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到底什麼是機會成本誰能給我舉幾個生活中的例子分析一下
機會成本是指企業為從事某項經營活動而放棄另一項經營活動的機會,或利用一定資源獲得某種收入時所放棄的另一種收入,那麼另一項經營活動應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種收入即為正在從事的經營活動的機會成本。
通過對機會成本的分析,要求企業在經營中正確選擇經營項目,其依據是實際收益必須大於機會成本,從而使有限的資源得到最佳配置。
下面舉幾個生活上的例子:
1、比如,晚上媽媽叫你去外婆家,說外婆要送你一台筆記本電腦,而你爸爸叫你去奶奶家,說奶奶給你買了一輛自行車,這是姐姐叫你晚上去吃肯德基去。
這時就有三種選擇,你要開始選擇了,於是你選擇去外婆家,那你就要放棄肯德基和自行車,這時比較自行車和肯德基,取價值大的自行車,所以你去外婆家獲得筆記本電腦的機會成本就是一輛自行車。
2、比如,農民在土地上養殖動物,有豬、雞、鴨三種可供選擇,如果選擇養豬就不能選擇養其他家禽,那麼養豬的機會成本就是放棄養雞或養鴨的收益。
假設養豬可以獲得9萬元,養雞可以獲得7萬元,養鴨可以獲得8萬元,那麼養豬的機會成本就是8萬元。
3、比如,一個老闆有一堆材料,可以造20輛汽車和200輛自行車,汽車可以獲利50萬,自行車可以獲利40萬。
那麼老闆當然選擇造汽車了,但是造了汽車就不能造自行車了,那麼機會成本就是自行車的獲利,也就是40萬。
4、比如,投資者可以選擇股票和儲蓄存款兩種投資方式。他於1999年9月1日用1萬元購進某種股票,經過一年的操作,到2000年9月1日,投資股票的凈收益為450元。如果當時他將這1萬元存入銀行,一年期定期儲蓄存款的年利率為2.25%,扣除利息稅,則有180元的實際利息凈收益。
從上例可以看出,這180元就是投資者投資股票而放棄儲蓄存款的機會成本。若考慮機會成本,投資者的實際收益應為270元,而不是450元。如果投資者股票收益為130元,那麼考慮機會成本,投資者的實際收益則是虧損50元。
5、最後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去教室自習還是窩在宿舍打游戲之間選擇。那麼在教室看書學習的機會成本是少享受打游戲帶來的快樂,享受打游戲的機會成本是失去了在教室看書學習所得到的東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機會成本
⑵ 機會成本的含義
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 OC)是指決策過程中面臨多項選擇,當中被放棄而價值最高的選擇(highest-valued option foregone),又稱為「替代性成本(alternative cost)」,就是俗語的「世界上沒有白吃的午餐」、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例如某甲現在有1小時時間,可挑選A、B、C三件同樣都需要花費1小時才能完成的三件事之一來做,他若選擇了A,就得放棄做B、C二事的機會;若選擇了B,就得放棄做A、C兩事的機會。
又如在選擇了某項社會福利(如創業津貼)後,受到固定資源的限制,他便得失去選擇其他福利(如選擇國民住宅)的機會──則國民住宅福利即為選擇創業津貼福利的「機會成本」。
(2)機會成本是怎麼理解的擴展閱讀:
機會成本可以是主觀,例如甲決定買水果,從他最喜歡到最不喜歡的排序依次是香蕉、蘋果和葡萄,如果他購買了蘋果,機會成本便是香蕉而非葡萄;此後,若甲的口味產生轉變,例如排序為葡萄、香蕉和蘋果,他購買蘋果的機會成本便不是香蕉而是葡萄。
機會成本有時可以較客觀地衡量,比如用貨幣。例如一名農民選擇養豬就不能選擇養雞,則養豬的機會成本就是放棄養雞的收益,養雞的機會成本便會是放棄養豬的收益。
⑶ 機會成本是什麼意思
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是指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所要放棄另一些東西的最大價值;也可以理解為在面臨多方案擇一決策時,被舍棄的選項中的最高價值者是本次決策的機會成本;還指廠商把相同的生產要素投入到其他行業當中去可以獲得的最高收益。
機會成本所指的機會必須是決策者可選擇的項目,若不是決策者可選擇的項目便不屬於決策者的機會。例如某農民只會養豬和養雞,那麼養牛就不會是某農民的機會。
放棄的機會中收益最高的項目才是機會成本,即機會成本不是放棄項目的收益總和。例如某農民只能在養豬、養雞和養牛中擇一從事,若三者的收益關系為養牛>養豬>養雞,則養豬和養雞的機會成本皆為養牛,而養豬的機會成本僅為養牛。
⑷ 經濟學中機會成本的含義是什麼
機會成本是指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所要放棄另一些東西的最大價值;也可以理解為在面臨多方案擇一決策時,被舍棄的選項中的最高價值者是本次決策的機會成本;還指廠商把相同的生產要素投入到其他行業當中去可以獲得的最高收益。
機會成本所指的機會必須是決策者可選擇的項目,若不是決策者可選擇的項目便不屬於決策者的機會。例如某農民只會養豬和養雞,那麼養牛就不會是某農民的機會。
放棄的機會中收益最高的項目才是機會成本,即機會成本不是放棄項目的收益總和。例如某農民只能在養豬、養雞和養牛中擇一從事,若三者的收益關系為養牛>養豬>養雞,則養豬和養雞的機會成本皆為養牛,而養豬的機會成本僅為養牛。
比方說你就一百塊錢,能吃一頓飯,也能看一場電影,你去看電影了,你的機會成本就是這頓飯。又如,你周末兩天可以用來打Dota也可以用來看《論語》,你去看《論語》了,打Dota及其快樂就是你的機會成本。
換句話說,我做的事情價值多少,是由我放棄的事情反映出來的,而我放棄的事情,也是由我做的事情的價值反映的。價值這東西不好說,因人而異,哲學命題我水平有限討論不來,往往因人而異。
但是生活經驗和道德直覺告訴我,對於個人,一個人相關價值是可以從他的抉擇中判斷出來。同樣的資源你怎麼分,同樣的抉擇你怎麼選,將一個人的層次或者說特質表露無疑。
⑸ 什麼是機會成本試舉例說明
1、機會成本是:指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所要放棄另一些東西的最大價值;也可以理解為在面臨多方案擇一決策時,被舍棄的選項中的最高價值者是本次決策的機會成本;還指廠商把相同的生產要素投入到其他行業當中去可以獲得的最高收益。
2、舉例:你原來開了一個小服裝店,每月可賺1萬元.現在你覺得開個小餐館好,預計每月可賺3萬元,那麼你就要放棄開服裝店所能賺的1萬元利潤,放棄的這1萬元服裝店利潤就是機會成本。
⑹ 什麼是機會成本。麻煩用通俗點的話解釋一下
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 是指企業為從事某項經營活動而放棄另一項經營活動的機會,或利用一定資源獲得某種收入時所放棄的另一種收入。
另一項經營活動應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種收入即為正在從事的經營活動的機會成本。通過對機會成本的分析,要求企業在經營中正確選擇經營項目,其依據是實際收益必須大於機會成本,從而使有限的資源得到最佳配置。
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對商業公司來說,可以是利用一定的時間(time)或資源(resources)生產一種商品時,而失去的利用這些資源生產其他最佳替代品(substitute)的機會就是機會成本。
(6)機會成本是怎麼理解的擴展閱讀:
機會成本的特點:
1、機會是可選擇的項目
機會成本所指的機會必須是決策者可選擇的項目,若不是決策者可選擇的項目便不屬於決策者的機會。例如某農民只會養豬和養雞,那麼養牛就不會是某農民的機會。
2、機會成本是有收益
放棄的機會中收益最高的項目才是機會成本,即機會成本不是放棄項目的收益總和。例如某農民只能在養豬、養雞和養牛中擇一從事,若三者的收益關系為養牛>養豬>養雞,則養豬和養雞的機會成本皆為養牛,而養牛的機會成本僅為養豬。
3、機會成本與資源稀缺
在稀缺性的世界中選擇一種東西意味著放棄其他東西。一項選擇的機會成本,也就是所放棄的物品或勞務的價值。機會成本是指在資源有限條件下,當把一定資源用於某種產品生產時所放棄的用於其他可能得到的最大收益。
⑺ 什麼是機會成本通俗易懂點。最好舉點例子
機會成本是指企業為從事某項經營活動而放棄另一項經營活動的機會,或利用一定資源獲得某種收入時所放棄的另一種收入。
例子:投資者王某可以選擇股票和儲蓄存款兩種投資方式。他於1999年9月1日用1萬元購進某種股票,經過一年的操作,到2000年9月1日,投資股票的凈收益為450元。
如果當時他將這1萬元存入銀行,一年期定期儲蓄存款的年利率為2.25%,扣除利息稅,則有180元的實際利息凈收益。
從上例可以看出,這180元就是王某投資股票而放棄儲蓄存款的機會成本。若考慮機會成本,王某的實際收益應為270元,而不是450元。如果到2000年9月1日,王某投資股票獲得的凈收益為150元,若考慮機會成本,他的實際收益則是虧損30元。
(7)機會成本是怎麼理解的擴展閱讀
機會成本概念的前提是大多數經濟資源都具有多樣用途。機會成本的兩個條件是:
(1)所使用的資源具有多種用途
機會成本本質上是對不能利用的機會所付出的成本,因為企業選擇了這種用途,就必然喪失其它用途所能帶來的收益。如果資源的使用方式是單一的,那就談不上各個機會的利益比較。只有當資源具有多用性的時候,企業才要考慮機會成本,這是考慮機會成本的一個前提條件。
(2)把可能獲得的最大收入視為機會成本
考慮機會成本時並不是指任何一個使用方式,而是指可能獲得最大的收入使用方式。在這里,需要強調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