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先進先出發出材料成本怎麼計算
擴展閱讀
如何查看黃金實體店價格 2025-05-25 01:06:49

先進先出發出材料成本怎麼計算

發布時間: 2022-08-04 05:37:41

Ⅰ 「先進先出法」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例如存貨情形如下;

1、1月1日進貨10個每個5元,小計50元。

2、4月1日進貨10個每個6元,小計60元。

3、8月1日進貨10個每個7元,小計70元。

4、12月1日進貨10個每個8元,小計80元。

假設在12月31日存貨數量為15個,則期末存貨價值為12月1日10個每個8元小計80元,8月1日5個每個7元小計35元,總計存貨價值為115元。

1、先進先出法是以先購入的存貨先發出,據此確定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的成本。

2、先進先出法以實地盤存制為基礎計算的結果與永續盤存制相同。

3、在先進先出法下,存貨成本是按最近購貨確定的,期末存貨成本比較接近現行的市場價格。

4、當物價上漲時,先進先出法會高估企業當期利潤和庫存存貨價值;反之,當物價下跌時,會低估企業存貨價值和當期利潤。

5、先進先出法的優點是使企業不能隨意挑選存貨計價以調整當期利潤;缺點是工作量比較大。

(1)先進先出發出材料成本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1、先進先出法的優點:

最大優點:同一個批次下,入庫和出庫的成本價保持不變,因此不會發生因漏錄單據、補錄單據、成本重算等操作造成的成本變化,減小對賬難度。

先進先出法可以隨時結轉品項發出成本,因此在出庫單、調撥單、盤點單上可以隨時看到出庫單價。手工操作較為繁瑣,但依靠系統則可大大降低手工操作量。

2、先進先出法的缺點:

最大缺點:先進先出方式嚴格依賴批次號,因此無法在庫存結零情況下繼續出庫(因為無法在庫內找到批次號)。

當有較多庫存時,如果進貨價格持續上漲,則期末時品項成本接近於市場價格,但是由於出庫的貨品仍然是漲價前的批次,因此導致發出成本偏低,這樣可能會高估企業當期的利潤和庫存品項價值,引起決策偏差。同上,反之,會低估企業品項價值和當期利潤。

Ⅱ 先進先出法下算成本怎麼算啊

先進先出法是指根據先入庫先發出的原則,對於發出的存貨以先入庫存貨的單價計算發出存貨成本的方法.採用這種方法的具體做法是:先按存貨的期初余額的單價計算發出的存貨的成本,領發完畢後,再按第一批入庫的存貨的單價計算,依此從前向後類推,計算發出存貨和結存貨的成本.
先進先出法是存貨的計價方法之一。它是根據先購入的商品先領用或發出的假定計價的。用先進先出法計算的期末存貨額,比較接近市價。
先進先出法是以先購入的存貨先發出這樣一種存貨實物流轉假設為前提,對發出存貨進行計價的一種方法。採用這種方法,先購入的存貨成本在後購入的存貨成本之前轉出,據此確定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的成本。
[編輯本段]實例
例一
假設庫存為零,1日購入A產品100個單價2元;3日購入A產品50個單價3元;
5日銷售發出A產品50個,則發出單價為2元,成本為100元。
先進先出法假設先入庫的材料先耗用,期末庫存材料就是最近入庫的材料,因此發出材料按先入庫的材料的單位成本計算。
例二
對銷售而言,先獲得的存貨先銷售出去,使留下存貨的日期離現在越近,存貨價值越接近現在的重置價值。在物價上漲時,此法會導致較低的銷貨成本,較多的盈餘。
例如存貨情形如下;
1、1月1日進貨10個每個5元,小計50元。
2、4月1日進貨10個每個6元,小計60元。
3、8月1日進貨10個每個7元,小計70元。
4、12月1日進貨10個每個8元,小計80元。
假設在12月31日存貨數量為15個,則期末存貨價值為12月1日10個每個8元小計80元,8月1日5個每個7元小計35元,總計存貨價值為115元。
對電腦數據結構而言,稱為排序的數據進出方式,從一端進,從另一端出,就好像排隊一樣。
[編輯本段]先進先出法和後進先出法的區別
1、先進先出:發出存貨計價時,堅持先購進先發出的原則進行計價。
2、後進先出:發出存貨計價時,堅持後購進先發出的原則進行計價。
上述兩種方法均指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而與存貨本身實際發出先後順序無關。
比如:3月1日購買A產品3個,單價:8元/個;
3月5日購買A產品9個,單價:7元/個;
3月初A產品餘2個,單價:10元/個。
3月發出A產品8個。
這發出的8個A產品計價分別為:
(1)、先進先出:2*10+3*8+3*7=65元;
(2)、後進先出:8*7=56元。

Ⅲ 發出材料單價成本怎麼計算

摘要 親您好 先進先出法是存貨的計價方法之一。它是根據先購入的商品先領用或發出的假定計價的。用先進先出法計算的期末存貨額,比較接近市價。

Ⅳ 按照先進先出法算發出成本

先進先出法是以材料先入庫則先發出這一假定為前提的,並根據這一假定成本流轉順序對發出材料和結存材料進行計價的一種計算方法。因此,在先進先出法下材料費用進入成本時,是根據材料的入庫時間,按先後次序,將先入庫的材料優先計入成本。

所以由題意得出:
2月5日發出材料成本=60*1000+40*960=98400元

謝謝

Ⅳ 採用先進先出法怎麼樣計算發出材料的成本

先進先出法是以材料先入庫則先發出這一假定為前提的,並根據這一假定成本流轉順序對發出材料和結存材料進行計價的一種計算方法。因此,在先進先出法下材料費用進入成本時,是根據材料的入庫時間,按先後次序,將先入庫的材料優先計入成本。
5日發出的成本=80x100=8000元
12日發出的成本=20x100+50x105+60x98=13130元
25日發出的成本=10x98+20x110=3180元
期末結存的成本=60x110=6600元

Ⅵ 用先進先出法計算發出材料的實際成本

先進先出法是指根據先入庫先發出的原則,對於發出的存貨以先入庫存貨的單價計算發出存貨成本的方法。採用這種方法的具體做法是:先按存貨的期初余額的單價計算發出的存貨的成本,領發完畢後,再按第一批入庫的存貨的單價計算,依此從前向後類推,計算發出存貨和結轉存貨的成本。
例:假設庫存為零,1日購入a產品100個單價2元;3日購入a產品50個單價3元;
5日銷售發出a產品50個,則發出單價為2元,成本為100元。
先進先出法假設先入庫的材料先耗用,期末庫存材料就是入庫的材料,因此發出材料按先入庫的材料的單位成本計算。

Ⅶ 先進先出法怎麼計算

先進先出法是存貨的計價方法之一。它是根據先購入的商品先領用或發出的假定計價的。用先進先出法計算的期末存貨額,比較接近市價。
先進先出法是以先購入的存貨先發出這樣一種存貨實物流轉假設為前提,對發出存貨進行計價的一種方法。採用這種方法,先購入的存貨成本在後購入的存貨成本之前轉出,據此確定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的成本。
例如:
假設庫存為零,1日購入A產品100個 單價2元;3日購入A產品50個 單價3元;
5日銷售發出A產品50個,則發出單價為2元,成本為100元。
先進先出法假設先入庫的材料先耗用,期末庫存材料就是最近入庫的材料,因此發出材料按先入庫的材料的單位成本計算。

先進先出法的運用
先進先出法是指根據先購進的存貨先發出的成本流轉假設對存貨的發出和結存進行計價的方法。以先進先出法計價的庫存的商品存貨則是最後購進的商品存貨。市場 經濟環境下,各種商品的價格總是有所波動的,在物價上漲過快的前提下,由於物價快速上漲,先購進的存貨其成本相對較低,而後購進的存貨成本就偏高。這樣發出存貨的價值就低於市場價值,產品銷售成本偏低,而期末存貨成本偏高。但因商品的售價是按近期市價計算,因而收入較多,銷售收入和銷售成本不符合配比原則,以此計算出來的利潤就偏高,形成虛增利潤,實質為「存貨利潤」。
因為虛增了利潤,就會加重企業所得稅負擔,以及向投資人分紅增加,從而導致企業現金流出量增加。但是從籌資角度來看,較多的利潤、較高的存貨價值、較高的流動比率意味著企業財務狀況良好,這對博取社會公眾對企業的信任,增強投資人的投資信心,而且利潤的大小往往是評價一個企業負責人政績的重要標尺。不少企業按利潤水平的高低來評價企業管理人員的業績,並根據評價結果來獎勵管理人員。此時,管理人員往往樂於採用先進先出法,因為,這樣做會高估任職期間的利潤水平,從而多得眼前利益。

運用先進先出法的注意事項
先進先出法,期末材料按照最接近的單位成本計算,比較接近目前的市場價格,因此資產負債表可以較為真實地反映財務狀況;但是由於本期發出材料成本是按照較早購入材料的成本進行計算的,所以計入產品成本的直接材料費用因此可能被低估,等到這些產品銷售出去就會使利潤表的反映不夠真實。

先進先出法的適用性
根據謹慎性原則的要求,先進先出法適用於市場價格普遍處於下降趨勢的商品。因為採用先進先出法,期末存貨余額按最後的進價計算,使期末存貨的價格接近於當時的價格,真實的反映了企業期末資產狀況;期末存貨的帳面價格反映的是最後購進的較低的價格,對於市場價格處於下降趨勢的產品,符合謹慎原則的要求,能抵禦物價下降的影響,減少企業經營的風險,消除了潛虧隱患,從而避免了由於存貨資金不實而虛增企業帳面資產。這時如果採用後進先出法,在庫存物資保持一定余 額的條件下,帳面的存貨計價永遠是最初購進的高價,這就造成了存貨成本的流轉與實物流轉的不一致。

先進先出法的優缺點
其優點是使企業不能隨意挑選存貨計價以調整 當期利潤,缺點是工作量比較繁瑣,特別對於存貨進出量頻繁的企業更是如此。而且當物價上漲時,會高估企業當期利潤和庫存存貨價值;反之,會低估企業存貨價 值和當期利潤。
在通貨膨脹情況下, 先進先出法會虛增利潤,增加企業的稅收負擔,不利於企業資本保全。而且,先進先出法對發出的材料要逐筆進行計價並登記明細賬的發出與結存,核算手續比較煩瑣。

Ⅷ 存貨計價先進先出法計算

先進先出法是假定先收到的存貨先發出,或先收到的存貨先耗用,並根據這種假定的存貨流轉次序對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進行計價。

具體的做法是:接收有關存貨時,逐筆登記每一批存貨的數量、單價和金額;發出存貨時,按照先進先出的原則計價,逐筆登記存貨的發出和結存金額。

先進先出法是存貨的計價方法之一。它是根據先購入的商品先領用或發出的假定計價的。用先進先出法計算的期末存貨額,比較接近市價。

先進先出法是以先購入的存貨先發出這樣一種存貨實物流轉假設為前提,對發出存貨進行計價的一種方法。採用這種方法,先購入的存貨成本在後購入的存貨成本之前轉出,據此確定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的成本。

先進先出法,期末材料按照最接近的單位成本計算,比較接近目前的市場價格,因此資產負債表可以較為真實地反映財務狀況;

但是由於本期發出材料成本是按照較早購入材料的成本進行計算的,所以計入產品成本的直接材料費用因此可能被低估,等到這些產品銷售出去就會使利潤表的反映不夠真實。

(8)先進先出發出材料成本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存貨計價方法的不同是由於存貨成本流轉與實物流轉不一致和同質的存貨實際取得的成本不同而產生的。存貨流轉包括實物流轉和成本流轉兩方面。在通常情況下,外購存貨或自製存貨與出售商品的成本流轉是不一致的,因此產生了存貨成本在庫存與銷售之間的分配問題。

為了恰當反映存貨流轉,在確定存貨計價的方法時,要堅持以下標准:

① 以歷史成本為基礎;

② 堅持客觀性原則,如實反映銷售成本與期末存貨價值;

③ 堅持謹慎性原則,保證企業所有者和潛在投資者作出決策時,盡可能規避風險,使風險收益最大化。同時,存貨計價方法的選擇還受客觀經濟環境的影響,在選擇存貨計價方法時必須綜合考慮,統籌安排,科學決策。

Ⅸ 先進先出法計算成本公式是什麼

先進先出法計算成本公式是:先按存貨的期初余額的單價計算發出的存貨的成本,領發完畢後,再按第一批入庫的存貨的單價計算,依此從前向後類推,計算發出存貨和結轉存貨的成本。

例題:

A公司2009年7月1日結存甲材料100公斤,每公斤實際成本1000元。本月發生如下有關業務:

(1)3日,購入甲材料50公斤,每公斤實際成本1050元,材料已驗收入庫。

(2)5日,發出甲材料80公斤。

(3)7日,購入甲材料70公斤,每公斤實際成本980元,材料已驗收入庫。

(4)12日,發出甲材料130公斤。

(5)20日,購入甲材料80公斤,每公斤實際成本1100元,材料已驗收入庫。

(6)25日,發出甲材料30公斤。

要求:

(1)假定A公司原材料採用實際成本核算,發出材料採用先進先出法,請根據上述資料,計算甲材料3日、5日、7日、12日、20日、25日發出材料的成本以及期末結存的成本。

Ⅹ 採用先進先出法怎麼樣計算發出材料的成本

3月1日是100噸,4月4日購進300噸,4月10日發出200噸,則4月末是200噸。因為是先進先出,4月10日發出的200噸中,有100噸是3月1日結存的,有100噸是4月4日購入的。結存的200噸都是4月4日購入,因而4月末成本=200*350=70000

5月17日購入400噸,5月27日發出200噸,則發出的200噸都是4月末結存的,既發出存貨成本=200*350=70000。5月末結存400噸,都是17日購入的,5月末賬面余額=400*420=168000