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公路運輸特點
公路運輸特點
1、機動靈活,適應性強:由於公路運輸網一般比鐵路、水路網的密度要大十幾倍,分布面也廣,因此公路運輸車輛可以「無處不到、無時不有」。公路運輸在時間方面的機動性也比較大,車輛可隨時調度、裝運,各環節之間的銜接時間較短。尤其是公路運輸對客、貨運量的多少具有很強的適應性,汽車的載重噸位有小(0.25t~1t左右)有大(200t~300t左右),既可以單個車輛獨立運輸,也可以由若干車輛組成車隊同時運輸,這一點對搶險、救災工作和軍事運輸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2、可實現「門到門」直達運輸:由於汽車體積較小,中途一般也不需要換裝,除了可沿分布較廣的路網運行外,還可離開路網深入到工廠企業、農村田間、城市居民住宅等地,即可以把旅客和貨物從始發地門口直接運送到目的地門口,實現「門到門」直達運輸。這是其它運輸方式無法與公路運輸比擬的特點之一。
3、在中、短途運輸中,運送速度較快:在中、短途運輸中,由於公路運輸可以實現「門到門」直達運輸,中途不需要倒運、轉乘就可以直接將客貨運達目的地,因此,與其它運輸方式相比,其客、貨在途時間較短,運送速度較快。
4、原始投資少,資金周轉快:公路運輸與鐵、水、航運輸方式相比,所需固定設施簡單,車輛購置費用一般也比較低,因此,投資興辦容易,投資回收期短。據有關資料表明,在正常經營情況下,公路運輸的投資每年可周轉1~3次,而鐵路運輸則需要3~4年才能周轉一次。
5、掌握車輛駕駛技術較易:與火車司機或飛機駕駛員的培訓要求來說,汽車駕駛技術比較容易掌握,對駕駛員的各方面素質要求相對也比較低。
6、運量較小,運輸成本較高: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汽車是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生產的礦用自卸車,長20多米,自重610t,載重350t左右,但仍比火車、輪船少得多;由於汽車載重量小,行駛阻力比鐵路大9~14倍,所消耗的燃料又是價格較高的液體汽油或柴油,因此,除了航空運輸,就是汽車運輸成本最高了。
7、運行持續性較差:據有關統計資料表明,在各種現代運輸方式中,公路的平均運距是最短的,運行持續性較差。如我國1998年公路平均運距客運為55km,貨運為57km,鐵路客運為395km,貨運為764km。
8、安全性較低,污染環境較大:據歷史記載,自汽車誕生以來,已經吞吃掉3000多萬人的生命,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開始,死於汽車交通事故的人數急劇增加,平均每年達50多萬。這個數字超過了艾滋病、戰爭和結核病人每年的死亡人數。汽車所排出的尾氣和引起的雜訊也嚴重地威脅著人類的健康,是大城市環境污染的最大污染源之一。
② 中國公路,水路,航空的發展
交通運輸方式共有鐵路、公路、航空、水路和管道運輸五種。其有著各自的優缺點:
一、鐵路運輸
從技術性能上看,鐵路運輸的優點有:
(1)運行速度快,時速一般在80到120公里;
(2)運輸能力大,一般每列客車可載旅客1800人左右,一列貨車可裝2000到3500噸貨物,重載列車可裝20000多噸貨物;單線單向年最大貨物運輸能力達1800萬噸,復線達5500萬噸;運行組織較好的國家,單線單向年最大貨物運輸能力達4000萬噸,復線單向年最大貨物運輸能力超過l億噸;
(3)鐵路運輸過程受自然條件限制較小,連續性強,能保證全年運行;
(4)通用性能好,既可運客又可運各類不同的貨物;
(5)火車客貨運輸到發時間准確性較高;
(6)火車運行比較平穩,安全可靠;
(7)平均運距分別為公路運輸的25倍,為管道運輸的1.15倍,但不足水路運輸的一半,不到民航運輸的1/3。
從經濟指標上看,鐵路運輸的優點有:
(1)鐵路運輸成本較低,1981我國鐵路運輸成本分別是汽車運輸成本的1/11~1/17,民航運輸成本的1/97~1/267;
(2)能耗較低,每千噸公里耗標准燃料為汽車運輸的1/11~1/15,為民航運輸的1/174,但是這兩種指標都高於沿海和內河運輸。
鐵路運輸的缺點是:
(1)投資太高,單線鐵路每公里造價為100~300萬元之間,復線造價在400~500萬元之間;
(2)建設周期長,一條干線要建設5~10年,而且,佔地太多,隨著人口的增長,將給社會增加更多的負擔。 因此,綜合考慮,鐵路適於在內陸地區運送中、長距離、大運量,時間性強、可靠性要求高的一般貨物和特種貨物;從投資效果看,在運輸量比較大的地區之間建設鐵路比較合理。
二、公路運輸
公路運輸的優點是:
(1)機動靈活,貨物損耗少,運送速度快,可以實現門到門運輸;
(2)投資少,修建公路的材料和技術比較容易解決,易在全社會廣泛發展,可以說是公路運輸的最大優點。
公路運輸的主要缺點在於:
(1)運輸能力小,每輛普通載重汽車每次只能運送5噸貨物,長途客車可送50位旅客,僅相當於一列普通客車的1/30~1/36;
(2)運輸能耗很高,分別是鐵路運輸能耗的10.6~15.1倍,是沿海運輸能耗的11.2~15.9倍,是內河運輸的113.5~19.1倍,是管道運輸能耗的4.8~6.9倍,但比民航運輸能耗低,只有民航運輸的6%~87%;
(3)運輸成本高,分別是鐵路運輸的11.1~17.5倍,是沿海運輸的27.7~43.6倍,是管道運輸的13.7~21.5倍,但比民航運輸成本低,只有民航運輸的6.1%~9.6%;
(4)勞動生產率低,只有鐵路運輸的10.6%,是沿海運輸的1.5%,是內河運輸的7.5%,但比民航運輸勞動生產率高,是民航運輸的3倍;此外,由於汽車體積小,無法運送大件物資,不適宜運輸大宗和長距離貨物,公路建設佔地多,隨著人口的增長,佔地多的矛盾將表現得更為突出。 因此,公路運輸比較適宜在內陸地區運輸短途旅客、貨物,因而,可以與鐵路、水路聯運,為鐵路、港口集疏運旅客和物資,可以深入山區及偏僻的農村進行旅客和貨物運輸;在遠離鐵路的區域從事干線運輸。
三、水路運輸
水陸運輸的優點有:
(1)運輸能力大。在五種運輸方式中,水路運輸能力最大,在長江干線,一支拖駁或頂推駁船隊的載運能力已超過萬噸,國外最大的頂推駁船隊的載運能力達3~4萬噸,世界上最大的油船已超過50萬噸;
(2)在運輸條件良好的航道,通過能力幾乎不受限制。
(3)水陸運輸通用性能也不錯,既可運客,也可運貨,可以運送各種貨物,尤其是大件貨物。
從經濟技術指標上看,水陸運輸的優點有:
(1)水運建設投資省,水路運輸只需利用江河湖海等自然水利資源,除必須投資購造船舶,建設港口之外,沿海航道幾乎不需投資,整治航道也僅僅只有鐵路建設費用的1/3~l/5;
(2)運輸成本低,我國沿海運輸成本只有鐵路的40%,美國沿海運輸成本只有鐵路運輸的1/8,長江干線運輸成本只有鐵路運輸的84%,而美國密西西比河幹流的運輸成本只有鐵路運輸的1/3~l/4;
(3)勞動生產率高,沿海運輸勞動生產率是鐵路運輸的6.4倍,長江干線運輸勞動生產率是鐵路運輸的1.26倍;
(4)平均運距長,水陸運輸平均運距分別是鐵路運輸的2.3倍,公路運輸的59倍,管道運輸的2.7倍,民航運輸的68%;
(5)遠洋運輸在我國對外經濟貿易方面占獨特重要地位,我國有超過90%的外貿貨物採用遠洋運輸,是發展國際貿易的強大支柱,戰時又可以增強國防能力,這是其它任何運輸方式都無法代替的。
水路運輸的主要缺點是:
(1)受自然條件影響較大,內河航道和某些港口受季節影響較大,冬季結冰,枯水期水位變低,難以保證全年通航;
(2)運送速度慢,在途中的貨物多,會增加貨主的流動資金佔有量。 總之,水路運輸綜合優勢較為突出,適宜於運距長,運量大,時間性不太強的各種大宗物資運輸。
四、航空運輸
航空運輸的優點是:
(1)運行速度快,一般在800~900公里/小時左右,大大縮短了兩地之間的距離;
(2)機動性能好,幾乎可以飛越各種天然障礙,可以到達其他運輸方式難以到達的地方。
缺點是:飛機造價高、能耗大、運輸能力小、成本很高、技術復雜。因此,只適宜長途旅客運輸和體積小、價值高的物資,鮮活產品及郵件等貨物運輸。
五、管道運輸
管道運輸是隨著石油和天然氣產量的增長而發展起來的,目前已成為陸上油、氣運輸的主要運輸方式,近年來輸送固體物料的管道,如輸煤、輸精礦管道,也有很大發展。 管道運輸的優點是:
(1)運輸量大,國外一條直徑720毫米的輸煤管道,一年即可輸送煤炭2000萬噸,幾乎相當於一條單線鐵路的單方向的輸送能力;
(2)運輸工程量小,佔地少,管道運輸只需要鋪設管線,修建泵站,土石方工程量比修建鐵路小得多。而且在平原地區大多埋在底下,不佔農田;
(3)能耗小,在各種運輸方式中是最低的;
(4)安全可靠,無污染,成本低;
(5)不受氣候影響,可以全天候運輸,送達貨物的可靠性高;
(6)管道可以走捷徑,運輸距離短;
(7)可以實現封閉運輸,損耗少。
管道運輸的缺點是:
(1)專用性強,只能運輸石油、天然氣及固體料漿(如煤炭等),但是,在它占據的領域內,具有固定可靠的市場;
(2)管道起輸量與最高運輸量間的幅度小,因此,在油田開發初期,採用管道運輸困難時,還要以公路、鐵路、水陸運輸作為過渡。
③ 鐵路公路水路運輸每公里貨運的成本比例是多少
這要看你運的什麼貨物,每種貨物運價是不一樣的
④ 哪種運輸方式最經濟
一、陸運、空運、水運三種運輸方式比較來說,水運成本低,能進行低成本、大批量、遠距離的運輸,所以水運經濟。
二、水運有以下四種形式:
1.沿海運輸。是使用船舶通過大陸附近沿海航道運送客貨的一種方式,一般使用中、小型船舶。
2.近海運輸。是使用船舶通過大陸鄰近國家海上航道運送客貨的一種運輸形式,視航程可使用中型船舶,也可使用小型船舶。
3.遠洋運輸。是使用船舶跨大洋的長途運輸形式,主要依靠運量大的大型船舶。
4.內河運輸。是使用船舶在陸地內的江、河、湖、川等水道進行運輸的一種方式,主要使用中、小型船舶。
三、各種運輸方式經濟的比較分析考慮的因素:
1.運送速度的比較
在各種運輸方式中,鐵路的技術速度較高,但是列車在運行過程中,一方面需要進行會讓(單線)、越行(復線)及其他技術作業,因而營運速度比技術速度低。
水路船舶運輸的技術速度一般低於鐵路水路運輸的貨物運送時間比鐵路慢汽車運輸短距離的運送速度較高航空運輸技術速度遠遠高於其他運輸方式。
2.運輸成本的比較
(1)鐵路貨運成本
鐵路貨運成本結構具有兩個最顯著的特點:其一就是與運量無關」的成本費用(指線路、通信設備、大型建築物、技術建築物的運用維護費用,以及管理人員工資等)占鐵路貨運成本的50%左右。其二就是始發和終到作業費用約占運輸成本的18%左右所以運距短時,成本高,只有運距較長時,成本才能大幅度下降。
(2)內河貨運成本
水運業的基本成本結構是高的可變成本和低的固定成本。由於海運平均運距較長,所以海運貨運成本大大低於其他運輸方式。
(3)汽車貨運成本
汽車貨運的成本結構包括較高的可變成本和較低的固定成本,汽車貨運成本一般比鐵路、水運要高很多倍
(4)航空運輸成本
航空運輸的成本結構是低可變成本和高固定成本。
(5)管道運輸成本
與鐵路運輸業相似,管道運輸業的固定成本比較高,而可變成本所佔比例低。
綜合比較,鐵路運輸運送能力大,大宗貨物運輸成本低;水路運輸工具載重量大,單位運輸成本較低;汽車載重量小,單位成本較高;航空運輸成本最高。
3.勞動生產率比較
鐵路和水路較高的勞動生產率,只有在確保客貨大宗運輸和遠距離的前提下才能達到;汽車運輸的平均勞動生產率低於其他的幾種運輸方式,但是在貨運量小、距離短的零擔運輸時,則有較高的勞動生產率。
4.燃料消耗量的比較
運輸工具運行速度越高,阻力越大,單位燃料消耗量越高。各種運輸工具在陸上、水上和空中,因速度提高而產生的運行阻力增大的狀況各有特點。在低速情況下,船舶的單位阻力比火車小。但是,船舶的運行阻力具有因速度的提高而急劇增大的特點,即阻力與速度的平方成正比,發動機功率與速度的立方成正比,而發動機功率的增大又與燃料的消耗量成正比。5.始建投資的比較
在各種運輸方式的建設線路投資中,鐵路運輸較高;水路運輸是線路投資較少的--種.運輸方式;汽車運輸的線路投資介於鐵路和水路之間,但高速公路的投資很大;管道運輸的始建投資大;航空運輸線路投資最少。在各種運輸方式的運輸工具投資上,船舶尤其是海船,單船造價昂貴,鐵路機車車輛的單車造價比船舶低得多,汽車的單車造價最低,飛機最貴。
6.其他技術經濟指標的比較
除了以上五個方面以外,在分析比較各種運輸方式的技術經濟指標時,還必須考慮到各種運輸方式的安全性和對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影響。
所以可知,水運最經濟。
⑤ 水路運輸成本是陸路運輸的20%,鐵路運輸的30%.陸路貴還是鐵路貴貴多少
設水路運輸成本為a,則陸路運輸成本為5a,鐵路運輸成本為10a/3.陸路運輸成本比鐵路運輸成本高n:
n=(5a-10a/3)/(10a/3) ×100%
=3(5a-10a/3)/10a ×100%
=(15a-10a)/10a×100%
=0.5×100%
=50%
即:陸路運輸比鐵路運輸成本高50%
⑥ 海運的運費是多少,與火車相比之下能便宜多少
我公司就是做海運的,一直在為內陸客人操作海鐵聯運,比如:成都貨主需要到深圳鹽田出口,汽車從成都過來肯定比鐵路要貴,我司推薦的操作方式:使用自備箱(船公司在成都堆場里的集裝箱專用可以免換櫃裝卸貨等環節)裝貨再拖到火車站,直接拖到深圳,再由拖車拖到碼頭,費用比成都拖車便宜近一半,運輸比較下來空運是最貴的,汽運次之,再就是火車運輸。最便宜就是海運,海運分國內海運和國際,國內海運便宜過國際這個就不用說了
樓主在這里提問的問題應該就是國內海運和火車的比較,這些業務我公司都有在做,案列,我武漢公司經常操作國內海運及火車運輸去上海出口,價格的話海運比火車要便宜很多,比方,一個40的櫃子國內海運至上海要比火車便宜1000多
⑦ 公路運輸特點有哪些
(一) 機動靈活
機動靈活是公路運輸最大的優點。公路運輸在空間上很容易實現「門到門」運輸,並且可以根據客戶需求隨時提供運輸服務,能靈活制定運營時間表,運輸服務的彈性大。同時能根據各戶需求提供個性化服務,最大限度的滿足不同性質的貨運運輸。
(二)駕駛人員容易培訓
與其他運輸工具相比,汽車駕駛技術簡單,容易掌握。汽車駕駛員培訓一般只需幾個月的時間,而其他運輸工具駕駛員則需要較長的時間。
(三)運輸成本高
公路運輸的總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兩部分。對於運輸企業而言,固定成本所佔的比例相對較高。由於公路運輸的單次運輸量較小,相對於鐵路運輸和水路運輸而言,每噸公里的運輸成本較高。研究表明,公路運輸的成本分別是鐵路運輸成本的11.1~17.5倍,水路運輸成本的27.7~43.6倍,管道運輸成本的13.7~21.5倍,但是只有航空運輸成本的6.1%~9.6%。
(四)運輸能力小
每輛普通載貨汽車每次至多僅能運送50噸左右的貨物,約為貨物列車的1/100;長途運輸一般也只能運送50位左右的旅客,僅相當於鐵路普通列車的1/36~1/30。此外,由於汽車體積小、載重量不大,運送大件貨物較為困難,因此,在一般情況下大件貨物和長距離運輸不太適宜採用公路運輸。
⑧ 大運河是東部地區最便捷的運輸通道嗎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運行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內陸人工河道,在中國內河航運上的地位僅次於長江,被稱為第二條「黃金水道」。
據人民日報消息,2022年大運河的保護和治理將迎來新進展,今年的目標是要實現大運河全線通水!而在黃河以南河段,南水北調工程將繼續為大運河補充水量,改善通航條件,洪水、雨水、再生水等水資源也將得到充分利用。
京杭大運河是和長城齊名的古代三大工程之一,自古就是我國重要的漕運通道,同時也是貫穿南北的經濟大動脈。歷史上的京杭運河北起通州,南至杭州,全長近2000公里,貫通東部五大水系,串連起國內重要的糧棉油產區,為沿線地區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京杭大運河始建於春秋時期,後在隋朝時被大幅擴展改建,從南方可沿水路直抵洛陽,繼續北上可抵達涿州(今北京)。元朝時,運河取直並將終點定為北京,南北依靠船隊運輸互通有無。明清時期,大運河水上貿易繁忙,商賈雲集的運河名城成為了國內的繁華地帶,蘇州、揚州乃至德州、滄州均從中受益,沿線居民生活富庶。
可以說內河航運並不落後,而且是最為便捷的運輸方式,它和鐵路、公路等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1,水運航道佔地面積小。據統計,每修建1km的鐵路佔地約30~40畝,修建1km的高速公路則需要60畝土地,其中不乏耕地和建設用地。相比之下,內河航運更節約土地資源,在藉助天然河道的情況下甚至可以不佔地。
2,運輸成本低,節約能耗。據統計,水路運輸成本只有公路的1/3,鐵路運輸的1/2,運費低,性價比高。在相同的能耗下,水路運輸的運貨量比貨車多2~4倍,比汽車多50倍左右,比飛機更是多出了100多倍。
3,建設和維護成本低。內河航運只需擴建河道、定期清淤、鞏固堤壩、維護船閘即可,基建方面不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料、鋼鐵等資源。每公里行程,水路的設施建設成本相當於鐵路的1/3,公路的1/7。和公路相比,內河航道的維護費用減少了50%~80%。
4,適應性廣,適合大宗貨物。內河航運適合煤礦、砂石、建材等大宗運輸貨物,這些貨物在單位體積內的價值較低,但是質量大,如果採用公路或鐵路運輸則成本極高。對於高密度的礦產類貨物,水路運輸始終是最優的方案。
5,運輸效率高,生態環保。船隻的載貨量可達數千噸,而一節火車載重只有60噸,50節全部載滿也才3000噸。水運的運輸效率較高,大大降低了廢氣、廢渣污染,相對來說更環保。
6,抗破壞能力強。和公路、鐵路相比,水路的抗破壞能力更強,不容易癱瘓,在遭到破壞時仍能維持一定的運力。在特殊時期,水路可保障國家運輸系統的運行,關鍵時刻能發揮重要的物資運輸作用。
⑨ 五種常見運輸方式特點比較
序號、方式: 優點;缺點;適合運輸的貨物:
1、鐵路運輸:運量大,速度快,運費較低,受自然因素影響小,連續性好;鐵路造價高,佔地廣,短途運輸成本高;大宗笨重、需長途運輸的貨物。
2、公路運輸:機動靈活,周轉速度快,裝卸方便,對各種自然條件適應性強;運量小,耗能多,成本高,運費較高;短程、量小的貨物。
3、水路運輸:運量大,投資少,成本低;速度慢,靈活性和連續性差,受航道水文狀況和氣象等自然條件影響大;大宗、遠程、時間要求不高的貨物。
4、航空運輸:速度快,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現代化運輸方式;運量小,耗能大,運費高,且設備投資大,技術要求嚴格;急需、貴重、數量不大的貨物。
5、管道運輸:損耗小,連續性強,平穩安全,管理方便,運量很大;設備投資大,靈活性差;大量流體貨物。
(9)水路運輸成本是鐵路多少倍擴展閱讀:
運輸方式的合理選擇:
在各種運輸方式中,如何選擇適當的運輸方式是物流合理化的重要問題。一般來講,應從物流系統要求的服務水平和允許的物流成本來決定。可以使用一種運輸方式也可以使用聯運方式。
決定運輸方式,可以在考慮具體條件的基礎上,對下述五個具體項目認真研究考慮:
(1)貨物品種
關於貨物品種及性質、形狀,應在包裝項目中加以說明,選擇適合這些貨物特性和形狀的運輸方式,貨物對運費的負擔能力也要認真考慮。
(2)運輸期限
運輸期限必須與交貨日期相聯系,應保證運輸時限。必須調查各種運輸工具所需要的運輸時間,根據運輸時間來選擇運輸工具。
運輸時間的快慢順序一般情況下依次為航空運輸、汽車運輸、鐵路運輸、船舶運輸。各運輸工具可以按照它的速度編組來安排日程,加上它的兩端及中轉的作業時間,就可以算出所需的運輸時間。在商品流通中,要研究這些運輸方式的現狀,進行有計劃的運輸,希望有一個准確的交貨日期是基本的要求。
(3)運輸成本
運輸成本因貨物的種類、重量、容積、運距不同而不同。而且,運輸工具不同,運輸成本也會發生變化。在考慮運輸成本時,必須注意運費與其他物流子系統之間存在著互為利弊的關系,不能只考慮運輸費用來決定運輸方式,要由全部總成本來決定。
(4)運輸距離
從運輸距離看,一般情況下可以依照以下原則:300公里以內,用汽車運輸;300~500公里的區間,用鐵路運輸;500公里以上,用船舶運輸。一般採取這樣的選擇是比較經濟合理的。
(5)運輸批量
運輸批量的影響,因為大批量運輸成本低,應盡可能使商品集中到最終消費者附近,選擇合適的運輸工具進行運輸是降低成本的良策。一般來說,15~20噸以下的商品用汽車運輸;15~20噸以上的商品用鐵路運輸;數百噸以上的原材料之類的商品,應選擇船舶運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運輸方式
⑩ 為什麼水的阻力是空氣的900多倍,而水路運輸成本低於公路運輸成本
水運能進行低成本、大批量、遠距離的運輸。舉個例子,如果要運鋼鐵的話,大船當然可以運很多,但是要是汽車或者火車一次就運不了很多,就要很多次,成本就高了。如果要是跨大陸運輸,陸運就無能為力了,空運又貴運的又少,這時只能靠水運或海運。有時候靠運河的流向進行內運的能源成本很低,近乎沒有。要是公路運輸的話,油錢就很多了。
運輸批量
運輸批量的影響,因為大批量運輸成本低,應盡可能使商品集中到最終消費者附近,選擇合適的運輸工具進行運輸是降低成本的良策。一般來說,15~20噸以下的商品用汽車運輸;15~20噸以上的商品用鐵路運輸;數百噸以上的原材料之類的商品,應選擇船舶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