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計程車價格是怎樣確定的
計程車價格該怎麼定
統一價格引發種種爭議
價格,還是價格。
轎車降價的爭論尚未平息,北京計程車調價的議論又廣為傳播。盡管有關部門強調消息尚待確認,但它還是引起普通市民強烈而廣泛的關注。
消息說,從今年下半年起,首都北京將著手推行計程車統一價位,價格估計在1.5元/公里至1.8元/公里之間。
贊成與反對,截然對立的兩種意見迅速在媒體上反映。
為此,中國社會調查事務所還專門搞了調查,訪問了北京500位普通市民。結果是:32%的被訪者表示很無奈,認為工薪階層工資不高,調價是有關部門做出的決定,對此無可奈何;15%的被訪者表示非常不滿,認為是變相漲價;8%的被訪者表示無所謂,因為自己從來都不打車,調價與己無關。
那麼,公眾能夠接受的調價范圍是多少呢?46.2%的被訪者表示他們可以接受的價位在每公里1.0—1.2元之間;38.5%的被訪者表示他們可以接受的價位在每公里1.2—1.6元之間;只有15.3%的被訪者表示他們可以接受的價位在每公里1.6—2.0元或2.0元以上。
由此可見,對計程車調高價格,大多數普通市民並不贊成,原因很簡單:收入有限。家住宣武區白紙坊的張先生說得實在:「有錢人畢竟是少數,普通人不擺闊氣不講排場,當然希望打便宜車了。」
與之相反,計程車公司和有關管理部門,對調價持肯定態度,有的甚至認為每公里運價應定在1.8元以上。理由有兩條:
一曰計程車本來就不是為普通百姓服務的,應與別墅、洋房類相同,服務對象為「白領階層」,百姓出行就是公共交通,國外也是有錢人才打計程車,計程車消費與普通百姓消費,本來就不能混為一談。
二曰計程車是一個城市的「名片」,上面印著的是一座城市的要素,是給客人的第一印象。北京的計程車檔次低、價位低、服務水平低,而且老車多、舊車多、破車多,與首都的地位不太相稱。最重要的是:北京目前正在申奧,這樣的計程車不是影響城市形象嗎?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里有個問題:計程車價格,到底由哪種因素決定。
低價車影響城市形象嗎?
從經濟學角度說,計程車行業作為社會服務性部門,應該遵循市場經濟的規律,它的價格必須根據消費者及市場情況來決定。
多數消費者認為,有關部門應充分考慮計程車的情況,按經濟規律辦事,根據市場需求調價。
有人會說,按經濟規律辦事,根據市場定價,勢必造成夏利等大量低價位計程車充斥市場,那還要不要城市形象?要不要申奧?北京申奧,人人有責,但是,人們實在看不出:城市形象與計程車外形有什麼直接的、必然的聯系。國際奧委會官員來北京考察的項目,從來沒聽說過有城市車輛這一項,他們關心的是空氣質量,如果大街上跑的小排量車多了就不能申辦奧運,那歐洲、日本的城市大概都沒資格了。
什麼是城市形象?經濟發展水平、市民文明素質、城市環保情況、潔凈程度,可能更能體現城市形象。古樸、大氣、莊重,兼有現代化都市的活力,應該是北京的形象。不能苛求北京像紐約、巴黎、東京那樣豪華、高檔,因為我們的經濟水平還沒有發展到那一步。不能因為這些國際性大都市的計程車都是高檔車,就不切合實際地要求北京計程車向高檔化發展。
在歐美生活過的人告訴記者,許多發達國家的城市,轎車多以小型兩廂車為主,高檔的豪華轎車並沒有佔多大比例。而且為了環保,人們樂於使用經濟型轎車,人們並不認為小型車、低價位車開到路上有損城市形象。至於計程車大都是中高檔轎車,完全與當地的計程車市場有關。那些地方轎車已普遍進入家庭,加上公共交通四通八達,人們出門無須打車。計程車的定位是商務用車,就是講究排場和闊氣。
中國國情不同,家用轎車很少,更談不上普及,再加上公共交通很不完善,城市規劃、交通管理尚處於落後狀態,計程車就成了公共交通的重要補充部分,成為人們主要的代步工具之一。如果把計程車定位成「為外來人員甚至外國人提供服務的交通工具」,無疑違背了中國國情、違背了計程車市場的發展規律。
從北京消費者的收入來看,優質廉價的服務無疑具有巨大的市場。目前北京市的計程車共有3種價位:每公里1.2元、1.6元和2元。活兒最多的是每公里1.2元的夏利車,司機平均每天收入在300元以上,活最少的是每公里2元的,上了街經常「掃馬路」,空駛率很高,大部分時間呆在機場、賓館「趴窩」,像馮鞏相聲里說的那樣,車里帶床被,開高價位車等於分了間房子。
從市場經濟角度考慮,只要小轎車符合國家安全、環保、質量標准,無論排量大小,它都應該能成為計程車,不受歧視;夏利、捷達、富康、桑塔納,哪種計程車該大發展、哪種車該淘汰,也應該由消費者、市場說了算。至於管理部門和計程車公司,應該管理的是司機的服務質量、車輛的清潔程度和運營質量。
統一價能否就低不就高
如果說統一租價的目的是利用經濟杠桿的作用,提高計程車檔次和服務水平,那麼能否就低不就高,把價格統一在1.2—1.5元之間,甚至再低呢?問題的關鍵在於:這樣低的價格,出租公司和司機是否還能贏利。
北京出租汽車協會曾於去年做過調查,結果是:一輛夏利車,司機每月交出租公司車份兒錢4400元,而出租公司稱其成本為4019.97元,其中管理費800.65元,公司收入只有257.97元。國家、企業、司機的所得比例是1.98∶1∶9.87。按照這種說法,司機得大頭,國家得中頭,企業得小頭。計程車公司一個月純利率僅為5.86%,而從去年6月起補貼油費,利率又下降至4.3%。因此,這樣低的利潤率,出租公司經受不起降價,只能統一調高價格。
但是,讓人不能理解的是:許多計程車司機卻主動要求降價。而且就在油價飛速上揚的2000年夏天,他們都反對提價,說提高計程車收費價格,首先要考慮市場,現在計程車市場是需求不足,空駛率為50%,漲價未必能提高出租公司和司機收入,只有降價,做大服務市場,才能提高收入。
對計程車公司的利潤計算方法,絕大多數司機不以為然,他們的計算結果是:一輛夏利車,出租公司月均凈利潤近1000元,一年利潤約1萬元。記者發現,這兩種計算結果的差別就在於800.65元管理費。
那麼計程車公司是怎麼管理的呢?許多司機對記者說,車份中該返還給他們的錢根本就沒有返還。最低工資(300元)從未發過;職工福利更不用說了。「三險」說不清,半數以上出租公司沒有上;教育費是強行訂閱報刊,可司機們很難看到報紙;許多公司沒有工會,會費從何而來?車輛保險,有的沒上全險,有的根本沒上。車出了毛病,司機自己掏錢修車,公司不但不從車份兒里出,還要對司機實行罰款。司機承包車輛,須先向公司交3.5萬到8萬元不等的抵押金,卻不計算利息。
司機反映:多數公司還自定各種有悖於法律的內部規定,亂收費、亂罰款,名目繁多,以「罰」代管。據反映,還有的公司通過倒賣牌照賺錢,6萬元的夏利可賣到16萬。買車的司機每月還得另交公司1500元,這種違規行為雖存在多年,但屢禁不止。
看來,計程車公司的利潤的確不尋常,但到底多高,誰都說不準,北京市審計局曾選擇了幾家出租公司,進行財務審計,發現各公司財務管理混亂,無法提供真實完整的財務信息。
記者采訪中有不少人認為,計程車費既然有降價空間,統一價格為何不能就低呢?如果富康、捷達、桑塔納每公里1.2元,就會有更多的人打車,計程車市場就會越做越大,企業和司機的收入都會提高,這不是兩全其美的好事嗎?對計程車公司來說,要獲得利潤,就得遵循市場規律,而不能從壟斷中獲得,這樣的利潤是不長久的。
Ⅱ 現在市面上自動擋車多了,為何計程車不用自動擋
現在市面上自動擋車多了,我們平時去買車的時候就能發現出來,現在各大汽車廠商在推新車的時候,手動擋都給配的很少,才僅僅只有一二輛,其餘的全都是自動擋,雖然自動擋的價格高於手動擋,但是對於些年輕人來講,傻瓜式自動擋讓他們用起來更加放心安全,但是手動擋汽車卻是計程車和駕校的最愛,那為什麼他們會特意去挑這些手動擋汽車呢?為啥計程車都選用手動擋?
3、安全
不管是開車還是坐車,最重要的就是安全。計程車司機給乘客一個安全的環境也是必要的,畢竟這是對乘客負責任。手動擋車比自動擋車多一個離合器,雖然說操作起來比較麻煩,但是安全性要高很多。有些司機會將自動擋車的油門當剎車踩,這就很容易發生意外了。但是手動擋車會有離合器來搭配。加上檔位控制車速,這就安全很多了。
Ⅲ 現在計程車成本低了為什麼不降價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1.計程車成本降低了嗎?很多年前,計程車的主要成本是車價和指標費。現在,計程車的主要成本是駕駛員勞動力,其次是車價。如果不考慮通貨膨脹,車價這幾十年沒什麼變化。駕駛員的勞動力成本倒是成倍增加。運作成本上的油價和保險費用更是年年提升。除了指標費取消了之外,成本可以說是全面上漲了。2.價格提高了嗎?10年前本地的計程車起步價5元,2公里。
講真,體驗過一天開十個小時車的朋友都不會說這個話,尤其是計程車可不是你的賓士、寶馬,真開十個小時,很多人可能第二天都不願意起床了吧。今天就聊聊計程車司機有多苦,看看投訴是不是真的都怪他們,有時候真的覺得一些乘客還是自己買車、開車吧。
Ⅳ 以前計程車司機很賺錢,為什麼現在開計程車賺不到錢
經濟在發展,我們的出行方式也在改變。以前沒有車的時候,計程車是我們快速出行的主要選擇。現在汽車已經從奢侈品,變成了大眾消費品。汽車已經進入了,我們普通人的生活。在大部分城市,汽車更是成為了上班一族的通勤工具。
在這樣的情況下,受到影響最大的就是計程車司機的收入了。以前大家沒有別的選項,計程車司機的收入還是很可觀的。現在,不僅私家車多了,各個打車平台也是層出不窮。這樣的背景下,計程車司機的收入肯定大不如前了。
無人駕駛汽車
四、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我們生活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科技的發展,也是日新月異。在這樣的情況下,無人駕駛汽車,更是出現在我們生活的城市裡面。這樣的情況下,不僅方便了我們的生活,而且對於計程車行業來說,也是一種挑戰。
我們要相信,打敗我們自己的不是我們以為的敵人,而是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
各位,對於計程車行業越來越不景氣這件事,你有什麼不同看法,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Ⅳ 計程車的成本有多少
計程車司機一般是從老闆那裡包來車然後自己開的
所以要向老闆支付每天200-300的包車費(車型是帕薩特,杭州),然後自己出油費保養費大概每個小時10塊,所以如果車不是自己的,司機的利潤是很低的
Ⅵ 有的計程車可以幾十萬公里不大修,而私家車卻做不到,這是什麼原因
針對私家車來講,關鍵在城市中安全駕駛,交通信號燈和擁堵造成車輛長時間怠速或是走得慢,常常在小於10km的短路線內行車,開車上班,但到單位車還沒有熱。這種就歸屬於非一般的「消耗性安全駕駛」。這類「消耗性安全駕駛」會造成發動機內產生很多積炭,因此危害到發動機的使用壽命。此外私家車一般停駛時間久,常常必須冷啟;而行車時間較短,常常處在超低溫情況運作,因此,私家車的發動機磨損量非常大。
計程車做為營運車輛,監管也十分嚴謹,務必嚴苛開展維護保養。私家車有時因為劃算,或是忘了,忽視了維護保養,造成發動機、變速器提早衰老。
計程車駕駛員與私家車司機對汽車的看法不一樣。一輛車從"出現異常前兆",到"出現異常",再到"發生讓車子無法繼續行車的常見故障",三者中間區別很大。而消費者對車子的心態,取決於車子到以上哪一種情況了,才能拿去修。而計程車的應用核心理念是:會動就可以了;私家車的應用核心理念是:亮故障指示燈不行,油耗大了不行,發動機燒機油不行,無關痛癢的舒適度配備不運行了不行,父母女朋友不喜愛不行這些,當然便會讓私家車提升維修的頻次。
Ⅶ 如何改善計程車司機越來越不賺錢的現狀
以前說起計程車司機,相信很多人都是會羨慕的,因為想干計程車司機真的不容易的。沒有幾十萬轉讓車子,不交高額的份子錢,那真的幹不了。不過付出多收入也是不菲的,計程車在十多年前收入就比工薪階層高不少的,也算是高收入群體了。
都說跑計程車不賺錢了,計程車司機曬出成本,終於知道為何這么說
不過現在很多人就說計程車不賺錢了,主要還是因為網約車的沖擊,導致生意冷清了不少,已經沒有再像以前那麼賺錢了。其實除了生意的沖擊之外,如今跑計程車成本越來越高,也是造成計程車司機不賺錢的原因。
聽一位計程車司機就抱怨說現在的收入跟五年前沒什麼區別,但是油費卻是上漲了不少,如今跑一天都需要加個100塊錢的油了,成本更高了,哪裡還能夠賺到錢的。
除了油費上漲帶來的成本提高之外,如今計程車的空駛率也是越來越高了,現在路邊等車的很多都是在等滴滴,空跑三四公里都不一定有客人的,而這段時間的油費只能夠自己出的。再加上現在城市越來越堵了,一旦遇到堵車的話又是虧本的,雖然車費會變高一些,但還是得不償失的。
再加上現在跑計程車保養費越來越高了,養車成本也是越來越高了,哪裡還能夠賺到錢呢,也難怪很多司機都抱怨地賺不到錢了。
以前的計程車司機也有高達上萬的,一般的司機月薪七八千還是正常的,現在計程車費用提高了,但是受網約車的沖擊生意減少,每天的收入跟以前還是沒有提高的。可以說收入沒有增加,但是成本卻是越來越高了,又哪裡還能夠賺到錢呢。
Ⅷ 現在打車軟體這么多,為什麼計程車公司還沒有倒閉呢
在城市地區,計程車是很常見的,它們遍布在城市的各個角落,為人們的出行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除了公共的交通工具之外,計程車也可以算是必不可少的一種交通工具了,雖然現在私家車也是很普及了,但是仍然還是有一些人沒有買車或者是不會開車,有時候出門的話,為了能夠節省時間,還是會選擇直接打車,這樣就可以很方便直接到達目的地了。
對於計程車來說,作為一種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也代表了一個城市的形象,我們無論去到哪個城市,都能看到統一標志的計程車,計程車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因此,對於計程車的公司來說,想要倒閉基本上是不可能實現的,他們能夠做好的就是更好的為人民服務,提升服務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