中選取業務量最高點和業務量最低點,將總成本進行分解,得出成本性態的模型。

(2)優劣及說明:計算較簡單,只採用了歷史成本資料中的高點和低點兩組數據,故代表性較差。

2、回歸分析法

(1)特點:根據過去一定期間的業務量和混合成本的歷史資料,應用最小二乘法原理,算出最能代表業務量與混合成本關系的回歸直線,藉以確定混合成本中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的方法。

(2)優劣及說明:是一種較為精確的方法。

3、賬戶分析法(會計分析法)

(1)特點:根據有關成本賬戶及其明細賬的內容,結合其與產量的依存關系,判斷其比較接近哪一類成本,就視其為哪一類成本。

(2)優劣及說明:只適用於投入成本與產出數量之間有規律性聯系的成本分解。

4、技術測定法(工業工程法)

(1)特點:根據生產過程中各種材料和人工成本消耗量的技術測定來劃分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的方法。

(2)優劣及說明:計算較簡單,只採用了歷史成本資料中的高點和低點兩組數據,故代表性較差。

5、合同確認法

(1)特點:根據企業訂立的經濟合同或協議中關於支付費用的規定,來確認並估算哪些項目屬於變動成本,哪些項目屬於固定成本的方法。

(2)優劣及說明:合同確認法要配合賬戶分析法使用。

按照混合成本變動趨勢的不同,可以分為四種:

1、半固定成本

半固定成本又稱階梯式混合成本,是其總額會隨產量呈階梯式變動的成本。這類成本的特點是在一定業務量范圍內其成本不隨業務量的變動而變動,類似固定成本。

當業務量突破這一范圍,成本就會跳躍上升,並在新的業務量變動范圍內固定不變,直到出現另一個新的跳躍為止。如企業化驗員、保養工、質檢員、運貨員等人員的工資等就屬於這類成本。

2、半變動成本

半變動成本又稱為標準式混合成本,是指總成本雖然受產量變動的影響,但是其變動的幅度並不同產量的變動保持嚴格的比例。半變動成本是一種同時包含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因素的混合成本。

這類成本的固定部分是不受業務量影響的基數成本,變動部分則是在基數成本的基礎上隨業務量的增長而正比例增長的成本。如企業的電話費、水費、電費、煤氣費、機器設備維修保養費等就屬於這類成本。

3、延期變動成本

延期變動成本又稱低坡式混合成本,是指在一定產量范圍內總額保持穩定,超過特定產量則開始隨產量比例增長的成本。例如,在正常產量情況下給員工支付固定月工資,當產量超過正常水平後則需支付加班費,這種人工成本就屬於延期變動成本。

4、曲線式混合成本

曲線式混合成本通常有一個初始量,一般不變,相當於固定成本;在這個初始量的基礎上,成本隨業務量變動但並不存在線性關系,在坐標圖上表現為一條拋物線。按照曲線斜率的不同變動趨勢,這類混合成本可進一步分為遞增型混合成本和遞減型混合成本。

無論哪一類混合成本都可以直接或間接地用一條直線方程y=a+bx去模擬它,這就為成本性態分析中採用一定方法進行混合成本分解提供了數學依據。

2. 如何用高低點法對混合成本進行分解,建立數學方程

利用代數式y=a+bx,選用一定歷史資料中的最高業務量與最低業務量的總成本之差△y計算即可。

高低點法為利用代數式y=a+bx,選用一定歷史資料中的最高業務量與最低業務量的總成本(或總費用)之差△y,與兩者業務量之差△x進行對比,求出b,再求出a的方法。

設以y代表一定期間某項半變動成本總額,x代表業務量,a代表半變動成本中的固定部分,b代表半變動成本中依一定比率隨業務量變動的部分(單位變動成本)。用高低點法分解半變動成本簡便易算,只要有兩個不同時期的業務量和成本,就可求解。

(2)如何理解中級財管混合成本高低點擴展閱讀:

高低點法的相關情況:

1、產品成本只包括產品生產過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變動製造費用,而把固定性製造費用作為當期的期間成本,全額列入損益表,作為當期銷售收入的一個扣減項目。

2、半變動成本中的固定成本不論業務量多少都要發生,而其中的變動成分則與業務量有關,並隨之等比例變動。

3. 混合成本的分類

混合成本的分類有半變動成本、半固定成本、延期變動成本和曲線變動成本。
在現實經濟生活中,大多數成本與業務量之間的關系處於兩者之間,即混合成本。

混合成本的類型:
1、半變動成本(最基本類型)
2、半固定成本(又叫階梯式變動成本)
3、延期變動成本
4、曲線變動成本(包括遞減曲線成本、遞增曲線成本)
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
1、高低點法
優點:計算比較簡單
缺點:只採用了歷史成本資料中的高點和低點兩組數據,代表性較差。
2、回歸分析法
優點:計算較為精確。
3、賬戶分析法
優點:簡單易行
缺點:比較粗糙且帶有主觀判斷。
4、技術測定法(又叫工業工程法)
只適用於投入成本與產出數量之前有規律性聯系的成本分解。
5、合同確認法
要配合賬戶分析法使用。

4. 管理會計高低點法問題

高低點法的優點是簡便易行便以理解。其缺點是選擇的數據只有兩組使得建立起來的成本性態模型不太具有代表性,誤差較大。這種方法只適用於成本變化趨勢比較穩定的企業使用。

5. 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

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
1、高低點法
(1)特點:以過去某一會計期間的總成本和業務量資料為依據,從中選取業務量最高點和業務量最低點,將總成本進行分解,得出成本性態的模型。
(2)優劣及說明:計算較簡單,只採用了歷史成本資料中的高點和低點兩組數據,故代表性較差。
2、回歸分析法
(1)特點:根據過去一定期間的業務量和混合成本的歷史資料,應用最小二乘法原理,算出最能代表業務量與混合成本關系的回歸直線,藉以確定混合成本中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的方法。
(2)優劣及說明:是一種較為精確的方法。
3、賬戶分析法(會計分析法)
(1)特點:根據有關成本賬戶及其明細賬的內容,結合其與產量的依存關系,判斷其比較接近哪一類成本,就視其為哪一類成本。
(2)優劣及說明:只適用於投入成本與產出數量之間有規律性聯系的成本分解。
4、技術測定法(工業工程法)
(1)特點:根據生產過程中各種材料和人工成本消耗量的技術測定來劃分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的方法。
(2)優劣及說明:計算較簡單,只採用了歷史成本資料中的高點和低點兩組數據,故代表性較差。
5、合同確認法
(1)特點:根據企業訂立的經濟合同或協議中關於支付費用的規定,來確認並估算哪些項目屬於變動成本,哪些項目屬於固定成本的方法。
(2)優劣及說明:合同確認法要配合賬戶分析法使用。

6. 怎樣分解混合成本

馮正維混合成本是指同時兼有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兩種不同性質的成本。混合成本又可分為半變動成本、半固定成本、曲線變動成本和延期變動成本四類。但不論怎樣,在實際工作中,管理會計為了便於計劃和控制企業經濟活動,最終都必須把全部成本劃分為變動成本與固定成本兩類.因此,對於混合成本應將其性質相近的匯總在一起,並採用適當方法將其中的變動和固定兩種因素分解出來,再分別納入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中去。常用的分解方法有以下三種:1.合同確認法。就是通過檢查與其他單位簽訂的合同中關於支付費用(水費、電費等)的具體規定,來確定成本的固定部分和變動部分。2.技術測定法。就是根據生產過程中消耗量的技術測定和計算,來劃分成本的變動部分和固定部分。3.數學分解法。就是根據過去一定期間的業務量與成本的歷史數據,採用適當的數學方法加以分解。常用的數學分解法有以兩種。(1)高低點法。根據歷史成本資料中業務量最高期和最低期的成本數據,來推算成本的固定部分和變動部分。

7. 管理會計中關於變動成本、固定成本、混合成本的計算問題

你的題不完整吧?

上表製造費用總額中包括變動成本、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三類。該廠會計部門曾對低點月份業務量為50000機器小時的製造費用總額作了分析,其各類成本的組成情況如下:變動成本總額 50000元;固定成本總額 60000元;混合成本總額 32500元;製造費用總額合計142500元。
要求:(1)採用高低點法將該廠的混合成本分解為變動部分與固定部分,並寫出混合成本公式。
(2)若該廠計劃期間的生產能量為65000機器小時,則其製造費用總額將為多少?。

8. 成本預測高低點法中,如何選擇高點和低點以業務量為依據還是以成本總額為依據或者二者均可

高低點法是以某一期間內最高業務量(即高點)的混合成本與最低業務量(即低點)的混合成本的差數,除以最高與最低業務量的差數,以確定業務量的成本變數(即單位業務量的變動成本額),進而確定混合成本中的變動成本部分和固定成本部分。
高低點法是歷史成本法中最簡便的一種分解方法。其基本做法是以初等幾何中兩點確定一條直線的原理。因此,只要知道直線上兩點,直線方程就可求出解。得到想要的結果。
如上所述,混合成本既是混合了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那麼在一定的相關范圍內,我們總可以用y=a+bx這樣一個數學模型來近似地描述它。這也是高低點法的基本原理。
在這個相關范圍內,固定成本(a)既然不變,那麼,總成本隨業務量的變動而產生的變數就全部為變動成本。高點和低點的選擇,完全是出於盡可能覆蓋相關范圍的考慮。
二者得到的結果也是一致的在高低點法的假設中,就事先假定分析的費用或成本或其他應變數是有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兩部分組成的,否則高低點法是無法進行成本性態分析的。但是在實際情況中,就算是固定成本,也只是在一定時間段內保持固定,而變動成本和說有成本誘因而變動的相對固定的成本才是大部分成本的真實狀態。
高低點坐標的選擇必須以一定時期內業務量的高低來確定,而不是按成本的高低。高低點法的優點在於簡便易行,便於理解。缺點是由於它只選擇了歷史資料的諸多數據中的兩組作為計算依據,使得建立起來的成本性態模型很可能不具代表性,容易導致較大的計算誤差。因此,這種方法只適用於成本變動趨勢比較穩定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