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當審計人員查出企業虛列收入時,要怎麼處理
發現虛列收入,當然要求做帳人員,按規定調減收入與對應科目
『貳』 相關收入和相關成本是怎麼算的
收入成本率也就是成本收入比收入成本率=成本/收入*100%和銷售毛利對應,收入成本率上升多少毛利下降多少
『叄』 如果知道主營業務收入,應該如何推算出主營業務成本呢
一般情況下,同行業的毛利不會相差太多,知道了他的主營業務收入,可以跟據行業利潤率推算出一個大概的成本和毛利,但這決非是真正的成本和毛利,只是能掌握個大體的情況而已,如是是為了應付報表而推算的話,可以用「收入X(1-行業利潤率)」得出成本。再根據情況推算出其他的費用等。
『肆』 如何區別相關成本
相關成本是指對企業經營管理有影響或在經營管理決策分析時必須加以考慮的各種形式的成本。
相關成本主要包括
機會成本。是指從備選方案中選擇某項方案而放棄其他方案可能喪失的潛在利益。這是進行決策時使用的一種成本,並沒有實際發生的假設成本。
付現成本。是指由於某項決策而引起的需要在未來動用現金支付的成本。企業考慮貨幣的時間價值和資金拮據而籌措困難時,往往充分考慮的成本。
重置成本。是指目前從市場上購買同樣原有資產所需支付的成本。 差量成本。廣義差量成本指兩個備選方案的預期成本之間的差異數。用來確定不同備選方案的經濟效益大小的因素。狹義差量成本指由於生產能量利用程度的不同而形成的成本差別。用來確定企業最佳生產量的因素。
邊際成本。是指單位產量的變動所引起成本變動額。是用來判斷企業最佳生產量的因素。
可避免成本。是指企業可以通過決策行動改變其數額的成本,或是成本發生與否直接同某項備選方案是否選用相關聯的成本。
可延緩成本。是指對已決定選用的某一方案如推遲執行,還不致影響企業大局,而與這一方案有關的成本。
專屬成本。是指可以明確歸屬於某種、某批或某個部門的固定成本等等。
相關成本可以是變動成本也可以是固定成本。一般而言,變動成本與決策相關,因為它們因可選方案而異,且沒有被指定用途,即是非約束性的。與此相反,固定成本則因一般不隨可選方案而變,故通常是不相關的。
『伍』 財務人員虛列收入,虛列成本承擔什麼法律風險
虛列成本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企業違反國家有關規定,故意混淆成本費用核算的界限,虛增成本費用的舞弊行為。
虛列收入違反《會計法》,這樣的報表如果用於對外報告給投資人、政府監管部門、金融機構等,不管是用於融資還是提供統計數據,根據其導致的後果不同,就會出現觸犯民法、刑法,而不僅僅是行政法規。
這兩種行為都屬於偷逃稅款行為,稅務局的處理手段會從補稅同時補交滯納金,到罰款,到民事訴訟,到刑事訴訟,坐牢是肯定的。
企業違法要由違法事件的責任人來承擔,除了企業本身要承擔民事責任(經濟觸發、賠償、停業)之外,策劃、指揮、指使、參與的相關人等都要承擔法律責任,但是,承擔的責任有大小,判的輕重根據角色來,如果僅僅是被老闆逼的被動而為,那麼在有證據的前提下,會減輕或者免於處罰。
(5)對於虛列收入如何確定相關的成本擴展閱讀:
稅務機關在稅收徵收和納稅檢查過程中,如發現企業和個體工商業戶有虛列成本行為,應堅決制止,並嚴格按照稅法規定追補因虛列成本而偷逃的稅款,同時根據情節輕重處以一定的罰款或提請司法機關追究當事人的刑事責任。
政部門弄虛作假,重復列支撥款數,形成總預算虛列支出。後經落實確認這些暫存的資金,屬縣財政以前年度以公用、專項等名義,撥給各單位的經費,但財政部門在撥款時就明確告訴收款單位,該款項不能使用,財政還要收回。
『陸』 如何沖減虛列成本調整會計分錄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29
『柒』 虛列支出違反哪些規定
法律分析:虛列收入、虛列成本至少在兩個方面觸犯了法律
1. 違反會計法,這是嚴重的造假行為,首先違反了會計法;這樣的報表如果用於對外報告給投資人、政府監管部門、金融機構等,不管是用於融資還是提供統計數據,根據其導致的後果不同,就會出現觸犯民法、刑法,而不僅僅是行政法規
2. 這個是典型的偷逃稅款行為,稅務局的處理手段會從補稅同時補交滯納金,到罰款,到民事訴訟,到刑事訴訟,進去也是很容易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第二十六條 公司、企業進行會計核算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隨意改變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確認標准或者計量方法,虛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二)虛列或者隱瞞收入,推遲或者提前確認收入;
(三)隨意改變費用、成本的確認標准或者計量方法,虛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費用、成本;
(四)隨意調整利潤的計算、分配方法,編造虛假利潤或者隱瞞利潤;
(五)違反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的其他行為。
『捌』 工程施工怎麼確認收入和成本
一、核定徵收方式下的收入與成本確認
核定徵收是由稅務機關依據施工企業經營情況,在其正常的生產經營的條件下,對施工企業生產出的產品進行核定,最終按照相關規定徵收稅款的徵收方式。核定徵收有三種形式:⑴按收入總額核定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稅務機關核定的應稅所得率;⑵按成本費用總額核定應納稅所得額:成本費用總額×稅務機關核定的應稅所得率;⑶按經費支出核算應納稅所得額:經費支出總額×稅務機關核定的應稅所得率。
(一)應稅所得率徵收方式。
計算公式為:
應納所得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25%)
應納稅所得額=應稅收入額×應稅所得率(毛利率8%~10%)
要注意的是,當用應稅所得率和收入總額對施工企業的所得率進行核定時,收入總額的構成與施工企業會計核算的收入是不一樣的。例如,「轉讓財產收入」並不是轉讓財產的凈收入,而是對財產進行處置所取得的全部收入。
(二)直接核定應納所得稅額徵收方式
採取直接核定應納所得稅額徵收時,一是要參照當地施工行業的經營規模、收入水平相似的施工企業的稅負水平進行核定;二是必須要依據成本費用支出額進行定率核定;三是需要依據耗用的原料、機器設備等加以推算。如果我們選擇前款所列的一種方法而無法對納稅額進行核定時,則可以採用兩種或者是兩種以上的方法進行核定。
二、查賬徵收方式下的收入與成本確認
查賬徵收,是指施工企業在規定的納稅期限之內,根據自己實際的經營狀況,向稅務部門申請企業的營業額與所得額,再經過稅務部門的嚴格審核後,開出繳款書,然後由施工企業在一定的期限之內繳納稅款。
查賬徵收與定額徵收都是針對所得稅的,而且查賬徵收和定額徵收都能夠預繳,由於稅務部門有時工作會過於繁忙,所以他會要求施工企業提前繳納一部分稅款,用於未來的抵減。查賬徵收施工企業所得稅的計算公式為:企業所得稅=(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其他業務利潤-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投資凈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支凈額)×稅率。
查賬徵收方式下,施工企業按是否執行建造合同准則,收入與成本的確認又大不相同。不執行建築造合同准則的施工企業的收入與成本,通常以實際收款確認收入,實際發生的成本費用支出確認成本;執行建造合同准則的施工企業的收入與成本確認涉及因素較多,需要全面考量。現階段,我國在確認施工企業的收入與成本問題上,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行為准則進行參考,這就需要我們權衡利弊,從施工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進行選擇。
三、收入與成本確認的建議
(一)建造合同核算遵循的原則
施工企業在收入與成本核算方面的情況比較特殊、核算的過程也比較復雜,所以需要我們正確使用核定徵收與查賬徵收兩種核算方法。同時還要構建一套完整的成本核算體系,才能夠就完成合同的已經發生和即將發生的成本加以科學、全面的評估與計算,從而提高施工企業成本核算的准確性。具體如下:一是對預計發生的總成本必須做到無偏差、及時、准確;二是對企業實際發生的成本要及時歸類、入賬;三是加強計量部門、財務部門以及合同簽訂部門的交流與溝通,保證信息暢通,同時完善成本核算的監督機制,最大限度地提高成本核算的可靠性、真實性與准確性。必須注意的是,惟有在預計總成本合理且實際所發生的成本及時、有效歸類到位的情況下,核定徵收與查賬徵收的核算才會更准確,所確認的收入與成本才更真實。
(二)施工企業合同成本的分析
⒈構成:直接費、間接費、利潤、稅金。
直接費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直接工程費,指耗用的人工費、材料費、機構使用費。二是其他直接費用,指措施費,包括環境保護費、文明施工費、安全施工費、夜間施工增加費、大型機械設備進出場及安拆費、混泥土和鋼筋混泥土模板及支架費、腳手架費、已完工程及設備保護費、施工排水降水費、二次搬運費用以及臨時設施攤銷等等。
間接費用,由規費和企業管理費組成。規費包括工程排污費、社會保障費。企業管理費包括管理人員的工資、獎金、福利費、勞動保險費,固定資產的使用費、與建築相關的設計費用、技術援助費用、辦公費、水電費、差旅交通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財產保險費、財務費用、稅金等等。
⒉對於成本的處理
直接費用在發生時直接計人合同成本;間接費用在期末按照系統、合理的方法分攤計人合同成本,間接費用的分攤方法主要有人工費用比例法、直接費用比例法等。在合同執行過程中取得的、不計人合同收入的零星收益,這部分收益沖減合同成本。合同成本不包括下列費用: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為組織和管理生產經營活動所發生的管理費用;企業籌集生產經營所需資金而發生的財務費用。
(三)加強施工企業收入與成本確認的策略
1.加大宣傳力度,促進施工企業能夠自行申報。稅收部門要充分利用好廣播、電視、網路等媒體,對施工企業展開納稅宣傳,從而使他們能夠強化建賬、建簿的意識,能夠正確對收入與成本進行核算,同時嚴格執行納稅制度,自行申報,查賬徵收。如果確實沒有建賬能力,必須在正確核算收入與成本的前提下,根據企業經營的實際情況計算應稅所得率。
2.加大力度規范建築市場。政府應該就目前建築市場比較混亂的情況出台相關的法律政策,以對建築市場的操作行為加以規范。加大與建造合同相關的法律的立法力度,防止一些企業拖欠工程款項、反復變更工程計劃等情況,保障施工企業的合法權益。督促施工企業努力提高自身的財務管理水平,爭取在建築行業建立一套標准化的財務預算制度與申報制度。
3.加強合同成本核算的體系建設。一套完善的合同成本核算體系,能夠有效確定合同之外所發生的一些成本,這對於施工企業來講是非常必要的。在構建合同成本核算的過程中,我們還可以需要參考企業發展實際情況以及創造的經營成果等因素。
『玖』 怎麼確認收入和成本
摘要 確認收入:1.識別與客戶訂立的合同——前提;2.識別合同中的單項履約義務——基礎;3.確定交易價格——關鍵;4.將交易價格分攤至各單項履約義務——核心;5.履行各單項履約義務時確認收入——判斷。
『拾』 如果虛增了利潤 和成本 在資產負債表裡 怎麼反映
增加了利潤,則同時增加資產或減少負債。利潤表與資產負債表的數字上勾稽關系只有期末未分配利潤-期初分配利潤=凈利潤(當年未分配利潤),增加了凈利潤,則增加相同的未分配利潤,同時增加資產(如貨幣資金、存貨、債權、固定資產等)或減少負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