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將自產產品作為促銷品贈送客戶如何做會計處理
自產產品贈送他人的,按視同銷售處理。注意,視同銷售只是計算增值稅的銷項稅,即按同期同類產品的售價(比如成本80,售價100)按(產品成本+同類產品的售價*17%)計入銷售費用97元,銷項稅17元,庫存商品80元。
分錄:
借:銷售費用 97
貸:庫存商品80
銷項稅 17
另外,由於是贈送,也就是白給,沒有經濟利潤流入企業,不會產生「應納稅所得額」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時不用調增。也就是只調整增值稅不調整所得稅。
⑵ 贈送的產品如何入賬
一、贈送的時候(自產的產品為前提)
借:營業外支出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
二、結轉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三、入庫
借: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
貸:銀行存款
四、贈送
借:管理費用-業務招待費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轉出)
稅收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力或公共權力對社會產品進行分配的形式。稅收是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的分配形式;稅收具有非直接償還性(無償性)、強制義務性(強制性)、法定規范性(固定性)。
稅收的本質,是國家以法律規定向經濟單位和個人無償徵收實物或貨幣所形成的特殊分配關系。這種分配關系,集中反映了國家與各階級、各階層的經濟關系、利益關系。具體表現在如下方面:分配的主體是國家,它是一種以國家政治權力為前提的分配關系;分配的客體是社會剩餘產品,不論稅款由誰繳納,一切稅源都是來自當年勞動者創造的國民收入或以往年度積累下來的社會財富;分配的目的,是為實現國家職能服務;分配的結果,必然有利於統治階級,而不利於被統治階級,因為稅收從來都是為統治階級的利益服務的。不同的社會經濟制度和不同的國家性質,決定不同國家稅收的不同本質。
⑶ 自產產品過節送禮怎麼入賬
摘要 對於公司用自產產品送禮,主要看是禮品送給誰:
⑷ 會計 企業贈送產品不是應該按照售價入賬嗎怎麼會是按成本哪……
捐贈庫存商品企業以自產產品捐贈活動不是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不存在現金流入條件,不符合《企業會計准則第14號——收入》規定的收入確認標准,不應作為收入處理;稅法則要求視同銷售處理,因而應在年末進行納稅調整。企業以自產產品對外捐贈時,一般納稅人按商品的公允價值計算應交納的銷項稅額,按商品實際成本,貸記「庫存商品」賬戶,按計算的銷項稅額,貸記「應交稅費—— —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賬戶,按庫存商品成本與銷項稅額之和,借記「營業外支出」賬戶。
您說的按售價入賬,應該是稅法上的要求。所以增值稅是按照售價計算的。但在會計上,由於該事項不符合收入確認標准,是不作收入處理的。於是就有了您所看到的分錄。
希望我可以幫到您!
⑸ 把自產產品贈送他人如何記賬
一、把自產產品贈送他人的賬務處理是:
借:營業外支出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二、企業在將自產、委託加工的產成品,根據新《企業會計准則》的規定,《企業會計准則第 14號——收入》指出,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銷售商品收入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
(一)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
(二)企業既沒有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系的繼續管理權,也沒有對已售出的商品實施有效控制;
(三)收入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四)相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五)相關的已發生或將發生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以實物捐贈由於不能同時滿足上述五個條件,而且以實物捐贈並非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不是企業的經營常態,而是與企業經營活動無關的支出,所以會計上不能做收入處理,而應該按成本轉賬。
按照會計制度及相關准則規定,企業將自產、委託加工的產成品和外購的商品、原材料、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有價證券等用於捐贈,應將捐贈資產的賬面價值及應交納的流轉稅等相關稅費,作為營業外支出處理。按捐出產品的賬面價值及涉及的應交增值稅、消費稅等相關稅費(不含所得稅),借記「營業外支出」科目,按捐出產品賬面價值余額,貸記「產成品」等科目。企業將外購的商品、原材料、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有價證券等用於捐贈時,應按捐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及涉及的應交增值稅、消費稅等相關稅費(不含所得稅),借記「營業外支出」科目,按捐出資產的賬面價值余額,貸記「原材料」、「庫存商品」、「無形資產」等科目,按捐出資產涉及的應交增值稅、消費稅等相關稅費,貸記「應交稅金」等科目。涉及捐出固定資產的,應首先通過「固定資產清理」科目,對捐出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發生的清理費用及應交納的相關稅費等進行核算,再將「固定資產清理」科目的余額轉入「營業外支出」科目。企業對捐出資產已計提了減值准備的,在捐出資產時,應同時結轉已計提的資產減值准備。也就是說,企業的會計處理上,對捐贈的實物,不論是自產還是外購的,均不作為銷售處理。
⑹ 請問,各位會計。1.如何自產商品贈送給員工使用,應該如何寫會計分錄
自產商品無償贈送視同銷售處理
借:管理費用(或銷售費用、生產成本、製造費用、在建工程等科目)----福利費
貸:應付職工薪酬
借:應付職工薪酬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增值稅(銷)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2.你是不開票的收入,達到對公賬戶,想不交稅吧!
最常用的辦法是收到款的當天,直接把錢再匯到別的私戶,這樣一進一出不記賬就可以了,不過庫存會對不上,有很大的稅收風險,只要出的主意都有很大的風險,沒有萬無一失的辦法!
⑺ 請問企業無償贈送他人自產產品要怎麼做賬 謝謝
1、無償贈送他人產品,要做
視同銷售
,並計算
應交增值稅
借:
營業外支出
貸:
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
-應交增值稅
2、按正常銷售
結轉成本
即可,即按捐贈數量*
單位成本
借:
主營業務成本
貸:
庫存商品
(7)自產產品送禮怎麼提成本擴展閱讀:
企業應通過「營業外支出」科目,核算營業外支出的發生及結轉情況。該科目可按營業外支出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確認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時,借記「營業外支出」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清理」、「無形資產」、「原材料」等科目。
確認盤虧、非常損失計入營業外支出時,借記「營業外支出」科目,貸記「待處理財產損溢」、「庫存現金」等科目。
期末,應將「營業外支出」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借記「本年利潤」科目,貸記「營業外支出」科目。結轉後本科目應無余額。
營業外支出反映企業發生的與其經營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支出,包括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損失、債務重組損失、盤虧損失、公益性捐贈支出、非常損失等,是企業財務中很重要的一個指標。
內容
⑴營業外支出是指企業發生的與企業日常生產經營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支出。包括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損失、債務重組損失、公益性捐贈支出、非常損失、盤虧損失等。
企業應設置「營業外支出」科目,本科目核算企業發生的各項營業外支出。
⑵本科目可按支出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⑶營業外支出的注意事項。
①企業轉讓固定資產時,先結轉固定資產原值和已提累計折舊額,借記「固定資產清理」、「累計折舊」科目,貸記「固定資產」科目。
收到雙方協議價款,借記「銀行存款」,貸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最後結轉清理損益,計入資產處置損益,不再通過營業外支出科目核算。
②企業處置無形資產時,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等,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已計提的累計攤銷,借記「累計攤銷」科目,按應支付的相關稅費及其他費用。
貸記「應交稅費」、「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其賬面差額,貸記或借記「資產處置損益」科目,已計提減值准備的,還應同時結轉減值准備。只有當無形資產報廢時,按其賬面價值轉作當期營業外支出。
⑷期末,應將本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無余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營業外支出
⑻ 公司自產的產品送給員工怎麼入賬
公司自產的產品送給員工視為銷售產品,借方計入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科目:
1、發放產品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將該筆獎勵計入費用
借:管理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
3、成本結轉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應付職工薪酬賬戶:
1、賬戶性質:負債類賬戶,
2、賬戶用途:用來核算企業根據有關規定支付給職工的薪酬。企業按規定從凈利潤中提取的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也在本科目核算。
3、賬戶結構:貸方記增加,登記本期應支付職工的各種薪酬;借方記減少,登記實際發放的各種薪酬。期末余額一般在貸方,表示尚未支付給職工的各種薪酬。
4、明細賬戶:應設置「工資」、「職工福利」、「社會保險金」、「住房公積金」、「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等進行核算。
⑼ 產品送給客戶如何入賬
產品送給客戶要做銷售
借:營業外支出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
⑽ 公司老闆用自己生產的產品送禮的帳務上如何處理會計分錄咋做
按視同銷售處理。
借:管理費用---交際應酬費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生產該產品的進項仍舊可以抵扣。這種業務屬於視同銷售中的自產貨物贈送他人.在貨物移送當天提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